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理健康教育已引起教育界的普遍重视。为了认真贯彻体育教学"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我们应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情感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根据体育教学特点和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心理状态,探索体育教学对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和作用,成为广大体育教师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根据体育教学的特点和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心理状态,探讨了体育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的作用和影响,以及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3.
体育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同时对学生心理素质有积极影响。具体表现在体育教学能促进学生自信心和耐挫能力的提高,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的增强,良好个性心理和道德品质的形成。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实现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是我们体育工作者又一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戴婷 《成才之路》2013,(11):76-77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实施,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成为学校体育的重要任务之一。良好的心理素质必将为学生成才奠定基础。新课程标准更强调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有意识、有目的地采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来培养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体育教师可把心理健康教育融于体育教学中,利用适当的时机、合理的手段对学生进行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的课程标准的颁布,体育教学的目标进一步明确: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主要目标;以提倡坚持"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关注个体差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相似文献   

6.
体育锻炼是增进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之一,学校心理素质教育和体育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通过体育锻炼能够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而学生在体育教育中良好的心理状态也会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有机地渗透心理素质教育,积极开拓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新思路,探索新途径和新方法,是新时期学校工作面  相似文献   

7.
刘明 《成才之路》2010,(8):54-54
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校体育重要任务之一。本文从教学实际出发,根据体育教学特点和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心理状态,探讨了体育教学对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付传威 《小学生》2011,(3):51-52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学生的德、智、体、美和个性生动活泼的发展,要以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突破口。现今,教育工作者正努力探索各种各样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途径,体育教学主要是要达到“健康体育”的目的,不断提升学生心理素质也包含其中。那么在足球体育教学中如何来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呢?长期通过对学生非智力的研究,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9.
心理素质作为人的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日益受到体育教学工作者的重视.体育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育,让学生身心都得到锻炼和发展是体育课的宗旨.但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通常只注意对学生进行技术技能的传授,对学生的培养多侧重于生理方面,很少注意心理方面是否健康.体育教师在提高学生生理健康水平的同时也应该注意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其生理和健康状况及学习的态度与成绩,甚至影响学生今后的个性成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健康的身体需要健康的心理,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体育教学的课程改革,关键是教育理念、教学思想的改革.把心理健康教学贯穿于中学生体育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在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提高中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同时,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从而实现中学生的身心健康.中学体育教学不仅要培养人强健的体魄,而且要培养人健康的心理,使学生受益终身.  相似文献   

11.
刘平 《宁夏教育》2010,(9):54-55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在体育领域的渗透与运用,体育运动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越来越显著。实践证明,体育运动是促进学生健康成才的重要方面。体育教学研究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相似文献   

12.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健康水平,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育思想是"健康第一"。小学体育教师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授可以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意识,使学生树立终身体育锻炼的信心。然而,要想实现体育教学目标,教师就要从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着手,因为学生只有对体育学习有兴趣,才能够自主参与体育教学活动,自觉参与体育锻炼。本文从明确体育学习目的、营造教学氛围、灵活采用教学方式等方面对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进行了浅谈,以期为广大小学体育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陶仁 《考试周刊》2014,(79):110-110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正确认识健康的概念,树立学校体育"健康第一"的新思维、新理念。把握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关系,抓住契机,在体育教学中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积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职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通过体育教学可以促进学生身体和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对学生未来更好地工作和生活具有较大帮助.针对中职体育教学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进行分析和探究,希望给予国内相关教育同仁一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体育课程标准的核心思想是"健康第一"。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不仅要重视身体健康,更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体育教育的任务就是努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体育教师要结合初中学生心理特点,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体育教学的议事日程,在学生进行身体锻炼过程中,应注意提高其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开发心理潜能,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体育教学中,"健康第一"的教育观体现了中国体育教学改革的新思想和新观念.体育教学应该让学生从体验成功、树立信心、增强自信、克服自卑中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造就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综合性高素质人才。《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这就要求体育课教学中,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在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体育的主要目的是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为健康提供物质基础.而健康包括有形的身体和无形的心理.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中注重体育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忽略了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从而不能全面发挥体育的育人的功能.当今的中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繁重的作业负担,频繁的考试排名,高考升学的压力,使学生长期陷于紧张、焦虑、担忧、挫折等心理不平衡的状态中.根据我们多年的教学实践,深深体会到,只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调节学生失衡的心态,完善良好的人格品质.  相似文献   

19.
职业中专体育教学不仅要传授体育知识,训练体育技能,还要重视学生心理素质和体育能力的培养。这既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职业中专培养合格人才的需要。笔者就此谈点粗浅的认识。 一、体育教学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人的心理素质由人的自然属性和后天养成两部分组成。判断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通常有以下标准:①正常的认识能力;②稳定乐观的情绪和积极健康的情感;③正常的行为反应和良好的意志品质;④正常的交往能力;⑤正确的自我观念。这些标准的实施,有赖于多种心理素质的培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由于我们受旧教育体系影响,长期以来忽视了对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致使许多学生在心理素质上处于较低水平。据有关调  相似文献   

20.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学生的德、智、体、美和个性生动活泼的发展,要以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突破口。现今,教育工作者正努力探索各种各样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途径。体育教学主要是要达到“健康体育”的目的,不断提升学生心理素质也包含其中。那么在足球体育教学中如何来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呢?长期通过对学生非智力的研究,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