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从武术入奥失利引发的文化思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王俊奇 《体育学刊》2007,14(2):63-65
武术入奥失利引发了众多思考。从体育的一般表现形式、科学的角度看东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认为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才是武术入奥失利的根本原因。武术发展要克服文化自卑,加强民族文化自信,选准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街舞是青少年酷爱的一项运动,从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及中国现代体育文化发展来分析街舞风靡全球的原因。体育文化的现代化、全球化,展现自我、不断超越自我,追求自由、不断创新的生活新理念和街舞的内在魅力是街舞运动蓬勃发展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3.
论中国与西方古代体育文化的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了中国与西方在不同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下,体育文化的不同走向,同时揭示了中西方古代体育文化存在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对“中西体育文化差异论”的质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万义  白晋湘 《体育学刊》2007,14(2):124-126
对中西体育文化差异的相关论断和方法论提出质疑:(1)从文化根源上来说,西方体育文化同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一样都诞生于农耕文明,两者之问没有本质的区别;(2)中西体育文化特征的差异是由于同一种文化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本质上是农业文化形态和工业文化形态所表现出的差异;(3)目前对中西体育文化差异的相关研究,是把原本就为同一种文化的两种不同发展阶段,强行划分为两个独立的、完全对立的部分,其实质是用静止的、片面的、孤立的眼光来看待问题。  相似文献   

5.
柏慧敏 《体育科研》2009,30(2):30-32
通过文献资料法,对休闲体育中存在的阶层差异表征进行了论述,并运用文化资本理论对其差异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休闲体育中存在的阶层差异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6.
钮厚金 《中华武术》2023,(1):58-59+53
对于体育生来说,体育水平测试的重要性并不亚于文化水平测试,甚至比文化水平测试更为关键。因此对于不同的学生,不同的体育水平测试就存在着不一样的训练方法。老师需要结合学生的水平、身体特点、体能差异等方面,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相似文献   

7.
文化是一个内涵与外延非常丰富的概念,中西不同的文化背景形成不同的体育文化。中西体育文化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哲学基础、体育语言符号、体育思维方式、宗法制度、道德观念与价值观念等方面。中西体育文化之间不具有好坏优劣的本质差异,而是表现为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平衡性的消除在于中西体育文化的交流与共融。  相似文献   

8.
试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和奥林匹克文化的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奥运会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的交融提供了平台,在此背景下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的差异与融合研究有重要现实意义.研究认为,两体育文化在科学基础、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和谐思想是两体育文化的共有属性,弘扬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价值观是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对奥林匹克文化的补充与奉献.  相似文献   

9.
《湖北体育科技》2015,(11):958-960
通过文献资料与逻辑分析法对东西方体育文化形成过程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中西方体育文化虽起源相同,但因文化基础不同,其表现形式、发展过程呈现出相应的差异。认识理解东西体育文化的变迁差异与价值取向,为促进东西方体育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加快推动中国民族优秀体育文化国际化进程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分析不同特征城市居民在体育文化消费水平方面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居民体育文化消费观念与其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年龄之间存在不同强度的相关性;不同性别、文化程度、职业、平均月收入、喜欢体育的程度、锻炼频率、锻炼时长的城市居民体育文化消费总支出均值存在显著差异,但在不同特征的若干水平中,其相互之间的体育文化消费总支出均值并不一定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圈是体育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是实现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生态文明的途径之一。中华大地不同的区域生态使民族传统体育历史地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特征,这使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圈的划构成为了可能,其本质就是一个小型的区域社会,具有一般社会的结构和特征。从经济、文化和资源管理3个核心要素研究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圈的社会结构,认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在经济形态上,应大力倡导绿色可持续经济模式,体育生态旅游是实现其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文化层面上,应进行积极的重构,尊重当地人的自由选择,并借助外部力量使文化得以进化;在资源管理上,应遵循"无为而治"的资源管理理念。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体育哲学意义的探讨并与某些令体育工作者产生疑惑的"体育项目"的哲学意义相比较,得出:诸如围棋、电子竞技运动、赛车等项目并不属于体育。这些"体育项目"符合我国体育运动项目立项原则、条件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文化断层现象,导致我国体育管理与学理之间相脱节,这种状况有利于各种运动项目的行政管理,便于组织、参加国内或国际大赛体现综合实力,发挥"举国体制"优势,同时也会制约体育理论的发展与加大体育实践的操作难度。我们应该努力克服文化断层带来的不良影响,注意体育文化与体育文明携手并进。纯化体育,将不符合体育本质属性的"体育项目"舍弃,既有利于体育自身的发展,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又可以不限制其他非体育项目的自身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美体育价值观之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合理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念和积极稳定的体育态度是影响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的重要因素。由于中美文化背景与经济发展等诸多不同,其必然存在一定的体育价值观念的差异。通过比较,总结了中国体育价值观与美国体育价值观的差异和共同趋势,以便提倡正确、科学的价值观,为中国更好地开展全民体育运动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独特的文化地理背景下萌芽、发展的中国传统体育,是和西方体育体系相对的。中国传统体育有着独特的文化特征和审美特征。中国传统体育是由中国人民共同创造的、使用的,它存在与民俗生活的各个角落当中,是中国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人"精、气、神"的重要体现。从文化、审美角度探讨了中国传统体育的文化特征,明晰中国传统体育的组成和内涵。  相似文献   

15.
太极拳的文化理念与奥林匹克精神的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太极拳文化理念与西方奥林匹克精神是在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太极拳的文化理念主张"静"重视"养",奥林匹克运动理念主"动"重"畅"。太极拳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深受世界人民的喜爱,且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太极拳运动在当今世界上的广泛传播表明了中、西体育思想的互补和融合。这种融合将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当代世界奥林匹克体育精神的补充和完善。太极拳以独特的运动形式和养生思想及自然、和谐的文化理念成为与当代奥林匹克精神相融合的最佳契合点。  相似文献   

16.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文化冲突的视角解读现阶段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研究认为,由强势文化所代表的文化帝国与弱势文化意义上的文化部落之间的冲突与融合,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所表现出的张力越来越明显。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要想在世界体育文化的舞台上占据一定的版图,并实现"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勃兴理念,需要植根民族文化传统,加强体育文化间的对话会通,自觉克服"文化部落主义"与"文化帝国主义"的束缚。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就富裕乡镇居民体育价值观对侨乡晋江5个乡镇1000名居民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侨乡晋江富裕乡镇居民体育价值观与侨乡的形成与发展、区域经济模式、区域文化习俗等有着密切的相关;侨乡晋江富裕乡镇居民对体育健身保健的人本价值,国家贡献和修心养性的拓展价值具有高度的认同;以体育活动为载体,增强家族共同体的凝聚力和亲和力,促进交流、增进沟通、寻找商机,成为侨乡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重要价值取向之一。  相似文献   

18.
2008奥运会是中外体育文化交流的大熔炉,在外国人了解与欣赏中国体育的同时,大量外国体育将进入中国,研究体育本土化内涵具有现实价值。以本土化概念为基础,从体育本土化的历史角度考察,我们认为:体育本土化是立足于中国,使外来体育与中国本土社会的实际相结合,继承与发展中国本土体育,批判吸收外来体育,产生以体育文化为核心的,包括各层次、各个方面的既不同于原有本土体育又不同于外来体育的新的中国本土体育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自电影诞生以来,体育一直是其关注的题材。体育电影不仅是观赏性极强的影视作品,更是宣传体育、提高体育影响力的一个重要载体。体育电影诞生近一个世纪以来,它随着体育的发展在不断的充实与完善,并在不同的文化领域形成了各自的特色。本文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和比较研究等方法,对中西体育电影发展现状进行对比与分析,指出中西体育电影的差异所在,并探讨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穿越历史的目光:中西体育文化之辩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文献资料的研究方法,从历史学和文化学的视角对中西体育文化进行了分析比较。研究表明:在不同的历史进程中,娱乐和战争是中西方体育走过的不同发展之路,并形成了内敛与张扬的中西体育文化不同的文化特质,愉悦和胜负则是中西方体育不同的外在追求。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对民族传统体育如何面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冲击和世界体育文化的未来发展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