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8 毫秒
1.
符号互动理论是一种重要的教育社会学理念。在从符号互动论角度对师生关系内涵与过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认为教师地位的“去中心化”,学生主体性的高扬,情境文本的生成与解读及教师的自我认识是师生关系构建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符号互动论是教育社会学中解释学派的一个重要理论.符号是传达信息的基本单元,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是构成社会结构的基础.师生关系是新课改的课题之一,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手段.而且是师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价值,生命意义的具体体现.本文基于符号互动论理论对我国的师生关系现状及其缘由进行剖析.提出从教师角色,生生互动以及文本对话三方面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3.
时下的中学校园内,学生对教师的称呼已经不再是“某老师”一统天下了,老班、老板、老大以及各具特色的绰号异彩纷呈。客观上讲,学生的称呼对于教师而言只是一种符号,但是学生对教师称呼的变化往往折射出师生关系的变化,反映出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角色地位,教师与学生的情感程度。因此,探讨称呼背后的学生心理,对把握学生对师生关系发展的需求,正确进行角色定位,改善师生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人际关系是典型的心理环境。中学教师所面临的人际关系主要有:师生关系、同事关系、教师与领导关系以及教师与社会的关系等。在中学离不开教师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创造性思维的应用,更离不开良好的人际关系。一、师生关系对教师的心理影响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在共同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信息交流与沟通而形成的。师生间可以通过语言符号(口头的或书面的)进行交流,也可以通过非语言的手段(目光、姿势、表情、动作等)进行交流。用信息论的观点进行分析,教师是信息资源,是信息的主要输出者。作为信息接受者的学生,经过译码、理解,与教师沟通…  相似文献   

5.
师生关系是教学中的基本关系,健康的师生关系是确保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教师中心与学生中心是空间隐喻视域下基于不同审视对象得出的两种师生关系理论。基于这两种关系理论的师生关系,本质趋中心化特征较为明显,现实表征为分离异化。要构建科学的师生关系,应坚持师生关系的价值取向、把握师生实现空间正义的关键、积极回应师生关系的实践诉求。  相似文献   

6.
师生关系作为教师与学生间的特殊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是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载体,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是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时代发展的根本性需要。教育叙事研究作为一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有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为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提供了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7.
深化素质教育 再创教研新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认为要想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 ,必须高效、高质地培育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为此 ,语文教研必须辟蹊径、创新路。一、培、测、查、通四步教研一条龙培 就是对教师进行教育理论与业务的培训。教育理论是教师业务的显微镜 ,教师只有在这“显微镜”里面才能窥视出有利于教学业务的“微生物”。教育理论与业务双轨制培训必须持之以恒 ,雷打不动。教育理论培训工作必须树立新观念。如“中学语文教育学”理论培训 ,首先从课堂教学的师生关系做切入口 ,使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师生关系有个新的明确的认识。语文教学一直把师生关系看成是“教师是主导…  相似文献   

8.
王宇 《学周刊C版》2014,(11):64-65
师生关系作为教师与学生间的特殊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是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载体,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是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时代发展的根本性需要.教育叙事研究作为一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有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为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提供了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9.
也谈师生关系的平等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课程改革者一直提倡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强调学生与教师处于完全意义上的平等,强调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促进者、协助者。而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的论点则不再被人提起,好像谁提教师主导,谁就是主张灌输式教学一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与教师主导是非此即彼的二律背反关系?还是有其它更为复杂的关系?笔者就此谈几点自己的看法。一、宏观理论考辩:师生关系平等与否应区别而论师生关系与其他关系不同,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复杂的多层次关系体系。师生关系可分为个人关系和工作关系。个人关系是指教学活动以外的…  相似文献   

10.
主体间性理论克服了二元对立的主客体关系,强调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的交互作用,是主体性研究的深化,已经成为教育理论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主体间性视角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尊重、协商合作、共同发展的新型关系,突出强调了区别于传统“教师中心论”与“学生中心论”的教师主体地位,认为民主型教师、反思型教师和研究型教师应该是这种新型师生关系下所有教师追求的目标定位。  相似文献   

11.
作为詹姆斯?库珀所著《皮裹腿故事集》中最为知名的一部作品,《最后的莫西干人》描绘了18世纪中叶英法殖民者为了侵占美洲领土而展开的残酷掠夺.在小说中,主人公“鹰眼”和他的莫西干朋友钦加哥之间的友谊是作者描述的重点,而在1992年的电影版本中,导演描述的重点则转到了“鹰眼”与科拉的爱情上.《最后的莫西干人》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反映了文化背景的变迁.  相似文献   

12.
目前,中国票据市场的发展仍处在初级阶段,社会信用制度及法律制度的不健全、票据市场的不统一、票据功能的不完善制约着票据业务的开拓。因此,只有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在继续大力发展具有真实商品交易的交易性票据业务的基础上探索融资性票据的发行,才能进一步完善中国的票据市场,有效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试论CMO、LMO、PAO和VB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域分子轨道(CMO)、定域分子轨道(LMO)、杂化轨道(PAO)和价键法(VB)是结构化学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CH4分子,对此之间关系进行较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4.
论共和末叶至帝国初期罗马对行省的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省是罗马对被征服地区及其居民实行统治的主要管理形式。它对于罗马国家的稳定和罗马经济的发展都起了非常显著的作用。然而 ,罗马对行省的治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更不是没有缺陷的。它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同时又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变化。共和末叶至帝国初期正是罗马行省管理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 ,对其加以研究不仅能够进一步加深我们对罗马行省制度的理解 ,而且对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罗马历史的发展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多年来,“减负”问题一直倍受我国广大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如何正确认识“减负”以及由此涉及到的个体素质教育成为焦点所在。从对“减负”问题的起始点、逆转点、落脚点等一系列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减负”需要切实变革相关制度,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借鉴赞科夫的教学原则。对全体中小学生实施个体素质结构教育。  相似文献   

16.
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选修课程“《论语》导读”的核心目标是进一步培养学生全面、深入理解《论语》的阅读能力和对于传统文化的研究能力,追求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与深度是它有别于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论语》选读”的主要方面.为达此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文本,注重教学内容的整体性、二元性与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在一个社会里,只要存在阶级,就会存在阶级矛盾,它表现为利益双方的相互对立和依存.利益对立导致双方矛盾不可调和,便发生社会冲突,从而造成巨大的社会动荡;而利益依存凸显了矛盾双方合作的必要,双方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以自己合法的方式获取自己的利益,双方相伴相生,相互依存,这就是阶级整合. 因此,阶级整合的关键就是要找到对立的边线--矛盾双方共同一致的利益,并随双方力量的消长而不断调整政策以适应边线的移动,这个边线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点.  相似文献   

18.
我国《物权法》对遗失物权属的规定排除了拾得人取得遗失物之所有权可能。建立拾得人附条件取得遗失物所有权规则是权利与义务一致的要求,是公平与效率相协调的要求,在实践中应该依照过错与价值原则确定拾得人遗失物所有权。  相似文献   

19.
党领导人大,人大接受党的领导既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世界政治制度发展的必然。党对人大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即通过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推荐重要干部,进行思想宣传,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来实现;中国共产党在法治国家作为一个整体,既是领导党,又是执政党,一身二任,责任重大,惟有来自人民授权的人大对其进行监督,才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性。着力培育和发展人大这种监督力量来实现对党的监督不仅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最为可行和有力的。  相似文献   

20.
世界上的事物都能体现真、善、美这三种价值,而人类的心理则存在着求知、立志和追求美好这样的三种心理活动,体现在教学中,占用了德、智、体、美、劳,"五育"中的三项,智育、德育及美育。教育的功用实际上就在于顺应人类的天性,促进人的发展以实现美好的生活和愿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