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英语"作为英语在中国的国别体变体,受汉语的干扰是毋庸置疑的.汉语的语义特征自然地被带到使用者的英语中.语义迁移的表现有语义的增加、减少和错认.本文从这三个方面,讨论"中国英语"中的词汇、句式、篇章(交际模式)上的语义迁移现象,并且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旨在指出对中国的英语教学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出版"走出去"战略已取得一定成效,但是依然存在诸多问题.本文总结了出版界存在的对"走出去"对外宣传不够、外向型选题建设薄弱、缺乏精通国际出版市场的专业人才以及专业的版权输出中介机构不够发达等几个问题;并从政府作用、出版社自身外向型选题建设、出版"走出去"路径创新等几方面提出了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3.
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国际影响力迅速提升,在国际事务上已是与美国这个超级大国抗衡和磋商的主要力量,此点毋庸置疑,然而在许多涉及文化、意识形态的软实力方面,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看法是不确定、不透明、不理解.对于中国的国家形象,现在的认识是中国经过了挨打、挨饿的阶段,目前进入了一个挨骂的阶段."挨骂"其实就是舆论、传播领域的战争,是争夺话语权、确立合法性、塑造有亲和力和说服力的国家形象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电视外语频道的作用尤其重要.早在1986年,上海电视台首次在中国电视荧屏上播出英语新闻.上海外语频道的前身东方卫视英语栏目,也始终是走在中国国际传播前沿的一支劲旅.  相似文献   

4.
这几年,中央的一号文件谈的都是"三农"问题."三农"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5.
中国之声是中国广播界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且惟一覆盖全国的广播节目,其节目内容、形式等方面都有极大的可资借鉴之处,本文从节目内涵、选题、音响使用等方面,分析了中国之声特别策划的"家书里的中国"的节目特色.  相似文献   

6.
刘斌 《现代出版》2002,(1):28-29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为中国出版业进一步更新观念和发展壮大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世界贸易组织的产生以及它的一系列规则的制定,是从世界各国人民长期合作的实践中总结出的文明成果.中国主动要求融入这一文明体系,无疑是迈向世界的巨大进步."入世"将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对于出版业亦是如此.但是,面向新世纪,中国出版业已经面对着沉重的压力与严峻的挑战;而加入世贸组织,更使它将承受前所未有的冲击.概括起来,这种冲击主要来自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文章在对"十三五"时期中国出版业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对"十四五"时期的中国出版业提出建议.文章对"十三五"时期中国出版在政策、产业、服务、传播、技术、监管六个方面取得的重要成就进行了总结,也提出了存在着质量问题、客观差距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矛盾等问题.文章提出,"十四五"时期,中国出版应着力提升供给体系质量、推动行业结构性优化并加强应急管控与服务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8.
"知识工程"是建设未来知识经济社会重要的奠基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内容有四个部分:一、知识经济的涵义和它的六个特点.二、以新经济增长理论与可持续发展观论述知识经济与社会发展和文化教育的关系.三、优化国民素质是知识经济社会的客观需要,也是中国"知识工程"的重要目的.四、从社会文献传播理论、教育手段、摆脱困境的紧迫要求三个方面论述中国"知识工程"的重要意义和社会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陈明 《声屏世界》2017,(5):14-16
中国国际电视台开播,是实现习总书记"两个引导"指示的重要举措.要提升中国国际电视台对外传播效果,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雄厚的资金投入,全球招聘优秀员工,相对宽松的政策;独特的"中国"视角;敢于触碰"敏感"话题;善于利用全球主流新媒体网站、社交平台.  相似文献   

10.
人的知识结构对于事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对于出版行业这样一种知识密集或者说知识的制造行业来说更是如此.在中国近代出版生长过程的那个时代,知识结构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一方面编辑出版人的知识结构既决定了出书结构,另一方面那一时代旧的知识结构已不合时宜,需要重塑一个时代的新的知识结构.  相似文献   

11.
近十年来,中国出版业不断探索"走出去"的机制、方法,对"走出去"的产品、形式进行创新,已经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主体和支柱行业.2017年,恰逢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中国出版业又在许多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迈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代.  相似文献   

12.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童书出版高速发展,中国已成为童书出版大国.但与世界童书出版强国相比,中国童书出版仍然面临市场话语权不足、内容原创力不够、出版"走出去"机制不完善等方面的问题.积极参加世界知名童书展、打造本土童书展、深度融合出版模式、加强对人才的培养是中国童书"走出去"的重要方法.未来,通过增强童书出版的大格局意识,实现由产品销售向版权贸易转变,中国童书"走出去"之路必将更加宽广.  相似文献   

13.
中国期刊的"跨国经营"战略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让中国期刊走出国门,在跨国经营的征途上谱写中国期刊的辉煌篇章,是几代中国期刊工作者的梦想.现在应该是实现这个梦想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4.
上海社会团体从事到外地旅游考察活动的起步时间并不很早,这主要是因为到外地去必须有赖于交通条件,而十九世纪中叶,中国的道路建设及交通工具都尚欠发达.但进入民国以后,沪宁、沪杭甬铁路已先后开通,到二三十年代,中国的公路建设出现较大进步,因为这个前提,一些团体有了组织旅游考察活动的热情,特别是那些青年团体,例如上海基督教青年会,在这方面显得很活跃,也办得比较出色.  相似文献   

15.
在写实影像中阐发东方式的情思感想是中国电影独特的审美理想和美学形式.它会通了传统绘画概括夸张的手法、丰富的联想以及用笔虽简但意境深邃的表现能力,营造了中国影片的"象外之象"、"境外之旨"和"神似"之美.  相似文献   

16.
刘叶华 《出版广角》2018,(10):33-35
从版权贸易、本土化出版、国际渠道拓展和数字图书资源库建设四个方面的实践案例,可以看到部分中国出版企业在向"一带一路"国家传播中国文化、推广中国图书的过程中积累了不少经验,其行业运作规则和运作模式可尝试在出版业内推广.  相似文献   

17.
以<四库全书总目>"别史类"为讨论范围,通过比较对照<中国丛书综录>和<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的分类,指出3个书目在处理"别史类"方面存在的异同之处,分析其产生异同之原因,旨在为当前正在编纂的<中华古籍总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田龙过 《传媒》2018,(12):91-93
"一带一路"中国价值观国际传播是寻求共识的过程.基于国际关系共识,挖掘丝路历史记忆,在多元差异的价值体系中求同存异,是"一带一路"倡议落实的基础,也是中国价值观国际传播的核心内容;依托"母题"和"原型"等世界性的话语形态、文化元素和叙事框架,搭建起价值传播的"共识"之基,是中国价值观国际传播的策略.有了这两个共识,"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的价值目标、价值传播和价值实现才能得到有机统一,才能伴随着"倡议"的落实实现中国价值观国际传播的最大效果.  相似文献   

19.
刘彤 《传媒》2021,(5):28-31
回顾国产动画历史,"中国学派"不仅奠定了中国动画的艺术高度,也为中国动画人才队伍的构建、优化和提升做出了积极探索.与此同时,"中国学派"在商业性营销、电影语言运用、现实题材和全龄化故事讲述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也成为其遭受欧美动画挑战和国内影视观众诟病的主因.全方位认识"中国学派"在模仿中蹒跚学步、在包容中独辟蹊径、在融合中开创未来的创作历程,对当下动画专业开展人才培养具有很强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图书馆学"的建设与中西文化交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清菊 《图书馆杂志》2005,24(7):3-5,16
回顾百年历史,中国图书馆学的发端、发展过程不仅是一个引进西方文化或西方科学的历程,而且也是中国人思考如何创建中国自身的图书馆学的历程。在这方面,梁启超所提出的“建设中国的图书馆学”的思路,至今依然具有不可磨灭的思想意义。本文以梁启超在中华图书馆协会成立大会上的演说辞为切入点,在中西文化比较的视野下探讨了这一思路的内容,及其所包含的深刻寓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