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田红 《新闻实践》2011,(6):68-69
新闻采访的过程,是记者探究事件发展规律、揭示事物产生的真相、追寻人物心路历程的过程。采访的内涵包含了靠直接摄取的景物范畴的"静"和靠语言交流行动范畴的"动"两方面。"静"有赖于视觉观察,而"动"则需要和采访对象进行语言交流。  相似文献   

2.
王洁 《视听纵横》2005,(5):50-51
电视节目是一种“动”的艺术。人类的生活起居、探索自然、改朝换代,以及人类情感变化、善恶表露等等,无不体现一个“动”字。或自动、或互动,不动则就没有今大的世界。世界万物永恒的运动,又推动着宇宙的千变万化——包括人类的前进和发展、倒退与毁灭。作为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电视艺术,当然也就离不开一个“动”字。无“动”则无戏(艺术)。  相似文献   

3.
电视纪录片是以美学和社会学意义的视听结合语言,真实地记录和表现人或者事物的历史或者社会现实存在状态的一种影视艺术形式。如果说纪录片是一种“发现”的艺术,那么它同时又是一种“叙事”的艺术、“结构”的艺术。  相似文献   

4.
德国著名美学家黑格尔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双重的形式”,一层是内形式,一层是外形式。就图书的形式来讲,它很能体现黑格尔关于内外形式的思想。联系实际来理解,内形式是事物本身的内在结构,而外形式则是这个事物的包装或载体。图书的内容所具有的形式、如小说的章回,语言陈述的风格,是内形式,而图书的设计与装帧,则是图书的外形式。内形式与内容关系密不可分,相互依存;而外形式虽然也对图书的内容有一定的依赖性,但却有相对的独立性。下面就图书的装帧设计,也即外形式的基本特征和审美规律作具体陈述。  相似文献   

5.
事物都在运动变化之中,都是生动活泼的。由量变到质变,有起有伏,波浪式地向前发展着。动是绝对的,静是相对的。求动,有两层意思:一是要写矛盾,写变化,反映出事物变动的新态势、新面貌,要写出动感来,要动静结合。动,要求对重要矛盾、关键情节和细节,展开详写,写深写透;静,要求对面上的材料,背景材料,简要概括,以烘云托月。该动的,要让它动起来;该静的,决不可大写特写,喧宾夺主。对作者来说,既要掌握概括浓缩静写的技巧,又要掌握动写的艺术,重要的是掌握动写艺术。另一层意思是,新闻事实 (信息 )是动的,生动活泼的…  相似文献   

6.
同报刊杂志一样,电视屏幕上也有起标识作用的“小片花”。小片花作为电视栏目内容和风格的一种体现形式,其设计和功能有着其独特的扭力。仅从小片花的形式上看,目前我们采用的表现形式大致有平面和动画两种。平面小片花以屏幕平面的“层”为载体,主要以绘制在该层上的画面和字幕的组合图案为主,辅之以各种方式的出入屏状态,从而使小片花“静”而不“死”(死板)。动画小片花则是伴随着计算机软件的日新月异所产生出的一种设计手段。这类小片花利用多个原画在不同位置的变化,让计算机生成各原画(关键帧)之间变化过程,最后连续播放…  相似文献   

7.
陈列与展览有联系又有区别。陈列是以揭示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为目的 ,有主题和中心 ;而展览则是以展示事物的面貌为重点。例如 :历史性陈列 ,它揭示一段历史的发生、发展及终结的、带规律性的东西 ;一般展览(橱窗 ) ,不同的产品均可聚集在一起 ,按性质分类 ,不论长短大小 ,只须排列有序 ,能告诉人们有如此内容即可。陈列与展览在“内容决定形式”的前提制约下 ,其表现手法各不相同 ,乃至大相径庭。陈列展览总体设计 (内容与形式 )的好坏 ,直接关系着陈列展览的成败。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 ,声、光、电、色步入陈列展览之中 ,使人们耳目…  相似文献   

8.
时下有不少有关构建和谐图书馆的文章见诸于图书情报学专业期刊。从宏观层面研判,笔者认为,和谐图书馆的构建应当包括馆内和谐、与读者的和谐、馆际和谐三个主要方面。印度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的“图书馆学五定律”中的第五个定律指出:“图书馆是一个发展着的有机体。而和谐是指事物生存和发展的状态,它所表达和显示的是事物处于平衡、协调、一致、完整和符合规律的情形中。  相似文献   

9.
发现力是记者必备的素质。所谓发现力,是指新闻工作者善于看出新鲜事物、揭示事物内部规律的能力。 增强发现力,能辨是与非,能识真与假,能把握动与静,能分清  相似文献   

10.
从美学上来说,“节奏”应该是属于形式规律范畴的,而和谐则是节奏的最高美学境界。寒暑相推,四时代序;陵谷相间,岭脉蜿蜒;劳动张弛,工作急缓,自然和生活中都是有规律有秩序的,虽复杂多样也错落统一的和谐。也有人说,节奏来自运动,是宇宙万物间的一种活动现象;有人说,节奏是人们对时间与空间的一种感觉,是人们感悟客观规律的一种反映;  相似文献   

11.
宗白华先生说过,艺术家的使命是“将生命表现于形式之中。”同样,纪录片工作的使命就是将真实生命表达于纪录片这一特殊形式之中。但要使纪录片具有美学品位,仅仅从一般意义上做到“真实”恐怕还是不够的,纪录片要调动各种表现手段。任何一部纪录片都有自己要达到的意图和目的。为了更好地达到要表达的目的,在调动电视技术手法的同时,也要调动艺术手法。一部纪录片的技术手法与艺术手法都运用得当了,才谈得上审美。这里我想来着重谈谈纪录片中的“动”与“静”。  相似文献   

12.
不同的事物具有不同的形式和构成规律,就像社会结构不同于数理结构、房屋结构不同于人体结构、自然科学结构不同于艺术结构一样,电视纪录片也有它具有的结构方式。而这种结构方式之所以独特,就在于它是客观社会生活(历史进程)和电视编导主观逻辑的统一.既是展示人物命运和事件发展的“轨迹”,又是承载人物行动和事件发展的“框架”,因此,结构就是电视纪录片的牛命。  相似文献   

13.
在新闻报道中,有许多美的准则,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和谐。和谐,希腊文的解释就是联系、匀称。《辞海》的解释是配合得当,谐调。从美学的观点看,和谐是形式美的一个原则,指事物和现象的各种因素的协调一致。正如我国美学家蒋孔阳在《美与审美观》中所说的:“美的事物是多种多样的,美的形式也是千姿百态的。然而,美是一种有机的整休,美的各种要素之间都必须达到和谐统一。”“只有寓多样于统一之中,才能唤起人们的美感。”印度的果戈里则进一步说:“再没有比各部分之  相似文献   

14.
一、动与静 动与静,是客观事物运动中矛盾而又统一的两种形态。 物理学中有动力学、静力学。动力学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其规律,静力学研究物体的平衡状态及其特征。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动是绝对的,静是相对的。静,是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形态。 这种动和静的辩证法,运用到艺术创作上,表现为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在表现手法上,则有以动写静、化静为动等不同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5.
“动”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因素,也是事物显示旺盛生命力的根源。新闻报道中的“动”,既体现记者的思维是否活跃、敏捷,也反映记者观察分析事物的视角是否独特、是否具有穿透力,同时也反映新闻媒体是否能够牵动读者、链接杜会、影响受众,以及新闻报道、媒体版面是否群活、可读、吸引人、因此,各大新闻媒体在每年报道“两会”的激战中,追求“互动’理念,采用‘互动’、“联动”的方法,充分、全面地报道代表、委员和普通百姓对“两会”的意见和建议,生动、形象地展示代表、委员参政议政的精神风貌。而今年“两会”报道中的“互动”,体…  相似文献   

16.
姚争  朱晓军 《现代传播》2004,(5):123-125
自 2 0 0 2年起 ,DV影像作为一个新生事物 ,虽然没有形成具有明确主题的一种运动 ,但的确已构成一种不容忽视的“现象” ,由此引发了一轮又一轮“命名”的焦虑和冲动 :“新世代”与“新生代”这样的称呼代表了主流媒体对它的认知 ;“个人影像”、“独立影像”、“第三类影像” (有别于“政治影像”与“商业影像”)等等不一而足的冠名 ,则体现了DV人自己或DV爱好者们对它的定位。在这些命名的纷争背后 ,是对DV影像崛起的意义存在着不同的判断。尽管这些判断大多带有相当程度上的感性化、情绪化与率性而为的色彩。我们试图从传播学与美学…  相似文献   

17.
期刊的版式编排是对构成期刊面形式的文字图表诸要素加以装帧设计性的编辑活动,体现一种形式的编辑。其本质是对期刊版面组织和结构关系中的文字符号系统进行科学与美学相统一的合理置配和建构。版式编排包括整体及局部版式编排两层涵义。它既可理解为一种形式或格式的编排活动;又可作为一种经过编排所呈现的形式或形态。学术期刊的版式编排与其他类别期刊虽有共同之处,但由于学术期刊性质、功能、传播等方面的特点,它的版式编排又具有着特殊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8.
论出版物效益中的矛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个大的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包含着许多矛盾。毛泽东在《矛盾论》中说:“没有什么事物是不包含矛盾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矛盾是普遍的、绝对的,存在于事物发展的一切过程中,又贯串于一切过程的始终。”出版物效益运动就充满了各种矛盾,并构成错综复杂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唯物辩证法就是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观点,来观察和解决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新闻报道不能没有最点,但也不能离开“两点”讲“重点”,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同样,报道新农村建设也要全面、客观、辩证地看问题.不能只报道成就而掩盖存在问题,也不能以问题抹煞成就,既要看到事物的正面。又要看到事物的反面;既要看到事物的表象,又要看到事物的本质;既要看到事物的现在,又要看到事物的将来。在看到事物存在着两点的同时,区分出重点,抓住重点带动全面。  相似文献   

20.
风格是艺术家创作个性在艺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中的体现,是艺术家创作的独特标志。罗丹说:“的确,在艺术中,有‘性格’的作品才算是美的”。欣赏刘泽荣篆刻作品,使我感触最深者,便是其作品中凸现的那种清刚俊逸,豪爽率直的艺术“性格”之美,而这种“性格”在其作品里则集中表现为一个“爽”字。即点划结构之爽快,章法构成之爽朗,刀法运用之爽劲。爽快的点划结构美。篆刻艺术之美,首先是文字点划结构之美。点划结构可以反映出客观事物的形体美。篆字具有很强的象形因素,每一点划都构成一个形体,并能引起人对现实生活中各种事物形体美的联想。在篆刻创作中,联想、想象、回忆等思维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