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徐宝贵  董一乔 《今日科苑》2010,(11):189-189
国防生是军队依托部分高等院校培养的新型军事人才,如何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建立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这不仅拓展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域,而且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文章分析了国防生思想政治素质现状,简单探讨了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体制、新规律、新思路,通过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拓展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渠道,以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建立新时期高校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互动模式。  相似文献   

2.
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其工作方式和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高校辅导员在工作中只有充分发扬民主,才能与大学生建立良性互动平等和谐的关系,在实现民主育人的同时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文中对高校辅导员工作要充分发扬民主的客观依据和有效途径两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其工作方式和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高校辅导员在工作中只有充分发扬民主,才能与大学生建立良性互动平等和谐的关系,在实现民主育人的同时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文中对高校辅导员工作要充分发扬民主的客观依据和有效途径两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校园文化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发挥校园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要正确认识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与作用;运用校园文化特点,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更好地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5.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的一项重要工作,而校园文化中渗透着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集体主义与爱国主义、意志品质与审美教育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对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在阐释校园文化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校校园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并提出了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6.
于晓 《科教文汇》2015,(4):10-11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培养方式,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现代社会需求的结合点。本文立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和两者结合的必要性,从教育理念、校园文化、实践平台等方面探索高校创新创业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途径。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培养方式,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现代社会需求的结合点。本文立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和两者结合的必要性,从教育理念、校园文化、实践平台等方面探索高校创新创业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途径。  相似文献   

8.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高校的基础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还保持着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质量在不断下降,违背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已不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应用互动教学,是教学模式创新的重要体现。本文就互动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相似文献   

9.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高校的基础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还保持着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质量在不断下降,违背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已不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应用互动教学,是教学模式创新的重要体现。本文就互动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相似文献   

10.
赵丽 《科教文汇》2008,(28):1-2
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高校要积极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着力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努力开发和利用各种校园文化资源,如校园群体文化资源、校园时尚文化资源、校园舆论文化资源以及校园建筑文化资源等,从而使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力求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实现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1.
蒋昕芸  张琦 《科教文汇》2020,(10):54-55
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实践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要让思政教学效用达到最优化,需要实现理论、实践的有机结合。校园文化则是建设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在提升学生思政素质上也有积极效应,在校园文化与高校思政课的实践上,无论是教学目标还是教学内容,都具有共性。本文分析了校园文化与高校思政课实践的教学共性,探讨两者的结合策略。  相似文献   

12.
中国梦对于广大人民而言,是一种信念的延续和伸展,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更是内容的丰富和创新。中国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将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更新,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需求。高校需要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将中国梦贯穿于理论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将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主体,全力开展中国梦的主题宣传活动,不断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社会实践之中,建立更加长久的机制,促进大学生为中国梦的实现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13.
网络文化对师范院校的校园文化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它使师范院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向着追求自由、直接和重视自我意见表达的方向发展;扩大了学生的交往空间,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缩短了社会化时间;使校园文化呈现出多样性、开放性和包容性的特点。但同时,它也影响了师范生师范技能的标准性,抑制了师范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影响了师范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的树立。在新时代,反观传统师范院校校园文化的不足,探讨和摸索怎样利用新技术、新型文化形式,建立符合师范生能力全面发展的校园文化成为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大学校园文化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是构成高校办学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河北地质大学有深厚的校园文化底蕴和优秀的校园文化资源,适合进行校园文化与专业教学的产学研模式探索。产品设计专业尝试发挥专业特色优势,整合特色校园文化资源,借助"项目驱动"式教学思路完善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抓住河北省大力发展工业设计的良好机遇,从能力培养的角度提升产品设计专业人才质量,助力河北省乃至全国的工业设计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5.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当前要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针对性,必须打造高素质的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形成规范的人员选用标准和制度。思政工作者要准确把握“三育人”工作的尺度.将教育、管理、服务有机协调起来。思想政治工作要与建设高水平的校园文化结合起来,要引导学生广泛开展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16.
苟园  王建华 《科教文汇》2014,(19):196-197
健康积极、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对于培育提升大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开拓大学生的胸怀视“、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具有深远意义。新建本科院校组建后还存在校园文化没有得到充分挖掘与体现的问题。在新的教学环境中,既要继承和弘扬学校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校园文化优势、规范的制度,又要创新性地塑造出新的校园精神等多方面的校园文化内涵和特征,才能实现高校育人塑魂、服务社会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周青 《科教文汇》2012,(1):19-20,55
为实现党和国家的高等教育目标,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做了学科重点化、课程精品化、教法现代化、考评多样化等多种改革。但教学实践中学术内涵常常被有意或无意地忽略,思想政治教育逐渐"技术化"、"结论化"或"单科化",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空洞、形式浮夸、实效性低下。在倡导优良学术氛围的大学校园里,以改进教学理念、优化课程体系、完善教学方法、关注学科动态等学术内涵建设,无疑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的良方。  相似文献   

18.
微博作为新兴的网络传播工具,是当下大学生学习、生活和娱乐的主要工具之一,其极强的交互性特点为高校思政课的互动教学模式带来新的视角。本文基于微博互动特性的基础上构建高校思政课互动教学模式,从而不断增强高校思政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19.
完全学分制下创新性培养计划的制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计划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编制的基本依据,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是学校教育理念的根本表现,其不仅可以反映一个学校对自身的定位,也体现出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校园文化的底蕴。作为陕西省唯一一所完全学分制试点高校,我校从2004级本科生开始,进行了完全学分制改革的试点。本文的目的旨在介绍我校在完全学分制培养计划的制订方面做出的有益探索和创新性的尝试。  相似文献   

20.
校园网络文化是校园文化与网络文化融会贯通的产物,兼具校园文化与网络文化的双重特征。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一环,如同一把"双刃剑",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带来消极影响,也带来机遇和创新。高校可以通过构建校园文化平台、优化网络环境、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育人模式,多措并举,探索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