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20世纪的中国史坛,钱穆以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史观占有重要一席。他以"温情与敬意"的态度对待民族传统文化,并且在阐发这一史观的同时,对文化内涵、治史方法等都给出了自己独到的阐释,还从不同方面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精神进行解释,他的这种以民族特殊性为前提来研究历史文化的理念,对于后世学者的理论借鉴价值和治史方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要促进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繁荣发展,应当处理好"继承保护与改革创新"、"竞技化与民俗化"的关系.在民族传统体育全球化发展的当下,民族传统体育应当与西方竞技体育树立和而不同的平等价值观念、建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自省机制、准确定位实现自强发展的文化资本,这是对自身文化地位进行的合理定位.  相似文献   

3.
动画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产业,其对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巨大作用是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通过对动画和民族传统文化的关系分析,依据动画文化学关于动画的"传承"特性、动画的"文化"体验来论证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运用动画的形式进行传承的优势所在,从而更加肯定了当今探索运用动画的方式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李约瑟难题"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的一个热点话题,以中国传统文化作为立足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不可能绕开对"李约瑟难题"的再次思考。"李约瑟难题"所带来的强劲动力将为新时期重新发掘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争取早日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人生之道"是中国传统文论的价值所在。"道"既是中国文化最高的规定性,也决定着中国文论的总体特征。中国文论是一种民族文论,包括以民族国家为主体的历史文论遗产和当代文论实践两个方面。中国文论建构的合法依据在于用话语表述或通过话语形成的、某种动态的特殊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始终处在形成过程之中。如何秉承中国传统文论的意义旨归,是多元文化视阈下中国传统文论的理想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6.
诗言志,诗传情,古诗词凝炼,魅力无穷。诵读古诗词,有助于学生对民族精神的领悟,文学修养的提高,人文素养的提升。另外,面对传统文化逐渐"沙漠化"的现状,古诗词诵读工程可以说是一种传统文化的拯救工程,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补种"和"绿化",它将关乎一个民族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7.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蕴含着特有的民族精神和民族价值。在体育全球化的推动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呈现出新的态势,在推进我国和谐社会建设中,多元化民族文化继承、传播与发展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价值。基于此,下文就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中心,对如何优化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实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8.
《萨迦格言》是我国藏民族的传统文化经典,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对青少年进行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教育方面,它都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课程文化资源。其作者萨迦"不强求一致"、重视民族和谐与国家统一的观点,也具有弥足珍贵的教育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集中表现在对"传统文化有何当代价值"和"如何实现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两大问题的回答上。关于传统文化有何价值,习近平主要从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方面作了阐述。关于如何实现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习近平着重强调,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处理好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重点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这些论述对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提供了科学指南。  相似文献   

10.
凉山彝族自治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我国西部民族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统体育文化历史悠久,是西部民族体育的一大宝贵遗产.通过实地观察、问卷调查等科研方法,对凉山彝族自治区民族传统体育进行研究,向世人展示凉山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容、分布及传承,了解凉山民族传统体育主要项目、文化渊源、传播途径,剖析其经济文化价值,旨在保护和传承凉山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呈现出鲜明的个性特点,体现了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丰富内容及文化内涵。为了适应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开展,据资料表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本文通过采用文献资料发和逻辑推理法来分析基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对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影响[1]。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田野调查、专家访谈法对云南、贵州、四川等地部分彝族山寨部落原生态传统体育文化的源流、类别及性质情况进行调查,结合文献资料、因特网等信息渠道查询翻阅彝学史料及有关研究论文,从民族文化、民俗节日与传统体育文化的生态人类学视角上对其进行多层面维度的分析与研究,归纳与总结彝族原生态传统体育的文化属性,对彝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深入开发、利用、传承、弘扬和发展彝族传统体育文化,推动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2011年春节联欢晚会"与"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闭幕式"为个案,结合文学人类学对"表述问题"的讨论,在具体阐释的基础上,试图探讨国家作为"春晚"与"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主导演是如何在现实基础上构建表演,并通过媒介的宣传与鼓动来强化国人对表演之现实的认同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文献检索与数理统计法对我国云南、贵州、四川三省地区部分彝族山寨原生态传统体育文化资源进行调查,从民族文化学角度研究彝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源流与发展,就彝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起源与传承,对构成其体育文化起源与传承的基本因素,进行论证和分析,为深入发掘和弘扬彝族原生态传统体育文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作为"国家法定的重大体育活动",不仅是少数民族的体育盛会,更在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中发挥着独特的功能。通过对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闭幕式的文本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现行国家主办与地方参与的少数民族运动会举办模式中,国家与地方以及作为运动会主体的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既有共生共存的部分,也有游离与变异的存在。  相似文献   

16.
彝族体育文化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起源和发展与彝族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反映了彝族人民的历史文化观、审美观和价值观,是一种具有独特地域特征的文化。研究彝族传统体育文化,对彝族体育文化传承发展途径进行探讨,对当前丰富全民健身内容,促进彝族体育文化和运动方式的可持续发展都将会产生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的“华夷之辨”观是贵中华、贱夷狄的民族观、国家观,往往会给进入中原的少数民族政权带来沉重的思想压力。在封建社会的早期,少数民族统治者会千方百计地对这一观念加以淡化,起初最通常的办法是强调本民族与汉族同源,这也促使少数民族统治者推行汉化政策。后抓住华夷区分的标准重文化轻血缘的特点,以自己文化上的进步来争取“华”的位置,将“夷狄”的帽子扣在其它政权的头上。到封建社会的中后期,少数民族统治者的华夷观发生变化。元朝在修辽、宋、金三史时,对三朝平等看待,各与正统,显示了元在大一统的情况下,已不看重华夷之辨。清王朝在完成中国的统一后,竟将夷狄的称呼加到西方国家身上,以至于与西方国家难以确立近代平等的中外关系,严重地阻碍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
喀什地区利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开发校本课程,为体育教学新课程改革提供了丰富的支撑素材,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和学校体育教育也得以传承和弘扬.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喀什地区校本课程耦合研究上,要坚持民族性原则、“健康第一”原则、学生主体性原则、经济实效性原则、民俗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安全性原则、趣味性原则、认知和传承民族运动文化原则和因材施教原则,以期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校本课程研究的良性互动中,二者互为促进,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9.
自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的体育事业迅速发展起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在发展历程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变迁是必然的。以广西壮民族传统体育"抛绣球"为例,论述它由民间娱乐走向现代体育的发展过程,试图从民族学角度来分析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变迁,以及对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文化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