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媒体市场激烈竞争的今天,传统的信息载体——报纸,也变得越来越厚。许多报纸由过去的四版、八版,变成现在的十几版,几十版,报纸变厚渐成一种趋势。所以,有人预言,我国报业已经进入“厚报时代”。头版是一份报纸的开始,也是读者阅读的起点。对于一份报纸而言,其竞争力、获取读者的注意力首先取决于头版。尤其在如今这样的“厚报时代”,要想使  相似文献   

2.
“厚报”时代的报纸版面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芳 《新闻前哨》2005,(2):107-108
随着“厚报”时代的到来,读的阅读方式也转变为速读状态。如何使可读性信息不至于淹没在大量的报纸版面中,是报纸版面设计工作必须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厚报”时代的到来使读者的阅读方式也转变为速读状态。但即使是在“信息爆炸”时代,读者需要的也不是信息洪水的围困,而是能够迅速有效的接收到有用的信息。因而,能否对繁杂的信息加以“交通疏导”,唤起读者第一时间的购买阅读欲望,是一家报纸能否在报业竞争中制胜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
面对都市类报纸相继兴起的一轮又一轮的扩版和扩张高潮,有些地市报纸由于财力、人力及当地客观实际需求等各种主客观原因,一时还不可能迈入“厚报时代”,但在版面有限的情况下,如何主动出击,积极满足读者需求,提供内容更多、领域更广的信息呢?开辟一个综合性的信息密集型的文摘版面,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它既解决了版面有限的问题,又使地市报纸从另一个层次上迈入了“厚报时代”,有效地参与了市场竞争。  相似文献   

5.
从“图文并茂”到“图文并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文婕 《新闻窗》2006,(4):45-46
“图文并重”时代来临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报界在经历“单报种时代”和“多报种时代”之后,开始步入“厚报时代”。“厚报时代”的来临,以及现代人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使报纸的阅读方式逐渐从传统的精读方式过渡到速读方式。报纸要做到向速读方式的转变,除了文字新闻信息的简洁化、“快餐化”外,还要更多地采用非文字的方式,以视觉画面传递新闻信息。因而,图片、图表和插图在版面上的充分运用,  相似文献   

6.
从字面上看,“晚报”与“日报”的区别仅仅是一个时间概念问题,其实在现实中,人们对晚报的期待并不是只弥补一个“时间差”,更重要的是,人们对“晚报”的内容具有自己独特的规定和理解,这就是一再被人们所提起的“再软些”、“再短些”、“再近些”等要求,一句话,晚报应该更贴近普通群众和广大读者的生活,毫无疑问,晚报的这些特点也应该在副刊上得到充分体现。那么,读者希望在晚报副刊上读到什么样的文章呢?(一)篇幅相对短小。由于报纸的版面限制,再加上报纸读者的特殊阅读方式,任何性质报纸的副刊  相似文献   

7.
蒙君 《新闻窗》2006,(1):34-35
进入信息时代,“速读”的信息接受方式导致了信息传播方式的变化。一般说来,一个人阅读一张报纸的时间为10分钟左右,如今,报纸版面增加了,并不意味着人们阅读报纸时间的延长,反而意味着每版阅读时间的下降。随着各家报纸竞争的激烈,一些营销观念被导入报纸市场,一张报纸光有“卖点”不行,还得“出售”方便;光有“审美”不够,还得“传播”容易,报纸读者意识的增强在版面上最鲜明的体现是重视报纸的“易读性”。  相似文献   

8.
什么是导读?从广义上说就是要通过版面元素的组合引导和方便读者快速阅读,从狭义上说指报纸的第一版开设“导读窗口”,为读者了解厚报的内容提供指南。  相似文献   

9.
厚报时代的来临,一方面是社会信息呈现海量化、多样化特点,为报纸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另一方面,社会对信息的需求也同样呈现海量化、多样化特征。厚报时代的阅读特点面对越来越厚的报纸和日益增多的信息,读者的读报行为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选择性阅读。读者是挑选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从另一方面说  相似文献   

10.
单振勇 《记者摇篮》2007,(11):54-55
速读:"厚报时代"的注意力元素"厚报时代"的来临,以及现代人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预示着报纸的阅读方式将从传统的精读方式过渡到速读方式。报纸要做到向速  相似文献   

11.
以20世纪最后10年都市报的崛起和成熟为标志,我国报业进入真正的厚报时代。在厚报时代,随着信息传播途径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读者(受众)的阅读(接受信息)时间和阅读习惯越来越“碎片化”,新闻产品也越来越呈现出“快餐化”的特征。在每天发出的数十个甚至100多个版面里,如何有效整合铺天盖地的海量信息,确保信息快速、有效传播,从而与新兴电子媒体争夺读者,  相似文献   

12.
汪耘 《新闻实践》2007,(5):45-45
读者打开报纸,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标题,读者对新闻乃至报纸的选择也往往是从标题开始的。在信息多元化和网络大众化的今天,人们对纸质媒体的阅读时间逐渐缩短,“读报读题”已成为很多人的阅读习惯。可以说,标题直接决定了读者的阅读取舍。  相似文献   

13.
刘浩 《新闻世界》2011,(9):39-40
如今已经进入厚报时代。厚报时代的报纸,动辄几十个版;读图时代的报纸,图片冲击力空前;快速阅读时代的报纸,更强调“抢眼球”,要让读者眼睛为之一亮,精神为之一振。本文介绍了VI理念,并就如何将VI战略与报纸版式设计相结合,塑造报纸风格,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4.
廖璐 《新闻爱好者》2006,(4S):12-12
随着厚报时代的来临,读的读报行为较以前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基于报纸内容的庞大、版面的众多而产生的选择性阅读和分阶段阅读。这种变化也对编辑的采编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报纸杂志化”也就成了必然之举。  相似文献   

15.
边风嘉 《新闻窗》2010,(6):44-4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报纸逐渐迈入商品社会,尤其是商业类报纸,率先进入厚报时代。无论是综合类、都市类,还是财经类、娱乐类,在新闻日益“同质化”的大背景下,各家报纸为吸引读者阅读和购买,以提升发行量和吸引广告商,副刊版面不断增加,内容丰富,栏目多样,受众细分。  相似文献   

16.
李铁 《新闻窗》2006,(3):38-40
经过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的几次报纸扩版浪潮,“厚报”已成为一些报纸经营策略的首选。目前,全国不少综合性报纸都是厚报,几十个版已成为当前报纸的常态,超过100版的报纸也开始出现,报业步入了“厚报时代”。  相似文献   

17.
所谓“厚报”,即“成叠的报纸”。厚到什么程度?以报社的实力和实际需要而各有所厚。如今,一份报纸已经由过去4个版、8个版,转眼间发展到40个版、80个版,甚至100个版以上,如《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北京青年报》、《新民晚报》、《羊城晚报》、《深圳商报》;国外的报纸如《今日美国》、《费加罗报》、《太阳报》等都是厚报的典型。 报纸越出越厚,不仅仅是一个量的问题。报纸竞争是报纸质量、报纸版面各方面因素的比拼,因此报纸版面的形式创新和厚报的版面特色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甚至被作为报纸竞争的有力…  相似文献   

18.
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人们阅读报纸的时间在减少。对报纸的阅读方式已经进入了“速读”时代。“速读”的阅读方式,则把媒体从“受众时代”带到了“用户时代”。通俗地说,“受众时代”的报纸做的是大锅饭,读者在“看报纸”,“用户时代”的报纸要做的是小锅菜,用户要使用、要参与、要跟内容和观点互动。  相似文献   

19.
徐苏 《传媒观察》2004,(3):36-37
我国报业正处在一个充满竞争而又迅速发展的时期,增加版面、扩充内容,成为报纸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报明日100版”、“本报明日200版”,一沓沓厚厚的报纸,让人们在不经意间感到:报纸已悄然进入了“厚报”时代。  相似文献   

20.
随着厚报时代的到来,报纸头版的“封面”角色定位越来越明确。头版是否具备足够的视觉冲击力,直接影响读者对报纸的判断和购买欲。头版出彩会产生积极的“封面效应”,“抢”走人的注意力,激发购买阅读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