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卫华 《新高考》2009,(3):37-38
一、曲线恒过定点问题我们常常碰到动曲(直)线恒过定点的问题,如何解决这类问题呢?一般要利用曲线系的有关理论.我们知道,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含参数λ的关于变量x,y的方程f(x,y,λ)=0随着参数λ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动态平面几何问题是以平面几何知识和图形为背景,渗透运动变化观点的一类问题.它包括点的运动(点由特殊位置运动到一般位置)(点动型),线段(或直线)、图形的平移(平移型)或旋转(旋转型),图形的滑动(滑动型)或翻折(翻折型)等.此类问题综合性强、开放度高,是近年来各地中考的热点、难点问题.考生往往破解无门,无从下手.破解此类问题的关键是要从运动变化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理解图形运动过程中各几何元素之间的位置、数量关系,动中觅静,变中求定.这里的"静"和"定"就是问题的不变量和不变关系,只有抓住了问题的不变量和不变关系,才能找到解题的突破口.那么,如何抓住问题的不变量和不变关系?本文给出破解此类问题的基本策略——三"抓"策略.  相似文献   

3.
与动点相关的定值问题是平面几何命题中颇具挑战性的一类问题,弄清楚命题中动点与定点之间的关系,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从定值已知或未知两个方面探究这类问题的证明思路和方法,对于培养学生运动的观点和动定结合的思想、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4.
正初中阶段,线段和、差的最值问题是一个难点.求解这类问题,关键的在于找出两个"量":一是定点,二是动点或不定点所在的定直线;进而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或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来解决.1求和1.1两定点+一定直线例1(牛饮水问题)牧童在A处放牛,他的家在B处,l为河流所在直线,晚上回家前要先带牛到河边饮水,饮水地点选在何处,牧童所走路程最短.题中定点是A,B两点,饮水点记为P,则P为  相似文献   

5.
用轴对称"求直线上一点,使其到两定点的距离和最小"的问题,不但能了解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题能力,而且还能通过让学生对"动"与"定"之间的关系的思考,深入了解学生的探索能力与识别能力,有必要给学生抽象出这一数学模型加以分析,帮助学生解决许多有关求两条线段和的最小值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探索图形的运动变化问题,首先要有对几何元素的运动过程有一个完整、清晰的认识,不管它是点动、线动还是面动;其次,要善于借助动态思维的观点来分析,不被"动"所迷惑,从特殊情形入手,在变中求不变,动中取静,抓住静的瞬间,以静制动,把动态的问题转化为静态的问题来解决.具体来说,就是抓住"动"与"静"之间的联系,理清运动变化过程中的各个变量之间的各种关系,如数量关系、函数关系、位置关系等,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从而找到了解决这类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正>高中数学经常会应用"运动"的观点解决问题,这一思想对学生的思维敏捷性及应变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很多学生解决这类问题总会感觉困难.笔者对以下涉及"动"与"定"的三类问题做了思考,现将思考奉呈各位,敬请指正.一、一维形态下的"动"与"定"一维形态的"动"与"定"是高中数学中最常见的题型,也是高考中的重头戏.在平面几何与函数中经常遇到,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含参问题讨论.此类问题常常就是设置几个定量,  相似文献   

8.
<正>将数学问题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常常要考察有关数学对象或涉及范围的极端情形,这就是"考虑极端"思想.因为极端情形相对简单、具体,所以,当一个数学问题不易解决时,我们可以考虑它的极端情形,通过极端情形下的结果和方法,寻找问题的突破口.几何定值问题就是研究运动图形中的不变量(如定点、定长、定角、定积、定比等).因图形在运动,故给问题的解决带来了较大的困难.下面通过考察动点、动线段、  相似文献   

9.
高雄英 《考试周刊》2015,(45):71-72
<正>求曲线的轨迹方程是解析几何的两个基本问题之一,其实质就是利用题设中的几何条件,用"坐标化"将其转化为寻求变量间的关系.这类问题除了考查对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等基础知识的掌握外,还充分考查了各种数学思想方法及一定的推理和运算能力,因此这类问题成为高考命题的热点.一、直接法将动点满足的几何条件或等量关系,直接坐标化,列出等式化简即得动点轨迹方程.例1:已知A、B为两定点,动点M到A与到B的距离比为常  相似文献   

10.
动点轨迹问题对于初中生来说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文章归纳出初中常见的两大类动点轨迹类型——圆弧型和直线型.列举具体实例对学生比较困惑的两种动点轨迹问题(即"定边对定角"的动点轨迹和动点与定点的连线与定直线的夹角为定角的动点轨迹)进行分析讲解:题目中如能找到定边对定角,则该动点的运动轨迹为在以定边为弦且经过定点的圆弧上,这一类型关键的突破口是求出定边对面角的具体度数,为定值.而题目中如出现动点与定点的连线与定直线的夹角为定角时,则该动点的轨迹为直线型(这个夹角的另一边),解决这一类型的方法为夹角定位法.  相似文献   

11.
动态几何问题就是在三角形、矩形、梯形等一些几何图形上,设计点动或图形动,并对这些图形在运动变化的过程中相伴随着的等量关系、变量关系、图形的特殊状态、图形间的特殊关系等进行研究考察的一类问题.动态几何型问题常常集几何、代数知识于一体,数形结合,有较强的综合性,它常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创设一个由静止的定态到按某一规则运动的动态情景来呈现,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推理,动中窥定,变中求静,以静制动,从中探求本质、规律和方法,明确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2.
正动态几何问题是关于几何图形存在动点、动图形等方面的问题。是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创设一个由静止的定态到按某一规则运动的动态情景,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推理,动中窥定,变中求静,以静制动,从中探求本质、规律和方法,明确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解决这类问题时,要搞清图形的变化过程,正确分析变量与其他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它们之间的关系;要善于探索动点运动的特点和规律,抓住图形在变化过程中不变的东西;必要时,多作出几  相似文献   

13.
求解刚体定点问题的核心是正确运用刚体对定点的角动量定理.刚体对定点的角动量 人=1。其中惯性张量I—人。门一八z//一人z乃-I,。八+人,歹歹 一I,。/点-人。 — ——————————— k i-Izy声/+Izz h k刚体角速度。一。Xi十。yi+。:》把角动量写成矩阵形式: 攻 必OXIJ j文X 一JXyJ xZ 五 厂 一x\ dov ”一 1。XI yT’ VZll“yi \4QZ IJ ZXI ZIPI 22 j\Wg j — ———惯性张量I 中的惯性系数是由刚体相对于坐标轴的质量分布决定的。若取坐标系OOyy为定系,则刚体相对于定系的质量分布是随时间变化的,因而惯性系数也随时间变化,而找出惯性系数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是极困难的.为了避开这一困难,一般取固结在刚体上的动坐标系,从而使刚体相对于动系的惯性系数不随时间变化.但对于对称刚体也可取只固结在转轴上的动系,仍能使刚体目对于动系的惯性系数为常数,并能使计算简单. 值得说明的是刚体对定点的角动量定理M。=Jo适用的参照系是定系,而不是动系.采用动系只是为了计算的可能和方便.所以应注意动系坐标轴的单位矢量i、j、k不再是常矢量. 现通过一例说明选取不同动系时,刚体定点运动问题的多种解法.题目:半径R、质量m、质量均布在轮缘上的轮子,以匀角速一l绕水平轴转动,而水平轴又以匀角速。2绕迢  相似文献   

14.
<正>所谓定值问题就是"动中求定"的问题,即在一定条件下所构成的几何问题中,一些动态的几何对象(如动点、动直线、动弦、动角、动三角形、动轨迹等)按一定的规律在确定的范围内变化时,与它相关的某些几何元素或几何元素的代数量保持不变的问题.近三年高考及各地模考试题中,定值问题约占解析几何部分命题的40%,可见是考试中的高频问题.但由于解析几何涉及的知识点多、  相似文献   

15.
动直线经过定点,动点在定直线上的问题成为近年高考试题的热点.本文抓住动直线方程y=kx+b,通过运算得到b=f(k)且b是关于k的一次函数,则动直线方程y=kx+f(k)恒过定点.全文探讨了动直线过定点问题.相辅相成地解决了动点在定直线上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动态问题往往是综合性问题,它是涉及变量的几何问题,考查的知识面广,几乎覆盖了初中阶段几何图形基本性质的应用,动态问题的类型:简单说就是"点"动,"线"动,"面"动的问题.解决动态问题的关键:一是要"静中求动",即让"动"的点、线、面在题目允许的范围内"静"下来,找到关键点;二是要弄清变量和  相似文献   

17.
<正>模拟试题中经常会遇到"两条线段和最小"这类问题.笔者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解决这一传统问题时,总结出的解题方法是,作其中一个定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连接对称点与另一个定点,与这条直线的交点即为所求作的动点,利用轴对称的性质把两条线段之和转化为一条线段.后来将其细化为"三环节"进行,学生掌握得可以,也收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这三个"环节"是:1"作".即作出其中一个定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2"找".即把这个对称点和另一个已知定点连接  相似文献   

18.
以几何图形为载体融入点的运动,使几何图形不断变化,导演的一类“动点中的‘定点、定值、最值’问题”已发展成为新课标理念下实验区中考试题中的一道靓丽风景线,这类试题揭示“运动”与“静止”,“特殊”与“一般”互相联系、相互转化的密切关系,解决此类问题需要我们独具慧眼,挖掘和发现题目中隐含的“关系不变量”、充分利用特殊的位置、特殊的线段(如圆中的直径)的辐射作用,利用运动变化过程中“相对静止”的瞬间,发现相关几何量之间的关系,从而获得问题解决途径,本文以近2年考题为例,阐释如下,与读者共赏.一、抓住“关系不变量———三…  相似文献   

19.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又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数学中的所谓"运动"实质上可理解为"变",即一切变化的量、式、图形位置和思想方法;所谓"静止",实质上可理解为"定",即定值、相等、临界和处理问题时遵循的相对不变的方法原理.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往往充满着这种"动"与"静"的对立统一.  相似文献   

20.
巧用参数分离法解曲线系过定点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面解析几何中的定值问题是指按照一定条件构成的几何图形或数量关系,当某些元素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与它有关的量保持不变数值的一类问题.在定值问题中,其中一类是判定或证明平面曲线系过定点的问题.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很多,限于篇幅,下面只介绍用“参数分离法”解决曲线系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