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基于高等院校特困生扶助工作的复杂性,认为对特困生的扶助方式要因人而异,不能千人一样,要根据特困生的实际情况,多种扶助方式灵活运用;同一名特困生,不列时期采用不同的扶助方式,在同一时期也要采用多种扶助方式的"立交桥式"纵横交错的方式进行扶助.提出了建立定期资助与不定期资助相结合,"输血"与"造血"相结合,以工代赈与直接补助相结合,减免学费、助学贷款与缓交学费相结合,学校扶助与社会救助相结合,资助与奖励相结合,经济援助与精神抚慰相结合的纵横交错式的扶助体系.  相似文献   

2.
建国初期,中央政府逐渐确立了生产自救,节约渡荒,群众互助,以工代赈,并辅之以必要的救济的救灾方针,初步建立防灾救灾体系。内蒙古民政厅积极贯彻救灾方针,取得了很好效果,但到六十年代,以工代赈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后经过调整,逐渐解决了问题,本文拟通过对以工代赈的确立、实施过程的问题、解决三个方面阐述,以图为当今社会救济活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朝阳市政府把以工代赈与发展教育接轨,大力实施以工代赈绿色希望工程,开拓出一条振兴教育事业的新路子。 朝阳地处辽西努鲁儿虎山区。是全国18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这个市从1984年以来,已相继实施五期以工代赈项目,总投入2.37亿元。改善了贫困地区的道路、水利、邮电、输电等基础设施条件,但是目前,仍有一定数量的人口生活在温饱线以下。为了加快  相似文献   

4.
1984年以来,国家就开始用库存的粮、棉布和中低档工业品开展以工代赈,但主要用于贫困地区修建公路、兴修水利工程和解决人畜饮水问题,而对贫困地区发展教育事业的拦路虎——十分简陋的办学条件的改造,却没有纳入以工代赈的计划安排。为此,建议实行“以工代赈,以赈赈校”,发展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  相似文献   

5.
20世纪20年代末,绥远持续大旱。1928年秋,省政府决定以工代赈,在有黄河流经的萨拉齐和托克托两县,修筑民生渠。一方面以工代赈,救济广大灾民;另一方面,解决这两县不能利用河水灌溉和黄河经常泛滥的问题。整个工程期间一直存在"人工不敷"的窘境。1931年,主渠道基本完成,由于种种原因,"水不能入"。可以说救灾和防灾的目的均未达到。  相似文献   

6.
康雍乾时期直隶地区水旱灾害爆发频繁,影响了农民正常的经济生活,但由于直隶地区政治经济地位重要,政府重视该地区的救灾工作,通过赈济、蠲免、以工代赈等措施,使救灾工作取得了显著效果。因此,要战胜农业自然灾害,政府的制度性灾害救助措施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7.
泰安名士赵新儒是前清解元、日本留学生、辛亥革命志士,民国建元后先后任知府、县知事、国会议员,积极参与革命军北伐;蒋冯阎大战后,受命以工代赈修复泰山文物古迹,居功至伟;有《新儒联语录》、《新刻泰山小史》等著述传世。  相似文献   

8.
以工代赈:抗震救灾与重建家园的重要抉择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汶川大地震受灾群众的安置问题,是抗震救灾的当务之急。受灾群众安置之后,重建家园与就业问题就成为需要各级政府密切关注和进一步解决的问题。笔者以为,在当前的特殊时期,以工代赈是抗震救灾与重建家园的重要抉择。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以工代赈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做深、做实、做细项目前期工作,加大地方财政资金投入力度,落实劳务报酬,提高项目实施透明度,加大监督管理的力度,落实管护责任。才能保证项目按计划顺利实施,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实现贫困地区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  相似文献   

10.
《饮冰室文集》是梁启超的代表作品,《饮冰室文集》中清晰地反映了作者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的灾荒观:政治腐败是根本原因,农业技术的落后是技术原因,卫生及医疗技术的落后则是重要原因。梁启超在《饮冰室文集》中提出了学习西方国家,改革吏治,发展现代农业,发展现代卫生事业,以工代赈等救荒思想。  相似文献   

11.
锦绣中华话工程231工程──由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1990年决定实施的"231工程",即在广大农村开展扫除文盲、扫除科盲活动,掀起学习文化知识、学习科学技术、学习经营管理的热潮.培养和造就一代新型农民。绿色希望工程──辽宁省朝阳市政府把以工代赈与...  相似文献   

12.
新世纪以来四川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工作以《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为指导,通过实施整村推进、劳务扶贫、产业扶贫、安居扶贫、易地开发扶贫、小额信贷扶贫、以工代赈等扶贫政策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贫困发生率降低;贫困人口的人均纯收入与人均消费支出逐渐提高;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规模扩大;农民医疗条件及健康状况逐步改善。  相似文献   

13.
1949-1952年北京市的失业救助是当时中国社会救助的典型例子.从中可以了解那个时期社会救助行政体制和政策措施的得失.通过对北京市失业救助的考察可以看到,1949-1952年中国失业救助行政体制的建构有利于社会救助的综合治理,以工代赈、转业训练等救助措施基本是积极可行的.总体上看,政府在社会救助中充分发挥了主导作用,对今天的社会救助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4.
自立国之初,美国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某些政策已经涉及到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罗斯福新政的以工代赈和杜鲁门政府追求"最大限度的就业"的政策奠定了美国联邦人力政策的基础。从冷战思维出发实施的复兴欧洲和第四点计划的经验和教训证明了人力资本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本。上述政策内容共同构成战后美国联邦人力政策的起源。  相似文献   

15.
民国时期保山的蚕桑职教简述云南保山市二职中吴兴平云南保山远在西汉时期就是西南丝道———蜀身毒道的必经之地和物资集散的一大都会。是久负盛名的优质蚕丝:永昌丝的产地。种桑养蚕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民国元年(1912)保山县政府实行以工代赈,官商合办的“...  相似文献   

16.
华洋义赈会是1921年由中外人士联合组成的以从事经济活动和社会公共事务为主要工作的社会团体。该会主要在中国部分省区的农村倡导并推动合作事业,同时办理筹款赈灾、防灾、兴修公路和水利工程等方面的事宜。20世纪20年代,华洋义赈会提出建设防灾新理念,据此采用以工代赈的形式,在中国14个省区大规模的修建公路。通过修建公路,该会对社会团体进入公共领域开展活动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给后人留下了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7.
李鸿章于1870-1895年担任直隶总督期间,为河务废弛已久的直隶设计了一个全省的治理蓝图,并兴起了一个治河的高潮.李鸿章在承袭传统治河理念的基础上,吸收和采用了一些新办法并极力筹措治河资金,"以工代赈",募用治河人才,打击破坏河务活动,使治河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晚清财政的窘迫、吏治败坏和李鸿章治河方法本身的舍本求末,李鸿章督直期间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善直隶水灾频仍的局面.  相似文献   

18.
城市化背景下乡村聚落空心化问题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广大农村出现了日益严重的空心化问题.其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经济与人口因素、社会因素、规划与管理因素、制度因素等;所造成的负面效应,如破坏和浪费土地资源、传统乡村聚落文化破坏、村容村貌不整、社会问题加重、阻碍城镇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等.由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推进城乡整体规划,促进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改革完善现有制约性制度,加大"以工代赈"扶持力度,以适应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9.
台湾光复后,国民政府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台湾分署成立,负责台湾地区的善后救济工作。从1945年11月至1947年5月,台湾善后救济分署利用联合国提供的各类物资,在台湾开展紧急救济、以工代赈、协助难民返乡、卫生防疫等救济工作,并且为农业、工业、交通、水利等事业的善后复原,做了大量的努力。这些善后救济工作的开展,对台湾战后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民众生活的安定和改善,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虽然受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台湾善后救济分署的工作仍有不足的地方,但其历史功绩是值得肯定的。  相似文献   

20.
19世纪90年代的顺直地区,灾害频繁。由于这一地区处于政府统治的中心,因此,对它的救治显得尤为重要。从当时的情况看,灾害发生后,政府的救治手段主要有:蠲缓、赈济、调粟、以工代赈、赈捐等。从救济的实际效果分析,大多数灾民在政府的帮助下,渡过了难关,来年的农业生产能够顺利进行。19世纪末顺直地区,尽管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从救济的方式以及效果来看,政府灾荒的救治仍然局限在传统的窠臼中,并没有根本的方式的改变与制度的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