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汉唐两代开发西北的时代要求和背景,汉唐多层面开发西北的事例及西北开发对汉唐气象形成的支撑作用等方面,论述了大西北开发与汉唐整体经济、社会、军事、文化发展的关系,同时,对史学研究政治性与学术性之有机结合,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历史时期西北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缘因素和人文因素得到历代政府的重视和多次开发,然而明显的军事性、外植性和应时性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历次西北开发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西北地区的落后面貌,深入总结和归纳历次开发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带给我们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历史时期西北地区农业经济的开发始于西汉,在唐代获得很大发展。清代,新疆地区的农业经济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而河西走廊的农业经济却有所萎缩。西北农业经济在开发的过程中,服从于军事对抗的需要。因此,它对于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当今继续开发大西北的进程中,应该引以为鉴。  相似文献   

4.
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理论构建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研究概述了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社会价值与学术地位,探讨了这一区域民族体育文化的中心思想、主要内容、主要方法及未来发展的设想。研究目的旨在构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理论框架的可行性和思路,强调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对民族文化的积极性影响,体现西部大开发兴边康体富民行动中民族体育人文精神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5.
国有经济在西北开发中既要“退” ,也要“进” ,而且在起始阶段要“进大于退”。这种观点不仅基于对国有经济内涵和功能的确切认识 ,更重要的是可以从西北开发的内容、西北与东部不同的实际 ,西北体制转轨关键时期以及加速开放时期对稳定的迫切需要、世界各国开发落后地区的经验借鉴等方面找到论据。针对西北国有经济目前比重过高、总量不足、质量不佳、分布不尽合理的实际 ,要选择设计好国有经济“进退”的路线、方式及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以来 ,对西北的开发建设 ,始终是一个关系全局的战略问题。从 2 0世纪 5 0年代初至 70年代 ,西北出现了两次经济开发的高潮。第一次是 5 0年代以“一五”计划为中心的新工业基地建设 ,第二次是 6 0年代中期到 70年代进行的三线建设。这两次经济开发以“有计划、按比例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的重要经济规律 ,在强调国民经济综合平衡、部门平衡的同时 ,贯穿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主导思想———区域均衡发展战略。两次西北开发成就斐然 ,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大西北开发决不应成为巨额资金单纯注入和工业项目兴建的过程,也不应是目前西北地区现有管理制度和经营机制的简单克隆,而应该从管理制度、经营机制、行为观念、基础设施、地域环境、人力资源、货币资金和生产技术八个方面全面进行创新和开发。开发应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进行制度创新和完善基础设施,为开发大西北打下基础,创造良好的软环境和硬条件。第二阶段大力吸纳外部的人才、技术、资金和信息进入西北地区,进行大规模的开发。第三阶段为西北经济全面起飞。  相似文献   

8.
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及西北实际情况,加速西北区域市场经济发展应采用"开发辐射"的战略模式;采取转变观念、重视科教、开拓市场、调整结构、重视农业、突出乡镇企业、发展交通运输、控制人口、配套改革、密切协作等10大对策;通过搞好市场对接、多方筹措资金、实行政策倾斜等有效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9.
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相当脆弱。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原来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更为明显。利用西北 91个气象台站 40年的气象资料,结合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从降水量、潜在蒸散 (蒸发力 )、干燥度等气候指标,分析了西北不同地区的干湿状况和水分盈亏量.所用资料详实,为西北不同地区的水资源状况评估和合理调配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基于西北联大科学教育全面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其对西北科学教育体系建构的历史贡献,为中国科学教育发展研究提供新线索.研究结果表明,西北联大不仅构建了完整的科学教育体系,而且理、工、农、医以及师范等整个科学教育体系在西北地区生根发芽、发展壮大,为西北地区科学教育体系的构建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成就了西北地区高等科学教育的基本格局和重要地位,奠定了21世纪中国西北大开发的文明根基.  相似文献   

11.
西北五省老少边穷地区特色体育资源的经济开发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实地调查法、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西北五省老少边穷地区特色体育资源状况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西北五省老少边穷地区体育与经济的发展对特色体育资源有较强的依赖性,对特色体育资源的开发将可能成为该地区体育发展及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道路;面对西部大开发及我国即将举办的2008年奥运会,该地区特色体育资源的经济开发将会有较大的发展前景.同时还指出该地区未来特色体育资源开发的几个基本趋势与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2.
2001年9月28日,西北民族研究中心在陕西师范大学成立。至此,陕西师范大学学科建设中的薄弱环节--民族学的教学与科研力量得到了有力的加强。 西北民族研究中心的研究方向目前有4个:西北民族史与民族关系史;西北民族宗教研究;西北民族地区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研究;西北地区跨界民族研究。西北民族研究中心的人员构成主要是:中心主任周伟洲教授,他是199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民族学博士生导师,陕西省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与政府津贴获得者,并兼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会长、中国中亚史学会副会长等职,现为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古代史专业…  相似文献   

13.
政府经济政策是影响西北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建国以来,中央先后实施了区域均衡发展战略政策和区域倾斜发展战略政策,虽不同程度地促进了西北区域经济的发展,但也产生了许多负面效应。要真正推动西北区域经济的发展,必须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政策,在投资、金融、财税、价格、人才等政策方面向西北地区大幅度倾斜  相似文献   

14.
论西部大开发与做大做强陕西旅游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西部大开发不仅为陕西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治条件,而且在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的改善、优化经济结构、吸引境外客商方面为陕西旅游业提供了新的多角度的发展契机。我们必须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把陕西建设成国内一流的旅游胜地。为此,陕西必须向游客提供一流的旅游精品,一流的旅游服务,一流的旅游环境,开展一流的旅游营销。同时,要争取国家的政策支持,加强西北五省区的联合和协作,共作“西北旅游”一张牌,促进陕西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5.
1947年5月25日,国立西北图书馆复馆后创办的《图书》半月刊正式创刊,馆长刘国钧亲任主编。这是该馆继《西北文化》周刊之后创办的第二份学术刊物。刊物保存了黎锦熙、张舜徽、盛成、刘国钧、冯国瑞、慕寿祺、王重锡等民国知名学者的著述,具有重要的文献参考价值。刊物的创办也是刘国钧力主国立兰州图书馆要做“西北文化问题的研究中心,西北建设事业的参考中心,西北图书教育的辅导中心”的一次成功实践。  相似文献   

16.
西北地大物博,西部边境与亚欧大陆桥勾画出向西开放的弓箭型态势,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大西北不仅有丰富的资源和能源原材料工业,而且有较好的加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大西北必须站在一个新的高度上,但需要改变二元经济结构。西北地区虽有较好的西部开放条件,但国家的主要口岸和市场在东部,因而必须注意东西合作,缩小东西差距,实现跨世纪的蓝图  相似文献   

17.
青海旅游开发浅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海地处西北偏远地区 ,风景和人文状况十分独特 ,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 ,但其开发并未跟上时代步伐。其原因既有宣传不到位、交通不便利等 ,也与政府投入较少有关。开发青海旅游 ,应加强旅游的宣传 ,发展旅游交通 ,加大投入。  相似文献   

18.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6,21(2):F0003-F0003
第八届CUBA大学生篮球联赛西北赛区的比赛,于2006年3月23日在河南大学体育馆拉开帷幕。本次女子比赛共有包括我校女子篮球队在内的七个省市选拔出的八支精英代表队参加西北赛区进军八强的角逐。我校女子篮球队经过顽强拼搏,最后取得西北赛区第三名,并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进  相似文献   

19.
2003年8月8日至13日,西北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会第十五次学术年会在革命圣地陕西延安市和塞外古城陕西榆林市召开。本次学术年会是在全国夺取抗击“非典”斗争取得重大胜利,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取得重要进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启动的大好形势下,在西北地区高等学校进一步贯彻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和创新,不断推进高等教育发展的热潮中举行的。会议由西北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会、教育部西北教育管理干部培训中心主办,延  相似文献   

20.
龚自珍的开发西北思想,实际上同他解决社会危机、巩固祖国边疆、希冀国家长治久安的更高目标相联系。他的开发西北思想,集中体现为主张民族平等,“不以驼羊视回男,不以禽雀视回女;”希望建立安定、信任的民族关系:“令回人安益安、信益信而已矣;”他呼吁移民实边、倡导行政改制,以期最终达到“防乱于极微,积福于无形”的目的。他的思想,虽未见重于当朝,但却醒目于当时,并以其强劲的生命力影响着后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