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农村改革的内容之一。本文从经济发展和政策取向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建国五十年来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阶段性特征以及各种保障形式的制度变迁、制度绩效,提出建立与目前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各方面的随力相适应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社会保障制度能有效地改善和调节当前社会的稳定性与和谐性。在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发展仍较落后,城市和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差异较大,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对农村人口的实际帮助十分有限。政府应尽快推进农村医疗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滞后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滞后,存在诸多问题。分析其发展滞后的原因,探讨改革措施,是建立和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石。  相似文献   

4.
现阶段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覆盖面窄、发展不平衡、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不完善、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等不足.政府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立农村社会保障资金支撑,健全农村社会保障的内容,推进农村社会保障相关法律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5.
王元月  马驰骋 《软科学》2004,18(6):15-17
经济决定论”是国内外确定社会保障合理水平时所普遍遵循的基本原则,然而我国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与社会保障环境有着很强的特殊性,土地保障、人口老龄化、家庭结构变化以及公平等非经济困难的作用,使得在合理确定农村社会保障水平时,必须对“经济决定论”做出必要的修正,建立略高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6.
我国城市社会保障起步较早,而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工作起步较晚,政府没有起到相应的主导作用,相关政策和资源向城市倾斜。现如今,农村社会保障的法律仍不明确,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小,保障水平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也不健全。从政府应承担的主体责任入手,从立法层面、财政投入等方面分析了政府的主体作用,并提出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的政策建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指出中国政府当前的战略目标是发展而不是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其依据在于农民产量均衡行为构筑的农村相对稳定性和农业对社会发展的有限贡献。农民行为的失衡和对稳定的要求,亟待尽快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最后,提出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8.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与消费需求增长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对于消费需求的增长具有重要的相关关系。文章回顾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与消费需求增长关系的相关文献,并运用统计资料对二者的关系作了实证分析,然后提出了需要建立能替代农民的土地保障的社会保障制度,以促进农村消费需求的增长。  相似文献   

9.
背井离乡的农民工如果在城市得不到社会保障,就会妨碍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向城镇转移,不利于我国城市化进程,也不利于农村改革和“三农问题”的解决,甚至还会对社会稳定构成威胁。因此,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势在必行。本文在对重庆市农民工进行实地调研、充分了解农民工的生活、工作及社会保障等基本现状的基础上,就目前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若干关于促进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限于城镇地区,尽管从1991年开始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农村地区进行商业性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试点,但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农村地区仍是一个空白.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建立和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困境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石宏伟  金丽馥 《软科学》2002,16(4):35-40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主要包括农村社会救济、农村社会保险和农村社会福利。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一方面保障了农民的基本生存条件,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但同时也存在相应的问题,在新形势下面临着农村人口城市化老龄化的冲击、家庭结构变化的冲击、地区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拉大的冲击以及加入世贸组织所带来的冲击。因此,必须增强农民的社会保障意识,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障基金,社会保障与家庭保障相结合,建立多层次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农村社会保障的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12.
刘治峰 《科教文汇》2011,(31):172-173
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社会快速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推动城乡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但是由于该制度在具体的操作层面存在着资金短缺、制度不适诸多困境,其应有的制度功效无法有效释放。创新社保宣传方式、推动社保立法以及完善现行养老保障制度成为破解这些困境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推进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但是由于体制方面、立法方面、思想观念方面的原因,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各个方面都还很不完善.这就使得农民的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农民的现状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而造成这种现象的根衣原因是中国二元的社会结构.因此.我国需要根据现实情况从立法、体制以及思想观念等方面来完善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并且从体制上逐步摆脱二元的社会结构.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体化,最终使广大农民的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14.
多层次城镇医疗保险体系发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探讨了我国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问题症结,结合发达国家经验和我国的实际,提出了构建由社会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多层次的城镇医疗保险体系,是我国深化医疗制度改革的必然趋向。  相似文献   

15.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制度建构   总被引:61,自引:0,他引:61  
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集体土地大量被征用,因此亟待为失地农民建立安全有效的社会保障制度。各地正在进行的有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实践探索中存在诸多问题,应当引起各方的高度重视;同时也应在制度先行、因地制宜、公平和效率有机统一以及与现行社会保障制度相衔接等原则的指引下,加快推进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的改革。鉴于我国实情,应当首先为失地农民建立社会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制度,其他社会保障措施也应及时、逐步建立。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转型期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模式选择的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家庭养老保障是基础,农村社区养老保险是过渡,城乡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是方向”的转型时期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模式,最后论述了农村社区养老保险向城乡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演化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7.
建立非缴费性的老年津贴--农村养老保障的一个选择性方案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前,中国大多数农民收入低且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加之政府和集体缴费主体的缺位,造成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缓慢甚至出现倒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实践已证明,在农村开展养老保险还不具备条件。本文提出的建议是,从社会保险退回社会救助,以非缴费性的老年津贴方案代替现行的以缴费为资格的养老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8.
随着农村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作用日益凸显,如何构建一个完善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意义重大。本研究以云南省昆明、开远两地农村的问卷调查数据为研究基础,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推进新农保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作为最早在我国农村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之一的五保供养制度,尽管不同历史时期的供养责任主体有所差异,但是随着我国政府对民生问题的重视,近年来,我国的农村五保供养水平已经有了较大的提升。然而,就目前实际发展情况来看,我国五保供养制度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许多新的问题。城镇化进程中凸显出的社会保障制度转换后保障缺失及五保对象的财产归属权不明确、五保供养质量难确保、社会力量参与不足等一些列问题,都亟待通过明确赡养人权利与义务、健全法律、加强评估监督、鼓励社会参与等形式来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