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词义的泛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词汇是语言系统中变化速度最快的要素。一种语言里词汇系统的变化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词的新生和消亡,另一方面是词义的变化。词义的变化更直接地表现出词汇系统的动态性。词义发展变化的方式之一就是词义的泛化,泛化包含了词义演进的过程和结果,词义泛化的动因(motivation)是多方面的,是经济原则、语用修辞、认知语义共同作用的结果。中还简要介绍词义泛化的基本方式。  相似文献   

2.
"裸"族词中的X由身体到物品事物一直到行为方式,其词义也相应地由原始的内涵意义"赤身裸体"到其隐喻义"没有包装"一直到其再概念化的隐喻义"公开、透明、完全、彻底"。"裸"义不断扩展、引申,成为时下的流行语。由此可见,隐喻义是语义产生的重要渠道,隐喻作为人类认知事物的一种基本方式,是汉语词汇和词义流行与泛化的重要工作机制和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3.
科技术语的词义泛化现象在语言中非常普遍,越来越多的科技术语和行业语涌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极大地丰富了词汇,改变了术语的专业性和单义性。本文通过举例来说明英语中不同领域科技术语的词义泛化在日常生活中的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4.
词的理据是指事物和现象获得名称的依据,说明词义与事物或现象的命名之间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人们头脑中已有的认知世界知识对事物的体验和感知。从理想化认知模型理论出发,解释词汇理据产生的认知机制,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促进学生习得词汇的热情,还为词汇教学研究指明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词汇问题一直是外语学习者关注的焦点。词义的理据性,说明的是词义与事物和现象命名之间的关系,词义在语音、形态、语义等方面存在理据,对其研究将有助于外语学习,尤其是对词汇的掌握和理解。  相似文献   

6.
李艳 《毕节学院学报》2009,27(11):13-18
移就修辞的词汇化形式表现为完全词汇化、移就造词和准词汇化三种形式.不同的词汇化形式表明移就修辞结构可以造成移用词语的语义演变.移用词语的语义演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主要表现为义域扩大、词义主观化、词性转移等,移就造词也促使其词义进一步泛化.  相似文献   

7.
行业语指社会上某一行业、部门通用的词语,在语言发展内因和外因的作用下,大量的行业语经过语义泛化、变异进入全民通用词汇中。行业语的泛化是汉语词汇系统中词义演变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行业语自身获得更大程度的认同,最终得以保全、发展的一种重要途径。隐喻和转喻是行业语泛化的认知基础。  相似文献   

8.
词汇有概念意义、内涵意义、社会意义、反映意义和搭配意义之分。依据这些意义联想到英语词汇中的多义词或词组,发现它们的各个词义与这几种意义密切相关。由词汇的概念意义来推断或联想其它词义,可以相对容易地掌握词的所有词义,从而提高学习词汇的效率和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9.
词语的来源错综复杂,训释词义也可以从多角度去探讨.中古汉语有不少词语来自汉译佛经,就存在梵、汉两个不同的词汇系统,可从不同词汇系统的词义比较,帮助解决释义问题.事物是互相联系的,也可以从同一词汇系统中词与词相互间的关系,帮助考释词义.  相似文献   

10.
汉语词汇研究的认知学基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原已建构的“认知·解释——文化——哲学”研究思路,为了探寻从认知角度研究汉语词义词汇形成发展的内在依据、基本规律及其在民族人与生存环境互动中的作用的具体方法,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并构筑汉语词汇研究的认知学基础:一,分类与所指事物的类型化;二,概括与所指事物的词义化;三,表征与所建词义的词符化。  相似文献   

11.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词汇是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词汇教学包括教授词汇的读音规则、构词法,要掌握它们的词义及词类,更要掌握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这就要求教师应科学地、系统地把单词教给学生,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单词的词义、词类和习惯用语及固定搭配。  相似文献   

12.
词义的理据就是事物现象得名之由,主要分为语音理据、形态理据和语义理据。在介绍这三大理据的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将词义理据理论应用于词汇教学,指出了该理论对于词汇教学所起到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大纲中明确地指出词汇教学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正确地读出和写出学过的词语,懂得词语的意思,注意积累词语并能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正确运用。”其中以懂得词语的意思最为重要。因为只有懂得了词语的确切意义,才能读懂或听懂句子、理解成段的话和整篇文章,才能运用它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因此,必须在词义教学上多下功夫。一、结合事物理解词义教学有关事物名称、颜色、形状的词,可以出示挂图或实物帮助学生理解。如教学“橄榄绿”一词,如果教师出示橄榄树或其果实的挂图,学生就会  相似文献   

14.
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词汇也在发展演变,"脱"就是其中一例。作为现代汉语使用的高频词汇,"脱"的词义纷繁丰富,既有实词义也有虚词义。从上古时代起,绵延至今,"脱"的词义和用法一直处在不断演变的历程中。本文梳理"脱"的词义演变脉络、并尝试探究其词义演变的原因。"脱"的词义演变主要是历经了词义引申和词义虚化两个阶段。  相似文献   

15.
形容词"任性"由"任"和"性"所组成的动宾短语演变而来。汉唐时期,"任性"开始连用,明朝时期开始出现词汇化倾向,直到清代最终词汇化为形容词。在现代汉语中,"任性"词义更加泛化,多带有调侃或宣扬意味。"任性"的发展过程中,频繁使用和重新分析等动因和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姑娘"在古代文献和现代汉语中是非常常见也是使用频率很高的词。"姑娘"的词义系统也是非常丰富的。试分析"姑""娘"和"姑娘"在文献中的词义系统,并试图从语源上探求"姑娘"一词的词义发展源流和脉络。"姑娘"词义系统经过了复合、泛化、引申等过程,反映了汉语词汇的词义系统的历时和共时变化。  相似文献   

17.
词义变化是词义发展中的重要内容,对于词义的研究,不应侧重于变化的外部原因.更重要的是变化的内部原因--语言内部规律.语言系统对其自身内部词汇的价值因素积极进行选择和限制,从而使词汇价值发生变化,进一步词义开始演变;同时每个词在词这级语言单位中,也会通过自身所形成的价值平衡系统来进行价值因素的选择,从而使词义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8.
敦煌文学作品对于语言研究的意义之一,就是它以多量的新词语及新词义丰富了近代汉语词汇的研究,对古籍整理、辞书修订、汉词词汇系统和词汇史的研究,都有直接的推助作用。敦煌文学作品的语言研究是一种基础性的研究,应当继续,更应提高以精益求精。本文就王梵志诗歌词语,或新求词义,或析辨词义的理据,或对已有释义另作磋商。由于词义持解不同,或导致对诗的理解及评价完全相反,文中也简为申说。以引王梵志诗句及编号,全依  相似文献   

19.
英语的词义非常丰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构词法、词义转换等方法进行词汇教学,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阅读中进行学习,通过比较、联想等方法能使学生更准确地掌握词汇学习规律,培养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20.
在基本翻译方法的基础上,分析英语日常用语的隐喻对器官、动物、植物以及其他事物词汇的词义的扩展,同时指明了词义的扩展的根本依据——相似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