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0 毫秒
1.
赵福楼:之前和一位老师交流,他说执教<五柳先生传>一课,问及学生对"五柳先生"(陶渊明)如何看待.有学生回答说,我不喜欢.他很诧异,问"为什么".学生答:"他嗜酒如命,不讲礼数,行为怪诞,简直就是一个酒鬼."其他学生都加以附和.在教研中老师们普遍认为,学生对"五柳先生"其人和文本不能准确理解,与他们的认调能力有限相关.  相似文献   

2.
从"丰子恺说‘丰’"、"换一种思路"、"养牛之道"、"学会取舍"四则小故事中得到的启示入手,阐述了在化学教学中要学会选择合理的知识情境、恰当的实验方法、多元的问题设计和合适的解题技巧.  相似文献   

3.
改编的中学思想政治课教材,在课后都有"想一想"、"说一说"、"写一写"、"试一试"、"议一议"的要求,可归纳为"读"、"议"、"说"、"试"、"讲"的五字教学法.此法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习和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武当山五龙宫起源有三说:神异说、敕建说、兴建说,而分别以史志资料等为佐证,并对“三说”加以分析取舍,可以推测五龙宫的起源远超唐代.  相似文献   

5.
在"非得"类取舍句中,舍弃项的隐含可分为四种类型:一是句内直接隐含;二是句外直接隐含;三是句内间接隐含;四是句外间接隐含.舍弃项在取舍句中的隐含主要与句子的"组装"有关.当然,舍弃项的隐含是为避免语义重复而采取的一种手段,它属于语义而不是语用层面的问题,但舍弃项的隐含的确可以产生一定的语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通过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进行积极思维.所以说,提问是一门艺术,是一门高超的教学艺术.只要我们抓住"三适"、"四性",注意"五忌"原则,就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与其A不如B"句式作了较为全面的考察,认为:在语义表达方面,A和B表达动态和静态两种语义;而整个句式重在表达一种态度、看法或评价等.在语用环境方面,该句式一般较少用在转折关系的语境当中.在语义认知方面:因为认知方式比较理性化,所以该类取舍句是一种"优选"型的取舍句.  相似文献   

8.
"语文味儿",就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他们的生存智慧、提升其人生境界为宗旨,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渲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富有教学个性和文化气息的,同时又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应该说,"语文味儿"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灵魂.那么,阅读教学如何彰显"语文味儿"呢?可以抓住"五个有效",引领学生用学习语文的方式来学习语言文字,了解语文学习的规律,提升听、说、读、写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小学生在第一学段学习概率初步知识的时候,由于其思维水平的限制和课堂体验不够到位等诸多因素,对"随机"这一重要概念的认识比较肤浅,甚至模糊,进而影响后继知识的学习.针对这一现象,我校围绕"统计与概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开展了专题研讨活动,通过对教材例题和习题进行取舍、变更、重组,加深了学生对"随机现象"的领悟.  相似文献   

10.
一、深刻把握"备、说、讲、听、评"五课框架体系的内容 回顾我们的教学管理工作,不外乎备课、说课、讲课、听课和评课这五个层面的问题.只有明确这"五课"的内容,并把握其内在联系,才能使教学管理抓住一条主线,揭示主要矛盾,增强管理评价的主动性和流畅性.  相似文献   

11.
"老虎笙"是楚雄彝族珍存的文化遗产,应深入发掘研究,向申报中国和世界文化遗产努力;从文化遗产保护的视角审视"老虎笙",应从五个方面人手.解决好五个方面的问题:文化本体与生态环境保护、"老虎笙"所蕴涵的文化价值观构建与传承、坚持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保护一体和互动原则、"老虎笙"所在的社区与文化主体组织与利益协调以及借助旅游业适度进行产业化运作.  相似文献   

12.
"老虎笙"是楚雄彝族珍存的文化遗产,应深入发掘研究,向申报中国和世界文化遗产努力;从文化遗产保护的视角审视"老虎笙",应从五个方面入手,解决好五个方面的问题:文化本体与生态环境保护、"老虎笙"所蕴涵的文化价值观构建与传承、坚持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保护一体和互动原则、"老虎笙"所在的社区与文化主体组织与利益协调以及借助旅游业适度进行产业化运作。  相似文献   

13.
论声训的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声训”相对于“形训”和“义训”而言。其主要原理是“声义同源”。它是中国古代训诂家对汉语声义同源规律的一种素朴的,直接的体认和解释。并非一切以音同、音近之字相释的训诂形式都是“声训”。因为取音同、音近之字相释只是“声训”的外在形式,在非“声训”的全部内容,更不是“声训”的本质属性。“声训”的性质、旨趣是以音同、音近之字来揭示语词在其命名之初的“所以然之意”,即命名立意之义。这一点,才是“声训”与“形训”、“义训”之不同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14.
"生"是宇宙万物的本体,对"生"的本原的探讨可导出生之要义———"独化"、"创生"、"生动"。而对中国古典美学"虚静"命题的同步思辨能挖掘出其丰富的内蕴。由此得之,"生"之要义是宇宙万物本体"生"与中国古典美学"虚静"观二者相互通达的内质。  相似文献   

15.
《声音文字通》为明初赵谦花二十载写成的一部韵学著作,在当时影响颇大,受到学界重视。原书未及板行,学者罕知。今据现存《永乐大典》所采录的资料,对其声类进行考索研究。《声音文字通》的语音混切较为繁杂,基本代表了明初北部吴语的一些语音特点。  相似文献   

16.
一些学者常常运用陌生化的理论来分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生新法"比陌生化理论更适用于分析中国的古典文学作品。这两种方法有相同之处也有所区别。由于人们对时间的感知具有相似的经验,因而陌生化与生新法运用在文学创作中,都可以延长读者对作品的感受时间,从而增加阅读的趣味。不同之处在于理论基础不同,应用范围不同,实现方法不同。  相似文献   

17.
《老子》“有生于无”一语意旨颇难理解,这主要是因为《老子》在文本上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疑惑。《老子》讲“有”和“无”的关系,有时像是本源论的,有时又像是本体论的,这种本源-本体论的冲突深刻地影响了后人对它的解读。庄子明智地采取了悬置这个问题的态度,而玄学却从本源论和本体论两个方向展开了讨论。本源论的解读固然有其缺陷,本体论的解读也有其困境。  相似文献   

18.
王弼的“圣人体无”在其思想体系中比较重要。本文认为王弼对“无”作了本体论的解释,对“体”则需要加以具体的分疏,在王弼的著作中“体”除了作为动词“体认”的用法以外还有作为名词“形体”的用法,基于这两个范畴的考察,作者具体分析了“圣人体无”中“体”与“无”的含义并指出“圣人体无”可解释为“圣人的心体为无”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知”的逻辑和“胜”的界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阴阳化生"的理论用"阴"、"阳"来阐释世界万物的运动变化,孙子承袭了老子的理论,并且为了与战争的实践相一致,发展了老子"诈"和"奇"的思想。这种"诈"和"奇"的思想,一旦解析,就可以捕捉到孙子军事思想的核心"知"和其逻辑演绎下的"胜"的界限。  相似文献   

20.
本文补录《全唐诗》及其续补著作失收作者胡生并诗三首,刘采春诗一首,《南岳魏夫人传》中诗一首,补道士吴子诗二首并删正作者名条;考订《全唐诗续拾》卷五七所收作者贾松实为晚唐曹松;考订《全唐诗》及《全唐诗续拾》所收李山甫诗本事及题赠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