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相对论的论证中,经常出现“让我们尝试”、“让我们设想”之类的词句,这些被爱因斯坦称之为“思考实验”.数学尤其是数学教材,绝大部分是通过演绎而展开的,由于数学的演绎特点,在解题教学中,有些教师往往只注重教学生演绎的方法而忽视“让学生自己想想”的思维过程,只重视“是什么”,而忽视“为什么”,这样做是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的.例如数学归纳法的教学,其本身就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思考实验”,这里包括用实验的方法收集数据,直觉思维,进而归纳猜想,并给出证明,是培养学生归纳、探究能力的一个很好题材.本文就数…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鲁迅《“友邦惊诧”论》的反驳方式和反驳方法。《“友邦惊诧”论》运用演绎反驳和归纳反驳结合的方法驳斥敌论论据“友邦人士 ,莫名惊诧” ,运用演绎反驳中的归谬法驳斥敌论论点“长此以往 ,国将不国” ;运用归纳反驳的方法驳斥敌论论据“捣毁机关 ,阻断交通……社会秩序 ,悉被破坏”。  相似文献   

3.
李夏 《生物学教学》2006,31(1):40-40
“生命科学思想”是生命科学基础知识的灵魂。“生命科学思想”包括与自然科学共性的思想,如遵守基本的物质运动规律、科学研究方法、哲学思考等等,也包括生命科学独特的、具鲜明个性的思想,诸如:科学分类的思想,进化论思想,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思想,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等。本文以指导学生认识上海常见野生鸟类过程中如何落实“归纳与演绎”,“科学分类”、“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等生命科学思想为例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4.
葛洵 《中学教研》2003,(9):F003-F004
数学归纳法是一种“归纳·演绎”的方法,依据的是下述数学归纳原理。数学归纳原理如果某个与自然数n有关的命题满足下述条件(1),(2),则该命题对于一切自然数n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5.
“归纳与演绎并用”的教学原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进一步阐述归纳与演绎关系的基础上,揭示并分析了中学数学教学中出现的“偏演绎轻归纳”现象,提出了数学教学中必须遵循“归纳与演绎并用”的教学原则.  相似文献   

6.
“空白”,即在教学过程中设定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组织学习,或预习复习,或归纳演绎。“空白”作为教学中的艺术,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做数学”既包括动手操作和动手实践,也包括动脑思考和动脑“运算”,“数学实验”既包括外部的操作性实验(实体实验),也包括内部的思维性实验(思想实验).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做数学,更要开展数学想象,需要注重“做”的数学意义,进行数学抽象.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三个过年教学实例的阐述,论证了在教学中揭示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的重要性,它可以培养学生“会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会用归纳、演绎和类比进行推理”的一般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9.
《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思想蕴含在数学知识的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是数学知识和方法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与概况,如抽象、分类、归纳、演绎、模型等。”在数学课堂中渗透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教学改革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10.
提到“阅读”二字,大家通常能联想到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文学名著,品美文妙句.对于数学,大家关注更多的是演绎和归纳.然而,数学阅读重要吗?  相似文献   

11.
数学"四基"中"基本活动经验"的认识与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数学活动是人类对待外部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是人类进行数学抽象与数学应用的实践过程.在数学教学中,数学活动的形式或过程多种多样,但最基本的是"演绎活动"与"归纳活动".数学活动经验是一种过程性知识,是在数学活动中所形成的一种"活动图式",主要由感性知识、情绪体验和应用意识3种成分构成.在众多的数学活动经验中,最为基本的是归纳活动经验和演绎活动经验.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与数学"双基"和"数学基本思想"相互依存,共同构成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苏教国标本小学数学第八册第六单元第70~73页“因数和倍数”。课前思考:(1)概念揭示变“逻辑演绎”为“活动建构”。因数和倍  相似文献   

13.
数学思想是数学知识和方法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与概括,包括抽象、分类、归纳、演绎、模型等一系列思想.数学思维异常缜密,富有逻辑性,初中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不断感悟数学思想,关键是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14.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数学思维能力包括"会用归纳、演绎和类比进行推理",这种推理就是合情推理,即人们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运用观察、归纳、类比、推广、特殊化、联想、直觉等思维形式,构作出关于客体的合乎情理的认知过程.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先验演绎”的学说为基础,分析讨论“先天综合判断”理论。“先验演绎”学说反映了先天综合判断的基本性质和特点,在先验演绎的基础上,对先天综合判断在数学和自然科学上何以可能给予进一步的说明。  相似文献   

16.
在教学实践中,有一种普遍的现象:成绩优秀的学生往往各科成绩都优秀。这说明了所有知识的学习都有相通的基本方法和规律。我们常说学习上“一通百通”,就是指掌握了基本的学习规律和方法后,所有的学习都会轻松自如。如数学教学,不是直接教给学生结论,而是用推理、归纳和演绎的方法来论证一个公式的正确性和公式成立的过程,使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同样在历史教学上,历史原因、历史影响、历史阶段特征等结论,也是通过对具体的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和归纳得出来的。本文根据数学公式推理、归纳和演绎方式对怎样归纳历史阶段特征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课”,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思维能力主要指:会观察、实验、猜想、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会用归纳、演绎和类比进行推理;会合乎逻辑地、准确地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能运用数学概念、思想和方法辩明数学关系,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普通高中基础薄弱的学生数学学业发展的途径,开展教学微实验研究.研究表明帮助学生获得以归纳活动经验和演绎活动经验为主体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能使学生掌握归纳和演绎的思维方法,能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源动力,帮助其进入学数学、用数学的良性循环,是促进学生学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恩格斯给数学下了一个相对确切的定义:“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他告诉人们:只要抓住了数量关系,世事再纷繁,加减乘除皆算尽;只要建立了空间观念,宇宙再广大,点线面体可包含。数学本质在于演绎,演绎能揭示数学内涵的丰富性;没有归纳就没有数学。归纳则呈现数学的简洁美。  相似文献   

20.
钟映霞 《生活教育》2014,(10):69-70,43
理论与实践研究表明,“发展思维”是教学的本质。因此,深入开展思维教学的研究便成为当前新课程改革实验中的一项前沿课题。由于推理是数学的一种最基本的思维方式,故进行归纳、演绎、类比推理能力的训练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