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评价中常出现一种"评价止于分数","以分数论英雄"的现象。分数崇拜的形成与教育相关主体需求、社会发展水平及对知识认识等多方面因素有关,正确认识分数评价的教育本体功能、"筛选功能"及其知识论与教育测量学的前提假设,才有可能从育人观念上、教育政策上及促进社会平等方面为这种评价的转向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2.
学科教学知识详细阐释了一名教师应该掌握的认知知识,是当前有关教师研究的前沿理论。实践表明,多数幼儿教师并不具备完整的学科教学知识。研究者意从教育评价这一环节出发,主要从教育评价是否有提升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可能性及保证教育评价可以提升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条件两个角度阐述提升幼儿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探索增值评价是完善教育评价体系的要求,也是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任务.借助可视化软件CiteSpace,绘制我国1998—2020年增值评价研究的知识图谱,可以发现,增值评价研究可分为初现、沉寂、发展以及高潮四个阶段,聚焦于"学校效能""综合评价""模型研究""公平均衡""新时代教育评价"五大主题.为了更好地为中小学校服务,增值评价研究应丰富增值内涵、优化增值模型、融合多种新时代教育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4.
关于知识观视野下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比较现代主义知识观与后现代主义知识观的内涵与特点,进一步阐明知识观对当代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评价的影响,提出职业学校在教学评价过程中应确立生命意识,培养完整的人,树立生态的、开放性的课程观和正确的教学评价功能观,评价方法和手段以活动为中介。  相似文献   

5.
利用软件对论文样本绘制知识图谱,对国内外教育评价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发现:在知识基础上,国外教育评价研究具有多样化的学科属性和专业背景,国内这一领域的知识基础涉及的学科范围较窄;在热点主题上,国外教育评价主要涉及高等教育、患者教育、远程教育、学习方式、初等教育、继续教育和中等教育;国内教育评价主要涉及基础教育、课程评价、高等教育、教学评价、大学排名、素质教育、教育政策、个性教育、教育价值和自我评价。  相似文献   

6.
国外有关知识测量与评价研究的新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的知识测量与评价以布鲁姆的目标分类理论为依据,缺乏对知识本质的研究。现代认知心理学的测量与评价则以不同类型知识的表征为基础,依据知识建构过程和结构的特点设计测验来测量与评价知识获得。这一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将有助于改变学习、教学与测量和评价相分离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职业教育是一种跨界的教育。这种教育不同于学科教育,学科教育是一种单纯的、学术型的知识教育,是追求知识的丰博和高深学问的教育,是以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目的的教育。职业教育则不同。它当然也具有知识传播、文化育人的功能和要求,但在程度和层次上并不追求精深和高端,理论"必需、够用"即可。它是一种"以服务  相似文献   

8.
论课程知识的评价——教育评价视域的必要补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知识是教育的载体,它直接影响到教育质量的好坏。而在教育评价的领域中,对课程知识评价的关注不多。因此,有必要对知识的类型和价值,以及课程知识与个体思想自由的关系做一些探讨,并指出在进行课程知识评价时,应该要遵循的四个原则。  相似文献   

9.
《中学教育》2017,(4):81-88
在教育变革的大背景下,教育评价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正在从"对教育的评价"向"促进教育的评价"转变,对教育评价本质的认识从认为教育评价是对学生所具备的知识技能的评价,转变为对学生获得能力或生产知识的认知过程的评价。研究参考教育评价领域前沿权威文献,总结了教育评价研究与实践的八个转变:教育评价的理念从知识论到认知论,从反映论到建构论;教育评价的目的从遴选到问责,从鉴别到诊断;教育评价的内容从知识到认知,从Rs到Cs;教育评价的工具从标准化到情境化,从纸笔化到数字化;教育评价的要素从题目到证据;教育评价的环境从封闭到互动,从强迫到吸引;教育评价的方式从测验到活动,从有形到无形;教育评价专业指南从经验到规范。以此为我国教育评价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借鉴,使教育评价更好地为教与学服务。  相似文献   

10.
教育知识的分类并不以分类自身为目的,而是要为教育认识成果的组织提供参照。从教育知识出发会探究四个问题,即产出教育知识的教育认识是以什么为对象的?隐藏在教育认识背后的动机和目的是什么?经过教育认识所创生的教育知识究竟是什么性质的认知产品?不同性质的具体教育知识是否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推演出了教育知识分类的四个基本维度,它们分别是整体与部分维度、求知与求用维度、抽象与具体维度和中心与边缘维度,现实存在的教育知识能够在每一个维度上显现出其性质和在教育知识整体中的位置。  相似文献   

11.
在推动教育改革的诸多要素中,教育评价是非常重要的方面,事关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方向,起着导航和定向的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改革评价的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在全国上下尤其是教育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引发了深刻反思,推进了积极行动。《总体方案》提到的五项重点任务中,教师评价改革是其中一项。教师的知识是由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构成的,"隐性知识"具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缄默性[1],很难直接测量和精准评价。  相似文献   

12.
教育评价作为教育研究的三个发展方向之一,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通过追踪教育评价学的历史起源和演进过程,从知识观的视野,考察各个时期教育评价理论的时代背景与方法特征,可以发现,知识观决定了教育评价观,科学实证主义与自然人文主义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方法各有利弊,走向整合是未来教育评价的基本方向。在实践中,应注意统筹把握二者结合的"度",依据评价背景、评价对象、评价目的、评价内容的不同,而灵活地采用不同的评价模式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教师的教育知识是影响教师教育行为的决定因素,也是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丰富、更新和优化教师的教育知识应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而知识管理则是教师教育知识更新的一条重要途径.知识管理以知识为出发点和归宿,以知识共享为手段,以知识创新为目的和标志,其最终目的在于达到组织的知识更新,提高组织的竞争力.教师个人的教育知识在此过程中也必然得到不断更新.促进教师教育知识更新的知识管理策略有:运用"师徒观摩"促进隐性知识的交流,运用"反思教学"促进隐性知识的显性化,运用"研究课"促进显性知识的隐性化.  相似文献   

14.
知识论及其对当代教育评价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论日益受到重视,它对知识的探究方法与成果逐渐辐射到其他领域.教育评价首先作为知识形态被人们认识、接受和应用,因此,教育评价与知识论就有着逻辑上的密切联系.而知识型与知识转型,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知识论研究则对教育评价科学性的探讨、教育评价的理论与实践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历史学科的教育评价主要着眼于历史知识本身,测量学生对历史知识记忆的牢固性,强调史实知识的价值,以掌握历史知识的多寡衡量学生的学习。历史教学变成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结论的简单背诵。这种评价体系领域极其狭窄,形式是单一的书面测验,越来越束缚了历史教育的发展,必须产生新的历史教育评价体系来取代它。  相似文献   

16.
知识、生命与个体幸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涉生命幸福是知识教育的应然追求,当前知识教育改革虽已取得诸多成就,但在关注个体生命幸福上还存在差距。教育对"知识"的误读,会导致对生命的扭曲,进而可能给个体带来不幸。"知识幸福观"是对知识教育的一种新认识,它不仅实现了物性、功利和威权知识教育机制的转换,而且深化和明确了知识教育"以人为本"的真正内涵。"本真"的知识教育必然是回归生命本性、以个体生命幸福为旨趣的教育。但,这也并不意味着个体生命幸福的所有问题都能通过知识得到完满解决,面对知识,只有恰当地、有限度地表达自己的期望,才能准确地把握实践的方向与任务。  相似文献   

17.
本科教育质量要素涉及本科教育能为学生、国家和社会提供哪些价值的问题。新时代背景下,应在对"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教育指向内涵阐释的基础上,分析本科教育质量要素应然涵盖知识、能力、素养、态度与价值观等诸多要素。对582名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反馈显示,对学生发展综合影响较大的要素依次为人文素质教育、态度价值观教育、专业教育、同伴交往和校园文化。据此可以初步构建起以学生为评价主体、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内容的本科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明确高校教师和学生发展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8.
一、培养目标 传统教育把知识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让知识凌驾于一切之上。认为教育就是教知识,考试就是考知识,评价就是评价知识的掌握程度。知识教育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成为有知识的人,进而成为各行各业的专家。  相似文献   

19.
生命是知识教育的原点。以关怀生命为基本旨归,就是要发挥知识教育的生命特质,建立起适宜个体生命提升的知识教育体系。但这并不意味着个体生命的所有问题都能通过知识教育得到解决,无论是激发个体的生命意识,还是构建个体的生命形态,知识教育都是有限度的。  相似文献   

20.
生命是知识教育的原点。以关怀生命为基本旨归,就是要发挥知识教育的生命特质,建立起适宜个体生命提升的知识教育体系。但这并不意味着个体生命的所有问题都能通过知识教育得到解决,无论是激发个体的生命意识,还是构建个体的生命形态,知识教育都是有限度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