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天卫 《青年记者》2007,(21):57-59
规则是用来被打破的。2007年9月17日,鲁中晨报全新改版了。打破既有的规则,摆脱以往的面孔,一份更加通透挺拔、更显瘦身修长的鲁中晨报来到读者面前。这是鲁中晨报的又一次脱胎换骨:版式变了,一切向国际最流行的趋势靠近;内容变了,一切向更为读者所爱的目标进发。改版后的鲁中晨报,新闻更多原创,财富更加可读,文体更有味道,专刊更为实用,地方更近民生。  相似文献   

2.
从2008年1月1日开始.本着“新晨报,新追求,新品位”的改版理念,我们隆重推出了新的《江准晨报》。我们在内容和形式先行一步的基础上。不论是选稿取向还是版面包装,都有了质的变化。从内容上看有两大亮点:一是强调民生、强化社区新闻,包括帮办新闻、热线新闻、社会新闻等,因为2008年必将是民生年.谁抓住了民生。谁就能赢得市场。  相似文献   

3.
1956年人民日报改版是当代中国新闻史上一次勇敢的尝试。它以《致读者》为号角,从"社会变动"、"人民需求"出发阐述了改版理念,开始了"回归新闻本位"的新闻实践。在改革头版新闻、改进重大事件报道方式的基础上,积极将报纸构建为开展批评、进行自由讨论的"平台";推进了各级各地报纸的新闻改革。而在改版进程中,改革者表现出来的冷静、理智和深入探讨理论问题的勇气,同改版本身一起,为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4.
传媒动态     
华商晨报摘全球最佳报纸设计金奖由国际新闻设计协会(SND)主办、被誉为国际新闻设计界奥斯卡的第31届全球最佳报纸设计比赛,日前在美国落下帷幕。华商晨  相似文献   

5.
《今传媒》2007,(6)
6月15日,由华商报社主编、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华商报》改版十周年系列图书面世。据悉,这一套三本的图书是为庆祝1997年7月1日改版的《华商报》迎来十周年纪念日而出版的,包括——揭开典型案例采编内幕、阐述华商新闻理念的《民本成就公信力》,描绘报纸视觉  相似文献   

6.
进入2013年,武汉地区报业的格局正在发生着改变,楚天金报、武汉晨报、长江商报先后改版,昭告各自的变轨转型。根据主管部门的要求,长期同质化竞争的几家市民报,终于迈出了"差异化"定位与发展的步伐。武汉晨报,成为武汉独家地铁报,独占地铁发行渠道;楚天金报,变身"经济生活"类报纸;长江商报,立志做一张完全的财经报纸。从武汉报业格局的调整说起目前的中国报业,一个省会城市三四家同质化的市民报并存,是常见  相似文献   

7.
改版致读者     
《新闻知识》自1984年7月创刊以来,曾进行过数次改版。在2011年开年之际,本刊再次进行改版,从开本到内容都有了一些新的变化,这也是我  相似文献   

8.
月18日,已走过75年发展历程的《新民晚报》推出新版试刊。改版后的《新民晚报》加大了新闻版面比重,天天26个新闻版;整合专副刊资源,推出“星期天夜光杯”、“国家艺术杂志”等一批新的周刊;版面视觉效果也由穿插式变为模块式设计。《新民晚报》是一家有着悠久历史传统的老晚报,这次改版是她自1998年1月1日第四次改版以来最大一次改革动作,体现出这张老报纸不断进取,与时俱进的特质。就在《新民晚报》改版的同一天,北京报业市场创刊第二张晚报———《法制晚报》。《法制晚报》的前身是北京政法委主办的《北京法制报》,在去年底的报刊整顿中…  相似文献   

9.
新闻网页与报纸的版面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在传统印刷报纸上,编辑的意图可以用多种方式表达,其中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版面语言,而网页在网络新闻传播过程中也能够起到类似的作用。前段时间,新浪网对新闻频道下的国内、国际、社会三个新闻版块进行了大幅度的改版,从改版后的网页编辑风格,可以看到新浪网新闻传播理念的变化,给人们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0.
新年伊始,北京市重点新闻网站千龙网全新改版,新版千龙网首页在第一屏加大北京新闻的篇幅,为网民播报身边的新闻。同时增加了政务查询,区县、街道新闻,原创品牌栏目《市民留言板》也恢复上线。此次改版,千龙网提出了“看北京,上千龙”的口号,凸显地域特色。改版后的千龙网还加强了与网民的互动,“北京拍客”、“图吧”、“播客(视频分享)”都是精选网民上传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改版已成常态 2015年10月12日,《南方都市报》宣布改版,该报于2014年6月、2015年3月已两次改版.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改版三次,在我国报业改版史上实属罕见.仅仅过了一天,10月13日,广州另一知名报纸《羊城晚报》宣布全新改版,《羊城晚报》上一次改版是2014年元旦.在2015年改版的不止这两家:10月26日《重庆晨报》改版,10月8日《今晚报》改版,8月《三湘都市报》改版,7月《河南商报》改版,6月《都市消费晨报》改版,5月《楚天都市报》改版——该报宣称从2012年开始每年一大改,3月《北京晚报》改版.  相似文献   

12.
2012年,包括武汉晚报在内,武汉地区多家报纸都先后进行了动作较大的改版。实际上,比较同城乃至全国纸媒的改版,不难发现,在新闻整体风格的追求上,都存在共通的地方,比如更贴近读者、版式更清新等等。从过去对所谓负面新闻的偏爱,到现在更注重新闻的温度、读者的感受,这种共同的改变,可以说代表了未来纸媒的走向。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在新闻战线开展"走转改"专项教育活动的大背景下,新闻媒体深入基层、深  相似文献   

13.
“彰显公益特色,坚持新闻立台,强化栏目定位,打造精品名牌。湖北电视台以前所未有的力度运作新闻改版,七档新闻栏目进一步明确定位,闪亮登场……”近期湖北电视台新闻改版引起了广大观众和新闻同仁的高度关注。湖北电视台的此次新闻改版,无论就其力度而言,还是就其效果而言,的确都是空前未有的。改版取得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八个字:“理念至上,内容为王”。 新闻栏目的改版最终就是要解决“新闻做给谁看?”、“如何去做好新闻?”这两个关键问题。这两个问题实际上也就是一个内容是否有卖点,卖点是否适销对路的问题。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其前提条件是一个理念问题。正如台领导所  相似文献   

14.
任琦 《传媒》2013,(1):38-40
改版,对于身处转型社会的我国报业来说,已是一种常态.但是,回首2012年,从2月6日《北京晨报》改版开始,《北京青年报》《京华时报》《新京报》《广州日报》《楚天都市报》《湖北日报》《华西都市报》《深圳晚报》《生活新报》《都市时报》《山东商报》等一连串的报纸都出现在改版名单上. 这些报纸何以在2012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改版?集体改版潮的背后说明了什么?报业改版的方向又在哪里?  相似文献   

15.
2012年底至今,《中卫日报》在全面改版后以全新面孔出现。这是《中卫日报》创刊7年多来,首次规模最大、最全面的改版。此次改版,力求彰显报纸亲民本色,体现新闻宣传"三贴近"原则,全面实现"强化新闻意识、凸显读者观念、彰显时代特征"的总体目标,在新闻宣传工作中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中卫日报》自2005年4月28日创刊以来,一直坚持"高端、主流、公信"的主流媒体建设方针和"强势、亲民、娱性"的新媒体建设思路。随着党的群众路线  相似文献   

16.
钱萍 《传媒观察》2011,(8):54-56
"一张生机勃勃的报纸,应当不断发现向读者报道世界并解释世界的更好途径。"美国著名改版专家、密苏里新闻学院教授达里尔.莫恩曾这样说过,并且他断言:报纸每隔5年还停滞不前就不会有新的进展①。事实上,近几年来,随着新媒体的冲击,受众选择的多元化,各大报纸的改版频率也逐  相似文献   

17.
王新友 《新闻记者》2002,(10):33-33
改版对于一份报纸来说 ,是一件大事 ,从改版策划到物力、财力、人力的动员准备 ,再到具体实施 ,过程较为复杂。在中国新闻史上 ,延安《解放日报》的改版和《人民日报》1956年的改版 ,都作为传媒史上的重要事件 ,被记上了一笔。但是随着社会变动的加剧和媒介市场的发展 ,报纸改版频率开始逐步加快 ,已经从阶段性改版向经常性改版方向发展 ,由全面改版向局部改版方向发展。对于许多报纸来说 ,改版似乎已经成了家常便饭。例如 ,《中国青年报》利用受众调查中有关阅读率的相关数据 ,为某个版面直接打分 ,可显示与评价新闻传播内容及其编排的…  相似文献   

18.
《楚天都市报》从2007年4月3日开始了新一轮改版。这不是一次简单意义上的版式调整,而是对报纸现有理念、版面、新闻操作手段等的一次全面升级。  相似文献   

19.
李昌建 《传媒》2012,(7):37-38
2012年新年伊始,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旗下的两张都市类报纸《楚天都市报》与《楚天金报》为避免同质化竞争与资源内耗,开始重新定位、实现差异化发展。根据改版要求,改版后的《楚天金报》将主打"财经""情感""民生"三张牌。这其中,财经特色一直是《楚天金报》拓展个性、聚合读者向心力的利器之一。通过本次改版,《楚天金报》的财经特色被进一步强化。除了保持在证券报道、创业导航等方面的传统优势外,还特别增加了《理财》《消费》《收藏》等财经板块。在新闻写作方法上,则强调运用讲故事的  相似文献   

20.
2009年1月22日,人民网主页全新改版,此次改版摆脱了新闻网站沉闷呆板的通病,在色彩运用和版式设计上令人耳目一新,网页的信息量大大扩充,主页结构也更加清晰。根据Alexa网站排名的统计数据,人民网主页改版三个月以来浏览量提升了51.4%,其排名也上升了80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