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普通幼儿家长全纳教育观念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幼儿家长是学前全纳教育中的"利害关系人",其态度直接影响子女对特殊同伴的态度并决定了其子女所在幼儿园是否愿意招收特殊儿童.要在我国实施学前全纳教育应首先要了解普通幼儿家长对全纳教育的看法.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北京地区普通幼儿家长对全纳教育对特殊及普通儿童的积极作用认识不足,并认为普通幼儿园教师缺乏全纳教育的经验和资质,对其全纳教育的能力缺乏信心.此外,他们普遍对自己子女所在班级招收特殊儿童的做法持保守态度.  相似文献   

2.
陈青 《学周刊C版》2019,(3):177-178
随着现代教育教学的不断更新和完善,在幼儿教育中,部分幼儿园已经开始进行混龄教育模式,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对幼儿的学习乃至成长有很大的益处。对此,主要论述在音乐艺术教育活动中,关于进行混龄教育的典型案例,通过混龄教育模式的构建,让更多的幼儿在艺术教育活动过程中得到快速的学习和提升,增强混龄幼儿的音乐艺术素养。  相似文献   

3.
安全教育是幼儿园教育中一个永恒的主题.幼儿的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也关系到幼儿园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幼儿园应视安全教育为己任,扎扎实实把安全融入孩子真实的学习生活中,充分抓住每一个细节将安全教育工作做充分,让家长满意、让孩子得益、让社会放心.  相似文献   

4.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近年来,我国很多幼儿园开展了“做中学”科学教育活动,但由于一直存在科学教育就是让幼儿学习科学知识的陈旧观念,而且幼儿园教师对科学教育活动宗旨的理解有偏差,局限在通过让幼儿动手动脑来更好地学习或掌握科学知识和技能,因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简单粗糙随意,不具有系统性,很难使幼儿“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为此,作者在与美国科学教育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对我国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全纳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潮正冲击着我国的学前教育,学前全纳教育呼唤全纳性幼儿园教师.随机抽取重庆市37所幼儿园235名教师作为被试,采用自编问卷调查幼儿园教师的全纳教育素养,结果表明:重庆市幼儿园教师全纳教育整体素养较差;不同年龄教师全纳教育素养无显著差异;学历是影响教师全纳教育素养的重要因素,本科学历教师的全纳教育素养最高;不同类型的幼儿园、公办与民办幼儿园以及主城区与县镇幼儿园教师的全纳教育素养均呈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幼儿园教育对幼儿的成长十分重要,在某种程度上将影响幼儿的一生.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强调教育与生活的充分结合.把生活教育理论融入幼儿园教学活动中,能够让幼儿学习更多的生活知识,为幼儿今后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基础.文章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为重点,进一步对生活教育理论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究,并提出相关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7.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进行科学活动的教育过程,是让幼儿学习粗浅的科学知识,培养幼儿初步的科学活动能力,引起幼儿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的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8.
全纳教育有狭义和广义的区分。狭义上的全纳教育,是主张把特殊儿童接纳到普通学校,并通过特殊儿童对各种文化、课程、社区活动的积极参与,使他们最大限度地融入到普通学校。广义上的全纳教育,所关注的不仅仅是一部分特殊儿童,而且包括所有的儿童。从广义的全纳教育的理念出发,从入学机会均等、幼儿园课程的构建、幼儿活动组织三个方面简述了对落实全纳教育理念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王晓红 《考试周刊》2014,(36):188-188
"生活即教育",幼儿的生活就是幼儿的活动,幼儿的活动就是幼儿的经验。幼儿园课程应当反映幼儿的生活,将幼儿生活中有益的经验纳入幼儿的学习,在幼儿生活中寻找教育机会,在社会生活中寻找教育源泉,在区域活动中开展生活教育,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练习生活技能,让教育真正回归幼儿生活,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相似文献   

10.
加拿大安大略省从2010年开始推行全日制幼儿园,于2016年完成了《幼儿园大纲》的修订工作。修订后的新大纲提出了一个基于幼儿成长需求的幼儿园课程四框架,主张在探究文化中遵循基于游戏学习的基本原则,倡导多方合作协调的幼儿园公平和全纳教育,实施"让儿童的思考和学习看得见"的叙事性评价。这些对我国学前教育纲领性文件的修订、幼儿园课程改革都富有启发意义。我国学前教育纲领性文件也有必要融入文献、案例,兼具指导性和操作性,应当将全纳教育的理念渗透到幼儿教育实践之中,构建一个以儿童为本的幼儿园课程框架。  相似文献   

11.
幼儿园实施生命教育,不仅是幼儿发展独特性和全面性的需要,更是幼儿园教育以及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在开展幼儿园生命教育的过程中,要遵循关怀与伦理化、本土与个别化、活动与生活化,以及启发与内化的原则,选择适当的课程设置模式,通过启发式教学和体验教学法,整合幼儿园、教师、家长、社区以及相关机构的力量,让幼儿对生命的态度和价值,从家庭中酝酿、在学校中学习、到社会中实践,真正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幼儿安全培养是个人发展的基础,幼儿全面发展的前提是学习懂得如何保护自己。安全意识在现在这种环境中是十分必要的,社会现阶段比较浮躁,外界对幼儿的影响和伤害不能忽视,幼儿园教师不仅仅应当注重幼儿内在安全意识的培养,还应当通过安全教育让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通过对现阶段幼儿园安全教育现状和必要性进行阐述,探究提升幼儿园安全教育有效性的途径,以期通过有效的安全教育理论和实践提升教育有效性,保证幼儿园教师安全教育质量,让幼儿提升安全意识。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旨在了解幼儿园实施融合教育的过程与困扰,幼儿教师、家长对融合教育的态度,以及特殊幼儿本身的融合状况等.研究对象为一所招收特殊幼儿的私立幼儿园.收集资料的方法有访谈、观察记录与文件收集.研究结果显示,实施融合教育动机在于园长、家长认识到融合教育对特殊幼儿的益处.另外还发现,幼儿并没有真正融入到班集体中,普通幼儿老师要实施融合教育还缺少必要的专业能力.在融合教育的实施与困扰方面发现,缺少社会和法律支持;幼儿教师与特教机构需更多的合作以促进融合教育的成功.  相似文献   

14.
黄绍斌  陈臣 《继续教育》2009,(12):29-31
文章从多角度多方面分析、讨论了高职高专院校在当前面临诸多机遇与挑战的过程中,如何深剖全纳教育内涵、树立全纳理念、将全纳教育思想与本校本地办学实情相结合,为学生学习需求创设更多机会和环境,不断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平等化、民主化和全民教育的追求。  相似文献   

15.
学前融合教育是指在普通学前机构内对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幼儿开展教育。简单地说,就是让有身心障碍的幼儿与普通幼儿同处一间教室进行共同的学习与活动。这种教育方式强调的是能够为有身心障碍的幼儿提供有别于隔离环境的正常化的教育环境。学前融合教育强调幼儿园应当根据特殊幼儿的学习需要及其学习能力,通过灵活采取不同的教育形式,以保证让特殊幼儿最大限度地、有效地参与到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  相似文献   

16.
陈秀娟 《亚太教育》2023,(19):112-115
为提高幼儿园教育水平,呵护幼儿健康成长,对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渗透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展开探索,通过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抓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工作,达到带动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让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养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的目标。研究认为,幼儿园教育中渗透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有着巨大价值,可以通过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育过程、梳理教学内容、设计游戏教学方案的方式,提升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去。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20,(56):165-166
幼儿园教育对于打好幼儿的教育基础、形成良好的成长开端具有重要意义。幼儿园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幼儿认知能力的提升以及个体的发展。将信息技术融入幼儿园的教学当中,可以有效弥补传统教育模式中的缺陷,以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幼儿教育的水平和质量,让幼儿在享受幼年的精彩时光中学习更多的知识,赢在起跑线上。  相似文献   

18.
以往数学教育更多的是在正规的课堂上进行,教师以为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了集体数学教学方案,精心准备了一些操作材料,让幼儿"操作过了",老师"教过了",幼儿就学会了数学.其实这种数学教育脱离了幼儿的现实生活,不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使幼儿感到数学是强加给他们的概念,是记忆不完的知识,这就导致了幼儿对数学缺乏学习的兴趣.而生活中的数学教育让幼儿在没有思想负担的情况下自然、轻松、愉快地学习,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正是立足于我国幼教发展现状,顺应<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下简称<纲要>)的教育理念而提出的幼儿数学教育改革趋势.我们应该正确、全面地理解它的内涵,切实做到利用生活中的事件和现实材料,适时适度地在生活中进行幼儿数学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人们对儿童教育的日益重视,我国幼儿园的建设和普及程度越来越高.然而幼儿园常规教育却经常令许多幼儿教师感到迷茫和困惑.虽然常规教育规范了幼儿的学习和成长及对纪律观念的养成,又有许多声音质疑常规教育扼杀了幼儿的发散性思维,不利于儿童个性的养成.本文拟从幼儿园常规教育的特点入手,分析当前幼儿园常规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幼儿园常规教育的发展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和看法.  相似文献   

20.
作为21世纪全球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最新思潮,全纳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已逐渐被赋予了更多内涵。如何理解全纳教育、全纳教育要关注哪些群体、世界各国是如何开展全纳教育的、我国实施全纳教育还面临哪些挑战和机遇?我们愿从多个角度来探讨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