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4 毫秒
1.
李丹  郭建民 《软科学》2008,22(5):129-133
探讨了高科技企业战略联盟模式、技术研发支出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以美国高科技公司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当公司进行涉及股权的战略联盟行为时会降低企业无形资产的价值蓄积;企业进行非涉及股权的战略联盟行为时,长期而言会促进企业无形资产价值的蓄积等,为提高我国高科技企业经营绩效提供重要的依据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冯延超 《科学学研究》2010,28(8):1192-1197
对高科技企业的股权集中度与绩效之间的关系做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高科技企业的股权集中度对公司绩效的影响不同于传统企业,作为人力资本和无形资产密集的高科技企业,股权集中程度越高,公司绩效越低,而传统企业股权集中程度的提高对公司绩效具有正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不确定性和联盟经历对高技术企业联盟治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玉杰  万迪昉 《预测》2007,26(4):38-41,53
本文以高技术企业战略联盟为背景,探讨联盟中不确定性和联盟经历对联盟治理结构选择的影响。作者使用对高技术企业战略联盟的调查样本,实证性地检验了本文提出的研究假设。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联盟中的不确定性和联盟经历都与联盟治理结构的选择密切相关。当联盟中涉及更多的不确定性或复杂性时,企业更可能选择股权形式的联盟治理结构;而联盟经历的存在则减少了对股权型联盟治理结构的依赖。因此,联盟经历可以看成是对正式联盟治理结构的有效补充,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是对正式的联盟治理结构的替代。  相似文献   

4.
股权式联盟通常被认为是一种稳定的战略联盟形式,但实际上,其失败率也很高。西方学者认为平衡的所有权结构是稳定的,双方强弱对比的战略联盟是不稳定的。考虑资源类型对战略联盟的影响,通过资源类型和股权结构划分了四种类型股权式战略联盟,分析了资源类型对战略联盟稳定性的影响。并进一步指出这一结论对中国企业战略联盟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战略联盟与企业技术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全球高科技领域的激烈竞争和新经济的严峻挑战,对企业技术创新制约因素及战略联盟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通过构建战略联盟来实现企业技术创新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6.
从战略联盟视角,引入技术开发难度环境变量,采用负二项回归模型,探讨集成创新企业与零部件开发商之间不同合作创新类型与治理结构的匹配机制及对集成创新企业自主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显示,探索型联盟与利用型联盟对集成创新企业自主创新绩效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性,探索型联盟更有利于提升集成创新企业自主创新绩效水平。针对利用型联盟,股权治理结构比非股权治理结构具有优势;针对探索型联盟,非股权治理结构比股权治理结构具有优势。而且,零部件技术开发难度越高,越强化非股权探索型联盟及股权利用型联盟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以价值管理为基础、以价值创造为核心、以价值最大化为目标正在被中国的企业家和管理者所接受,而在企业价值中不能被财务系统衡量的无形资产的价值又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因此研究如何化无形资产为有形成果显得至关重要,战略地图正是描述企业战略中无形资产的协调与运用的一种工具,本文主要是研究战略地图在企业价值创造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在梳理国内外战略联盟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依据股权形式以及战略联盟的影响因素对战略联盟的组织形式相关研究进行述评;从总体考察、技术动机和市场动机三方面对企业参与战略联盟的动机相关研究进行评价;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对联盟组织形式以及联盟动机的产出效应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介绍和评述;指出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和未来研究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主要针对中国企业战略联盟中企业的IT能力与联盟能力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基于文献研究,界定企业的IT能力可以分为IT基础设施、IT无形资产、IT技术技能和IT管理技能四个维度;联盟能力可以分为联盟运营能力、联盟学习能力和联盟协调能力三个维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了中国情境下企业IT能力和联盟能力的关系模型。  相似文献   

10.
无形资产的确认与计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无形资产是能给企业带来长期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属于企业的长期资产.确定无形资产的价值和范围对企业利润或收益的确认起很大的作用.无形资产的确认就是将企业的无形资产加以记录并将其列入企业资产负债表的过程,无形资产必须满足两个条件才能确认为是无形资产,企业的无形资产在取得时,应按实际成本计量.  相似文献   

11.
彭华涛  吴莹 《科研管理》2017,38(1):54-61
本文以开展跨国战略联盟的高技术服务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层线性模型(HLM)分析跨国战略联盟对于高技术服务企业研发创新能力、资源共享与新产品市场绩效之间关系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为:跨国战略联盟项目合作频度会加强高技术服务企业研发创新能力与新产品市场绩效之间的正向关系;跨国战略联盟项目合作期限会加强高技术服务企业资源共享与新产品市场绩效之间的正向关系强度,但是跨国战略联盟项目合作频度会削弱这种关系。  相似文献   

12.
彭伟  符正平 《科研管理》2012,33(12):78-85
联盟已成为高新技术企业成长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战略选择,然而现实中许多高新技术企业缔结的联盟却以失败告终。如何提升高新技术企业的联盟绩效既是学术界探讨的焦点问题,也是实践界亟待解决的重要难题。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构建了高新技术企业创业导向、联盟能力与联盟绩效的概念模型,并基于中国转型经济情境下195家高新技术企业的大样本调查数据,综合运用多元回归方法与结构方程模型对研究假设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高新技术企业创业导向对其联盟能力及联盟绩效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联盟能力在高新技术企业创业导向与联盟绩效关系间发挥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3.
高科技企业战略联盟的生命周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着重讨论高科技企业战略联盟的生命周期、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特征 ,并对出现这些特点的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高技术企业联盟中的治理匹配及其绩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高技术企业战略联盟为背景,运用交易成本理论和关系契约理论研究高技术企业战略联盟的治理匹配程度及其联盟绩效.论述了联盟治理的基本理论,提出了基本研究假设.在此基础上,运用98个高技术企业战略联盟的数据,对基本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支持了交易成本理论和关系契约理论的主要观点.结果表明,联盟绩效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联盟治理的匹配程度而不取决于联盟治理结构本身,与联盟交易属性、伙伴关系特征相互匹配的联盟治理结构往往能够带来更高的联盟绩效.  相似文献   

15.
垄断的下游企业可与两个研发单位中的一个组成三种组织形式:相互独立、战略联盟和一体化.在研发竞赛中,相关研发单位与下游企业间的不同组织形式会影响另一研发单位的上游市场进入决策及投资决策.在相互独立和战略联盟两种组织形式下,研发单位都进入上游市场进而下游企业有着双重研发外包渠道.然而,战略联盟恒占优于相互独立.在战略联盟与一体化的比较中,尽管一体化可享有灵活性收益,但另一研发单位不进入上游市场进而下游企业的研发外包渠道被削减;而在战略联盟的组织形式下,下游企业虽不能享有灵活性收益,但能拥有多重研发外包渠道.其结果是,如果新产品市场规模的不确定性较大(小),那么一体化将(被)占优于战略联盟.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与大企业联盟的技术创业企业成长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岑  张帏  姜彦福 《科研管理》2012,33(2):97-106
资源的匮乏常常是技术创业企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困难。而战略联盟为技术创业企业提供了一种以资源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为基础的合作和发展模式,成为技术创业企业把握创业机会、实现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首先针对技术创业企业与大企业构建的战略联盟,从资源基础观和"战略-结构"的视角,建立了技术创业企业构建战略联盟的"动因-行为-收益"整体分析框架;进而对高技术创业企业海兰信公司进行了深入案例研究,分析了其通过构建战略联盟获取资源、实现成长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技术创业企业选择联盟战略后,可以通过与伙伴企业进行组织间的合作、沟通和学习,使资源得到互补,战略更加明晰,组织结构更加完善,从而实现创业企业成长和绩效提升。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技术创业企业构建联盟的"动因-行为-收益"模型。  相似文献   

17.
知识联盟的本质是一种战略联盟,也是企业获取知识的重要方式。但现实中普遍存在的战略联盟不稳定现象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考虑成员决策柔性和联盟收益不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构建定量分析模型,对联盟的不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研究,重点是对联盟成员退出联盟的条件及时机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成员企业基于决策柔性的等待行为及收益不确定性的加大会促进联盟的稳定;而由于联盟契约的不完全性所导致的专用性投资不足,则会导致联盟的不稳定。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全球化不断深化发展,企业间的竞争越发激烈,因此众多的企业选择并购或技术战略联盟等方式来开展合作,以求提高技术创新的效率,形成竞争优势。本文的重点就是研究技术战略联盟驱动力、合作优化与联盟稳定的关系,通过实证研究,验证提出的假设并得出结论:第一,市场竞争越激烈、政府支持力度越大及同行的示范效应越明显,企业越有动力形成技术战略联盟,从而战略联盟越稳定;第二,牵头单位的协调能力及政府的规范作为不同的合作优化方式均可以提高在驱动力驱动下形成的战略联盟的稳定性,从而起到优化的作用。最后,根据研究成果,提出政策建议,为我国技术战略联盟的发展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