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影响教师参与教育改革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忠魁 《教育科学》2001,17(1):10-13
任何教育改革最终都要依赖教师来执行,教师既是改革的对象,也是改革的主体,掌握教师参与教育改革的内在因素,建立有效的教师参与教育改革的促进系统,是教育改革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中国台湾地区自1994年颁布实施《师资培育法》后,经数年的探索与实践,逐渐建立并完善了其教师证照制度,建立了师资培育认证、教师检定及教师评鉴为一体的教师证照制度,开创了师资培育改革的新篇章.进入21世纪,以资深教师辅导为特色的实习制度,使其教师证照制度再上新台阶,整体提高了教师专业素质,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地区在师资现状、未来需求及人文背景等方面存在较多共同点,因此台湾地区的师资培育改革为大陆师资培育制度的完善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政治解严后,台湾教育改革开始全面启动,师资培育由一元化、公费、统一分配、中小学教师分流培育等方式,改为多元化以自费为主公费为辅、不统一分配、中小学教师可合流培育等方式办理。师资培育由计划型、定向型改为储备制、市场制的自由开放式。对台湾师资培育改革的情况简介和分析,可以为我们当前正在进行的教育体制改革和研究,尤其是师资培训等方面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教育改革并不总是"打开希望之门"的力量,常常会产生改革疲劳现象.教育改革内容繁杂凌乱消耗了教师们的时间和精力,教育改革流程快速推进使教师对最新的改革倡议是否会持久深表怀疑,教育改革资源和改革工具的不足使教师心有余而力不足.  相似文献   

5.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教育改革,而每一次教育改革又都把课程改革作为主要内容,可以说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纵观我国自建国以来的几次大的教育改革,也可以发现这个规律。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一方面,它自身内容必须配套进行,包括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及教材的编订等多方面因素;另一方面,作为教育改革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还必须同教育的整体改革配套进行,包括改进教学管理方法,加强师资培训等因素。课程改革的这两个方面都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应该在改革中担任重…  相似文献   

6.
我国小学科学教育师资目前处于一种尴尬地位,一方面它肩负着极其重要的课程改革的主要执行者的责任,另一方面它自身却又难以胜任改革所赋予它的重任.深入了解并分析小学科学教师的现状极其形成的原因,从而找到一条适合小学科学教育深入进行改革的路子极其重要.本文想就此做些探讨,希望能对小学科学教育改革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教育改革的成本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一项改革都需要支付一定的改革成本,而教育改革成本增加是教育改革深化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从主体角度划分,教育改革成本可以划分为政府改革成本、学校改革成本、教师个体改革成本等,要使各种成本最小化,就要建立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避免不合理的成本产生.  相似文献   

8.
教师教育政策改革是近年各国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重要课题。2001年,挪威大力推进基础教育改革的力度,关注中小学教育质量的提升。为实现高质量的教育,挪威政府认为,高质量的教师和教师教育改革是核心因素(Buchberger,Campos,Kallos.& Stephenson,2000)。为此,挪威在教师教育政策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相似文献   

9.
教育改革中的教师改革往往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教改是否成功往往起到重要的影响。韩国曾经在20世纪末发起过一场长达十年的教育改革,在此过程中对也尝试积极地对教师进行改造。韩国人类学家徐根元对此进行了深入的人类学研究。作者指出,这次教育改革主要是一次自上而下的威权式改革,并从工具理性的角度对教师的价值重新进行定位,使得教师的主体性被剥夺,并成为利用改革过程中提供的资源为个人牟利的个体。通过两个田野调查个案的比较,作者揭示了这场教育改革的弊端。最后,作者用“蒲公英”和“向日葵”来象征性地表达,在这场教育改革过程中,教育价值日渐凋落,而追求个人成就的功利性教师茁壮成长。这意味着这场改革以失败而告终。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亮点,也是教育改革的难点。大量调查结果显示,教师未充分参与课程改革制约了新课程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教师培养模式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张斌贤 《教育研究》2005,26(12):19-24
近10年来,若干所高校为适应基础教育发展对教师的新的需要,自发地开展了教师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形成了多种教师培养新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沿袭多年的单一的教师培养模式,形成了立体的、多样化的教师培养模式的新格局。从对其中“4+2”模式的分析可以看出,它适应了教育发展特别是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但我国在教师培养模式方面的改革还刚刚起步,还面临诸多的困难和挑战。因此,应当确立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在教师教育改革中的战略地位,加强对教师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促进教师培养模式改革的多元化和整体化,将教师培养模式改革与教师教育改革有机结合,以适应基础教育发展对教师素质不断变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我国高校教师培训改革发展的前瞻与对策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确立并逐步完善的今天,我国高校教师培训在培训体制、资源配置、培训模式等方面存在的一些带根本性的问题,已成为制约和影响高校教师培训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因素。改革培训体制、优化资源配置、创新培训模式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
结合"国培计划"实施现状,探讨了教师培训改革的有效途径,指出新时期的教师培训工作必须按照以人为本、科学规划的要求,坚持教师为培训主体,改革现有的教师培训体制,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师培训体系,以满足教师不同成长阶段的培训需求。  相似文献   

14.
针对当前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以及基础教育新一轮新课程改革对新型师资规格的需求,总结了当前部分高师院校进行的综合型教师教育改革试点的状况,提出了构建适应基础教育改革需求,特别是适应西部民族贫困地区基础教育改革的高师院校教师教育"综合型"教师培养模式,包括主辅式、整合式、分—综式("3+2"专升本)培养模式等。  相似文献   

15.
基于卓越教师培养的教师教育品质保证是一个系统工程,近年来,教育部出台的卓越教师系列政策为我国教师教育改革提供政策依据和制度支撑,开创了教育的新局面,但新的问题也随之出现。培养卓越教师,构建教师教育品质保证制度,是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的政策选择。卓越教师培养政策追求的是一种高品质的教师教育,具有自身的制度逻辑和发展脉络。政策指引是教师教育品质的外部保证;机制创新是教师教育品质的内部保证。为保证教师教育品质,应大力推进教师教育一体化发展,构建多元协同、内外兼修的教师教育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6.
作为新建本科院校的优势专业、品牌专业,师范专业需根据教育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加以培植、提升。应以“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学科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为指导思想,打造“通识课程模块+学科课程模块+教师教育课程模块+实践课程模块”的模块化教师培养课程体系.以形成提升师范生为师素质的“宽口径、厚基础、重学科、强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7.
选择性教师证书计划作为当代美国重要的教育改革运动,是取得教师资格证书的非传统路径。选择性教师证书计划的实施主体多样,服务对象广泛,实施过程归纳起来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招募与筛选;提供培训;安排实习;评估与认证。当前,我国非师范人员入教职前的培养及教师资格认证,成为保障开放型教师教育体系质量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8.
高等师范院校“综合型”教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针对当前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以及基础教育新一轮新课程改革对新型师资规格的需求,总结了当前部分高师院校进行的综合型教师教育改革试点的状况,提出了构建适应基础教育改革需求,特别是适应西部民族贫困地区基础教育改革的高师院校教师教育"综合型"教师培养模式,包括主辅式、整合式、分—综式(专升本)培养模式等。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综述了教育部师范司召开的“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研讨会”(暨高层专家咨询会 ) ,并主要从我国新时期的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师范院校的历史使命、开放灵活的教师教育体系建构和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措施等几个方面作前瞻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教师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教育质量的高低,教师教育担负着提高教师素质的重任,可见教师教育改革是教育改革的关键。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西方新一轮教育改革中,许多国家都将教师培养和培训的改革作为重点。美国的专业发展学校和英国的校本教师培训就是这种改革的产物,它们所反映的面向中小学实际需要的教师教育观,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未来教师教育的发展方向。因此,考察英美教师教育改革的经验,能为我国当前的教师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