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谈师德     
师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简称,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师德是调节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家长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同时也是一定社会及其阶层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教育发展以教师为本,教师素质以师德为本。教师是以德治国方略、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者,是学生增长知识的引  相似文献   

2.
师德箴言     
<正>"百年大计,教育为小;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师德是教师的灵魂,体现在教师的教书育人之中,凝聚着教师对学生、对学校、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折射出教师的人性光辉,让满天下的桃李如沐春风。下面,让我们一同走进我院教师的师德情怀,感受他们心灵深处的那份真挚。  相似文献   

3.
师德     
师德是教育之根,是立校之魂。“师者,人之模范也”。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不仅要以其人格的力量,令学生所敬佩,还要以最佳的思想境界、精神状态、行为表现和渊博的知识,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塑造学生,使学生因教亲师,因信其道,健康成长。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新时期师德素质有以下四点:一是要爱岗敬业,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教师要坚定地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二是要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教师要注重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个人的修养和素质,做遵纪守法、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的楷模,…  相似文献   

4.
教师职业无尚光荣,教师工作催人奋进,教师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人,正因为我敬慕教师,所以我执着追求这一伟大而崇高的育人事业。往日的梦幻终于成为现实,1988年秋中师毕业后我站在了不足两米的讲台前,成为了人民教师中的一员。初为人师的兴奋,加上我对教育工作的“一往情深”,促使我从走上讲台成为教师的那天起,就置身于自觉学习师德、恪遵师德、争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的大潮中。我的体会是:教师这职业十分神圣,  相似文献   

5.
师德内涵和师德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素质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 ,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 ,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思想和心理品质的总和。在教师的多种素质中 ,知识、能力素质是基础 ,思想、道德素质是关键。文章着重分析、探讨了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内涵及师德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教师道德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在教师教育活动过程中的具体表现。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但是,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冲击着教师道德,师德滑坡的现象不容忽观。作为教师,必须明确教师道德所包含的内容,自觉地加强师德修养。一、教师道德及其内容教师道德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时必须遵循的各种道德规范的总和,它是从教师的职业劳动中引伸出来的,能在教育过程中调节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育过程有关人员之间的关系。其内容主要包括:1.对待教育事业的道德规范。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  相似文献   

7.
师德新说     
师德,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的道德意识、道德关系和道德活动的总合,是教师素质的核心部分。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教育实践中,形成了优良的师德:“为人师表、教学相长”;“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不同的社会、不同的历史时期,师德的内涵有所不同的,但它传承的理念确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8.
傅开举 《班主任》2002,(5):16-16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一个新世纪的新型教师,不仅要有精深广博的知识和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一、师心慈教师是塑造灵魂的长者,闻道在先者,并非居高临下的圣人。教师只有以慈母般的心灵,尊重学生人格,建立起平等、和谐、坦  相似文献   

9.
浅谈师德     
教师道德是职业道德的一种。所谓教师道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人民教师要使青少年成为有理想、有道德、在文化、有纪律的人,自己首先要有远大的理想和高尚的道德品行。  相似文献   

10.
在教师的道德修养中,道德理想是很重要的,它对于教师的整个教育活动乃至对教师的整个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都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积极的道德理想能促使教师对自己的教育事业对乃至自己的人生都始终保持一个较高的热情,能够在繁重、复杂的教学活动中仍对教师的工作和教育的前景充满信心。从  相似文献   

11.
赵迎春 《云南教育》2008,(17):47-47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一语道破和诠释了加强学习和塑造师德的辩证关系。在大力提倡科教兴国的今天,教育被提到了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教育兴则国运旺,教育废则国运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可见,教师这个职业与国运兴衰息息相关。教师地位的重要要求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道德素质。要提高教师道德素质,首先必须刻苦读书,广纳信息,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无产阶级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高等院校的教师是国家教育方针的执行者,是知识的传播者。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知识水平、道德修养、文明水准、精神面貌无时无刻都在对学生发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教师有怎样的师德师风,学生就有怎样的学德学风。因此可以说: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成败,系于教师;教师素质,重在师德。  相似文献   

13.
贾爱贵 《考试周刊》2007,(46):98-99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传播者,教师的道德素质对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产生着重要的影响,高尚的师德对他们起着引领和示范作用。而只有良好的师德才能铸就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大家风范,从而完成培养人、塑造人、促进人的发展的教师职业的社会职责和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4.
一、新时期师德的新特征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它是教师的道德意识、道德关系和道德活动的总和,是教师素质的核心部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教育实践中。形成了优良的师德,如当师之务,在于胜理,在于行义;为人师表,教学相长;学高为人师,身正为人范;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等等。  相似文献   

15.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指出:爱岗敬业精神是师德的核心内容。爱岗敬业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是做好教育工作和履行其他教师道德规范的思想前提,教师只有具备了爱岗敬业精神,才能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廉洁从教、为人师表、为祖国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一、热爱教育,热爱自己的学校  相似文献   

16.
何为师德     
许锡良 《陕西教育》2014,(11):43-44
自我小时候渎书,就经常读到关于教师职业的一些溢美之辞,比如将教师形容成为“春蚕”、“蜡烛”、“人梯”、“铺路石”之类形象,或者无限拔高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之类。这些扣在教师头上的美丽光环,这些职业的道德标杆,严重地误导、扭曲了人们对教师职业,作为一种社会职业的客观、理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师德小议     
1要想提高学生的素质 ,首先要提高教师的素质。要想提高教师的素质 ,首先要提高校长的素质。2素质高低 ,关键是师德 ,即教师之德行 ,而师德之高下 ,关键是师魂。一个没有美好灵魂的人 ,不配当教师。3师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师魂是师德的核心。热爱人民 ,热爱祖国 ,热爱学校 ,热爱专业 ,热爱学生 ,是师德的体现。一个没有爱心的人 ,不能为人师。4教师的劳动 ,如蜜蜂酿蜜 ,从众多的花心采得有益的花蜜 ,传播给蜂与花 ,贡献着自己的爱与力。教师的劳动中包蕴着 :知识性、专业性、艺术性、科学性。哲理性、创造性、持久性、向善性。5要想给…  相似文献   

18.
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是教师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是教师专业化的必然要求。在教师成长的过程中,师德修养为其注入理想信念,更新教育观念,增强心理健康,促进教师教育的发展。名师培养是现代教师教育的重要目标。名师是在长期的学习实践、教育教学实践中成长起来的。这是一个在实践中坚持研究、勤于探索、教学相长、自我完善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师德修养与名师培养是互动的:师德修养为名师培养奠定思想道德基础,名师培养为师德修养提供示范辐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雷婷  张博 《文教资料》2013,(34):106-107
“教师职业道德”、“师德”,都是近来社会比较热点的词汇。教师的任务首先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师德水准是一个国家全民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它可以延伸为整个社会的道德。师德是一个教师的灵魂.教师在日常工作中要重视并且加强自身的教师职业道德,只有这样才会在教育道路上越走越稳、越走越好,从而为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漫谈师德     
我们这个礼仪之邦、文明古国,有着尊师的优良传统.全国解放后教师的社会地位进一步提高,他们受到全社会的尊敬和爱戴.人民教师所从事的事业不是一般的社会职业,而是为革命和建设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光荣事业.教师的职业道德是建立在热爱教育事业这个基础之上的.杰出的无产阶级教育家徐特立同志,一生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