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8 毫秒
1.
有效拓展有助于促进课堂动态生成,激活课堂气氛,有助于巩固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如何进行有效拓展呢?进行了一些探索,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捕捉课文空白,进行适度拓展;二是捕捉课文难点,进行多元解读;三是捕捉课文类型,丰富情感体验;四是捕捉节选课文,了解原著魅力。  相似文献   

2.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语文教科书从三年级开始,在一些课文的后面编排了资料袋和阅读链接,这些资料我们统称为拓展信息。这些信息,可以称得上是一部小型的百科全书,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纵横五千年,内容丰富多彩,拓展了  相似文献   

3.
陈洁 《教学月刊》2008,(7):53-54
课文背诵对英语学习非常重要。通过必要的背诵记忆,学生可以拓展基础知识,丰富语言素材,增加语言积累,培养良好的语感,促使语言输出规范化。初中生正处于记忆力的旺盛期,课文背诵对于他们来说本应是件轻松的事情。但在实际教学中,一些学生却反映尽管自己很用心背了,但就是记不住、背不全;有的学生甚至对课文背诵心存畏惧,谈背诵色变。  相似文献   

4.
英语学习需要大量的语言输入。通过课文背诵可以有效达成:扩大词汇、增强语感、发展思维、促进表达等目标。在英语教学中,通过指导学生理清脉络来降低课文背诵的难度,识别类型来增强课文背诵的活度,剖析框架来提升课文背诵的效度,拓宽思路来拓展课文背诵的广度。  相似文献   

5.
当前,文本拓展几乎已成为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必要环节。如何开展高效的课堂阅读拓展教学?让课前拓展成为课堂教学的基石课前拓展性阅读的目的在于为学生进行课堂阅读打好基础。课前我们可以让学生利用网络了解课文的写作背景、了解作者的相关信息、阅读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知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学生更好地学习课文储备能量。文本拓展要为学生的课堂阅读服务,应该着眼于学生学习的  相似文献   

6.
阅读延伸拓展的目的是什么?从字面上看,"延伸"是从课文中走出去,"拓展"是让学生有更深更广的视角。鉴于延伸拓展所具有的功能,在实施新课标后,这种阅读教学形式得到了认可和推广。课文是教学之本,课堂活动都要聚焦课文。拓展的基点是课文,拓展的时空也是课文。拓展是思维活动的扩张,如增加思维深度、扩大思维的广度等。那么,怎样把握好语文阅读教学的延伸拓展呢?  相似文献   

7.
黄荣川 《现代语文》2005,(12):117-117
续写课文是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有机结合.它既可以紧密结合教科书,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要想在那些百读不厌的名篇佳作后面再创辉煌,难度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初生的牛犊不怕虎",只要鼓励学生大胆突破思维定势,敢于用挑剔的眼光、用挑战的精神对待名篇,就能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具体地说,对一些故事性较强、情节曲折的课文,可以采用如下的续写方法:  相似文献   

8.
英语教学,无论是词汇的教学、句型的教学还是课文的教学,运用“短文长教”,对词汇的用法、句型的练习以及课文的理解都可以进行丰满、拓展,让学生得到举一反三、得法课内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徐继超  林海华 《教师》2014,(4):59-60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是以主题单元的形式编排的,略读课文是单元主题的一次有效拓展。不同的略读课文,它所拓展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对不同类型的略读课文进行分门别类,才能真正找准略读教学的关键点。当略读课文侧重内容拓展时,要注重整体贯通,自主引导;当略读课文侧重语言拓展时,要注重对比教学,自主学习;当略读课文侧重学法拓展时,要注重方法承接,自主实践;当略读课文不能归结时,要注重采用变式,积累延伸。教师应充分发挥略读课文的教学智慧,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和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翻开小学英语教材,一幅幅色彩鲜明、生动形象的插图使人眼前一亮。这些课文插图为英语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也拓展了英语教师的教学视野。利用课文的插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感知课文内容,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等。  相似文献   

11.
<正>1.回归文本,感受语言在新课程标准的引导下,一些教师越来越注重拓展教学,反而忽视了教材文本。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是教学展开的基础,其选择和编排都是经过合理安排的。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应该以文本为基础,在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课文的基础上,再进行有方向性的拓展。与基础教育其他阶段的语文课文相比,高中课文具有更强的文学性与专业性,每一篇都值得细细品读。出色的文章往往能将作者的情感、思想倾向  相似文献   

12.
阅读教学拓展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全新理念,是阅读教学基于文本和超越文本走向生活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的拓展要求以课文文本为核心,由课文文本引出拓展契机,围绕加深对课文文本理解的目标,开阔课文文本的学习背景,将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培养及生活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有大语文的理念,实施开放式的教育,这就决定了语文课堂教学要立足课文,又要跳出课文,重视向课外拓展。但从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课堂教学中的“拓展模仿秀”也流行起来,漫无目的、不着边际、高耗低效。这里边的误区必须澄清,并采取一些对策,以利及时加以解决。下面笔者就联系教学实例谈谈个人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导入课文,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情感共鸣;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可以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运用多媒体再现、解读课文感人情节,可以丰富情境,突破重难点;运用多媒体向课外延伸拓展,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多媒体,确实是我们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好帮手。  相似文献   

15.
为拓展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我们应努力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课外阅读。笔者认为,工作中应坚持以下几条原则。1.趣味性原则指导小学生开展课外阅读,首先要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1)以课文激趣。在学习了一篇课文后,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外对相关内容进行拓展阅读,加深他  相似文献   

16.
张荣超 《成才之路》2011,(36):89-I0014
一、提示连接,整合内容,拓展思维 1.“提示连接”概括的基本内容 “提示连接”概括主要是指在课文的阅读理解中,设置一些常用的连词提示,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整合相关词语表达,补充完整句子的表达。一般训练内容通常可以从概括情节(内容)、评价人物、品味语言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7.
基于课文的"主题式"拓展阅读,主要从"单元主题""课文拓展点"这两方面进行多渠道拓展,实施海量阅读,并强调课内阅读方法的迁移运用,通过做批注、摘录、搞活动等强化阅读效果。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建议·教学组织与实施》中说:“课文背景资料和课外延伸拓展要适时、适量、适度,内容应与课文有密切关联。”“背景资料”也称“背景材料”,是指与课文相关的,与文中人物、情节和内容有关联的,但在课文中没有展现或完全展现的资料。它通常包括文章中事件发生的社会历史背景、作者写作此文时的一些特殊的生活状况、写作目的,当然也包括作者生平等。  相似文献   

19.
正《红楼梦》是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其中的许多著名片段被选入中学课本,其中《林黛玉进贾府》就被选进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二之中。在教学这篇课文时,不能将它仅仅作为一篇独立的小说来学习鉴赏,因为这篇课文不仅可以作为一篇独立的小说来鉴赏,它的身上还担负着为高二选学文科的学生开展名著导读的任务。所以教师在学习课文时还要拓展一下整部书的重要内容,如书中一些重要的人物形象特征,以便学生在读书时能读得更细致一  相似文献   

20.
方仁艳 《教学随笔》2013,(16):66+80
课文是课堂教学的根本,拓展延伸也要围绕课文进行,不能脱离课文另起炉灶,专谈课文涉及到的"言说对象",那样的话拓展毫无意义。本文首先分析当前散文教学低效的几个现象,然后提出了提高散文教学的几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