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巍  晓琳 《新闻爱好者》2001,(10):16-17
目前,随着法律的完善和群众民主意识的提高,新闻官司已渐呈上升趋势,记者或媒体成为法庭被告的事已屡见不鲜。当然,打官司并不意味着原告有理。但是,官司打起来,总会给记者和媒体带来根多麻烦,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据悉,全国的新闻官司10年间已达5000多起,媒体败诉率达30%以上。新闻媒体因刊发批评报道吃官司甚至败诉,不仅削弱了批评报道的战斗力,而且损害了新闻媒体的信誉,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那么,怎样才能在批评报道的采写中避免新闻官司呢?我们结合采写许昌市邮电局电信服务质量问题的一组批评报道的实践,试…  相似文献   

2.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所在,新闻媒体如果有失真报道,不仅会在社会上赞成不良影响,更会伤害广大读者,失信于读者,使媒体威信扫地,报道失真问题往往也在记者身上,那么记者如何避免采写失真稿件呢?  相似文献   

3.
杨竞 《记者摇篮》2005,(6):21-21
随着报业的发展,报纸的文化娱乐报道已经成为各大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搞好文化娱乐新闻的报道是摆在我们每个文化娱乐记者面前的新课题。由于媒体的性质不一样,报道的角度也不一样。文化新闻走向娱乐化是近年来各大传媒的普遍趋势。在内容上.以报道影视明星动态为主,更有甚者刺探明星隐私、故意炒作以吸引读者;在形式上,用语言夸张煽情,  相似文献   

4.
欧漫 《新闻窗》2011,(2):39-40
深度报道作为各种媒体形态竞争的主要形式,一直是新闻业界、新闻学专家讨论的焦点问题。广播新闻中的深度报道除了结合自身的传潘优势之外.还应该在整个深度报道的采写与报道中融入思辨性思维,从而达到广播新闻的深度。本文结合笔者的新闻实践,从新闻采访、采写报道等方面,探讨如何将思辨性思维融入广播的深度报道之中。  相似文献   

5.
现在,各大城市媒体间竞争激烈,独家新闻是竞争的有力武器。然而现状是:如有新闻发布会或活动,各媒体都派记者去,很难采写到独家新闻:如有突发事件,报料人同时向各媒体报料,各家都派记者采访,更谈不上独家报道了。如此的同城各媒体记者集体采访,采写独家新闻当然很难。我认为,丰富的独家新闻就在新闻的大山深处,就看你会不会采写,想不想采写,敢不敢采写!  相似文献   

6.
王志 《新闻知识》2007,(12):21-23
在新闻竞争当中,历来有所谓"独家新闻"之说,指新闻事件只为一家媒体所报道,读者只能从该媒体报道中获得对事件的了解,别无他途。显然,独家新闻的报道,须以没有其他媒体采写为前提。这在  相似文献   

7.
谭丽莎 《新闻界》2004,(2):80-80
什么是“运作新闻”?顾名思义,即是媒体所报道的新闻不是像正常的新闻那样,是记者从社会生活中所发现和采写的;而是有些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专门策划、制作出来的。“运作新闻”经常出现在激烈的商战中,最常见的表现形式是,某些公关公司收取了企业的钱,然后制作出赞美、吹捧该企业的新闻;或者是攻击、打压其竞争对手的新闻,拿到媒体上去公开发表,通过新闻媒介的舆论力量.以形成强大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8.
主流媒体对各级党委、政府政务活动报道的权威性是其它媒体无法比拟的,对政务活动的优先采访权力应是它的优势之一。因而,党委机关报要在报业的竞争中巩固主流媒体的地位,必须把政务活动作为自己的重要新闻资源,深挖细作,从政务活动中采写出独家的、权威的、可读性强的新闻来。  相似文献   

9.
作为较为新颖的新闻表现形式,体验新闻以其真实,现场感强,极具透视力和说服力而越来越受到媒体的青睐,前一段时间,山东《临沂日报》成功地组织了“体验在一线”的体验新闻大型采写活动,总结这一活动经验教训,借鉴一些报社的经验,我们认为采写体验新闻,必须处理好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从事业余新闻写作10年,我的最大体会是:作为一名基层通讯员,不能光唱赞歌,还要善于抓住焦点。前不久,笔采写的一组关于医患纠纷的报道,不仅上了行业报、地方报等媒体的头条,而且还被新华网、《人民日报》等国家级媒体采用。  相似文献   

11.
现如今,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对新闻采写提出了更多要求,这是传统媒体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因此,做好媒体融合时代新闻采写工作,还应从树立良好的采写观念入手,扩展和丰富新闻采写渠道,将更科学的绩效考核办法引入实际工作中,并不一味追求稿件数量,而应不断提升新闻采写的质量,从而为满足融媒体时代受众多样化的新闻需求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2.
善于第一个抓住有价值的人和事抢先报道,是记具有优秀新闻素质的标志。在中国共产党报刊宣传史上,第一个生产战线的工人典型赵占魁就是穆青同志采写的。这为穆青在新闻事业上的成功奠定了根基,也为我国的典型报道开拓了一条宽广深远的道路。总结他采写赵占魁的经验,对指导当前的典型报道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同题新闻是媒体面对同一新闻资源采写的报道。所谓同题新闻的差异化表达,简言之就是事件是相同的,而记者做出的报道却与众不同。同题新闻的差异化表达对个人而言是一个人能力、素质的反映。对媒体而言是一个媒体影响力、竞争力的体现。  相似文献   

14.
杨涌 《传媒观察》2004,(10):60-61
2004年8月17日《新华日报》B2版刊登的头条报道“液化气呼唤涨价为哪般”,是笔者采写的一篇质疑液化气公司涨价,替百姓说话的新闻通讯。该文发表后,南京部分媒体纷纷响应,就液化气涨价进行了广泛的市场调查并进一步提出疑问,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  相似文献   

15.
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实事的报道,电视是媒体传播新闻最常用的途径,由于它图文并茂,表现力强,便于口说耳听,优势比较突出,给受众带来的是耳目一新的直观影像,让受众一目了然,老百姓容易接受和理解,在所有新闻传播中占有一席之地。那么如何在这稍纵即逝的荧屏上传递大量具有价值的信息,这就要求从事电视新闻采访的工作者具备较高的采写水平,掌握一定的采写技能。  相似文献   

16.
李晓东 《记者摇篮》2005,(10):48-48
新闻视角,是指采写者选择把握新闻角度的着眼点。在相同的新闻事件中,由于选择的视角不同,作者写出的新闻作品就会大不相同.表现出新闻价值也是良莠不齐、有高有低。因此,选择好新闻视角.是新闻采写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特别是在对外报道中,选择好最能引起国外读者共鸣的角度,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来信调查是报社舆论监督的一种重要形式,更是媒体与读者互动的一种好方式。所谓来信调查,就是从读者来信中进行选题,由记者进行调查核实,采写成报道,对某些行为实施监督的方式。读者来信反映的问题,往往是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事,反映者大多是弱势群体。我在驻地记者岗位上工作已有11个年头,经历了上百次来信调查采写,在履行职责,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中,遇到过许多威胁和攻击。在调查采访前,记者就要做好思想准备,采写中更需字斟句酌,慎之又慎。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我对来信调查采写如何把握好“度”,谈点个人的想法。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问题性新闻越来越被媒体看重.越来越受到受众关注。这种新闻报道过去比较少.在教科书中往往归于深度报道或舆论监督类。如今应该把它单列出来加一研究,以利于新闻理论的发展.并推动问题性新闻的实践。本文试就此问题结合采写广播专稿《传统名牌产品缘何不“名”了》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19.
刘保全 《新闻传播》2007,(4):22-24,26
在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新闻同质化、表象化、浅层化的情况比较严重。新闻表象化、浅层化可以通过采写深度报道、巧妙运用背景材料等手段来加以解决。而同质化,实践证明可以通过选取新闻角度来加以克服,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巧。  相似文献   

20.
问题性报道,采写难,在企业报采写问题性报道就更难。然而它的生命力,影响力和作用力却远远胜于一般性报道,值得我们重视和探索。[编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