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创业教育是时代赋予高职教育的新内容,在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是顺应我国国情的职业教育改革方向。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并提出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途径,对现阶段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高职院校里开展创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并提出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许多高职院校已开展多年创业教育,但目前仍面临一些问题和困境,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需遵循人才培养逻辑和高职院校办学逻辑,凸显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特色。基于上述的理性反思,发现将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相融合是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并提出专创融合理念下高职院校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最后,以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近15年的创业教育实践探索为个案,分别从组织创新、师资队伍建设、课程改革、平台运行等方面,详细论述专创融合理念下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总体情况,以期为国内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是培养高职学生创业所必备的知识、能力、意识和心理的教育。文章阐述了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意义,分析了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现状、高职毕业生自主创业面临的困境、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模式,提出了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对策,更新观念、扫清认知障碍,建立合理的创业教育管理体系,加强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强化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创业氛围,研究创业教育、提高理论素养。  相似文献   

5.
对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定位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是高职教育改革与未来发展的目标之一,创业教育的准确定位是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首要问题,关系到创业教育的成效和毕业生创业的成败。  相似文献   

6.
大众创业背景下,创业教育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是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经之路。高职院校在与企业密切联系的基础上,加强校企合作,建立创业教育实践基地,探索校企合作开展创业教育的实施策略,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水平,实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提高人才质量。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存在问题,提出表现尤为突出的是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出现偏离专业教育的观点.分析了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偏离专业教育的主要问题及开展基于专业的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意义,构建了开展基于专业的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是当前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迫切需要,对创业教育内涵和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以开展校企合作对创业教育的意义研究为基础,提出通过校企合作开展创业教育的四务途径.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是时代和现实的必然要求以及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个体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促进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文章在阐述开展创业教育的重要性的基础上。探讨了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在校学生占高等教育在校学生的将近一半,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提高学生核心竞争力的需要。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具有学制、师资、培养模式等方面的优势,本文对高职创业教育的实践进行了探索,力争为高职创业教育提出可行的建议和策略。  相似文献   

11.
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对地方基础教育改革进行分析和讨论,将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人们对地方教育改革发展状况的认识和判断。通过对《人民教育》的文本分析,结果表明:地方基础教育改革随年代变化呈逐步上升趋势,但同时区域差异明显,东部地区的改革案例占了六成以上;地方基础教育改革的主要动因为发展驱动;地市、县区级地方改革是地方基础教育改革的主体;教育改革的内容以为教师发展、教学和行政管理改革为主;行政单方推进是地方基础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式,社会参与的比重非常小。建议加强对中西部地区教育改革的关注,构建地方基础改革的共同体模式,同时处理好改革意愿、改革行为和改革绩效之间的关系,鼓励发展驱动的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12.
张之洞在他的一系列教育改革活动中提出了他的教育改革思想。这些教育改革思想的发展与近代教育改革进程的阶段性相吻合,也与他的文化观相联系。其教育改革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具有代表性的教育论著中。从他三个阶段的改革思想的分析研究中可以看出,他的教育改革思想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进步的,但尊经读经是其中一以贯之的内容,这就使他的教育改革具有卫道守旧与实用革新的双重性格。  相似文献   

13.
随着市场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教育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教育改革也随之推进。教育改革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良和完善,然而教育改革并不仅仅是针对于高等教育的内部调整,对于教育体制以及外部的管理也有了新的要求。在教育改革的推进和深化下,高等教育管理需要开辟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来适应高等教育改革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4.
高职课程改革要求人们在放弃原有课程观、重新建构课程观的基础上,对课程系统进行全方位的改造。高职课程有自己的改革方式,"一刀切"式的改革不适合高职课程。高职课程改革的外在动力是社会经济需求,内在动力是脱离普通高等教育,自成体系,满足不同需要。高职课程改革的本质是价值观念的改变,是不同利益主体间的博弈过程。在高职课程改革中应当关注教师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包括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一个核心,学校和家庭教育、各级各类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两大路径,以及高质量的教师队伍的人力资源、充足的教育经费的财力资源、教育的公益性和教育公平的价值引领三大条件。完成高质量教育体系这一重大改革任务的关键驱动力是要提高教育改革的效能。教育改革效能是人们为不断满足教育系统内外的要求,有效获取和充分利用对培养人有利的各种资源,在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中,通过教育管理和教育的过程,以实现培养人的目标为核心,进而使教育的组织和人得到相应发展的特性、有效作用及其状态。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需要提高教育改革效能,是由教育改革效能与教育改革思想上的引领性、理论上的一致性和实践上的同步性决定的。提高教育改革效能,要适应教育内外环境发展的需要,有充足的教育改革资源,有高效的教育改革路径和高效的教育改革过程,要以德树人,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作为教育改革的目的,注意处理好教育改革中组织及人的发展的特性、作用及状态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工业自动化时代的到来,使新西兰陷入了持续而广泛的技能短缺,并暴露出新西兰职业教育体系中技能“供应链”不完善的本质,这促使新西兰通过立法全面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在新的法案中,新西兰职业教育将建立统一的职业教育管理体系;组建网络技术与技能学院,并创建新型教育筹资制度。新西兰职业教育改革的内容和实践,以及改革中暴露的问题,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在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实践过程中,应深入听取基层建议,注重企业、社区深度参与优化区域发展,加深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重视对少数群体的职业教育,从而保障职业教育实施的公平性,促进职业教育改革的科学化,实现职业教育教学的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教改性质的历史分析:逡逡巡巡步向理想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单文经 《教育学报》2006,2(2):25-35
单单是从我个人二三十年的教育研究经历,就已经看到不少的“教改精英”——不论是教育行政主管、抑或是教育学者专家、或是一些关心教育问题的民意代表或意见领袖——在提出教育改革的主张时,可能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教育改革的历史殷鉴,因而存在着不少学者所批评的:教育改革的言说或行动充满了“忽略历史” (ahistorical)的缺憾。我认为研究教育改革的历史,可以使我们与现在保持一段心理距离,让我们能够大大方方地评估过去改革的经验,并且从中获取宝贵的教训。从本文章的分析之中,似可理解教育改革乃是逡巡慢步朝向教育的理想逐步前进,而无法欲求急促见效或是快速直达也。  相似文献   

18.
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多方面。网络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对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将会起到巨大推动作用。本文分析了网络教育的特点和高等教育招生规模扩大后所面临的问题,探讨了网络教育对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几方面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重启教育改革的议程,是对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第一阶段教育改革的支持、肯定与超越。重启教育改革议程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体现在三个方面:教育改革的支持力量需要再次积聚,这是重启教育改革的社会基础;教育改革面对的顽固性难题需要继续攻克,这是重启教育改革的动力基础;教育改革的运行方式需要转换,这是重启教育改革的体制基础。  相似文献   

20.
周琴 《教育学报》2007,3(2):67-71
20世纪80年代后,国际上兴起第二次基础科学教育改革浪潮。此次改革中,各国均以培养科学素养为目标,不约而同采取了一些共同的措施以推动基础科学教育改革。这些共识之举包括:1.理论先行,为科学教育改革提供理念指导;2.颁布科学教育政策文件,制定科学教育标准;3.围绕科学教育目标,全面推行课程改革;4.改革科学教师培养、培训模式,明确科学教师标准;5.整合校内外资源,提供科学教育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