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1 毫秒
1.
在高职院校专任教师管理中实行绩效考核制度,应将专任教师的专业发展与绩效指标设计结合起来.对专任教师的绩效评价,可从教学督导部门评价、学生满意度调查、教师业绩自评、教师同行评价四个方面进行.其中,应着重强调教学工作业绩评价和学生满意度调查.  相似文献   

2.
教师工作绩效评价是教师发展和学校改进的一个核心问题。本文以某经济发达省会城市x市56所中小学校的《教师绩效考核方案》为研究对象,采取多案例文本分析法,从教师工作绩效评价理念、评价指标、实施方式等要素上进行分析。分析发现:当前中小学教师绩效评价目的凸显人事管控功能,忽视专业发展价值;评价指标初步整合了教师的工作行为与工作业绩,但偏重客观性业绩评价;评价实施呈现量化、标准化特征,核心技术薄弱;绩效评价侧重于对个体的激励约束,但与学校组织目标结合度不够。据此,文章提出绩效评价目标应凸显专业发展价值,强化主观业绩指标,采用多元绩效评价方式,营造沟通、分享、合作的评价文化等教师工作绩效评价制度设计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3.
专业取向职教教师教育课程体系设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教育课程设计从学科取向转为教师专业发展取向(简称专业取向)是目前国际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专业取向职教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设计应秉持以下原则:从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看,预设与生成相结合,追求知识学习与意义建构的统一、能力训练与思维训练的统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从课程体系设计的逻辑基础看,职业科学与教育科学相结合,从学科本位走向工作本位;从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看,专门与集成相结合,以专业教学论为轴心,整合专业教育与教师教育,从专业知识学习、操作技能训练与教学能力培养的相互剥离走向相互融合。  相似文献   

4.
万邦海 《教育文汇》2011,(10):18-18
我认为,考评教师业绩要根据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特点来制定标准,学生的考试成绩不是考核的唯一指标。  相似文献   

5.
教学评价作为教师教学工作成果的书面式衡量标准,可以促使教师严谨教学、努力工作。然而,我国现有的教学评价体系缺乏健全的标准与方式。一方面科研项目、经费、论文等都成为衡量一个教师业绩的标准,这种情况助长了急功近利的风气;另一方面,目前的教学评价系统的依据指标是学生的成绩或者专家、课题组的主观判断,这些评价方法仅能从片面的角度反应一些教学质量的高低,不能全面、系统、科学地对教师的工作做出分析判断。而一个良好的教学评估系统不仅可以帮助教师分清当前课程教学工作的不足之处,更能激励教师进一步地努力,更加鼓足干劲地投入到教学任务中。本文针对目前对教师各项工作指标成绩的区分的不科学评价方法,希望从机器学习中找到一种合理的、可以根据不同指标、不同影响因素所占有比例的大小来评价教师的教学工作。通过实验可以发现,利用梯度下降方法,我们可以得到这种科学的模型,为教学评估做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考试不是应试教育的专利.更不是互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楚河汉界”。新世纪的素质教育体系仍然把考试作为检测教育质量的基准手段之一.来衡量教育教学方法的效鹿,评价教育者的工作业绩。这是由考绩指标与教师教学能力、努力等相关因素决定的。所以考绩仍然是现行教师业绩评价体系的重要指标。本文试就如何应用考绩指标对小学教师的教学业绩做出更为科学合理的评价及方法改进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7.
为了激励高校教师教学、科研能力,挖掘教师科研与教学内在潜能,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构建一种高校教师教学、科研业绩考核评价体系及其信息管理系统。针对教师的科研和教学业绩水平,设计了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权重;实现数据库管理并对教师的科研和教学水平进行定量评价;建立一套激励与监督机制,对提高高校教师科研与教学业绩的信息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为高校教师教学和科研绩效考核、量化考核奠定信息化基础。  相似文献   

8.
汪长明 《职教通讯》2016,(11):56-58
通过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高职院校的社会职责分析入手,寻求科学的职业院校教师职称评聘体系。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聘体系应该包括:建立分类管理的职业院校教师职称评聘体系;建立教学业绩与成效考核首位的评聘标准,增加课程教学改革及绩效的评聘指标;建立新的教师科研和学术成果评价指标;建立常规性的教师职称评聘工作制度;建立科学公正透明的职称评审体系,加强聘用期的管理和建立新的人事分配制度。  相似文献   

9.
德者,得也     
肖克文 《中国教师》2011,(20):64-66
<正>随着社会经济的大转型,素质教育向纵深推进,教育工作已成为一种既高尚而又面临诸多考验与挑战的职业,教师也成了一个备受社会崇敬的群体。评价教师的师德风范、科研能力和工作业绩,主要依据荣誉、职称、教学成绩以及职务等可以量化的指标作为参照。然  相似文献   

10.
教学的可信度是对一个教育工作者各方面的综合评价,是教育管理者掌握运作的指标,它反映了教师工作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教学可信度电教师的素养、工作表现和工作业绩构成,三者之间构成一个立体的三维结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构建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评价体系,是高职教育发展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阐述了构建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评价体系的必要性,提出构建以教师政治思想素质、教学工作能力、教研与科研能力、自我发展能力为综合评价指标的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2.
XX高校教学科研人员绩效考评案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对我国XX高校现有绩效考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依据我国教学科研人员绩效考评指标体系,从能力素质、工作环境、工作过程、工作业绩等四个方面对该校教学科研人员进行360度全方位考评和数据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该指标体系适合XX高校教学科研人员的绩效考评,其考评结果对该校教学科研人员的专业发展和绩效激励具有促进作用;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XX高校在教学科研绩效管理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另外,该指标体系的某些指标设置不合理、一些关键指标体现不明显以及某些指标标度描述不清晰,容易造成一些误解。总之,通过绩效考评的应用,改变了XX高校原来的"德、能、勤、绩"评价模式,提高了XX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改革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了教师向教育教学研究型转化。但教育教学观念陈旧,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仍是制约课改的"瓶颈",我们认为教师专业化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构建新的评价体系,加强教师培训者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广大教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是教师专业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的教学改革:成绩、问题与反思(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场由课程教材改革牵动出来的中国基础教育的全面的整体的改革.新课程教学改革工作取得了实质性的阶段性进展.与此同时,教学改革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必须进行反思,并将教学改革工作持续深化下去.课程改革工作者必须思考以下问题:发挥理论的引领作用;积极推进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建设;全方位推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加快推进考试评价改革的步伐.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华南理工大学在修订和完善实验队伍考核指标体系工作中的经验,并对设计考核指标体系的原则、框架、量化指标的计算方法做了讨论。指标体系修订完善后取得了强化保障教学、服务科研、鼓励创新的效果,调动了人员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高校人力资源部门实验技术人员绩效考核管理,推进教学岗位实验技术队伍建设的改革;以客观性、特征性与整体性相结合为原则,通过定性考核(包括思想政治、职业道德、工作态度、工作纪律)与定量考核(包括实验服务与实验管理、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方法研究与仪器功能开发)的内容与标准研究,建立了多个维度客观、全面的教学岗位实验技术人员考核指标体系,对调动实验技术人员工作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实验教学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高校教学岗位实验技术人员绩效考核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校教师业绩评价机制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的业绩评价是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环节,也是进一步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保障措施。高职院校建立科学的教师业绩评价机制,应强调评价理念的先进性、评价方法的科学性、评价结果的实用性。同时,还必须构建有高职特色的教师业绩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8.
校本教研是一种学习、工作和研究三位一体的学校活动和教师行为,从工作方式、研究内容和工作条件等多元化视角来研究是一种趋势,就农村中学教师而言,如何因地制宜地开展校本教研,探索特色化专业发展道路问题等需要讨论,以期在条件相对落后的农村中学尽快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的教学改革:成绩、问题与反思(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场由课程教材改革牵动出来的中国基础教育的全面的整体的改革。新课程教学改革工作取得了实质性的阶段性进展。与此同时,教学改革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必须进行反思,并将教学改革工作持续深化下去。课程改革工作必须思考以下问题:发挥理论的引领作用;积极推进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建设;全方位推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加快推进考试评价改革的步伐。  相似文献   

20.
大学教师教学效能感影响因素分析及策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相信自己有能力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影响的一种知觉和信念。它将影响教师是否愿意投身教学改革、教师在教学上的努力程度与支持性,影响教师的教学质量与生活质量。但是,现在大学中重科研轻教学等因素影响了大学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提高。本文从现实的角度分析了现在大学中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影响因素,并就如何提高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提出了可实施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