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古代有着丰富的表示谦称和尊称的词语,这些词语到现在有的还在使用,有的却已经从汉语中消失。本文主要对古代的谦称与尊称做了总结,并研究了它们在现代汉语中的运用情况。  相似文献   

2.
汉语尊称比英语多,而且汉语中的谦称在英语中找不到对应词。这种称谓系统的不同是由中英文化的差异造成的。本文就汉语和英语尊称与谦称的差异及其成因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中国素来被称为“礼仪之邦”,在中国古代,人际交往极其注重礼仪,.交谈语很讲究对别人的尊称和对自己的谦称。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中就曾提及说:“古人常用谦称和尊称。”尊称是对对方以及和对方有关的人的表示尊敬的一种称呼,谦称是对自己以及和自己有关的人的表示谦逊的一种称呼,两者共同构成了古代的礼貌称谓系统。  相似文献   

4.
每一种语言都承载着一种独特的文化。在汉语中,尤其是古代汉语中,有数量十分庞大、种类十分繁复的尊称和谦称;而英语中则很少出现尊称和谦称。这样迥异的语言现象体现了中西方文化的不同。  相似文献   

5.
礼貌是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礼貌系统在任何民族的语言文化体系中都占有一席之地。礼貌系统包含的内容十分宽泛,从语言学角度来看,它包含了所有的礼貌用语。礼貌用语范围相当丰富,有的专用于称谓,有的专用于寒暄,但仅从礼貌这一特殊角度切入,则可分为尊称和谦称两大类,尊称和谦称构成了礼貌称谓系统的全部内容。本文仅就中西(英语)尊称系列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古代,人际交往极其讲究礼仪。一般说来,在相互言谈或书札来往中,提到自己要用谦称(卑称);与此相反, 在称呼对方时,则往往用敬称 (尊称),除了关系交恶有意侮辱对方外。关于谦称和敬称的构成,  相似文献   

7.
古代汉语中存在着大量的谦称、尊称,也有一定数量的谦敬副词,这两类词的共同点都是表示谦恭和对别人的尊敬。谦称是表示谦虚的自称。古代汉语中,表示谦称可以自称卑贱不德的词语,如“寡人、孤、不谷、愚、鄙人、老拙”等。也可以自称低贱的身份,如“臣、微臣、卑臣、...  相似文献   

8.
1古代人称。学古文必然讲到古文化常识——人称的问题。我就用替换法指导学生说:古代的人称有谦称和敬称两种,如‘令堂’‘阁下’等是尊称,‘鄙人’‘老妇’等是  相似文献   

9.
搜集莆仙戏古剧本中习见而当代口语和剧本已不使用的特殊称谓词语,依性质分为亲属称谓、尊称、谦称、蔑称和身份称谓五类,分别举例说明,可作为莆仙戏具有古老性、保守性特征以及方言词汇发展变化的证据。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古代,对人的称呼有谦称和尊称之别。特别是在谦称上,常常使用带贬义的词,反词正用。这种称呼今天看来似乎觉得好笑,但却反映了当时的一种社会现象。历经几千年流传至今,从中可以看到我们的先辈谦恭之至,我们的民族是名副其实的礼仪之邦。下面是对几个常见例子的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1.
《幽明录》一书中使用了大量的称谓语,其中指称对象和用法既丰富又复杂,文章使用定量、定性的统计法,探究了其中的社会称谓的情感表达方式,从音节上、词性上、词义上分析了《幽明录》中尊称、谦称的表达特点,发现《幽明录》在尊称、谦称使用方面比较显著,既有沿用上古的,同时出现了不少新词,在指称和语法功能方面都有新突破,旧有的称谓词也增加了新义。除此之外,表达尊称、谦称的称谓语在构成形式上也有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汉语的人称代词和日语的人称代词在形态、用法等方面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日语里人称代词有谦称和尊称、男性用语和女性用语等语用上的差别,日常生活口语和正式场合用语有很大区别,其复杂程度要比汉语高得多。作者对关于日语教学中人称代词的一些问题发表看法。  相似文献   

13.
古代涉"工匠"义的词语,名词较多,主要由单音词和双音词构成,其中双音词占绝大部分。由于受语言表达精确性和经济性的双重作用以及语言约定俗成规则的影响,古代涉"工匠"义名词一直处于一个发展与更替的动态系统之中,有的词语出现较早,有的出现相对较晚,有的逐渐消失,有的则直到清代甚至现代汉语中仍见使用。在现代汉语中,"工"、"匠"、"工匠"等仍见使用,但"工"、"匠"已经不能单独使用,必须以合成词的形式出现,"工匠"一词已经成为取代其他词语而独立广泛使用的最主要的涉"工匠"义词语。  相似文献   

14.
高中语文第一册《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某子冠毕”的“某子”注释为“孙昌胤自称”,此注欠妥。“某”用在对话或书信中,表示谦称,相当于“我”,这是占汉语中常见的用法。“子”是男子的尊称,用来专指有德的人。由此引申为对人的尊称,可译为“您”。这  相似文献   

15.
侯宏玉 《现代语文》2007,(10):32-32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在称谓方面很讲究,主要有尊称和谦称,其它有自称、他称、鄙称、专称、代称、惯称等. 谦称 谦称,表示谦虚的自称,用来表示谦称的词叫做谦辞.可以分两种情况来认识和掌握.  相似文献   

16.
敬称词语和谦称词语在不同的文化中具有不同的特点,如果对该文化不熟悉,交流中会产生很多的麻烦。因此,基于跨文化交际和语用学的相关理论,本文从中西文化对敬称词语和谦称词语的认识方面做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汉语的称谓语丰富多样,在具有礼教宗法传统的中国社会里,称谓是一种极具文化内涵的语言现象。文章以能真实反映魏晋面貌的笔记体小说《世说新语》为对象,从尊称、谦称、昵称和蔑称入手,考察了《世说新语》的情感态度称谓系统,并进一步探索了儒学和玄学对当时的人们思想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学习语文词语,要时刻不忘作古今对比。一方面,学习文言词语时,要努力去发现它在现代汉语中的用法和意义并加以比较,看发生了什么变化,即“以今证古”。另一方面,学习现代某些词语时,也要力求到古代语言中去寻找它历史上的踪迹,探究它的本采面目,即“以古证今”。 就第一点说,不少古代词语到了现代,意义发生了变化,有的变化还不小。如《口技》:“便有妇人惊觉  相似文献   

19.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孔子强调:"不学礼,无以立。"《荀子》上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孔子教给弟子的"六经"中,礼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古人说话、写信也讲究礼节,注重遣词在称谓方面很讲究,主要有尊称和谦称。有些表示称呼的词语至今仍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20.
古人在对话或书信、奏议中 ,常用谦称代替第一人称 ,用尊称代替第二人称。它们多表示单数。一、谦称。1、臣 ,如 :北方有侮臣者 ,愿借子杀之。———北方有个侮辱我的人 ,希望借助您杀掉他。2、孤 ,如 :今数雄已灭 ,唯孤尚存。———如今那几个英雄已经被消灭 ,只有我还存在。3、寡人 ,如 :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我用五百里的地方来交换安陵。表示谦称的还有“仆”、“妾”(女子 )、“窃”等。先秦多用“臣”表示谦称 ,秦代以后专为臣子对帝王的自称。“臣”可加上“等”字表复数。“寡人”、“孤”是帝王专用的谦称。二、尊称。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