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姓名字号     
在读古书的时候,常遇到的一个问题是姓名问题。如唐朝诗人杜甫,在旧书中提到他时常用的就有杜甫、杜子美、杜陵、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老杜等名目。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名目?这就是本文要谈的古人的姓、名、字、号问题。古人姓名的最基本部分也是姓和名。姓,实际上是族名,同族中同血缘的都用同一的姓。在周以  相似文献   

2.
杜甫与曲江     
杜甫 (公元 712——— 770年 ) ,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篇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巨大变化 ,被誉为“诗史” ,后人称他为“诗圣” ,与“诗仙”李白齐名。杜甫一生的坎坷经历与唐都长安密不可分 ,更与曲江紧密相连。杜甫 ,字子美 ,祖籍长安杜陵。杜陵位于今西安市东南的鸿固原上 ,原是汉宣帝刘询陵墓的称谓 ,后来延为地名 ,该原也称杜陵原 ;其南有许皇后墓冢 ,比杜陵小 ,故称少陵 ,该原亦称少陵原。杜甫诗作中常有“杜陵布衣”、“杜陵野客”、“少陵野老”等自称 ,故后世人称“杜少陵”。杜甫从小“好学” ,七…  相似文献   

3.
杜甫自称“少陵野老”、“杜陵布衣”、“杜曲诸生”,故有诸号。杜甫自言“故里樊川”。以往研究将少陵,杜陵,杜曲,樊川看作几个不同的地方。本指出杜曲位于少陵原(即杜陵原)与樊川结合部。唐代杜氏家族住原上杜曲堡子,原下是杜氏花园。杜甫所谓“少陵”、“杜陵”、“杜曲”、“樊川”实为杜曲一地。杜甫诸号均来自故里杜曲。  相似文献   

4.
<史记>、<汉书>载苏武之父苏建为"杜陵人",<新唐书>栽苏建为"武功杜陵"人.从相关资料分析,苏建籍贯应是"杜县"而非"杜陵","杜陵"是"杜县"之讹,"武功杜陵"之说亦不可信.  相似文献   

5.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唐河南府巩县的瑶湾村(今河南巩义市境内),因远祖杜预为京北杜陵(今陕西长安县东北)人,所以杜甫常自称“杜陵野老“”杜陵布衣”。祖上原籍襄阳(今属湖北),后来才迁居巩县。杜甫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也是一个世代为官的家庭,远祖杜预,在晋朝时期任征南  相似文献   

6.
姓名是三个字的人姓氏不变;姓名是两个字的人,姓氏用妈妈的姓,名字的开头字母与下面的列表相对照。例如:李张三(男)——姓不变仍然是"李",张三拼音开头是"Z"和"S",对照表中"Z"是"在","S"是"胜",因此,李张三的韩国名:李在胜。  相似文献   

7.
一、中文姓名的表达结构是:姓氏+名字将中文姓名译为英语的方法很简单,只需直接将汉字转化为汉语拼音且不需标声调,如:将“李雷”译为“Li Lei”。但在姓名汉译英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8.
百家姓     
<正>姓名是代表一个人的符号。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度时期,所以早期的许多姓氏都是女字旁,如姚姓。中国人的姓氏源远流长,内容丰富,从姓氏发展变化的历程中,大致可以归纳出以下七种姓氏的来源:一、以氏族图腾为姓原始社会的人把某种动物、植物或物体当作自己的祖先或保护神,相信它们能够保护自己,后来逐渐演化成全体成员的姓氏。  相似文献   

9.
姓名是社会成员的符号或标记。国籍、民族不同,其姓氏的来源也不尽一致。英美人的姓名是名列前,姓居后,他们姓氏的来源是非常有趣的。第一,姓氏产生于职业名称。如Miller米勒——miller(磨坊主);Cook库克——cook(厨师);Weaver维瑞——weaver(织布工);Mason梅森——mason(泥瓦工);特别是Smith(史密斯)一姓更是人数众多,原因是在英国社会早期,曾经拥有各种各样的smith(工匠),当时的smith是一支庞大的手工业工人队伍,因此,许多工匠就以Smith为姓。第二,以居住地的地理位置或环境特点取姓。如:Hill希尔——hill(丘陵);Brook布克——brook(…  相似文献   

10.
没有杜少陵“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壮伟襟抱,没有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浪漫怀想,从这点便可看出我不可能是_个诗人,我只想有一问屋子用来读书。  相似文献   

11.
<正> 英美人的姓名与我们中国人的姓名一样,都是由姓氏和名字组成,但不同的是,英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是名字,而在中国姓氏则先于名字出现。 当时的Anglo-Saxon人来自于同一故乡——德国的西北部,他们隶属同宗祖先,因此,无须用姓氏来  相似文献   

12.
姓名是社会交往中非常重要的用于识别社会成员的符号,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俄罗斯人的姓名具有显著的俄罗斯民族特点。文章以俄罗斯人的名、父称和姓氏的起源作为切入点,介绍了俄罗斯人姓名的来源、形成过程、蕴含的民族文化寓意.并从社会学角度简要分析了宗教、社会政治等因素对姓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姓名是人类社会中用以标识个称的一种符号。是最基本的人际称谓。英语姓名究竟有多少?至今尚无人能提供准确的数目。据说英语人名有数千个,而姓氏比名还要多。本文无意考证英语姓名的精确数目,只想探讨一下它们的语源,词源以及姓名系统的结构,即英语姓名的源与流。  相似文献   

14.
根据你的出生日期,查查你在远古时代叫什么名字哦,看看谁的远古名字好听好玩呀。远古姓名=姓氏+对照名字。注意:姓氏不变,也就是你现在的姓。取你的阳历生日,如柳莉8月12号出生,8+12=20,圣数为20,对照下表,则她的远古姓名叫柳婉儿。  相似文献   

15.
尹平 《华章》2007,(10):169-169
在和日本人的交往过程中,我们经常会为日本人的姓名感到头疼.总的感觉是日本人的姓名比较奇怪,尤其是对姓名的读法更是糊涂.纷繁复杂的姓名已经成了社会正常交往的一大问题.日本的姓氏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很多姓名的发音相同,但写法却是大不相同.在社交场合,读错别人的名字是一件很尴尬的事情.导致这样的局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日本人姓氏的起源很独特和日语中存在着大量的同音字.  相似文献   

16.
杜甫,公元712年生于河南巩县,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人称"诗圣". 杜甫三十五岁以前以读书与游历为主,生活困顿.  相似文献   

17.
蒋乐松 《考试周刊》2011,(82):41-43
姓氏文化是日本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日本人的姓氏产生较中国晚。由于历史的原因,日本在姓氏的产生、发展变化,以及人名的起名等方面,都很注重姓名的社会性、现实性。日本虽国土面积小,人口不多,但日本人的姓氏却为数不少、千奇百怪。日本姓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日本社会文化、历史、经济、宗教、风俗等重要文化现象。研究日本姓氏对于日本社会、文化、语言、文字的研究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秋瑾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妇女运动的前驱,是在辛亥革命前夜为了妇女解放事业和民族解放事业流血牺牲的第一人。秋瑾的一生虽很短暂,仅有三十几个春秋,但如电光火石,划破黑暗封建社会的夜空,照亮了旧中国妇女解放的道路。秋瑾,浙江山阴县人,她“家世仕宦”,“自幼即好翰墨”,时常捧着杜少陵、辛稼轩等诗词集,吟哦不已”。后又学刀剑棍棒之术。家庭的宠爱,祖国优秀文化的熏陶,先哲英雄豪杰的影响,对于古代剑侠生活的向往,这些因素相互揉合在一起,从小  相似文献   

19.
人教社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自读课文》(八上)第24课是《明清杂记》二则,其中之一选自清初地理学家刘献廷的《广阳杂记》,课文名为《南岳山形》。在叙述南岳衡山的雄浑博大、奇特秀美、妙不可言时,作者打了一个比方:“又如杜少陵诸绝作,必非清新俊逸超脱幽奇等目所可形容者也。”  相似文献   

20.
游睿 《学语文》2009,(2):43-44
姓氏人名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近年来日益引起语言学者的重视。本文以泰安市凤凰小学全体学生的姓名为研究材料,分别从姓氏比例、音节组合方式、姓名的构成方式,姓名的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统计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