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电路图将实验器材连接成电路是高中物理实验的基本要求之一,连接电路的题目在高考实验题中也经常出现.据历年来的试卷分析资料反映,学生连接电路正确率很低,错误很多.为解决这个问题,本人设计了简单适用的教具--模拟电路连接示教板,以加强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下面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2.
<正>电学实验,无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实验都要连接电路,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都会用到导线,导线看似对实验的影响不大,实则导线如果不好的话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影响实验效果。笔者所在学校的实验条件有限,连接电路时只有如图1所示的导线可以选用。这种  相似文献   

3.
实验考查是高考物理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高中物理电学实验以其考查知识点较多和要求思考问题全面等特点成为历年高考中物理实验考查的热点,从统汁结果看考查较多的是电路连接及电路与器材的选择.如何正确选择电路和器材,这不仅要求对实验原理有透彻的理解,同时要求学生根据实验要求正确选择各种器材,设计实验电路并能止确连接器材的实物电路.  相似文献   

4.
10年来,全国高考物理试题中的恒定电流实验试题频频出现,引起了广大物理教师的高度重视.由于实验中的实验原理及电路的设计可以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电学仪表及变阻器供电电路的选择可以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实验电路的实物连接可以考  相似文献   

5.
一、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认识什么是电路,一个简单电路由哪几部分组成。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 3.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实验能力。 二、教学重点 电路(简单电路、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等)的连接。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三相交流负载电路实验教学采用手工连接电路、手工改变电路负载连接状态的方法,时间花费多,也存在用电操作安全的问题。通过WiFi技术,可以实现对电路设备的无身体接触控制。在实验室已有电工学实验箱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WiFi技术的三相交流负载电路实验装备改造方案。以变易学习理论为指导,介绍了通过该实验装备对三相负载电路的有关特征进行变易以促进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7.
新编四年级科学下册"电"单元第5课"导体与绝缘体"教学内容的实验安排是:让学生用导线、电池、小灯泡、鱼夹连接如图1所示的电路.在实验时,学生首先将两鱼夹连接,小灯泡发光,证明电路导通无故障.然后依次在两鱼夹之间接入铁丝、铜丝、铝丝、橡皮、布条、塑料等材料,学生看见有的材料接入电路中小灯泡发光,有的材料接入电路中小灯泡不发光.  相似文献   

8.
2010年宿迁市开始实行理化生实验操作考查,"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是2011年宿迁市中考物理实验考查内容之一。由于只用一只电流表,学生连接电路的次数多,所花的时间长,部分学生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实验。适当的实验技巧可以大大节约学生的实验时间,从而顺利完成实验。在平时实验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掌握这一实验技巧。  相似文献   

9.
实验复习课最忌讳的是老师在黑板上讲实验,学生在纸面上做实验,课下背实验的做法.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实验知识后,应该不失时机地有计划地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把实验考查与知识考查、能力考查结合在一起进行,以培养他们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电学实验复习后,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知识,可布置给学生这样一道题:电路连接实验:将蓄电池组、两个小灯泡、一个开关组成串联电路,使开关同时控制两盏灯,但某学生在电路连接完还没有闭合开关时,两灯都已发光,当闭合开关后,灯L_1反而熄灭,而L_2仍发光.请指出该实验中的接线错误.  相似文献   

10.
多年来,全国高考物理试题中的恒定电流实验试题频频出现,引起了广大物理教师的高度重视,由于实验中的实验原理及电路的设计可以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电学仪表、变阻器及供电电路的选择可以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实验电路的实物连接可以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所以这部分内容成为高考命题专家历年命题的重点和热点.  相似文献   

11.
一、实验创新背景家庭电路是北京师范大学版九年级物理教科书第十一章第五节内容,主要是研究家庭电路的组成、连接以及各个组成部分的作用。这一节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紧密,与生活中的用电安全息息相关,学生除需了解家庭电路的连接原则之外,更应理解其中的道理,以提高安全用电意识。  相似文献   

12.
历年高考中,电学实验中的滑动变阻器连接作为一个知识点经常考查,而学生对滑动变阻器连接常常出现错误。怎样选择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方法呢?下面对这个问题作简要分析。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有如下两种接法,在这两种接法中,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R0)对负载RL的电压、电流强度都能起控制调节作用。我们通常把图(a)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连接称为限流接法,此电路称为限流电路;图(b)电路中的滑动变阻器的连接称为分压接法,  相似文献   

13.
电流这一节是学生学习稳恒电流的基础。这一节教学中,我采取愉快教学法,使学生比较容易地理解概念,牢固地掌握形成持续电流的条件,为学习稳恒电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下面谈谈笔者对电流一节采用愉快教学法的实施方法。一、关于产生持续电流条件的教学先复习电流、电场、静电平衡等概念,接着让学生做实验。第一个实验是让学生按下图所示电路用棉线绳连接好,关闭开关K,看电路里有没有电流。再去掉棉线用导线连接好电路,关闭开关K,看电路里有无电流。师生共同分析第一次实验无电流而第二次实验有电流的原因。通过实验分析学生很快得出形成电流的第一个条件是要有能自由移动的电荷——自由  相似文献   

14.
一、激发学生动手实验的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关键激发学生动手实验的兴趣,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起始兴趣,造成跃跃欲试的心理状态。在探索过程中,教师要设法强化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并用实验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达到创新的目的。例如,教电路的串联和并联的实验,导入新课时,教师运用“CAI”动态图像演示两只小猴连接并联和串联电路竞赛的画面。其中一只小猴不慌不忙,很细心地照电路图连接;而另一只小猴则急急忙忙、粗心大意地抢速度,不仅电路没有接…  相似文献   

15.
1 制订具体教学目标 课文里写的该实验的[目的]是:“学会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连接方法”,对此我们制订的具体目标是: (1)能识别电路:会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能识别给出的电路图和实物电路的连接方式; (2)会依图连物:能依据给出的电路图(含连接电路的具体要求),用笔画线连接实验电路(含连接电路元件);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电磁学实验中一种高效连接电路的方法——区间连接法,该方法将各个仪器用具的接线端作为分界点,把一个电路图划分为不同的区间,然后按各区间内所需导线最少数逐个区间进行接线,从而大大减少了接线错误.它有别于传统的电路连接方法——回路连接法,在实际的连接中,按回路连接学生容易连错;相比之下,区间连接法则高效准确得多.  相似文献   

17.
电子实验技能是电气专业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方面。通过实验可以培养学生正确选择、使用仪表和仪器设备,按图连接电路并完成实验内容,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以及编写实验报告的能力,从而可以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为了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应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一、要重视实验课前的预习在实验课中,有些实验组进展顺利,实验线路一次连接成功,实验步骤清楚,测试准确。但有些实验组,实验线路反复几次连接错误,有的学生是对照老师给出的实验步骤,看一步做一步,测  相似文献   

18.
吴昊 《物理教师》2003,24(1):49-50
电路连接和电路识别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教师常常通过演示和让学生自己动手连接来熟悉电路 .但由于演示实验的可视性差 ,而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又受实验条件限制不能反复练习 ,因而影响了教学效果 .还有 ,在电路识别练习中 ,经常需要移动元件位置 ,反复画电路图 ,影响教学效率 .利用flash5 .0的“库”和“元件”概念 ,事先制作好各种电学元件及元件符号存入库中 ,使用时从库中取出 ,在flash的编辑环境中进行电路连接练习和电路识别训练 ,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准备工作运行flash ,新建文件后按主菜单的“插入”→“新建元件” ,…  相似文献   

19.
在初三对这两节的教学,按照课本的安排,通常是先由教师讲解并作串并联电路的演示实验,总结出串并联电路的区别及其识别方法,然后再指导学生做第八节实验。这样教学,教学效果比较差。原因之一,初中学生理解能力比较差,老师讲解时,由于大多数学生没有实际接触过实验用的电路元件,因而感到比较玄;老师做演示实验时,接线过程不易看请,学生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灯亮灯暗上,冲淡了教学重点——串并联电路的区别及其识别。原因之二是,课时安排比较困难,教师作“电路”的演示实验时,没充余时间讲电路的连接方法及要点,再加上接线过程学生看不清,接下去第二教时直接让学生去完成“八、实验”,一般学  相似文献   

20.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重视实验是学好物理知识的关键。而要想做好电学实验则必须迅速准确地连接电路实物图,这是学生必备的一项实验操作技能,也是中考考查的重点内容。现就电学实物图连接的注意事项和步骤做一下解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