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析几种情形下摩擦力的功及热功转换李彦林关于摩擦力是否做功和其做功过程中有无热和功之间的转换问题,是一个很容易被搞混淆的问题。有时候,当我们一提起摩擦力做功,就有人认为一定是做负功,而一提起静摩擦力,就认为不做功;而当说摩擦力做功后,就又立刻认为一定...  相似文献   

2.
大家知道,利用机械可以省力或者省距离,但是不能省功!这是功的原理,但应用起来可要留点儿神.下面就来看一个相关问题: 人在平直公路上通过一定距离时,自行车与步行相比,__力,__功.(填“省”或“不省”) 你可能毫不犹豫地回答:省力不省功!果然  相似文献   

3.
不少初中学生对机械效率不甚理解,问题出自对于有用功和总功的认识辨别不清。什么是有用功、什么是总功?就功本身的名称而言是相对的,但对某一给定的机械而言却又是固定不变的。例如,初中物理第一册课本图5-12油压千斤顶就是由杠杆和油压机联合组成的一种装置。如果动力给杠杆做功,那么杠杆就能对油压机做功,从而使油压机能顶起重物来。若  相似文献   

4.
对系统应用动能定理时,要考虑上内力做的功,对单个物体应用动能定理,通常不存在内力做功的问题,但也有例外,像人等单个物体就往往存在内力做功的问题,故对人体应用动能定理时要谨慎,要考虑到人体内力是否做了功.  相似文献   

5.
作者认为,一个人没有很好的背功,就不可能有很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文字水平.本文重点论述了背功是指高讲演水平、口头表达能力的基础,不抓住这个"牛鼻子",要提高自已的讲演水平即口头表达能力,无疑将是一句空话.对于如何加强背功,作者认为,好的背功来自好的记忆,而好的记忆又来自好的记忆方法.基于此,本文对于多种科学的记忆方法作了进一步的探讨和解读.  相似文献   

6.
对系统应用动能定理时,要考虑上内力做的功,对单个物体应用动能定理,通常不存在内力做功的问题,但也有例外,像人等单个物体就往往存在内力做功的问题,故对人体应用动能定理时要谨慎,要考虑到人体内力是否做了功。  相似文献   

7.
摩擦力是高中物理中一种最常见的力之一,而有关摩擦力的做功问题不仅是一个重点而且是一个难点,下面就通过一些实例来分析一下摩擦力的做功特点.1.静摩擦力做功的特点(1)静摩擦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  相似文献   

8.
由功的定义知,一个力(或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大小为W=Fscosα。学生在应用时,容易陷入误区,得出错误结论。本文就常见的三个问题予以剖析。一、认为这是计算功的通用公式应用此公式的条件是力F必须为恒力,若F在变(无论是大小变还是方向变),此公式就不能使用,笔者在教学中发现有些学生,一碰到做功,就代公式,而不去考虑公式适用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摩擦力有时做正功 ,有时做负功 ,有时不做功 .在具体解题中 ,如何把握摩擦力做功 ,对许多同学而言都是个棘手的问题 .下面作简单分析1 静摩擦力做功 :物体与接触面间如有静摩擦力 ,则它们各自受到对方对它们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若它们不运动 ,自然这一对静摩擦力就不  相似文献   

10.
在整个高中物理教学中 ,功在力学部分占有重要的位置。搞清了功和能 ,才能正确使用动能定理这条重要规律解决许多问题。由于功的定义涉及到物体的位移 ,而位移与参照系的选择有关。故对功来说 ,就有了相对性与绝对性的问题。我们知道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在某一物理过程中 ,也可能涉及到能量改变用功来量度 ,而对开放系统和封闭性系统来说 ,也存在功的相对性和绝对性问题。如果学生搞不清楚功的的相对性与绝对性 ,遇到此类问题就容易出错。下面 ,我们对此问题进行一些探讨。一、功的定义和公式高中物理中 ,功的定义为 :物质在力的作用下 ,…  相似文献   

11.
应用公式W=Fscosθ求功时,要求公式中的力F是恒力,但生产生活中的力大多是变力,可以说变力做功的问题是普遍存在的,那么应如何求解变力做的功呢?本文就变力做功问题的求解方法举例分析,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12.
摩擦力做功及作用力、反作用力做功是教学的一个难点,也是高考的一个热点.有的学生认为摩擦力总是做负功,作用力、反作用力一个做正功,另一个做负功,总功一定为零.为了弄清这些问题,纠正学生中错误观点,下面就这些问题作一个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滑轮组机械效率的问题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问题,它是简单机械、功、机械效率等物理知识的综合应用,涉及滑轮组、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功率等诸多概念,在解答有关滑轮组机械效率的问题时,许多学生由于对这些概念理解不深,不能正确领会这些概念间的区别与联系,往往在解题时感到困惑.下面结合自己教学体会,就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将本节知识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4.
朱文祯 《物理教师》2007,28(1):40-40,F0003
高中物理“机械能”一章中关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做功的关系,许多学生搞不清楚,认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做功的关系是:一个做正功,另一个必然做负功,这是错误的,实际上作用力做功与反作用力做功之间没有一定的联系.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做功有以下6种情况:(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都做正功;(2)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都做负功;(3)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都不做功;(4)一个做正功,一个做负功;(5)一个做正功,一个不做功;(6)一个做负功,一个不做功.由于这个问题比较抽象,学生很难想到与之对应的物理情景,本人借助磁铁用实物演示的方法来让学生自己探究这几种情况,收到了不…  相似文献   

15.
在评价教学改革的问题上,存在着一个比较普遍的倾向,那就是单一的追求功效,这不免失之偏颇。改革在进行中,必然存在着不同层次的差异,不可能是一种步伐,一个调子。因此在评价教学改革时,就应该有着不同的层次观。 改革有事半而功倍者,有事倍而功倍者,有事半而功平者,当然也有事倍而功半者。 所谓“事半功倍”,它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费力情况,二是功效情况。费力小,功效大,当然是改革的最佳境界。例如钱梦龙、魏书生等老师在语文教改中所摸索、总结出来的方法,就是一种事半而功倍之法。老师和学生的负担都不重,费力小,然而学习效果是很好的。  相似文献   

16.
力学主要是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而功的概念是对“力和运动”知识的深化和拓展,也是学习“能及其转化”的基础知识.功的原理是正确理解“机械作用”和解决机械问题的重要理论.本文就“功和功的原理”的相关知识解析如下,以帮助同学们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一、准确理解“功的含义”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且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这个力的作用就显示出了成效,物理学上就说这个力做了功.理解功的概念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7.
冯子江 《物理教师》2009,30(8):33-34
现行的中学物理教材对功能关系,主要论述了功在能量形式转化中的作用.如人教版高中物理第1册第7章第3节中就有这样的论述:“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了转化.所以,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笔者认为,功不仅是能量转化的量度,更是能量转移的量度(不考虑热传递),甚至有时候只有能转移而无转化.  相似文献   

18.
机械能是最常见的一种能 ,是学习各种不同形式能的起点 .学习时应着重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1 明确能量的初步含义能量的概念是从功的角度引入的 ,一个物体能够做功 ,我们就说它具有能量 ,如高处的水落下来 ,冲击水轮机做功 ,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这里同学们应明确以下几点 :(1)能是物体所具有的 ,离开了物体 ,就无所谓能量可言了 .(2 )能是物体做功的本领 .(3)能不是功 ,有做功的本领不等于物体做了功 ,它可以不“发挥”出来 .(4)在条件具备时 ,消耗能可以对外做功 .(5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一种形式的能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能 ,只有通过做功…  相似文献   

19.
一、小议功和能例判断下列各题正误:1.具有能的物体不一定在做功. 2.具有能的物体一定在做功. 3.物体做功把所有的能都耗尽. 4.不做功的物体一定不具有能. 只有第一句话是正确的.要准确判断这几句话,必须理解功和能的概念. 在物理学中,把物体做功的本领叫做能.物体能做多少功就说它具有多少能.物体“能够做功”,但不等于“必须做功”,也不等于“正在做功”和“已经做功”.具有相同能量的物体,它可能正在做功,也可能目前没有做功.如,被举高的重锤,就具有重力势能,但它静止在空中不动时没有做功,当它下落…  相似文献   

20.
功是高中物理的重要概念,且高考中又经常涉及到此类问题,但由于高中阶段所学的功的计算公式W=Fscosα只能用于恒力做功情况,若不注意它的适用条件,往往会得出错误的结论.现在结合几例谈变力做功问题常见的解决办法.一、等值法等值法即若某一变力的功和某一恒力的功相等,则可以通过计算该恒力的功,求出该变力的功.而恒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