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在信息技术发展中,针对图书馆馆员履职能力,并结合“80后”青年馆员心理素质特征及影响因素,提出加强青年馆员心理素质教育是提高高校图书馆青年馆员履职能力的必要途径。重要意义在于加强图书馆职业精神,使青年馆员个人价值得到尊重和关怀,个人发展得到完善;从心理激励上进行参与管理,提高高校图书馆馆员的履职能力,坚持以人为本读者第一,以最大限度满足读者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江西图书馆学刊》2018,(1):107-111
以高校图书馆女馆员为研究对象,依据快乐模型推导和建立快乐心理乘数,并据此构建相应的心理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影响女馆员积极心理和消极心理的因素,根据快乐模型和心理分析体系,从消极心态防范和积极心态培养角度,提出改善高校图书馆女馆员心理状况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心理契约是分析员工与组织间责任的重要概念。通过分析图书馆2.0时代高校图书馆员心理契约的内容和心理契约违背现象的发生,提出若干改善馆员心理契约的具体举措,以提升高校图书馆员的组织归属感,推进高校图书馆2.0业务实践。  相似文献   

4.
目前,高校图书馆的人才危机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具体表现为:高素质年轻馆员的去职业化,直接影响到高校图书馆工作梯队的年龄结构;专业化馆员的大量流失,严重影响了高校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馆领导分工不合理,任人唯亲,导致多数有志馆员消极工作;高校拨给图书馆的科研经费不多,促使大部分馆员产生职业倦怠心理。人才危机管理策略为:调整人事聘任标准,制定核心人才继任制度;提高图书馆员工作待遇,适当增加其科研经费;营造馆员实现自我价值的环境,尽量挽留专业人才;建立图书馆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推进其职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美国图书馆协会JobLIST网站发布的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招聘信息为数据源,基于高校图书馆招聘视角,就美国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职业能力展开调查与分析。研究发现:美国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的职业能力可以归纳为4大类:学历、经验、知识与技能、能力,调查的183个职位均要求至少具备4类能力中的3类;美国高校图书馆重视专业馆员的图情专业教育,图书馆从业经验是招聘专业馆员的重要条件。针对我国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职业能力发展,提出加强职业能力教育、制定专业馆员的职业能力要求、重视专业馆员的图情专业继续教育、专业馆员积极提升职业能力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高校图书馆女性馆员人数占比很重,她们的工作状态直接影响高校图书馆的整体运行成效。目前,大多数女性馆员承受着传统观念、家庭、学习、科研等带来的巨大压力,因此,关注她们的情绪状态和心理诉求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教育工会的基层组织,高校图书馆工会需要从地位、观念、教育等多层面、多路径对女性馆员进行人文关怀,以缓解和减少她们的压力,调动并提高她们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和谐高校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试论高校图书馆员与读者的隐性对抗心理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图书馆馆员与读者之间的矛盾时有发生,读者与馆员的隐性心理对抗情绪,直接影响到图书馆“情报教育”的基本职能,影响到馆员的工作热情和读者的阅读激情,极不利于高校图书馆在21世纪激烈竞争中的生存和发展。总结这种心理的发生、发展,及时提出补救措施,消除隐患,是每一位图书馆员的职责所在。  相似文献   

8.
对沈阳、长春、哈尔滨、大连四个城市22所高等学校图书馆馆员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研究高校图书馆组织中的馆员沉默现象,分析高校图书馆馆员沉默结构,探讨高校图书馆馆员年龄、专业对默许沉默、防御沉默和漠视沉默各个维度选择行为的影响,并根据不同职业阶段馆员的心理契约特征提出有针对性的职业生涯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9.
高校图书馆员职业心理现状浅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实例描述高校馆员职业心理现状的正面、负面、隐忧和根由,显示高校和各级领导该转变对图书馆的传统观念,采取确实有效措施,解决投资少,馆员待遇差的实际问题,以便图书馆能够肩负国家、民族和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10.
从组织与管理、馆员培训与馆员发展等角度介绍了普林斯顿大学、达特茅斯学院、康奈尔大学以及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高校图书馆的馆员培训与发展实践。分析了美国高校图书馆馆员培训与发展的特点:明确图书馆的角色、内容丰富且形式多样、进阶式馆员培训与发展体系、开展自我导向性学习方法指导。并提出对我国高校图书馆馆员培训工作的建议:配备人力资源专员或者成立馆员培训小组;重视建立高绩效的组织文化;建立聚合各类培训资源的馆员网页;引入职业生涯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