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其实并不复杂,就是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使生命得到健康的成长.这本来是一个常识,令人震惊的是,很多的家长和教育人在做着与常识相反的事情,而大家似乎又都停不下来,被一种莫名的力量裹挟着,推着继续朝前走.虽然我们很赞成教育内容、方法、途径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但是教育就是教育,教育无需那么多所谓的“创新”,多少仁人志士都曾大声呼吁过,多少悲剧也在敲响着警钟,应该让教育回归常识,回归人性,回归本色. 倘若一种教育不把人性放在眼里,只把应试作为目标,使学生的头脑中充满死记硬背的知识,心中充满生活的焦虑,对人的精神幸福越来趣陌生,距离人性意义越来越遥远,我们有权问-下:这还是教育本色吗?教育必须告别这种难受、忍受、煎熬.  相似文献   

2.
新课标呼唤人文精神的教育,呼唤充满与崇高人性的对话。审视我们的行为,我们始终习惯把学生看作是一个"认知体",把训练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信息结构能力作为基本目标。不难发现,我们的语文课堂始终没有解决这样几个问题:重思想教育而忽视生活情  相似文献   

3.
曾经有人把“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作为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条原则。思想政治工作要不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当然是要的。思想政治工作如果不注意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就达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但我们决不能忽视一条更为重要的原则,这就是思想政治工作应当首先是教育人,只讲尊重、理解和关心而不讲教育,思想政治工作势必会失去原则性和战斗性,失去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同志在《讲话》中,对生活与艺术的关系作了科学的、深刻的阐述,闪耀着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光辉,至今仍然对我们的艺术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历史告诉我们:掌握生活与艺术的辩证法,艺术创作就充满生气和活力,呈现出百花争艳的繁荣局面;如果把生活与艺术对立起来、割裂开来,我们的思想陷入唯心论和形而上学的误区,艺术创作就会暗淡无光,愧对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5.
我们往往经由阅读和理解一本书而获得对一个人的阅读和理解,对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与思想空间的阅读和理解。如果一本书充满了思想,我们获得的就将主要是思想,而不仅仅是一本书。《课程与教学哲学》有许多思想启迪着我们,笔者仅能择一而述:论著中突出而深沉的美好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6.
首先 ,请大家思考这样两个问题 ,如果一只狼遇到一只羊 ,它是去追捕还是回头就跑?如果狼遇上的是只老虎 ,那狼又会作何反应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你看 ,一只没有聪明头脑的野兽在不同的环境中都会对自己有个正确的评价 ,更何况我们这些高智商的人呢?因此 ,我们人更应该有自知之明。人在环境中生活 ,而这些环境的构成又错综复杂。一个人如果不知道自己的优缺点是什么 ,不知所处环境会给他带来什么 ,那他还怎么去治学、创业和处世?一个人如果过高地估计自己 ,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 ,这种人即使确实有一定的能力 ,也难免失败。如战国末期赵国…  相似文献   

7.
我们的中小学校长,相当多数“姓钱不姓教”,整天为钱发愁,为钱东奔西走,有多少心思和精力花在教育教学上?而且,一校之长,什么事儿都是“一把手工程”,上头方方面面的“检查”、“验收”、“达标”会议都得应付,因而有几个是真正意义上的教研和科研的带头人?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教育投入问题,如果不真正实现学校后勤社会化,如果不大大减除名目繁多、劳而无功的差事,许多中小学校长必然疲于奔命,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就会变成一句空话。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教师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培养创新型的学…  相似文献   

8.
今天,我们所从事的教育是一个充满激情、充满挑战、充满智慧的事业。这个事业的本质就是人的教育,因为教育一旦离开了人,离开了人的灵魂或人的精神,就不成其为教育。作为一名肩负着人的教育的校长,必须思想敏锐、情感丰富、肯于躬身、善于反思,不仅要在大事上把握好教育的方向,更要善于在人们司空见惯的小事上捕捉到教育的契机。如果校长能把身边的每一件小事都能“制作”成育人的  相似文献   

9.
皮特·卡尔森 《初中生》2011,(2):F0003-F0003
如果只给你一张白纸,你能创造出什么?发挥你的想象力.就能把一张普通的白纸,变成一件有创意的艺术品。  相似文献   

10.
论人性假设理论与团队管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西方管理思想史上对人性探索的历史回顾,以及对近些年来盛行的工作团队的介绍,可以看出团队对员工人性方面的充分发挥有积极的一面,但同时也存在着问题。以往的人性假设理论只注重个体的需要以及积极性的提高,没有把人放在群体中去研究,忽视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生产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对工作中的人性进行全面的重新探讨,形成新的人性假设,以促使管理理论、管理思想和管理制度等发生相应的改变。  相似文献   

11.
让班里充满友爱,这是建设优秀班集体必不可少的条件。因为只有在班级成员互相尊重、理解、帮助、和睦相处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坚强的班集体。而要让班里充满友爱,班主任就要在培养班级成员的爱心上下功夫。晓之以理启迪爱心列宁说:“我们要努力把‘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和‘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原则灌输到群众思想中去,变成他们的习惯,变成他们的生活常规。”遵循列宁这一教导,我组织学生召开了“让班里充满友爱”的主题班会。学生们从“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等方面积极发表意见。他们的意见大多是正确的,但也有个别学生认为“让班里充满友爱,会否定人的个性,是在主张‘吃大锅饭’。”针对这些模糊认识,我作了重点发言,指出,人有个性,也有共性。每个学生有了爱心,并不等于就没有了个性,相反,它会促使个性健康发展。只强  相似文献   

12.
《初中生》2006,(6):29-32
多少年来,我们一直回避着这个话题:人性到底是善还是恶?如果是善,那就是一个皆大欢喜的世界,每个人的心里都会感到快慰。如果是恶,那就有些糟糕了,承认了它,岂不是承认自己是坏人一个,甚至把自己与动物划上了等号?我们心里是那么的不愿意!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是缺乏人性关怀教育,长期以来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过分强调工具性、群体性,忽视人的精神性和个性,导致培养出一批只识德性、没有个性的人.文章在回顾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人性缺失的同时,为未来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科学的宏观发展蓝图.  相似文献   

14.
爱国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中一个永恒的主题.时至今日,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更是中学历史教学的一个重点.然而就现在一般普通中学看.我们只重视了中国历史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对世界历史而言,则侧重于国际主义的思想教育.但事实上,如果在世界历史中渗透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其意义不可低估,特别是对于高三历史教学意义更加重要.因为我们所提倡的国际主义与爱国主义.二者是互相统一的、是不可分割的.现就关于这一问题作初步的探究  相似文献   

15.
现代人性观与心理教育人性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人性假设是构建心理教育范式的逻辑起点和思想基础。从心理学发展的历史来看,人性是不同心理学学派间争论的焦点之一,有认同也有分歧。就心理教育本身所包含的意义而言,心理教育应该是一种最基本的人性教育,因此,重塑现代人性是心理教育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6.
张文质(以下简称张):有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我们的孩子低年级的时候都非常乐意表达,课堂上非常活跃,到小学高年级的时候,就开始沉默寡言了。那么到了初中、高中,就越来越不会说话了。到了大学的时候,如果让学生自由举手发言,往往没有人发言。那种内在的表达的欲望、表现的欲望受到了扼杀。人性的这个方面过早就枯萎了。我们从人性的角度来说,所有的人都有一种表达的欲望、表现的欲望。我们谈教育的人文精神一定要还原到具体的教育生活中去,从具体的教育行为来看我们的教师是怎么做的。如果不能还原的话,这个价值追求不能和老师的具体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7.
黄桂英 《语文天地》2013,(13):27-28
当今的语文教学在高考的指挥棒下一味追求升学率,处处弥漫着功利主义,把充满人文关怀的语文课程变成了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甚至纯粹的应试训练,只注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却忽略了情感教育,导致学生情感世界的荒芜和人格的残缺——沮丧悲观、冷漠自私、脆弱伪善……情感教育的缺失扼杀了绝大部分人的基本人性。"你是创造未来人的雕塑家,是不同他人的特殊雕塑家。教育,创造真正的人,就是你的  相似文献   

18.
学会宽容     
不是埋怨得太多 而是我们要求得苛刻 如果每个人都在奉献自我 生活就变成了五彩的花朵 只要学会宽容 人生就会充满快乐 适应生活 道路自然就会宽阔 言川/图学会宽容@绿洲~~  相似文献   

19.
子舆不苦恼     
《庄子》记载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子舆天生浑身缺陷,驼背,隆肩,颈脖朝天。有人不无恻隐地问:“你一定为你的形象很头疼,很苦恼吧?”子舆昂然回答说:“我为什么要苦恼呢?如果老天把我的左臂变成一只公鸡,我就让它高亢地呜叫,为人们报晓;如果老天把我的右臂变成一只弹弓,我就用这打下斑鸠烧着吃:如果老天把我的脊椎变成一辆马车,  相似文献   

20.
教育是思想的启蒙。教育自身充满了思想的契机和需要,教育与思想结下不解之缘。让教育充满思想和智慧,是教育的自然需求,也是教育的崇高境界。中国民主促进会广州委员会的会员文集,把这一主题突出出来,读之使人为之一振,大有得到提升和启迪之感。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而且,这里说的人是我们社会的未来,是我们民族的希望,是数以亿万计的群体。对人的教育,不仅意义重大,而且内容极其复杂多样,引领这样一个无与伦比的工程的,是人的思想。而形成我们的思想的,是我们的事业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