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目的】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JIPB)通过对标国际著名植物学期刊,探索追赶、超越发展的对策与举措,为我国加快国际一流科技期刊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采用数据比较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利用VOSviewer软件构建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通过与植物学领域国际著名期刊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JXB)对标,分析JIPB与JXB的主要文献计量指标,包括期刊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国际论文比、期刊引文指标、作者分布、学科辐射范围、年发文量和顶尖论文方面的情况。【结果】JIPB受“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资助以来,通过采取由国内外一线权威科学家深度参与办刊、发表具有原始创新性的重大成果、建立专业的期刊管理体系、提供高效优质的出版服务等一系列举措,追赶并部分超越JXB,建设成效显著。【结论】JIPB在“卓越计划”的资助下,以国际著名植物学期刊为标杆,不断提升学术水平和国际影响力,其国际化发展策略以及办刊实践是建设卓越期刊的有益尝试,探索出一条我国建设国际一流科技期刊的卓越之路。  相似文献   

2.
统计国际植物科学精品期刊近十年的影响因子,以时间为横坐标变量,影响因子为纵坐标变量做图,并作线性回归方程,解析方程的截距和斜率分析其发展的动态变化态势,以期更全面深入了解国际植物科学领域精品期刊的成长过程,为中国植物学期刊实现国际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该文以民国时期中央研究院植物研究所主办的科学期刊《植物学汇报》为中心,考察了植物研究所的沿革、学科建设、刊载论文、作者群体、期刊特点等内容,展现了在时局动荡、经费奇缺的特定历史时期,中国学者艰难维持,致力于植物学研究的科学精神,透射出《植物学汇报》这份期刊的特殊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客观评价中文地质学期刊的国际化发展现状和态势。【方法】对2012~2014年进入“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TOP5%)”和“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TOP10%)”的地质学期刊的文献计量学指标加以分析,并与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统计的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进行了比较。【结果】(1) 中国中文地质学期刊的国内影响因子与国际影响因子相关性不显著,而国内总被引频次与国际总被引频次相关性显著;(2) 中国中文地质学期刊国际影响力正以较快的速度稳步上升;(3) 同水平的中国地质学英文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并不明显高于中文期刊。【结论】在中文地质学期刊已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后,还应制定符合中文期刊发展的政策,扩大中文期刊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开发的BenchPress在线稿件处理系统是国际上先进的、服务于科技期刊出版、基于Web的全英文在线稿件跟踪和管理系统。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JIPB)利用该系统建立了完善的稿件审理流程,提高了稿件处理效率,大大提高了作者、审者、编辑的有效互动性,拓展了期刊的国际知名度。其SCI影响因子在过去六年内由2006年的0.515上升到2012年的3.75,增长了6倍之多。JIPB目前在国际非综合性植物学期刊中排名12,是中国所有进入SCI的Q1区的5个期刊之一。本文通过JIPB六年多的使用经验,总结了该系统投稿-审稿功能及其在稿件管理、缩短审稿周期、建立国际化审者数据库及统计分析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中文地质学期刊的国际影响力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摘 要 【目的】客观评价中文地质学期刊的国际化发展现状和态势。【方法】对2012~2014年进入“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TOP5%)”和“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TOP10%)”的地质学期刊的文献计量学指标加以分析,并与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统计的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进行了比较。【结果】(1) 中国中文地质学期刊的国内影响因子与国际影响因子相关性不显著,而国内总被引频次与国际总被引频次相关性显著;(2) 中国中文地质学期刊国际影响力正以较快的速度稳步上升;(3) 同水平的中国地质学英文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并不明显高于中文期刊。【结论】在中文地质学期刊已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后,还应制定符合中文期刊发展的政策,扩大中文期刊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我国SCI收录期刊国际合作出版情况及实行国际合作出版后期刊影响力的变化。【方法】 选取2007—2016年与国外出版商有过合作出版经历的151种SCI收录期刊为研究对象,以期刊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和分区等作为期刊影响力指标,对样本期刊的国际合作出版情况进行统计,探讨我国国际合作出版期刊的影响力变化。【结果】 我国SCI收录期刊的国际合作出版商主要有Springer、Elsevier和Wiley-Blackwell;一直是国际合作出版的期刊共118种,一直是国内出版的期刊共28种,国际合作出版期刊与国内出版期刊的影响因子分别为2.01±2.04和0.91±0.52(P<0.001),即年指标分别为0.39±0.45和0.35±0.41(P=0.039),总被引频次分别为1566.3±1845.0和1335.8±1376.4(P=0.620),仅期刊总被引频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国际合作出版与国内出版的Q1区期刊所占比例分别为24.6% 和0,Q2区期刊所占比例分别为21.2%和13.8%,且由国内出版变更为国际合作出版的期刊共27种,其中数据较全的10种期刊里,5种期刊影响力提升明显,1种期刊影响力提升幅度较小,4种期刊影响力略有下降,但幅度较小。 【结论】 与国外出版商合作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显示度和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系统盘点近年来中国主办的人文社科国际期刊的发展现状,预测其中ESCI期刊的发展潜力和未来趋势,为提升我国人文社科国际期刊影响力提供参考。【方法】基于2015—2021年JCR,结合各期刊官网信息,系统调研分析中国人文社科国际期刊的收录规模、学科分布、影响因子、自引率等相应数据。【结果】中国主办的SSCI期刊仅11种,A&HCI期刊2种,ESCI期刊50种,这与我国科研实力并不相称。虽然期刊影响因子、学科分区和期刊引证指数等指标表现优秀,但存在期刊总量少、学科单一、“借船出海”和竞争力不足等困境。【结论】未来应重视和扶持中国主办的人文社科国际期刊,鼓励期刊加入ESCI,以扩大SSCI和A&HCI收录规模,全方位加强期刊的国际化建设,推动中国话题的国际传播,打造自主国际出版平台和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9.
摘 要 【目的】研究“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对受资助期刊中非SCIE期刊的影响,为各期刊顺利完成 “提升计划” 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 WoS 和 JCR获取相关数据,模拟计算出各刊2013和2014年影响因子与即年指标。根据施引文献分析出各刊在WoS中的学科类别,查看其在JCR中学科内期刊排名,据此分析受资助的非SCIE期刊的国际影响力。【结果】 大部分期刊 2014 年影响因子和即年指标较 2013 年有所提升,且已超过SCIE数据库中的期刊。【结论】 多数受资助的非SCIE期刊国际影响力有所提升,有实力进入SCIE检索系统。各期刊应充分利用各种数据库分析,找准定位,提升期刊发展能力,以便能在国际上进一步提高影响力与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与国际同领域期刊的对比分析,找出影响我国信息科学期刊国际化发展的因素,提出提升期刊国际影响力的措施。【方法】根据汤森路透公司发布的2014年度《期刊引证报告》,调研和对比影响因子不同区间的信息科学期刊在期刊基本情况、文章学科分布、施引期刊贡献等方面的不同之处。【结果】在我国英文版科技期刊总量少、无法复制国外期刊群规模化效应的现状下,信息科学期刊国际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期刊定位不明确、文章主题覆盖范围较广、缺乏广泛稳定的读者群。【结论】我国信息科学期刊应在明确期刊定位、提高发文质量、遴选热点方向、积极推荐文章和培养作者团队等方面进行改进,以提高期刊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