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以普通钢筋(400 MPa)和高强钢筋(1000 MPa)为约束箍筋,通过低周反复水平加载试验,对比分析了6组不同配筋率和间距的高强钢筋约束混凝土柱的轴压破坏形态和抗震性能.结果表明:普通钢筋约束混凝土试件的位移延性分别低于相同配筋率下的高强钢筋约束混凝土试件;无论是在相同配箍率还是在相同箍筋间距条件下,高强钢筋约束高...  相似文献   

2.
以2根焊接高强箍筋、高强混凝土柱试件为研究对象,进行低周反复水平荷载作用试验,研究体积配箍率的变化对柱滞回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高强混凝土柱体积配箍率较大的试件滞回曲线相对饱满,滞回环面积较大,累积滞回耗能大,吸收地震能量多,延性好.该研究结果对发展应用高强混凝土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模拟不同现役混凝土棱柱体柱情形下,测得CFRP约束预压混凝土棱柱体试件的应力-应变曲线,并对其进行分析;与此同时还得到未约束混凝土试件、CFRP约束混凝土试件两类对比试件的应力-应变曲线,并将后者与前者进行对比分析,为实际工程加固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使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分析了钢材屈服强度、方钢管厚度、UHPC强度对高强方钢管约束UHPC短柱轴压性能的影响。首先使用ABAQUS对已有的普通钢管约束混凝土试验进行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基本一致。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高强方钢管约束UHPC短柱模型,对比了不同参数下构件荷载-位移曲线、荷载-纵向应变曲线的变化特征。研究表明:构件前期刚度受混凝土强度影响很小,但由于增加混凝土强度使构件套箍系数降低,工作曲线下降段斜率增大,延性下降。钢管屈服强度的提高对构件的延性有很大改善,但对极限承载能力影响较小。核心混凝土强度是影响高强钢管约束UHPC短柱承载能力的主要因素,由于钢管不直接承担纵向荷载,仅对混凝土产生材料性能上的影响,钢管约束混凝土应看做混凝土的一种。  相似文献   

5.
利用ANSYS模拟四根不同配箍率的高强混凝土轴压柱,分析了各柱的裂缝图和应力应变曲线。结果表明,随着配箍率的增加,柱的延性和承载力可以得到提高;较好的验证了文献中的箍筋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低强箍筋和高强箍筋的对比试验,对高强混凝上压弯构件进行了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得到了各试件的荷载-位移府回曲线,通过对荷载-位移滞回曲线、位移延性系数等的分析,研究了冷轧带肋钢筋作箍筋对高强混凝土柱延性的影响试验表明:高轴压比下的高强混凝土柱在高强度箍筋─—冷轧带肋钢筋、高配箍率下能获得很好的延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 8个碳纤维布约束高强混凝土棱柱体试件的试验 ,研究了碳纤维布对提高高强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改善其变形性能的作用 .试验发现 ,包裹碳纤维布可以提高试件的抗压强度 ,并有效地改善混凝土的变形性能 ,其效果随碳纤维用量的增加而更加显著 .在试验基础上 ,根据理论分析和对试验结果的整理 ,归纳出碳纤维布约束高强混凝土的应力 应变全曲线方程 .最后 ,利用提出的全曲线方程编制计算机程序 ,分析了包裹碳纤维布对提高高强混凝土压弯构件的强度和延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对CFRP约束预压混凝土的轴压性能试验进行研究,并对混凝土的峰值应变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对于CFRP约束预压混凝土,峰值应变的主要影响因素可归结为等效圆柱约束刚度Er,混凝土弹性模量Ec和预加轴压比B三个因素。参考已有峰值应变模型,结合参数分析,对已有峰值应变模型进行改进,提出CFRP约束轴压预压混凝土的峰值应变预测模型,为CFRP约束预压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模型的参数确定提供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6根圆柱体钢筋混凝土柱的轴压试验,研究普通及高强混凝土柱的轴向受压性能.柱的混凝土强度为30MPa和60MPa.所考虑的主要因素为混凝土强度和箍筋用量.试验结果表明,箍筋间距越小,则柱承载能力越高,混凝土核心约束强度提高幅度越大.在相同的侧向约束下,高强混凝土柱的核心强度提高幅度低于普通混凝土柱.混凝土核心约束强度与非约束强度比率(fce^′/f′ce)及柱承载能力试验值与理论值之比(Ptest/P0)均与约束率ρs/fyt/f0′成正比.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制作1根普通混凝土深梁和8根沙漠砂混凝土深梁来研究沙漠砂掺量、剪跨比、箍筋配筋率和混凝土强度等级对沙漠砂混凝土深梁挠度和短期刚度的影响,并采用中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和有效惯性矩法对深梁试件短期刚度进行理论值计算.结果表明:沙漠砂混凝土深梁试件跨中挠度随剪跨比和箍筋配筋率的增大而增大,随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增大而减小,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