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研究"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资助期刊2013年与2012年相比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的变化情况及影响因子贡献因素,以期为各期刊顺利完成"提升计划"提供借鉴。【方法】利用Web of Science和JCR,探讨不同类型文献、Top20%高被引论文等不同因素对这些期刊影响因子的贡献度。【结果】大部分期刊2013年影响因子较2012年有所提升,综述类文章对期刊影响因子贡献较大,高被引论文、国际论文比以及中国作者论文影响力有待提高。【结论】当前应从挖掘多文献类型、加强评审关、注重欧美论文、争取高影响力论文等4方面提升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王燕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8,29(10):1048-1053
【目的】 比较研究“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以下简称“影响力提升计划”)对其第一批资助的SCI收录期刊国际影响力水平的提升效果。【方法】 依据Web of Science《期刊引证报告》和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报告》2013年和2016年数据,对2013年11月被“影响力提升计划”资助的非新创办的SCI收录期刊和未受资助的SCI收录期刊进行对照研究。比较其总被引频次(Total Cites,TC)、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国际影响力指数(Clout Index,CI)、平均期刊影响因子百分位(Average Journal Impact Factor Percentile,AJIFP)的变化及分区提升率。【结果】 受资助期刊和未受资助期刊TC、IF、篇均被引频次、即年指标、标准化特征因子、CI、国际他引TC和国际他引IF均显著提升(P<0.05),且受资助期刊被资助后AJIFP同样提升显著(P<0.05)。除即年指标和标准化特征因子的增幅在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受资助期刊上述指标的增幅及分区提升率均显著高于未受资助期刊(P<0.05)。不同资助额度的受资助期刊间影响力指标的提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资助期刊在资助前后可被引文献数增加并不显著(P>0.05),降低幅度超过10%的期刊共6种(14.6%)。但未受资助期刊可被引文献量降低幅度超过10%的期刊占35.8%。【结论】 “影响力提升计划”1期资助效果显著。大部分受资助期刊影响力指标提升显著,但个别期刊影响力指标不升反降。受资助期刊的可被引文献量增加并不明显,有些期刊可被引文献量下降明显。不同资助额度对期刊影响力指标的提升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以下简称为“影响力计划”)1期实施后的效果进行绩效分析,为今后资助期刊的种类及资金额度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期刊引证报告》的数据指标,对影响力计划1期资助期刊的学术影响力提升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影响力计划1期实施3年(2013—2015)以来,受资助与未受资助的中国英文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指标均进步明显,而受资助期刊在学术影响力指标的提升上明显快于未受资助期刊。【结论】 受影响力计划1期资助的期刊在学术影响力指标上提升效果明显,同时也起到了对中国英文科技期刊、学术出版的引领带动作用,推动了中国英文科技期刊整体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新兴资源引文索引(ESCI)数据库收录我国期刊的学术影响力,为我国学者研究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策略以及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并分析ESCI数据库收录19种我国期刊的一般情况,模拟计算各刊影响因子(IF)和即年指标,分析各刊论文在WoS数据库中的被引频次,研究各刊的国际学术影响力偏向。【结果】 19种期刊语种主要为英语,出版地为北京的期刊15种,季刊15种。论文、综述和述评为主要文献类型。17种期刊2016年IF比2015年高。即年指标上升的期刊共12种。13种期刊2015年IF排名超过该学科领域最后一名,已经超过该学科领域部分期刊。2015年发表论文总被引频次为30~100的期刊共6种,人文社科类期刊总被引频次均低于10。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偏向比较均衡的期刊共10种,国际偏向较强的期刊共4种。【结论】 初步揭示了ESCI数据库收录我国期刊中大部分期刊学术影响力有提升趋势,部分期刊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希望有关部门加大对ESCI期刊的支持力度,而已被ESCI收录的期刊应制定适合提升自身学术影响力的措施,争取早日进入WoS数据库,进一步提升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JES)获得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A类资助为契机,探索提升JES国际影响力的方法。【方法】分析JCR数据和JES发表数据,学习优秀国际期刊办刊经验,结合办刊实践,探索一条提升期刊国际影响力的道路。【结果】JES在编委会组建、期刊质量、国际化的投审稿系统及品牌形象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设计与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结论】以品牌建设为核心,加强期刊宣传,吸收优秀稿源,提升期刊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系统盘点近年来中国主办的人文社科国际期刊的发展现状,预测其中ESCI期刊的发展潜力和未来趋势,为提升我国人文社科国际期刊影响力提供参考。【方法】基于2015—2021年JCR,结合各期刊官网信息,系统调研分析中国人文社科国际期刊的收录规模、学科分布、影响因子、自引率等相应数据。【结果】中国主办的SSCI期刊仅11种,A&HCI期刊2种,ESCI期刊50种,这与我国科研实力并不相称。虽然期刊影响因子、学科分区和期刊引证指数等指标表现优秀,但存在期刊总量少、学科单一、“借船出海”和竞争力不足等困境。【结论】未来应重视和扶持中国主办的人文社科国际期刊,鼓励期刊加入ESCI,以扩大SSCI和A&HCI收录规模,全方位加强期刊的国际化建设,推动中国话题的国际传播,打造自主国际出版平台和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利用Scopus数据库新推出的期刊评价指标CiteScore评价江苏省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方法】 对比研究被Scopus数据库收录的江苏省科技期刊2016年和2011年CiteScore、CiteScore百分位数、CiteScore排名的变化,具体分析其中SCI和EI收录期刊的指标变化及“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对江苏省科技期刊发展的促进作用。【结果】 江苏省被Scopus收录的科技期刊种数维持稳定,SCI和EI收录期刊指标占优势地位,“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在此过程中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结论】 建议江苏省重点高校和科研院所依托学科优势创办更多优质的专业期刊,以期在数量和质量上共同提升江苏省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客观评估与分析我国中英文化学科技期刊在国内国际的影响力,并据此提出中国化学科技期刊现阶段发展的建议。【方法】以中国16种SCI收录的化学期刊为样本,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其2011—2020年在JCR、CJCR、CSCD-JCR 3个数据库的定量指标,包括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总被引频次(Total Cites,TC)、自(被)引率或他引率等。【结果】JCR收录期刊的IF、TC与自引率等数据反映出近10年来我国英文化学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中文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略有提升。CJCR与CSCD-JCR收录期刊的相应指标反映出近10年来中文科技期刊在国内具有高影响力的优势在减弱,2016—2020年英文化学科技期刊国内影响力明显提升。【结论】建议重视规划中文化学科技期刊的发展、优化现有英文化学科技期刊的结构以及新创办化学二级或交叉领域英文期刊以扩大该学科期刊方阵,促进我国中英文化学科技期刊全面深入的发展以及在国内国际的影响力大幅度提升。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大量数据和实例总结分析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第一期和第二期项目所取得的资助成效,为科学启动第三期及未来相关期刊资助项目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2012—2017年《期刊引证报告》和《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年报》的指标数据,较系统地探讨了一期和二期项目资助的科技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变化情况,并在深入比较的基础上总结分析变动原因和期刊指标增幅平均值提升情况。【结果】 经过6年的实施,入选两期项目的大部分期刊学术水平均有不同程度提升,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的增幅平均值分别为66.71%和51%,国际影响力和显示度明显改善。【结论】 我国高水平英文科技期刊基本进入支持范围,两期项目总体成效初显,对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希望国家有关部门进一步优化资助机制,不断完善资助效果,为打造更多国际一流科技期刊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利用ESCI数据库提升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的可行性和方法。【方法】通过对比选刊标准,分析ESCI与SCIE等数据库的区别;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ESCI收录期刊的分布特点。【结果】ESCI与SCIE等数据库一样,是一个期刊国际展示平台,但收录标准相对较低,发展迅速,目前收录的期刊70%来自欧美。【结论】中国期刊应积极利用ESCI数据库平台提升国际影响力;管理层应以ESCI为契机,制定相应激励措施,支持中国科技期刊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摘 要 【目的】研究整合替代医学领域24种SCI期刊的文献计量指标,分析发展态势及中国对该领域的贡献。【方法】 利用JCR统计各期刊2014年度影响因子(IF)和特征因子,利用Web of Science分析各期刊2013和2014年两年的总发文量、总被引频次、篇均被引频次、h指数等指标,分析中国对该学科领域的贡献,并研究Top100篇高被引文章的学术特征。【结果】 中国整合替代医学领域3种SCI期刊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且中国在国际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水平较高,中国论文在Top100高被引论文中占43%。【结论】整合替代医学是中国的优势领域,国内整合替代医学期刊的水平与中国在该领域的国际学术影响力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中国整合替代医学期刊国际影响力有待提高,以留住国内优秀稿源。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2012—2015年受“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第一期项目资助期刊上发表论文的被引情况,探讨稿源国际化对论文被引的贡献。【方法】 从期刊引证报告(JCR)和Web of Science获取相关期刊和论文的信息,利用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中国论文、非中国论文、合作研究论文的被引情况及高被引论文的情况,通过Mann-Whitney非参数检验对不同论文被引进行比较。【结果】 各年度内,非中国论文的高被引(被引频次不少于10次)比例略高于中国论文。不论是中国还是非中国论文,高被引的比例都呈现出逐年下降趋势。Mann-Whitney非参数检验发现中国和非中国论文的高被引论文比例并没有显著差异。2012—2014年发表的合作研究论文最多的是中国和美国作者共同完成的论文,出现在共51种期刊上,且合作研究论文的被引频次比所有论文的平均水平更高。【结论】 办刊者要辩证看待国际稿源的重要性,既要争取国外的优质稿件,更要把国内学者的高水平研究成果争取到我们自己的期刊上发表,同时,应该重视争取中国和其他国家合作研究的稿件,扩大期刊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摘 要 【目的】研究2010-2014年中国新被SCI收录科技期刊的文献计量指标,分析发展态势。【方法】 利用Web of Science和JCR,预估各期刊2014年度影响因子(IF),统计H指数、零被引率等文献计量学指标,研究IF和零被引率、大陆地区发文和大陆施引次数的相关性。【结果】 我国新被SCI收录期刊发展势头良好。【结论】 当前应从减少零被引率、提高国际论文比、组约高质量研究性论文、优先资助填补我国学科空白的英文期刊等方面促进我国SCI期刊的培育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国际上主要的生物医学数据库收录中国生物医学期刊的现状和收录要点,旨在为国内其他医学期刊申请国际数据库收录及提升期刊国际影响力提供参考。【方法】统计并分析国际数据库(Scopus、Embase、DOAJ、MEDLINE、PMC和WoS等)收录中国医学类科技期刊的现状,深入分析收录要点,以《中国癌症杂志》申请国际数据库收录的具体工作为例,总结申请国际数据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结果】各数据库收录中国生物医学期刊的情况各不相同,总体上,收录中国期刊数量有限。近年来,Scopus、DOAJ和PMC数据库发展较快,中、英文期刊均有收录;SCIE主要收录英文期刊,ESCI已加快中文期刊的收录工作,MEDLINE和PMC的收录标准则越来越高。提高期刊的内容质量是期刊的重要工作。此外,期刊应加强中英双语网站建设,建立并落实各项制度,提倡期刊采取论文英文长摘要的写作策略,进而提高期刊的展示度。【结论】近年来,中国生物医学期刊被国际数据库收录数量整体上持续增长,但仍有待提升。中国生物医学期刊被国际数据库收录不仅有助于促进期刊的制度建设及国际一流期刊的网站建设,还有助于提升期刊的内容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中国农业科学类英文期刊的基本概况及其国际影响力现状,为办好英文刊物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 通过收集、整理与统计中国农业科学类英文期刊的数量、种类、基本引证指标、国际影响指标、作者分布情况和载文量等数据资料,分析其国际影响力。【结果】 目前,中国农业科学类英文期刊共14种,其中有4种被SCIE收录,1种被ESCI收录,它们的影响因子和学科排名总体偏低、国际影响力指数CI不高、作者分布仍以中国为主、优质稿源不足。【结论】 中国农业科学类英文期刊的国际影响力有待提高。提高期刊学术质量和国际化程度、走集群化道路、加强营销、引入多种评价体系等措施对提高英文期刊国际影响力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近10年我国SCIE收录期刊主要指标变化,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改进建议。[方法]以JCR为依据,统计分析2005—2015年我国SCIE收录期刊种类、IF、学科分布、载文量、被引量IF和CNCI等主要指标变化。[结果]我国SCIE收录期刊新增约100种、涉及学科增加约50个,IF、被引量IF、CNCI等指标明显提高。但是,我国SCIE期刊仍存在学科空白,各学科期刊种数偏少,优势学科Q1和Q2区期刊屈指可数,论文质量有待提高。[结论]我国期刊可以从填补学科空白,打造优势学科高影响力期刊;组约优秀稿件,重视高被引论文;定位与国际接轨,发展与时俱进;加强自主发展能力等方面提高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客观评价中文地质学期刊的国际化发展现状和态势。【方法】对2012~2014年进入“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TOP5%)”和“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TOP10%)”的地质学期刊的文献计量学指标加以分析,并与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统计的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进行了比较。【结果】(1) 中国中文地质学期刊的国内影响因子与国际影响因子相关性不显著,而国内总被引频次与国际总被引频次相关性显著;(2) 中国中文地质学期刊国际影响力正以较快的速度稳步上升;(3) 同水平的中国地质学英文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并不明显高于中文期刊。【结论】在中文地质学期刊已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后,还应制定符合中文期刊发展的政策,扩大中文期刊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基于SCIE 2007—2016年数据对比分析我国与G7国家及代表性新兴国家科技期刊SCIE进程状况,以了解我国科技期刊SCIE进程的国际对比情况。【方法】 分别在SCIE数据库查询2007—2016年11个国家(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意大利、加拿大、印度、韩国、俄罗斯和中国)入选期刊的影响因子、5年影响因子、他引影响因子、可被引文献数、可被引文献占比、影响因子百分位、标准特征因子等,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007—2016年我国入选SCIE刊数呈明显上升趋势,环比增长速度平均为10.65%,在11个国家中位列第2;期刊年均载文量(Article和Review)仅次于美国、英国和德国,位列第4;刊均载文量呈下降趋势,非可被引文献占比略有增加;刊均影响因子和5年影响因子均呈显著上升趋势,且增长速度最快;影响因子百分位和标准特征因子显示,我国近年SCIE期刊的影响力逐渐增加;影响因子相关自被引率(SCR-IF)值逐年降低,2016年的SCR-IF小于11国均值。【结论】 2007—2016年,我国SCIE期刊数量和影响力均不断扩大,但与SCIE期刊强国的差距仍然巨大。  相似文献   

19.
中文地质学期刊的国际影响力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摘 要 【目的】客观评价中文地质学期刊的国际化发展现状和态势。【方法】对2012~2014年进入“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TOP5%)”和“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TOP10%)”的地质学期刊的文献计量学指标加以分析,并与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统计的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进行了比较。【结果】(1) 中国中文地质学期刊的国内影响因子与国际影响因子相关性不显著,而国内总被引频次与国际总被引频次相关性显著;(2) 中国中文地质学期刊国际影响力正以较快的速度稳步上升;(3) 同水平的中国地质学英文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并不明显高于中文期刊。【结论】在中文地质学期刊已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后,还应制定符合中文期刊发展的政策,扩大中文期刊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孙玉玲  陈朝晖 《现代情报》2007,27(6):133-137,141
利用著名的期刊评价工具JCR(Joumal of Citation Rescauch),于2006年9月采集了SCIE收录我国生物类期刊的各项指标数据,初步分析了2002—2(105年这些期刊的各项指标变化。总体上,四年间SCIE收录我国生物类期刊学术影响力有所增大,但一些指标的学科内排名仍然很低。分析了影响我国期刊学术影响力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扩大影响力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