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新闻出版交流》在出版类期刊中应该算是创办较早的,但我知道这本刊物,却已是她创刊后的第3年——1994年了。当时我在山西夏县的一所武警部队院校办学报,在资料室偶然见到这本杂志,才知道山西境内竟有两种编辑刊物,熟知的《编辑之友》外,还有一本《新闻出版交流》。粗粗一翻,竟被她那大气、新颖、活泼的版式所吸引,于是就把一篇稿子《编余随笔》寄了去。这篇稿子已寄上海《编辑学刊》,但两个多月未见回音。没想到不到半个月,便收到了《新闻出版交流》一位叫康宏的女编辑写来的一封信,在对拙稿给予肯定的评价后,谈了她的刊…  相似文献   

2.
《新闻出版交流》是所有喜爱并受惠于该刊的读者和作者的良师益友。作为一份行业的机关刊物能在当今愈演愈烈的商品大潮的冲击中,岿然不动,本色如一,平和不躁,淡而透雅,始终坚持“融理论性与实践性于一体”的办刊特色,赢得如此众多的阅读群体,难能可贵。作为一名读者,当我刚刚走进出版编辑队伍,成为一名编辑人员时就是《新闻出版交流》直接的受益者。那时《新闻出版交流》是最有价值的参考资料。通过它,我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了解到了新闻编辑出版的新境界。是它伴着我从一名新闻出版队伍中的新兵成为一名熟悉业务的编辑,是它激…  相似文献   

3.
奖优罚劣,扶正祛邪,保障我国辞书事业的健康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出版总署10月17日向社会公布了“2003年辞书质量专项检查”的结果,做出了对检查出的19种不合格辞书的查处决定,柳斌杰副署长就辞书质量检查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这些加大对辞书质量监督管理力度的举措,令全社会关注,使出版界受到很大震动,让辞书界受到很大鼓舞。像我这样的毕生从事辞书编辑工作的人,近些年除了努力做好词典编辑和修订工作外,还积极参与了辞书界的打假批劣活动,为维护辞书应有的信誉做了一些中国出版CHINAPUBLISHINGJOURNAL2003年第11期工作,得到这些消息,更是感到高兴。我坚决拥护新闻出版总署的举措。半年前…  相似文献   

4.
编辑概念必须同一──答张洪玲同志叶向荣长沙张洪玲同志《从〈著作权法〉谈编辑的两重含义》一文(见《编辑之友》1996年第4期)对我的《编辑概念诸说之辩证探析》(见编辑之友》1995年第5期,一文的基本论点、论据提出了否定意见。我见了感到非常高兴,因为《...  相似文献   

5.
《编辑学报》2013,(4):408
为了帮助科技期刊编辑尤其是青年编辑提高职业素养,提升科技期刊学研究能力和论文写作水平,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编辑学报》编辑部拟于2013年11月下旬在厦门举办为期10天的"第2期科技期刊学研究与论文写作讲习班"。该班列入了新闻出版总署2013年新闻出版专项业务培训计划,参班学员经考试合格将获得由总署统一印制的72学时的继续教育  相似文献   

6.
《中国出版年鉴》1995年刊的特色刘菊兰《中国出版年鉴》是1980年全国首先创办的6家年鉴之一,1993年经新闻出版署批准,改为刊物,由新闻出版署主管,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主办,中国出版年鉴社编辑、出版。1995年刊已于当年11月份出版,做到了当年发稿...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辞书市场上出现的仿冒辞书、劣质辞书等问题,新闻出版总署依据《出版管理条例》,制定了《关于规范图书出版单位辞书出版业务范围的若干规定》,并宣布于2006年5月1日起施行。《规定》中指出,出版业务范围中无辞书出版业务,但超范围出版辞书的图书出版单位,一律停止辞书出版、发行业务。同时,为配合《规定》的实施,总署今年还将做好两项配套措施: 1.对辞书的品质进行检查对原先没有辞书出版业务许可的出版单位所出版的辞书,都必须经过省级以上出版管理部门进行品质检查,  相似文献   

8.
本刊第11期的“辞书质量专栏”,刊发了新闻出版总署公布的“2003年辞书质量专项检查”的有关情况,约请了有关辞书专家对伪劣辞书的危害、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治理的建议。这组文章刊出后,在业界和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为把问题的讨论引向深入,本期我们又编发一组文章,一方面约请两位资深编辑结合自己的工作,介绍了编辑、修订辞书的经验和体会,以对出版界如何打造真正的辞书精品有所启示和借鉴;另一方面又约请了两位专家对如何净化辞书出版环境、提高辞书出版质量作了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我同意胡靖同志的《略谈编辑改稿》一文(见《出版工作》1985年第8期)的意见。编辑当然要改稿。自然,有些书稿如文献汇编等,编辑是无权修改的。头些年我担任教学工作。我所在的教研室编了一本书,交到北京一家大出版社。交稿后不久,责任编辑来信说,稿子里有些问题要商量,希望我们修改。去到出版社一看,除了一处标点以外,其他几处都是笔误,仅此而已。当时我就觉得,这些问题编辑都是可以解决的。编辑改稿改得好,作者也是很欢迎的。1982年,在一次学术会议上,某教授说:有的编辑真令人佩服,比如我最近的一篇文章,登  相似文献   

10.
编辑工作的义利观■张晓芒随着出版社走向市场,其转轨过程中所出现的矛盾逐渐显化。按《新闻出版交流》1996年第4期一篇文章所言,这些矛盾大致可归为如下几种:1.市场经济的要求与图书出版体制的矛盾。2.主渠道与二渠道的矛盾。3.出版部门与现行发行体制的矛...  相似文献   

11.
业界关注     
总署规定: 不许超范围出版辞书为提高辞书出版质量,规范辞书出版秩序,新闻出版总署制定了《关于规范图书出版单位辞书出版业务范围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针对的辞书主要是“除专科类辞书、少数民族文字与汉语对照辞书以外的辞书出版业务。  相似文献   

12.
普通编辑学理论体系的雏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从编辑学原理和学科建设的角度,对发表于《出版科学》2001年第3期和第4期的阙道隆先生的《编辑学理论纲要》进行了评述;同时,就多媒体的共性、编辑学与出版学、编辑活动的产生、编辑概念、编辑主体、编辑权、编辑规律、编辑原理等一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从传播看编辑基本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编辑学会于4月中旬在天津举办研讨会,再次就编辑规律等学术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讨,聆听了不少新鲜意见,感到对它的认识渐渐清晰起来。 阙道隆先生在完成《编辑学理论纲要》(《出版科学》2001年第3、4期)之后,集中思考研究编辑基本规律并发表新成果《试论编辑基本规律》(《出版科学》2002年第3期),提出“在文化创造和传播过程中编辑与社会相互作用规律(包括社会制约和编辑能动作用),是编辑活动的基本规律”。在社会传播环境下表述编辑活动基本规律,这比笼  相似文献   

14.
海边 《出版参考》2007,(2S):16-16
本刊讯该书作者毛鹏1981年调入国家出版局,随后进入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先后参与编辑《中国出版年鉴》《出版参考》等刊物,本书即为作者20年来从事编辑出版的工作记录与思考。本书首辑“论文与编辑札记”,从一个编辑的视角大体上反映了出版业改革十多年的历程。若干文章与论点曾为多家报刊转载,如关于出版产业文化性的思考一文在《出版发行研究》1996年第1期刊登后,被黑龙江《出版之友》转载,其中关于我国出版业文化性的特点的论点被《新华文摘》1996年第5期刊载。本书第二三辑为书评文章,包涵广泛,涉及中外古今,文史哲经及科普,充分展现了编辑杂家的特色。  相似文献   

15.
尊敬的通联部编辑老师:你好!我万分感激贵部编辑老师的原因是:我先后在你们主办的《通联情况》上两次见稿。第一次是一封致军报编辑的感谢信配编者按全文发在1997年第3期上。第二次是写对邹延龄、鹿建宁等英模事迹的感触,发在1997年第8期上。而且我还及时收到了两张30元稿费的通知单!你们不知道,这对于一个初涉军旅新闻道路,还未起步上路,急需扶持的青年来说,是何等鼓舞人心!军报认稿不认人,我算服了。以前曾听人讲:在军报上稿,不找关系,不送礼,白搭。自己也先后数百次寄稿军报,要么寄给编辑部,要么寄给编辑本人。如今正式…  相似文献   

16.
自1991年刊出《再论何谓编辑》以后,我有幸得到姚福申等几位先生的批评。去年以来,又见到王耀先先生的《关于编辑、出版的概念和范畴的一点建议》(《出版科学,1993年第2期)、李长声先生的《漫说一个三角锥,出版的》(《读书,1993年第9期),特别是林穗芳先生的《“编辑”和“著作”概念及有关问题》(《编辑学刊,1994年第1期),受益甚多。深感编辑概念这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已日趋深入,不同观点的佳作并起,美不胜收,它或许可望成为出版科学中收获最大的一次学术讨论。而近两年来,为这讨论而询问和关心我的人颇多。于是,想到联系自己的读书心得,写这《三论何谓编辑》。  相似文献   

17.
编辑探索     
编辑张宝发【上海编辑当了20年,曾编辑过一些双语辞书、小说、论文集等。其中也编写过教材、双语辞书,也翻译过小说,审校过大学教材等。在国外,与一些双语辞书的专家作过交流,我感到,著作权在我国还要多加探讨。○C是图书出版不可忽视的一门学科。国外图书版权页...  相似文献   

18.
《中国出版》2000年第5期发表了潘国彦先生《“文字霸权”与编辑理念》一文 ,读罢有些感慨。潘文从职业道德的“自律”要求出发 ,提出编辑要尊重作者、尊重读者 ,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力 ,警惕和防止“文字霸权” ,要把手中的笔看作是“况钟的笔” ,慎之又慎。这无疑正确且发人深省。笔者作为编辑 ,从业已有十多年了。面对潘文中“文字霸权”一词 ,竟有些惶恐不安 ,因之不知所措也就在所难免了。为什么?因为潘文在警醒编辑们不要犯“文字霸权”错误的同时 ,对许多相关问题都未予解决。从内心深处而言 ,我是反对编辑搞“文字霸权”的 ,但是…  相似文献   

19.
《出版参考》2006,(5S):17-17
据《北京娱乐信报》报道:为提高辞书出版质量,规范辞书出版秩序,新闻出版总署特制定《关于规范图书出版单位辞书出版业务范围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中国辞书学会副会长、中国辞书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周明鉴表示,《规定》的出台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对辞书市场整理力度最大的一次。他认为,目前每年出版的辞书约几百种,其中仍有不少是劣质书。  相似文献   

20.
肖超 《出版与印刷》2019,(1):32-37, 38
文章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编辑学报》等13种编辑出版类期刊的高被引论文进行了数据分析和阐述。研究发现:编辑出版类期刊高被引论文主要集中在《编辑学报》《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编辑之友》《出版发行研究》《中国出版》5种期刊,刊发高被引论文较多的年份均在2000年后,高被引论文作者多为科技期刊编辑。发表在期刊第1—6期的高被引论文较多,且呈递减趋势,而发表在期刊第7—12期的高被引论文较少。编辑出版类期刊高被引论文最关注科技期刊、期刊编辑、数字出版三大研究主题,不同编辑出版类期刊高被引论文研究主题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