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术套路训练中运动员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及培养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我效能感是心理学和社会学的重要概念,在竞技武术套路中,运动员的自我效能感对运动员的训练、比赛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的研究方法,以自我效能感创始人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为依据,探讨了影响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员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及如何培养和提高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员的自我效能感,找出在竞技武术套路训练中可以遵循和有效的培养途径,对提高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员的训练质量和对未来比赛充满信心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提高短道速滑运动员自我效能的心理训练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李勇 《冰雪运动》2005,(2):8-10
自我效能的心理训练是通过调整短道速滑运动员的心态促进最佳竞技状态的形成,提高运动员比赛成绩的一种重要途径和方法.通过分析自我效能对运动员训练和竞赛成绩的影响,提出自我强化训练、归因训练、放松训练、表象训练和积极暗示训练等有针对性的心理训练方法,帮助运动员提高自我效能,从而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和训练比赛成绩.  相似文献   

3.
竞技健美操训练中运动员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和培养途径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匡小红  王硕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21(3):113-114,F003
自我效能感对改善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学习心理及行为有独特的作用。通过对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自我效能感的形成进行探讨,认为有几条在竞技健美操训练中可遵循且行之有效的培养途径。对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能自觉、刻苦的训练,自信有能力掌握技术和对未来比赛充满信心起到一定的作用,对提高竞技健美操的训练质量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4.
依据自我效能理论和竞技运动的相关理论知识构建运动自我效能感量表的初步框架,结合运动员访谈结果编制运动自我效能感初量表。对180名运动员施测,数据采用项目分析和因素分析等方法考察问卷的信度、效度。结果表明,经修订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其结构可包括训练效能感和比赛效能感两个维度。由此得出结论:该量表可用于我国运动员的运动自我效能感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自我效能感在网球运动中的作用及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自我效能理论在网球运动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发现自我效能感对网球比赛具有重大影响,特别是具有相近网球技能的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的出色程度不同,甚至相差悬殊;突出强调了自我效能感在调节网球比赛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并从自我效能感在网球比赛中的重要作用出发,分析影响网球运动员自我效能的因素及其提高方法。  相似文献   

6.
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在某一水平上对自己能否完成某一活动的主观判断能力和信念,它对竞技健美操运动员无论在训练和比赛中都具有独特的作用,培养良好的自我效能对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能刻苦认真的训练、自信有能力掌握技术和在比赛中竞技水平稳定良好的发挥具有重要的作用。建议各竞技健美操专业队在日常训练中重视队员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自我效能对排球运动员的作用及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我效能是个体在某一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它对排球运动员无论在训练还是比赛中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培养队员良好的自我效能感对队员竞技水平稳定良好的发挥、球队整体水平的保持和提高以及取得优异成绩方面具有深远的影响.建议各排球专业队在日常训练中重视对球员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体育师友》2018,(1):36-37
如今在运动心理学专研和探究中,在中国对自我效能的研究不完全彻底,也不够体系,最为重要的是缺少对详细的体育项目的研究,而对运动员的自我效能感研究更是少之又少。通过对惠安县田径教练和运动员问卷调查,进行数据统计,并参考大量这方面的相关文献,对田径运动员进行了自我效能感功能分析,其实践的主要意义在于,对于教练培训运动员自我效能感有一定的作用跟影响,为了更加深刻地了解运动员在竞赛和平时训练中自我效能的结构特点和认知水平,有效的帮助运动员竞技水平和训练水平的提高,并且为其提供了科学训练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优秀运动员Choking现象的个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目的性抽样选择一名高级射击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对个案进行深入、动态、全景的了解,揭示了高级运动员Chok ing现象产生的心理因素。研究结果认为:高级运动员是因为努力于将注意力集中在比赛过程而导致Chok ing现象发生;运动员过强的自我意识、不合理的自我定向目标和较低的比赛效能感是产生Chok ing现象的主要因素;自我意识影响目标设置,目标设置影响比赛效能感,三因素间相互联系;状态焦虑不是高级运动员发生Chok ing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不同难度目标设置对乒乓球运动员接发球准确率及自我监控能力影响进行实验研究,试图探讨合理的目标设置能有效地促进运动员的接发球准确率及自我监控能力。结果表明,乒乓球运动员在23个/min发球频数情况下接发球的准确率最高,这是乒乓球运动员接发球准确性的适宜频数;中等难度的目标设置训练能有效地提高运动员自我监控能力;乒乓球运动员自我监控水平可以促进其接发球准确率的提高;目标设置训练可有效地提高乒乓球运动员不同发球频数和不同接发球落点下的接发球准确率;运动员接发球准确性提高的进程是符合运动技能形成规律的。目标设置训练可较好地促进乒乓球运动员运动成绩的稳定发挥;目标设置训练可有效地提高运动员自我监控的准备性、意识性和执行性,而对计划性、方法性、反馈性、补救性、总结性的控制效果更加明显。目标设置训练能较好地促进乒乓球运动员自我监控能力的提高;影响乒乓球运动员自我监控能力的主要因素是信息加工能力、自律的调控能力和对策的应变能力。  相似文献   

11.
自我管理一直是高校运动员有效平衡学习、训练和生活的能力,也是实现自我价值和成就目标的必要途径。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自我管理、运动成就目标以及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自我管理中的时间管理、学习管理、认知管理、情绪管理、压力管理、健康管理、绩效管理及激励管理八个维度两两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并与自我效能感及运动成就的三个维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运动成就中的任务目标、自我关联目标及他人关联目标三个维度之间两两呈显著正相关,并且与自我效能感呈显著正相关;自我效能感在自我管理与运动成就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即高水平运动员的自我管理不仅能直接影响其运动成就,而且可以通过其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其运动成就。建议:高校要因材施教,从高水平运动员的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出发,改善高校的管理环境,在促进高水平运动员自我管理能力的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促进获得优异竞赛成绩。  相似文献   

12.
教练效能对运动员自我效能和比赛成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探讨篮球教练效能、运动员自我效能和球队比赛成绩的关系。参加2009年全国少年篮球比赛的134名男运动员和128名女运动员及23个球队的主教练接受了运动员自我效能问卷和教练员效能感问卷的测试。比赛成绩采用全国青少年篮球教学训练大纲中的方法评分,即队数减名次乘以3.5。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教练员效能可以显著预测运动员自我效能和球队比赛成绩,其中动机激励效能是最佳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法建构运动员的心理胜任特征模型。运动员心理胜任特征模型是由对运动员参加体育竞赛具有核心作用的心理要素构成的开放的动态系统,由支持系统、动力系统和调控系统三个子系统构成。支持系统是基础,为运动员参加训练和比赛提供前提条件;动力系统是关键,能够激发运动员的训练动机,提升参加比赛的自我效能感;控制系统是保障,将动力系统引向正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运动员自我参赛角色定位:全新挑战,冲击到底运动员对重大比赛的感觉需求程度:渴望趋近,主动投入运动员对重大比赛的自我效能感:特色自信,从容应对运动员临场应变的意识储备:快速适应,把握节奏  相似文献   

15.
王智  张忠秋 《体育科学》2003,23(3):121-128
随着高水平竞技体育运动的发展,运动员间的竞争愈演念烈,运动员的心理状态与运动成绩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过去运动心理学领域比较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在运动员消极心理状态的调节方面,对运动员积极的心理状态研究得比较少,尤其是比赛中积极的心理状态研究更少。比赛中积极的心理状态是运动员取得比赛最佳成绩的心理保证。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采用心理剩量学和结构方程模型检验等统计学的方法,研究我国技能类项目运动员比赛最佳心理状态的结构模式。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技能类项目运动员比赛最佳心理状态由8个相互关联的因素构成,按重要性从高到低依次排列分别为:任务挑战性与个人能力的平衡、清晰的反馈、注意集中在当前任务、明确的目标、自我目标的体验、控制感、动作与意识的融合以及自我意识的丧失。本研究的第二个研究目的是探讨影响比赛最佳心理状态形成的主要个体状态性心理因素以及这些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研究假设竞赛自我效能、赛前状态注意、赛前状态焦虑和比赛目标定向4个个体状态性心理因素与比赛最佳心理状态的形成有关。结果表明,高竞赛自我效能和高赛前状态注意水平是促进技能类项目运动员形成比赛最佳心理状态的重要个体状态性心理影响因素;高任务目标定向水平有助于运动员注意力集中在当前任务,促进比赛最佳心理状态的形成;自我目标定向与比赛最佳心理状态的形成关系不显著;个体失败焦虑和社会期待焦虑通过状态注意间接阻碍技能类项目运动员比赛最佳心理状态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影响少年速滑运动员比赛成绩相关心理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宋毅 《冰雪运动》2008,30(3):60-63
少年速滑运动员由于正处在特殊的年龄阶段,其心理发展的速度往往滞后于生理的发展,加上比赛中激烈的竞争刺激,必然会导致由于心理因素而产生影响比赛成绩的现象。通过心理问卷法、文献分析法、调查访问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影响少年速滑运动员比赛成绩相关心理因素的类型、特点和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自我效能感、焦虑、情绪记忆、场依存性是影响比赛成绩的重要心理因素,男运动员和女运动员在情绪记忆和自我效能感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自我效能对改善技巧啦啦队运动员的训练心理及行为取向有独特的作用。通过对技巧啦啦队运动员自我效能的形成进行探讨,总结几条在技巧啦啦队训练中可遵循且行之有效的培养方法,能使技巧啦啦队运动员自觉、刻苦、有效地训练,并自信有能力完成“抛接”、“翻腾”、“托举”、“金字塔组合”等难度动作的技术技巧,对比赛充满信心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为提高技巧啦啦队的训练效果和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体育与科学》2015,(6):91-96
以102名优秀运动员为被试,进行训练比赛满意感、心理疲劳和运动动机的测量,以检验运动员的训练比赛满意感与运动动机的关系以及心理疲劳在两者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1)运动员训练比赛满意感与运动动机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训练比赛满意感对运动动机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2)体力/情感耗竭在运动员训练比赛满意感与运动动机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3)运动负评价在训练比赛满意感与运动动机之间具有显著的中介作用。可通过有效缓解与降低运动员的心理疲劳来提高训练比赛满意感对运动动机的积极效应。  相似文献   

19.
在短道速滑比赛中,心理训练是影响运动成绩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为使运动员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针对少年短道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得知少年短道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的方法有:日常的心理训练;训练中的说服诱导;自我的心理调节;赛前的强化刺激等。  相似文献   

20.
许多冬季项目都具有比较高的损伤风险,如单板滑雪、高山滑雪和自由式滑雪等。如何帮助这些高风险项目的运动员应对运动损伤的挫折和康复治疗的挑战,是备战北京冬奥会面临的重要课题。研究介绍了心理保障团队如何帮助一位中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受伤运动员LGZ应对康复困难并重返国际比赛的心理康复历程。基于中国运动员心理建设系统,为LGZ的心理康复训练制订了三重目标:1)减少运动损伤的心理应激,积极参与康复治疗,尽早回归正常的训练和比赛;2)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平稳的心态参加训练和比赛;3)提升文化素养和精神境界,不断完善自我,促进终生发展。从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历时1年的心理训练中,共对其进行了5种心理干预:提供心理支持、实施表象训练、开展心理讲座、制订比赛预案和提供心理咨询;还通过心理测试来监控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并采用运动员个人评价、主管教练评价和竞技比赛表现来评估心理训练的效果。在为期1年的心理训练结束时,这名运动员逐渐克服了运动损伤所带来的焦虑,建立了伤后康复的自信,提高了自我控制的能力,并在平昌冬奥会上取得了她个人的最佳成绩,获得了冬奥会奖牌。这一案例提示我们“术道兼修”的心理训练具有一定成效,也带给我们许多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