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习重点 :了解父亲不顾一切抢救儿子的经过 ,感受父爱的伟大。教学难点 :让学生明白这对父子为什么了不起。根据本文的特点 ,可确立如下的学习目标 :(1)自学生字新词 ,理解课文内容 ,想像父亲抢救儿子的场面。(2 )运用“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阅读方法 ,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感受父爱的伟大。(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A教案一、初读课文 自学字词初读课文 ,学生通过查字、词典 ,结合课文中的句子认识本课的生字和新词。要求学生认识的生字有“墟 (xū)和砾 (lì)”,要求学生读准字音的有“失去”和“失常”的“失”,读 shī不读 shí;…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标:1.读准本课18个生字的字音,学会其中的15个,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体会作者用词准确及对于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天都峰的高和险,体会“我”和老爷爷是怎样相互激励、战胜困难的。4.学习多读多想的读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教学重点:读书感悟“我”与老爷爷是如何相互激励爬上天都峰的,在读中学习多读多想的读书方法。教学难点:体会小姑娘和老爷爷是怎样相互激励,坚定爬天都峰信心的。教学准备:1.课前师生共同查阅有关介绍黄山(或天都峰)的资料(文字、图片、音像等)。2.多媒体课…  相似文献   

3.
孙园岭 《考试周刊》2013,(46):46-47
<正>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的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读课文。2.指导学生朗读,通过指导学习,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结合课文理解古诗。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标 :  一、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   二、概括课文中心思想,学习分清课文主次的方法。   三、学会本课生字词,会用“居然”、“成熟”造句。   四、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重点目标 :  一、理解父亲赞美花生语句的深刻含义。   二、学习分清课文主次的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1.检查生字词的认读。 (投影出示生字词 )  2.请大家谈谈通过课前预习,你自己读懂了什么 ?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  在学生汇报时,教师适时评价。…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理解“胜负”、“不解”两个词语。2 .了解溪水变化的原因 ,激发学生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情感。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 ,能有感情地朗读。教学准备 :CAI课件。教学课时 :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一、学会本课生字。二、理清脉络 ,熟读课文。教学重、难点 :熟读课文。教学过程 :一、设置疑问 ,导入课题。二、初读课文 ,学习生字。1.借助拼音 ,学习生字 ,掌握识字方法。2 .指导学生写字。三、感知课文 ,理清脉络1.分段轮读课文。2 .检查读文情况。3.自由读课文 ,理清脉络。四、巩固…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的 :1 .教育学生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培养他们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质。2 .练习运用一边读一边想和联系上下文及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读书方法 ,理解“奋力”、“终于”、“居然”等词语和文中爸爸说的话 ,从而正确理解课文内容。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练习用“比”、“一会儿……一会儿……”等词语造句。4.进一步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合理想象 ,增强学生主体意识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学重点 :1 .弄清“我”登爬天都峰前后的思想变化。2 .读懂课文结尾爸爸说的话教学准备 :本课教学软件 CAI一套。…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 8个生字 ,1 2个生词。2 .能联系课文理解“众星拱月”、“瑰宝”、“精华”等词语的意思 ,能结合重点词语理解句意。3.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它的毁灭 ,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 3、4节。教学重点、难点 :课文第二段 (2— 4节 )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学生是很难体会到的 ,运用多媒体演示、朗读训练、讲解等方法再现圆明园景观 ,帮助学生理解体会 ,激发学生情感。教学准备 :1 .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2 .收集关于圆明园的资料。教学时间 :三课时。教学过程 :…  相似文献   

8.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七个生字,掌握生字中出现的新部首“土、彳、夕”,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用“很多、到了”练习说话。 2.指导学生看懂图意,培养观察能力。通过看图学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小猫种鱼为什么收不到鱼,从而教育学生在向别人学习的时候要动脑筋,不要生搬硬套别人的方法。 3.培养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认识 14个生字。会写“卜”、“又”、“心”、“风”四个字。认识 3个偏旁“草字头”、“走字底”、“风字旁”和一个笔画“卧钩”。扩展学习本课以外的有关汉字 ,扩大知识面。2 .能力目标 :通过拼读音节读课文 ,掌握生字字音 ,了解儿歌内容。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来理解词句。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认识一些蔬菜 ,了解它们的一些特点。3.情意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乐趣 ,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 :认识表示蔬菜名称的汉字 ,了解有关蔬菜的特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是本课教学的…  相似文献   

10.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练习用“一边……一边……”说话。 2.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从小就要喜欢读书,而且要专心读书,才能增长知识,长大成为一个有学问,对祖国有用的人。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相似文献   

11.
教学目标 :1.认识 18个字 ,学会其中的 15个。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 ,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准及对于表达文章思想感情的作用。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读懂课文内容 ,了解天都峰的险峻 ,体会“我”和老爷爷是怎样相互汲取力量 ,战胜困难的。4 .学习多读多想的读书方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教学重点 :读书感悟“我”与老爷爷是如何互相激励着爬上天都峰的 ,在读中学会多读多想的读书方法。教学难点 :读懂文中爸爸说的话。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揭示课题(课前延伸 ,自主搜集有关本课的资料 ,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1.学习交流有…  相似文献   

12.
教学目的 :1 .学会本课 4个生字 ,理解“举止特别”、“境界”、“一丝不苟”等词语的意思。2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3.学习作者是怎样积累材料的。教学重点 :1 .理解鱼游到纸和游到心里的关系。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学习作者是怎样积累材料的。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 ,交代学习目标1 .导入 :学习一篇新课文。2 .齐读课题。3.出示学习目标 (投影仪 ) :(1 )深入理解课文 ,学习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2 )初步学习作者是怎样积累材料的。二、交流预习内容 ,提出问题1 .检查生字读音 :罢 …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标:1.识记:学习本组生字、新词,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2.理解:运用“边读边想”的方法,了解峨眉山上的路是怎么铺成的。联系全文,理解“他们是真正的无名英雄”的含义。3.技能:学习和运用“边读边想”的方法,逐步明确读书时应该怎样读和怎么想,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4应用:在阅读中,能运用读想结合的方法,读懂词句、段落,理解文章内容。5情感:教育学生学习铺路人不畏艰辛、默默奉献的精神,懂得尊重普通劳动者及他们的劳动。教学重点:1.运用“边读边想”的方法,了解峨眉山上的铺路人是怎样铺路的,认识到铺路人…  相似文献   

14.
常言道:不动笔墨不读书。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动用多种感官共同参与,记忆、理解的效果会更好。边读边划,让学生通过动脑、动眼、动手、动口,真正读懂课文。下面我就以“读划”结合的方法谈谈《寒号鸟》一文的教学。一、初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预习课文时,要求学生边看课文边用铅笔划出本课的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词语组合要正确,弄清多音字的读法。由于本课生字较多,我采用学  相似文献   

15.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要求掌握的10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结合具体语言环境重点理解“刻着”和“时刻”两个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毛主席关心爱护人民群众,为人民解决吃水困难的事迹,教育学生缅怀革命领袖的丰功伟绩。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比较“丰,幸”、“宀,穴”两组容易混淆的偏旁。 3.看图熟读词语,借助插图理解词语,把识字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7.
一、目标设计1.发现本课组字规律并以之帮助识记“尖、尘、古、早、会”五个生字。2.能认读、理解五个新词。3.写对写好五个生字。知道“上下结构”的构字形式。二、过程设计(一 )分组根据前测 ,将学生分成两个学习小组。A组 :基本不认识本课的生字 ;B组 :能正确认读本课全部的生字。(二 )两位教师分头协同指导两组学生学习A组1.课件出示 ,复习独体字 :小、大、土、十、口、日、人、云。(1)自由认读。(2)齐读。2.动画演示 :“小”和“大”组合成“尖”。(1)自由拼读(2)指名读 ,正音。(3)想一想 ,有什么东西是尖的 ?出示“…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会认10个,会写12个;理解“沉默不语”等词语的意思。2.学习联系上下文透过词语体会内心等理解重点词句的方法,并能运用此法理解课文内容。3.读课文,感受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等,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和感染。4.积累语言,练习写话。教学过程:第  相似文献   

19.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读准“渺”、“赐”、“滥”等字 ,理解“慷慨”、“滥用”、“随意毁坏”等词语。(认识 )2 .运用“重点语段串联法”归纳主要内容。 (能力 )3.运用“自主研读、合作探究”法读懂课文。 (能力 )4 .激发学生珍爱地球、善待地球的情感。 (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用“自主研读、合作探究”法读懂课文的重点内容。教具准备 :CAI课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出示课件 ,情境导入。2 .揭示课题。3.了解学情 ,质疑问难。二、研读悟情1.体味地球的可爱。(1)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方法。(2 )研读描写地球可爱…  相似文献   

20.
教学要求: 1.能看懂图意,学习围绕“我”、“浪花”进行观察,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2.理解句子意思,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3.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8个新词。(注:课文中未出现的“这次”,教学中可避开)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学习围绕重点仔细观察图画的方法;理解句子,启发想象,体会“我”在海边和浪花嬉戏的欢愉心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