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网络群体性事件及其舆情研究现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临 《东南传播》2010,(7):26-28
网络群体性事件因其对中国社会的深刻影响已经成为我国政府和学界非常重视的研究课题,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舆情也已成为观测我国社会舆情的一个重要窗口。本文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基础理论、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形成与其网络舆情的关系、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应对及其舆情引导的角度对我国网络群体性事件及其舆情的研究现状予以分析。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速度的提高,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凸显,社会风险在不断加大,地方政府对环境的治理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与挑战,其中以环境群体性事件而引发的问题已成为公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针对环境群体性事件发生的不同阶段以及所呈现的危机新特征,地方政府从危机传播策略的选择上应该关注不同阶段的传播重点,并依据环境群体性事件主要矛盾能否得到妥善解决来决定相应的危机传播的策略方式,提出在环境群体性事件的不同阶段应对危机的有效传播路径及对策。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给群众监督政府工作提供了一个高效且低成本的方式。公安机关作为政府执法职能部门,频频成为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焦点。近几年公安机关在应对涉警网络群体性事件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故应当加强对互联网的研究,了解涉警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和应对时存在的问题,建立事件处理的动态更新系统,优化处理流程,完善法律条文,加强制度供给,开通网络互动平台,促使网络群众的理性回归。  相似文献   

4.
论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的公共议题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网络群体性事件频发.如何正确看待、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成为当前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在新媒介技术环境下如何处理好公共关系的重要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分析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成因,探讨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如何有效实施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公共议题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网上群体性事件是由某些社会矛盾或典型事件引发的.特定群体或不特定多数人通过网络自发聚集起来.针对或借助该事件发表看法、宣泄情感或表达诉求的一些事件。网上群体性事件能彰显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推进我国社会民主进程.也能对某些相关个人或政府部门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因此,政府要重视并科学应对网上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6.
马笋 《大观周刊》2012,(27):45-46
群体性事件是当今中国面临的一个非常突出的社会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党中央和国务院对此非常重视,要求地方党委政府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处置这类事件,切实有效地解决好人民群众需要解决的问题,以防发生社会动乱。公安机关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处在群体性事件处置的第一线,也是处置群体性事件最重要的应急处置力量,因此充分发挥公安机关的力量,研究公安机关对群体性事件的应急处置策略对于新时期社会稳定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新闻界》2014,(7):13-16
信息传播是环境群体性事件发生、应对、处置中的重要环节,它往往决定着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最终走向,而政府传播能力的提升是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点之一。本文将以环境群体性事件为例,分析政府传播策略中的效果期待与控制,政府传播中传受者的互动,阐释如何提升政府传播能力以应对环境群体性事件,并促进政府环境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网络群体性事件具有传播迅速、扩散性强、互动性强、难以控制、意见领袖作用明显、容易出现极化现象和与社会问题紧密相关等特点.网络群体性事件一般经历孕育、扩散、高潮和解决四个阶段,谣言对事件进程有着重要影响.建立危机预警系统、形成开放性对话机制、进行危机议题管理和信息发布等是政府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各种风险和矛盾也不断涌现,突发事件也进入高发期,尤其是近几年来发生的突发群体性事件甚至还有复杂背景和诸多的主观心理动因.而以马鞍山"6.11"事件为代表的突发事件的特征和传播规律为我们如何应对突发事件提出了一系列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网络群体性事件是当下中国社会管理中面临的一个重大的议题,能否妥善处理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了社会的稳定与健康发展。由于新媒介环境的出现,群体性事件升级为网络群体性事件,这一媒介环境背景成为理解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特征、成因以及应对策略的基本点。笔者通过概念梳理、特征及成因分析,最终提出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1.
姜欣欣 《大观周刊》2012,(21):52-52
社会群体性事件的频繁发生以及政府应对的不科学不及时,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和谐因素,规范权力运行机制,开放媒体.促进公民参与以及重建公众的社会信任是防范群体性事件的持久性策略。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改革和现代化建设进入关键时期,一些矛盾集中显现,引发的群体性事件逐渐增多,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除了贫富悬殊、部分官员堕落腐化等老的社会问题外,因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也已成为引起社会动荡的一个重要因素。结合工作实际,笔者就预防环保群体性事件这一课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针对近年来在中国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基于社会与政治运动的理论,本研究以集体行动为观察对象,通过借鉴比较核物理中的核裂变和核聚变的理论分析,探究群体性事件的一般爆发机制,并建构了一个过程演化模型。研究发现,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的核反应过程与群体性事件过程实际上具有某种相互对应的、类似的作用机制;从群体性事件连续统的低能级区域跃升至高能级区域,一般要经过反复的抗争互动和力量较量,至少要经过两次引爆过程。在群体性事件从酝酿到爆发的过程中,在不同的时期,舆论监督发挥着信息解惑、情绪解气、行动减压、政策纠偏的功能。对群体性爆发机制的学理分析,有助于选择恰切的舆论监督时机,有助于全面理解和综合应对中国当下转型社会中的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14.
司丽 《传媒观察》2007,(1):27-28
近年来,伴随改革开放的深入和转型期社会矛盾的日益复杂,我国社会正走向群体性事件多发阶段。经济领域矛盾尖锐化,各种观念交错影响,引发群体利益矛盾呈扩大化、复杂化的趋势。频繁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是社会张力加大和社会稳定性降低的突出表现,成为当前人民内部矛盾中的重要矛盾。如何正确认识群体性事件,作为公共资源的大众传媒在促进群体性事件的解决方面,应采取哪些切实可行的办法,维护社会稳定,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网络舆论与网络群体性事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舆论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发展产生影响。”网络舆论属于一般舆论的范畴,但因其与网络紧密结合,因而又具有独特性.同时,这些独有的特征也决定了网络舆论更易于导致群体性的网络事件。网络群体性事件是一种集群行为,严重的网络群体性事件会对网络内外秩序产生干扰,甚至危及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6.
群体性事件是中国在转型时期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加剧下的一种现实表现。政府在群体性事件中能否进行很好的危机公关,不仅决定着事件的发展方向和事件最终的妥善解决,而且关乎政府自身形象的塑造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本文对群体性事件中的政府如何有效进行危机公关提出了建议,即转变危机公关理念、建立公众利益表达渠道、在群体性事件的处理中要做到3C原则。  相似文献   

17.
2011年10月"淘宝事件"引起包括商务部在内的社会广泛关注,其网上聚集、网上攻击的特点,让全社会不得不对互联网的力量进行重新审视,发现因电子商务价格提升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特点,提出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政府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8.
唐炜 《大观周刊》2011,(21):31-32
政治合法性就是社会公众基于某种价值和规范而对政治系统产生的认同和忠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物质财富迅速增加,但是众多复杂的社会问题也随之发生。随着改革的逐渐深入,社会结构以及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各种利益矛盾逐渐凸显出来,各种群体性事件不断频发,政府面临着严重的合法性危机。本文将以2009年6月发生在湖北石首市的石首事件为基本案例,试图从政治合法性为切入点,讨论中国社会转型期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影响以及政府处理群体性事件暴露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由于一些群众采取非理性行为将社会矛盾激化而发生了群体性事件,这对于国家的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建设提出了挑战,对政府的公信力也产生了负面影响.本文从传播学学科出发,以施拉姆大众传播模式为基础,利用传播学中的五要素分析社会矛盾激化的演化过程.并从源头、传播过程、受众以及反馈主体四个方面,提出应对因社会矛盾激化而导致...  相似文献   

20.
索琼瑶 《东南传播》2014,(10):62-64
随着中国社会步入转型期,社会分化日益凸显,不同阶层的社会要求逐渐多样化,尤其底层社会的相对剥夺感增加,使得越来越多的群体性事件进入我们的视野。作为群体性事件的社会抗争总是将主体、客体、要求三者结合在一起,那群体性事件中的主体和客体之间如何利用人际传播机制进行人际交往互动?抗争者通过社会支持建立彼此之间的盟友关系,提出利益诉求进行抗争的同时,政府就需要通过合理化的交往行为互动,化解矛盾,通往更理性的社会关系,避免更多群体性事件的爆发,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