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字六书会意构形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字会意构形法以彤外加形的方式对形符加以动态组合,它是汉字的主要构形法之一。会意字的构形单元往往在两个以上,而构形单元之间并不存在主次之剐。构成会意字的形符在构形后发生了意义虚化,造成了会意字意在形外的意义特征。会意构形法是一种完整独立的汉字构形方法.传统汉字学理论中流行的会意兼形声、会意兼指事、会意兼象形之说应该得到纠正。  相似文献   

2.
汉字教学与研究理论架构中薯有一种基本理论方法,就是汉字构形兼类.指事字必然来源于象形,它就会形成“指事兼象形”。会意也兼指事或象形,形声字声符是个象形,就叫“形兼声”,声符出于指事,就叫“事兼声”,如果涉及会意,就叫“意兼声”。有的既含象形符号又有指事性质还兼会意特征,那就叫“形声兼会意兼指事兼象形”。形声字大多可能同时兼容会意指事以及象形。由于人们没有在语言中找到独立的转注字或假借字,因此也没有任何学者提到转注字或假借字涉及兼类构形。语言研究中的语义逻辑应当服从和尊崇存在于客观世界中的逻辑制约关系。这种关系无需我们研究发明,它本身就是一种事实存在。汉字构形兼类理论从逻辑方法上讲,实际上是一个伪命题。  相似文献   

3.
妙用汉字     
忻志伟  周骥 《新闻实践》2012,(10):81-I0001
汉字,作为中华文明最具代表性的传承物,具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大特征,被世人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汉字是所有中文报纸排版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其"形意互见"的表意功能还能烘托报纸版面主题,为版面编排锦上添花。  相似文献   

4.
东汉许慎所著《说文解字》是一部百科奇书,后世历代学者由于不熟悉辩证思维方法,因而没有采用联系的观点和系统的方法看待它,也就未能发现隐藏于《说文解字》一书中的汉字构形理论体系。以系统方法对六种汉字构形原理进行比较就会发现,象形法是用自然手法记录实物;指事法是靠主观意识表达器用;会意法是借客观场景描述情理;形声法是凭事物形貌据形归并;转注法是依实物种属分门别类;假借法是照语言之间音依声寻字。汉字六书构形系统在语言心理学原理指导下,建构了一个各自以物、事、意、形、质、音为核心的周密完备的认识体系。  相似文献   

5.
安小飞 《大观周刊》2011,(13):94-94,86
:自从仓颉造字至今日的简体汉字,中国的汉字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这漫漫的长河中,汉字经历了甲骨文、金文为主的象形时期,会意的古文时期,也经历了假借、形声时期。但是汉字的“表意性”却始终成为汉字区别于其它语言文字的重要标准。如果是要说是谁让更多的西方人了解到这一悠久神秘的文字的话,首先让人想起的就是他--美国诗人庞德。本文试从汉字的形成谈起,来说明汉字始终如一的表意性。再结合汉字对庞德的影响,浅析两者之间那种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6.
一、单项选择题(共题,每题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个最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汉字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用不同笔画构成的大量表意符号来表示汉语的词或词素B.所谓“六书”,是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篆书、隶书”六种造字方法C.形声字在汉字中占90  相似文献   

7.
汉字之最     
▲最早的汉字是3000年前的甲骨文。▲汉字的造字方法最多,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叙》中归为6种,名六书:指事、象形、声形、会意、转注、假借。▲汉字的字体最多,有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汉字字数最多,《康熙字典》共收47035字(不包括1995个古字),《辞海》共收单字14872个,现有6万多,通用的也有六七千个,常用字3000左右。▲汉字笔画最少的字是“一”、“乙”。▲汉字笔画最多的字是“齉”,共36笔。▲汉字中9笔字最多,占汉字总数的11.1%,其次是10笔字和8笔字。▲汉字中左右结构的字最多,占汉字总  相似文献   

8.
我是一名刚参加工作的新编辑。初次审稿时,对稿子怎样评价、取舍,提出处理意见,写出怎样的审读报告,都是全然不知。除了向老编辑求教外,自己也摸索着干。 (一) 我接手的第一部稿子,是专业性很强的学术专著。它所论述的是中国传统语文学的六书问题。所谓“六书”,是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后叙中提出的汉字构成的六种方法,即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及假借的概括。其中“形声”被认为是汉字造字法中最常用的、最能产的、最有生命力的一种方法。汉字中形声字约占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明显加快,汉字快写(汉字速记)已引起越来越多的机关干部和其他文字工作者的兴趣。为此,本刊特约请中国秘书协会筹委会副主任,中国华夏速记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副教授,速记专家范立荣先生撰写了题为《汉字快写入门》的系列讲座(共四讲),连载于本期至明年第1期。读者朋友若有兴趣,连续阅读此文,并按范先生的指点认真练习,定会提高自己的汉字书写速度。此外,还需提醒读者,速写只适于个人笔记,拟写和批阅文件,仍应使用规范的汉字。四讲的题目分别是:一、汉字快写法二、词语略写法三、句子略写法四、象形会意符号法  相似文献   

10.
一、单项选择题 (共 4 0题 ,每题 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 ,只有 1个最符合题意 )1 下列有关汉字的说法 ,错误的一项是 (   )。A 汉字是世界上起源最早的文字之一 ,它的历史可以远溯到五六千年以前。B 所谓“六书”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C 汉字在数千年的使用过程中 ,出现过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七种主要字体。D 形声字在汉字中占 70 %以上 ,用其他方式造出的汉字总共不超过 30 %。2 构成汉字的最小单位是 (   )。A 偏旁B 部首C 笔顺D 笔画3 下列汉字的笔画数有误的是 (   )。A 垂 (8画 )…  相似文献   

11.
王梅  杨高钰 《出版科学》2009,17(6):41-43
汉字的“六书”造字法及其演变规律能启发无穷的设计创意。现代字体创意设计方法更多地来源于会意造字和象形造字,其设计强调:表意,即表明文字的意义;识别,与众不同的个性化表现;美感,装饰性和艺术性的体现。实现三者的手段主要包括图式表现与合字表现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12.
岁月如河。我们每个人都是划舟击水的过客.而我们祖先是一批聪明且极富智慧的过客,他们为后人留下一笔取之不尽万世不竭的财富——中国汉字。汉字的构成,可谓丰富多彩,别有意味。有的象形,集天地之灵,应万物之象,颇具象征意义;有的指示,点石为金,寥寥一点一划,就让人一目了然;有的会意,传递的气象让人既明白畅晓又浮想联翩。这些都是人所共知的常识。  相似文献   

13.
古人善用“方以类聚”的认识方式归纳形同质异的客观事物。汉字形声构形法的思维基础,就是我国古代曾经非常盛行的“方以类聚”意象思维方法。由于意象思维在形式上显得跟现代科学方式格格不入,因而这种传统的思维方式似乎已经不太为当代人重视。甚至连谈及这种思维方式都有被偏激者斥为异端或冠以伪科学之名的可悲结局。但是挖掘利用这种思维方法,将有利于今人解决汉字六书理论中一些长期似是而非悬而未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六书”是指汉字的六种造字方法。“六书”的具体内容,有几种说法:《汉书·艺文志》谓:“古者八岁入小学,……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郑众注《周礼》谓:“六书”是指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  相似文献   

15.
汉字是华夏各民族认识客观世界表达主观情绪的符号系统,它包含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元素.判读理解汉字需要了解知悉华夏先民的认识和思维方法.还必须以系统的眼光并采用联系的方法,才有可能正确释读汉字.掌握意象思维原理,了解辩证逻辑方法,就有可能对汉字六书理论进行全面的系统解读。  相似文献   

16.
四.象形会意符号法汉字快写法中还包括象形会意符号法。我们生活在一个越来越符号化、信息化的社会里,文献资料飞速增长,人们交往日趋频繁,单靠文字交流信息是不够的,需要采用各种符号表达一段意思。如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苏联科学冢郎道采用的人才符号是这样的: 第一种符号是△,为一等腰三角形,上头尖,表示头脑敏锐喜钻研;下边宽,表示基础扎实功底足。第二种符号是◇,为一菱形,上头尖,下头也尖,表示头脑虽敏锐,但基础知识不足。第三种符号是(?),是两个对着的等腰三角形,表示头脑虽不够敏锐,但基础知识扎实,取精用宏,  相似文献   

17.
汉字浅谈     
图书馆工作者在著录中文图书资料、书写各种卡片、书标时,每天都和汉字打交道。为此,了解一下汉字的结构,形体和书写风格,对于我们从事这项工作是颇有益处的。我国的方块汉字,非表音文字,自商代开始到今天,已有四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它记录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和智慧,反映了各个朝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一个重要标志。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它的形体变化多样,组织结构复杂,艺术风格繁多。自从秦定篆为标准字体后,汉代以后的字形变化,各有着专门的名称,如隶书、科斗书(亦作蝌蚪字)、鸟虫书、真书(即楷书、正书)等等。从结构上看,古人在分析汉字的造字方法时,归纳出了六种条例,叫做“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  相似文献   

18.
汉字六书理论中的“假借”,是汉字构形研究中误解较多的一种。假借因音借形,毋须构形造字,清人因此将其称为“用字之法”。汉语中的假借字,包含来自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各种构形方式的汉字。假借构形法的原则是由叉及音、循音借字。,跟六书中形、事、意、声、转之类构形法不同的是,假借字用以声为纲的形式主义手段直接借形构词,也就是只从语音,不计字形.利用现有文字符号构成新词。,有的现代学者说假借是“不造字的造字”,类似说解在现代语言学理论构架中多少有点显得诡谲怪异。如果解释为“用字构词法”,或许更加符合假借构形法的语言学本意。  相似文献   

19.
汉字六书理论中的“假借”,是汉字构形研究中误解较多的一种。假借因音借形,毋须构形造字,清人将其称为"用字之法"。汉语中的假借字,包含来自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各种构形方式的汉字。假借构形法的原则是以音为纲,由意及音,循音借字。跟六书中形、事、意、声、转之类构形法不同的是,假借字用以声为纲的形式主义手段直接借形构词,也就是只从语音,不计字形,利用现有文字符号构成新词。有的现代学者说假借是"不造字的造字",类似说解在现代语言学理论构架中多少有点显得诡谲怪异。如果解释为“用字构词法”,应该更加符合假借构形法的语言学本意。  相似文献   

20.
汉字是世界上使用时间最长的古老文字,在长期的流传和形体演变过程中,依然保留了象形文字所包含的丰富的文化信息和语义密码,不仅忠实地记录下中华民族5000年悠久灿烂的文化发展史,而且为汉民族文化心理的阐释提供了系统的依据。因此,现代学者认为可以“通过古代汉字和现代汉字了解汉民族的古今文化模式、习惯行为模式、思维模式”。本文以汉字“五”为例,探讨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