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 毫秒
1.
苏轼接受的是中国禅宗,而摈弃的是印度佛教的外形。他对禅宗的接受有三个时期最为重要,分别是倅杭时期、黄州时期和惠儋时期。苏轼人生经历的这些变化,恰恰与中国佛教禅宗史以及中国文化史的历史沿革,有着某种内在的吻合和联系。这些吻合与联系,从宏观背景上促进了苏轼对佛禅的基本态度的形成。苏轼凤翔时期主要接受佛教艺术史,倅杭之后开始渐次深入到中国禅宗的哲学思想体系之中。这种转变既有苏轼个人人生经历的必然性,也有与苏轼贬谪所在地域佛禅情况的吻合,两者之间,相互作用,极大地促进了苏轼由佛向禅的发展演变。  相似文献   

2.
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自幼受到佛禅思想的影响,他的大量散文中都有佛禅思想的印记。他的散文“就佛言佛,不入一儒语”,被贬后,借禅宗消解伤痛。  相似文献   

3.
在梁实秋的散文创作中不难看出他对佛禅的兴趣。本文从考量梁实秋作为一个兼具传统士大夫和自由主义意识的文人的文化构成和文化立场入手,探讨禅宗思想对其散文创作态度和作品风格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终生服膺儒教的白居易,也深受佛禅思想的影响。他经历了人生的坎坎坷坷,像古代其他失意文人一样,主动地去佛教中寻找精神寄托,但又与众不同。他整个人生思想的变化、他的为人处世和诗歌创作都尽濡禅宗思想,并且他的禅诗和闲适诗所体现出的禅意,让我们认识到了白居易鲜为人知的另一面。正如他所作"此心安处即是家",禅宗取代儒家思想成为他安顿人格的地方。  相似文献   

5.
李方媛 《林区教学》2010,(11):40-41
《雪国》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代表作。作者凭借《雪国》、《古都》、《千只鹤》于1968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日本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作者川端康成是一个一生追求"美"的作家,一个纯粹的唯美主义者,一生发表了许多作品,成为日本作家的代表。川端康成一生追求"美"的同时,深受佛教及禅宗思想的影响,他接受佛禅思想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笃信佛教及禅宗的国度,佛禅思想深深地影响着日本人,此外,川端康成一生坎坷,两岁开始便经历了亲人的离世,在现实的孤苦无依下,佛教的诸多思想深深走入了川端康成的内心。川端康成的作品《雪国》在继承日本传统美的同时,也体现了深刻的佛禅思想。  相似文献   

6.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与禅宗丛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朝永州佛禅的发展状况;柳宗元在永州与禅僧的交往;游山水与禅宗丛林;山水游记体与禅宗丛林改革;山水游记中的禅机。  相似文献   

7.
苏轼的学术思想灵活通脱,博采众家,其中禅宗关学观念对他的思想与诗歌创作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他将佛禅的清灵之气注入到诗歌创作之中,从而使其诗歌具备了心无滞碍的色空观念、平淡自然的艺术追求、随缘自适的人生态度三个方面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8.
在川端康成的文学世界里可以清晰地发现诸多的"佛教、禅宗"思想痕迹,佛禅成为川端文学作品的思想基础.川端康成将艺术的美感同深邃的佛禅思想相结合,利用艺术与宗教精神上相通的因素服务于自己的文学创作实践,形成他独特的人生态度和创作个性,表现出独特的东方审美韵味,提升了川端文学的艺术品格.  相似文献   

9.
唐朝永州佛禅的发展状况;柳宗元在永州与禅僧的交往;游山水与禅宗丛林;山水游记体与禅宗丛林改革;山水游记中的禅机.  相似文献   

10.
高慎涛 《天中学刊》2006,21(4):95-98
王维是文人与佛教关系密切的一个代表性人物。20世纪尤其是近20年的王维与佛禅研究尤显兴盛,主要集中在王维佛禅思想、王诗的禅意、诗与禅宗关系、禅诗中美学思想、画禅关系、僧人交往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从明心见性的参悟看佛禅思维方式的美学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禅宗的参悟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涉及心理体验、终极去向的问题。在美学感悟中,审美感兴过程也同样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体验过程。本文将从无功利性、直觉性、超越性等方面,分析佛禅以明心见性为旨归的参悟方式,见出其强调对个体的直觉体验,凸显个体生命的感悟和超越的特征。禅宗的参悟仍然以其独特的体验方式融入审美感悟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古典美学感知方式。  相似文献   

12.
禅宗是佛教在中国思想的土壤上逐渐发展,并且最终与中国文化结合的产物。在唐朝,随着文人对佛禅的接受和拓展,诗与禅开始了相融相通。这样的结果使诗与禅各自的文化都有了新的发展,诗境中蕴含着禅理,禅境中蕴含着诗韵。于是,诗境与禅境在一定意义上有了审美联系。  相似文献   

13.
现代作家中 ,废名是从心到形体悟禅宗的极少数人之一。他熔儒释道于一炉 ,对佛教禅宗精义以及儒家、道家等多种文化的体悟 ,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他的人生哲学和文学创作。他的小说创作的两大阶段实质上是由他的佛禅思想逐渐演化发展这根无形之线相连接。他的小说的“神” ,即在不同时期、以不同形式对自然人性、现实人生和社会的关注与哲性思考 ,贯穿始终  相似文献   

14.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的文学世界蕴涵着浓浓的东方意味,他的作品笔调是空灵的,静寂的,舒缓的,弥漫着淡淡的忧伤和从容的虚美。文学是他一生的精神寄托和价值追寻,体现了他对人生皆苦的体尝,流露出对虚无境界的向往,更代表了他对众生悲悯,对万物怀善的佛心。他的佛禅情怀,让他的艺术世界呈现出一片崇高而纯净的美,恰如朵朵曾经陪伴禅宗冥想入定的莲花,于孤寂中漂浮于茫茫如海的尘世,久久散发出清雅的芳香。  相似文献   

15.
梁实秋是一位传统知识分子,儒释道的精神在他身上表现得都很明显.就其散文作品来看,体现出"一切皆苦,万法皆空"的佛禅苦空观,"无念"、"在尘出尘"的佛禅生命观以及"空寂"的佛禅审美境界等.梁实秋佛禅思想的形成,是与他先天的气质禀赋,他所受的东、西方教育以及中年以后对佛禅经典著作的大量阅读分不开的,这些都促成了其散文超尘脱俗、适意自然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6.
苏轼一生在政治风浪中时沉时浮,后半生更是屡遭贬放,且越贬越远,佛禅思想成为其逆境中的精神支柱.禅宗人生如梦、随缘自适、自性清静的思想让他在穷荒之所安之若素,处之泰然,以一种超然平淡的心态来处理贬谪生涯.禅对苏轼心态的渗透,不仅形成了其诗歌的独特风格,还铸造了他超然生死的旷达性格.  相似文献   

17.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的文学世界蕴涵着浓浓的东方意味,他的作品笔调是空灵的,静寂的,舒缓的,弥漫着淡淡的忧伤和从容的虚美。文学是他一生的精神寄托和价值追寻,体现了他对人生皆苦的体尝,流露出对虚无境界的向往,更代表了他对众生悲悯,对万物怀善的佛心。他的佛禅情怀,让他的艺术世界呈现出一片崇高而纯净的美,恰如朵朵曾经陪伴禅宗冥想入定的莲花,于孤寂中漂浮于茫茫如海的尘世,久久散发出清雅的芳香。  相似文献   

18.
禅宗对唐宋诗歌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一是禅宗的空观,使诗人形成空寂闲淡的创作心态;二是习禅之风的盛行,出现许多有关佛禅题材内容的诗篇;三是禅的"不立文字""直觉顿悟"的思维方式,使诗歌创作中也呈现出"不著一字""直觉观照"的思维方式;四是在禅的影响下,诗歌在审美情趣上,创造出空明灵幻的境界,并富有禅趣,禅理。  相似文献   

19.
苏轼一生在政治风浪中时沉时浮,后半生更是屡遭贬放,且越贬越远,佛禅思想成为其逆境中的精神支柱。禅宗人生如梦、随缘自适、自性清静的思想让他在穷荒之所安之若素,处之泰然,以一种超然平淡的心态来处理贬谪生涯。禅对苏轼心态的渗透,不仅形成了其诗歌的独特风格,还铸造了他超然生死的旷达性格。  相似文献   

20.
加里·斯奈德自幼便与禅宗结下了不解之缘,终生身体力行,笃信禅宗。他不仅是一位现代化的隐逸诗人,而且吸收和借鉴中国禅宗思想,内化成其自身的禅宗观,并以此来观照人生、社会和世界。禅宗是他的生命之源,也是他翻译和创作之源。本文从禅本义的角度探讨了斯奈德的寒山译诗及其诗歌创作的诗禅意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