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基于能力本位的应用型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强调人才培养应以提高职业能力为核心,根据职业能力的要求设计和构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及素质培养体系。本文在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例,分析其职业能力的构成要素、探讨其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建设的基础上,提出应用型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2.
当前,建设类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不能突显专业特色,课程体系构建学科化,岗位职业能力不突出,且普遍存在"结而不合"的现象。建设类高职院校应构建符合专业特色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要体现"职业岗位能力本位化",教学过程要"项目化或产品化",考核方式要多样化,企业锻炼要关联化,充分发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高素质、高技能专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新形势下企业用人观念的转变对职校学生的职业能力提出了新要求,这需要职业学校确立以综合职业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理念,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基于对职校学生职业能力的构成分析,提出了培养和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谭颖燕 《广西教育》2013,(23):181-182
阐述职业素养的内涵,对"工学结合、能力本位"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概述,探讨如何通过构建"工学结合、能力本位"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5.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在办学中采用"411"人才培养模式.强调以能力为本位,以提高职业能力素质为目的.为适应该人才培养模式,建工专业坚持以能力培养为核心、课程体系开放、课程内容整体优化和强调特色建设的原则,构建能力本位课程体系.并实行选课制、学分制.制定与能力本住相适应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大纲,建立系列课程建设制度,改革考核方式,全方位保障课程体系改革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1"阶段的学习内容与特点,提出其学习评价的思路与四项原则,即职业为先、能力本位、过程并重和评价主体多元化原则,构成"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学习考评指标体系,并提出完善评价体系的对策与建议,以此通过学校和企业两个育人环境,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实现学校与企业、学生与员工的零距离接轨。  相似文献   

7.
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职业能力培养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基本内涵,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主要体现在以就业为导向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构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推行以真实工作任务或社会产品为载体的教学模式,构建"双师"素质高、"双师"结构合理的工程型专业教学团队.树立"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人才培养理念、强化校企合作机制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8.
高职"市场营销"课程教学存在能力本位,以及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两张皮",思政课程教学"孤岛化"等现实困境.立足于高职院校,基于"市场营销"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以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强化职业道德、职业认知与职业能力教育等,形成纵向为主、横向为辅、纵横交错的多元整合人才培养模式,教学中将营销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9.
我国高职教育课程模式改革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的"学科本位"课程模式造成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实际效果与市场需求之间的脱节。为突破学科系统化的课程模式,我国职业教育界在实践中努力探索新的课程模式。由此,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相继出现了如"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式、多元整合课程模式、工作任务导向的课程模式等多样化的课程模式。从总体上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发展呈现出以综合职业能力本位的课程观为指导、以职业分析为基础、突出工作本位学习等趋势。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施工组织与管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基于"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施工组织与管理》课程改革模式,该模式围绕卓越工程师本科工程型人才培养通用标准,依托实践与创业基地,通过重组教学内容、项目驱动化教学、开展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课程设计等多种措施提高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
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已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实证研究表明,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受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课程体系、教学制度、环境氛围等多种因素影响。构建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应树立先进的创新型人才培养观、创建全新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平台、完善系统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提供良好的创新型人才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12.
经济社会对应用型会计人才的需求以及国家对管理型会计人才培养的号召,既给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提供了机遇和发展方向,也使高职院校面临人才培养困境。结合"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发展环境,本文以构建创新型的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为目标,提出构建"理实一体化"、"岗证对接"、"四训递进"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滞后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课程体系,全面提升高职院校培养管理型会计人才的能力和效果。  相似文献   

13.
校企"双主体"育人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其中职业院校和企业作为育人的两个主体,是处于平等地位的两个实体。在当前形势下,政策引导、利益驱动、本质使然、发展需求等条件的引导下,根据校企"双主体"育人的目标性、灵活性、规范性和终身性的特点,在高职《营销与策划》专业中的人才培养模式、目标、课程开发、人才评价等方面,实施校企"双主体"育人的实践探索,在办学体制机制、教学设计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4.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间的人才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导致高校人才市场出现人才评选已显频繁、人才头衔几近泛滥、人才流动产生失序、学术失德事件频出等不良现象。究其缘由主要有三:一是高等教育政策的刺激,二是高校发展战略的推动,三是人才自身发展的诉求。有效治理高校人才市场需从人才流动调控机制、人才评价体系、人才管理制度、人才薪酬制度、科研诚信制度以及学校战略引导等方面完善人才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5.
会展专业人才根据专业化程度可以分为核心人才、辅助性人才和支持性人才等层次。目前我国会展专业人才供求失衡,严重制约了会展业的发展。会展专业人才的培养可采取"一引导三主体"的培养模式,使政府引导与会展企业培养、高校教育和社会培训"三主体"之间紧密联系、相互促进,共同构成我国会展专业人才培养的完整体系。  相似文献   

16.
卜复鸣 《职教通讯》2020,(2):118-122
“香山人才”是指熟练掌握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高素质专门人才。“香山人才”的培养途径主要有家族式传统技艺传承、企业技能大师工作室、产教融合化传承、名师培训、技能比武等方式。针对当前“香山人才”的培养途径,可做如下优化: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完善“香山人才计划”培训体系;建立培训学院,与职业院校开展实质性的深度合作;鼓励著书立说,走文化相融的“香山人才”可持续发展之路;营造工匠文化,确立尊匠崇能的人才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人才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要素。当前,苏州人才总量已近300万人,高端人才工程与计划更是为经济发展动力的变革提供了有力支持,但是,苏州人才工作也面临政策新机遇、市场新变革和发展新需求等新课题以及人才环比增速持续放缓的挑战。在人才工作发展新阶段,苏州还需以目标格局和制度创新“顶天”,以政策有效落实和创新创业活跃“立地”,在人才工作目标定位、产业协同体系、人才培育供给、人才市场体系、人才管理技术、合力工作机制、离岸创新基地、绩效考核评估等方面协同发力,提升全球人才集聚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8.
以“新工科”人才培养导向来建设力学专业,聚焦本科教学中人才培养问题,围绕人才培养的多层次、工程化、创新化目标,通过课程体系、实践体系、创新体系的改革与重构,形成以“培养服务于需求”为宗旨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在校学生实现对知识、技能等需求提供保障,促进本专业的良性发展和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颁布以及各大高校纷纷设立人工智能专业,需要积极开展有关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研究。本研究采用比较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对人工智能领域的翘楚——斯坦福大学的人工智能人才培养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斯坦福大学通过持续的改革与创新,形成了一系列典型的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特征,具体表现为:第一,基于跨界融合理念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第二,基于“全人”理念的一体化人才培养机制;第三,基于内联与外延理念的多元化人才培养策略;第四,基于开拓创新理念的“灵魂”型人才培养氛围。以斯坦福大学为鉴,未来可从创新跨界融合机制、积蓄人才培养源动力和强化“项目依托”环境建设三个方面入手,构建适应我国国情和发展需求的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学已无法满足社会对该专业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必然也就还存在很多的问题。要求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在教学中进行相应变革,人才培养要满足市场需求的现状,就必须创新打破传统的封闭格局,并以社会应用需求为导向,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根据视觉传达专业的特点,我们应当围绕“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深化改革教学结构,凝练特色的教学目标,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创新+应用”型教学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