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理解”是指学生在理解作品时的全部前提条件,包括经验的、思想的、心理的、思维的等因素。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前理解,不要以“先人之见”甚至“传统偏见”来约束学生。可以说,“前理解”是实现学生个性化阅读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范燕玲 《湖南教育》2005,(21):34-34
新编语文教材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阅读材料的难度也越来越大,要准确地理解文章,提高学生的分析、鉴赏、评价能力,在教学中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不失为一剂良方。“知人”是指在阅读作品时必须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性格、志趣、思想状况及创作动机等;“论世”是指联系作者所生活的时代去考察作品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王其华 《湖南教育》2006,(12):12-14
所谓“期待视野”是读者在阅读一部作品前由阅读经验、生活经历、认识水平、阅读兴趣等所形成的思维定向或先在结构,这些因素化合成一种机制,一种期待,一种希冀,一种欲望,一种对文本内涵的探究方向与判断尺度,也是一种语感的图示。它直接关系到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和“期待视野”相对应,文本里蕴含着很多等待开掘的“召唤结构”。接受美学认为,文学文本往往以“意义的不确定性”和“空白”构成了多层面、  相似文献   

4.
对于语文课程的学习,阅读与欣赏是必不可少的。阅读是一种从书面语言和其他书面符号中获取意义的行为,是读者在感知文章语言符号的基础上,凭借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思维,掌握文章思想内容的精神活动。欣赏足在阅读认知的基础上,以审美享受为根本标志,在欣赏过程中,往往活跃着丰富的想象与联想,以及深刻的情感体验。托尔斯泰曾指出:“艺术足这样的一项人类活动,一个人用某种外在的标志有意识地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而别人为这些情感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感情。”没有丰富的情感内涵,文学作品同然难以成为文学作品;没有深刻的情感体验,欣赏主体也难以走进作品的艺术境界。所以别林斯基批评那些仅凭理性去理解作品的人说:“没有心灵的参与,而这,几乎比用脚趾头去理解作品更坏。”因此,中小学的语文阅读欣赏课,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让学生读懂几篇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5.
屠洪根 《教学月刊》2005,(10):35-37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比较法就是运用比较的手段确定事物异同关系的思维过程和方法,是从“分析与综合”走到“抽象与概括”的彼岸的桥梁。在文言文教学中,运用比较法组织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具体理解文章的词句,把握作品的思想艺术,提高阅读鉴赏能力,并且还能使学生学会求同辨异的方法,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所谓“鉴赏评价”是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A级)、理解(B级)和分析综合(C级)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属于D级。在文言文板块中,高考定位于“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鉴赏评价”的考查涉及以下两个方面: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两者着眼点迥异,前者主要涉及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后者主要针对文章的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7.
阅读文章的过程就是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过程。语文阅读中,可从“阅读主体本身”和“阅读文本对象”两个方面丰富和提升思想以达到提高语文阅读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阅读由作者、文本和读者这三极构成,受不同阅读思想的影响,阅读理解的指向在三个方面依次移动,产生了以恢复作者的原意为读解目的,以研究文本自身的意义为读解目标,以读者参与构建作品的意义为读解核心的三种读解理论。阅读理解不同指向的出现有其不同的历史背景与文化价值观念的影响。因此,语文教师应该了解阅读理论的变化,驾驭读解的指向。一传统读解理论传统读解理论以复现作者的原意为阅读的根本目的。这种阅读主张源远流长,至今仍是读解理论的主流。我国的传统阅读理论由孟子正式提出,“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是我国正统的…  相似文献   

9.
<正>细节是文学作品中细腻地描绘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最小组成单位。文学作品中,有很多细节描写,或是描绘人物外貌,或是揭示事件发展,或是刻画自然景物,或是凸显社会环境。真实而精当的细节描写对一篇作品展现环境、刻画人物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准确抓住文本中的这些细节,引导学生从细节入手阅读文本,就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领悟文章的思想内涵,从而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让我们的  相似文献   

10.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部分,要求考生“能阅读一般社科类、科技类文章和文学作品”。其中,从文章、作品中准确地提取信息,是具有“能阅读”能力的重要标志。无论理解文章、分析文章还是鉴赏评价都离不开信息  相似文献   

11.
依据课标,说明文主要阅读考点为:能阅读一般的科技作品,对文中的重要信息进行判断辨别和筛选整合;能够理清文章思路,分析文章的说明顺序和结构特点;能分析文章使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能结合语境理解语句的含义,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针对说明内容提出建议和设想;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1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四学段”的目标与内容中与说明文教学内容相关的表述是:“阅读新闻和说明性的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阅读科技作品,还应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13.
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一个人能量的激素”。对一件事产生浓厚的兴趣,人们的智能才会得到充分的发挥。语文教学中要使学生能够掌握作品的知识点,理解作品的重难点。欣赏作品的“风景点”,进而有不断阅读的欲望。教师就一定要培养学生阅读作品的兴趣。而让学生学会运用各种方法来分析文章,乃是激发兴趣的途径之一。但“教无定法”,分析文章也一样,方法因篇而异,不一而足。  相似文献   

14.
现代文学作品阅读是高考语文学科必考的重要内容,从全国卷看,现代文学作品阅读题占一个大题,四个小题,赋分达到22分,约占全卷150分的14.7%。因此,对现代文学阅读的复习备考历来受高三师生的重视。根据考纲要求,现代文学作品阅读题的主要考点是:对文章中重要词语、重要句子的理解,对文章结构的分析,对文章思路的把握,对文章思想内容的分析,筛选和整合文中的信息,鉴赏评价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从近年来全国及各省(市)的试卷看,现代文学作品阅读题的选材趋势是:几乎是散文的一统天下,而且以当代为主,名家作品居多,新作和外国作品偶有出现。这些考点和选材只是总体要求和总体趋向,而就某一篇文章而言,测试什么,如何设题,却大有讲究,尤其讲究命题切入的角度,因为这是命题者审美旨趣和命题技巧的体现。统览近年语文试卷中的现代文学作品阅读题,其命题思路和切入角度大致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5.
冯兴文 《学周刊C版》2011,(11):102-102
中学语文的教学除了基础的字词句以外.就是阅读理解和写作。而阅读理解与写作是相互融合和促进的.阅读理解是写出高水平文章的前提:写作又是阅读理解的升华。很多教师在作文教学时感觉无从下手或是找不到切人点。我在作文教学中采用“快乐作文”教学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呈现出来与各位同行商椎。我的“快乐作文”教学法分为三个环节: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修改(其中包含生生交流、师生交流、家长与学生的交流等)、文章的快乐生成。这三个环节环环相扣.缺一不可:第一个环节是写作文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一、精读《夜走灵官峡》1 .整体快速阅读 ,解决几个问题。1作品反映的是哪个时期哪方面的生活内容 ?2作品是以写人还是以记事为主 ?如果写人主要写了谁 ?如果记事主要记了什么事 ?3“我”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如果以“我”的行踪为线索 ,文章要分几个部分 ?4作品中表现了作者对人和事的什么看法 ?解析 “整体——部分——整体”,这是有效阅读的基本方法之一。上述要解决的四个问题 ,目的在于训练学生阅读时对文章要获得一个总印象 ,首先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与特点。第 1题启发学生联系生活读课文 ,随时唤起学生的联想与想象。学生从作品…  相似文献   

17.
人们在阅读作品时,实际上会情不自禁地加入了许多“先入之见”甚至“传统偏见”。备课时,有的教师常常更多地只考虑如何把握文本的思想内容、写作特色,而忽略了学生的认识水平,这就是教师用自己的前理解取代了学生的前理解。所谓前理解是指理解者在理解作品时的全部前提条件,包括经验的、思想的、心理的、思维的等因素。在阅读教学中,  相似文献   

18.
2014年语文高考已经结束,但高考阅读题题干中多次出现的“分析”的要求很值得我们仔细分析、思考。考试说明上明确指出,分析综合是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分析综合”在必考论述类文本阅读中的要求是,(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分析综合”在文学类文本阅读中的要求是,(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19.
“悟”与阅读教学苏州市沧浪区教育局教研室王喜华阅读,就是读别人的文章。在阅读的过程中,读者接触到的只有文字,作者所表达的内容、思想、感惰、意境、情趣等等,靠读者凭借文字去理解、去体会。这种理解和体会,就是“悟”。阅读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促使学生“悟”,...  相似文献   

20.
“阅读与鉴赏类问题或任务要立足文本信息的提取、归纳、概括,考查学生对作品思想内容、篇章结构、表现手法、语言风格的理解和把握,引导学生对作品的创作动机、表达效果作出合理的评价。”这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考试评价的命题要求。纵览PISA和PIRLS两个测试机构和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的测试卷,阅读能力测试题一般从“检索(提取)、理解、运用、评鉴、质疑·创新”维度去命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