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校本教研是针对多年来形成的“三级”教研体系长期存在的教育科研与教研相分离、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提出来的,其实质是“基于学校,在学校中,为了学校”的教育教学研究。校本教研实施的关键在于教师职业生活方式的转变,教师职业生活方式的转变既是由教师职业特点决定的,也是新课程改革发展的客观要求,它对教师和管理者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席广涛 《广西教育》2006,(1A):48-48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新的教育理念,使教研员与广大教师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新课程要求教研员不能再以“权威”的角色自居,必须由居高临下的理论宣讲者转变成为教师“平等中的首席”;要求教研员不能唱“独角戏”,不能以“任务驱动”的简单方式开展教研工作,而要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教研氛围,与教师相互合作,共同研究,共同提高。因此,采取观摩式教研、主题式教研、沙龙式教研、自主式教研、互助式教研、随机式教研、网络式教研等教研方式,是适应新课程,实现教研员工作方式变革的新尝试。  相似文献   

3.
杨和平 《江西教育》2022,(43):13-17
<正>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提出了“创新教研工作方式”的改革要求,提出要“因地制宜”采用“现场指导”等多种教研方式,从而“提升教研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吸引力、创造力”。作为以“应用型教研”为基本定位的新型教研机构,广州市教育研究院北部分院(以下简称北部分院),成立两年来,积极响应教育部文件要求,探索以“现场指导”为基本特征的教研模式。  相似文献   

4.
“教研场”是学校教研工作存在的一种基本形态,是对学校教研工作所处的时间、空间和研究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运行状态的总称。学校“教研场”像一只无形的手,左右着学校教研工作的效率。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应该努力构建学校高效的“教研场”。转变教师的教研观念。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该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事实上,我们的许多教师是依靠经验化的方式处理教育教学。现代社会的教师需要由经验型向科研学…  相似文献   

5.
校本教研制度: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校本教研"是伴随课程改革的推进而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和重要的教学制度。它适应了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时代需要,形成了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全新的教研方式,已经成为教师基本的学习方式和专业发展方式。校本教研是一个正在探索与发展的新事物,在校本教研经验中呈现出一些共同的规律性趋向,即校本教研将从非常态化活动向规范化教学制度转变;教师将从非自觉状态向自觉状态转变;校本教研的专业引领将由临时性措施向常规型机制转变;校本教研将由单一的以校为本向校本校研、学区教研、网络教研相结合的教研网络转变。  相似文献   

6.
教育部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首次以正式文件的形式将校本教研纳入五级教研工作体系。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教研体系吸纳校本教研的时代背景和逻辑起点。校本教研对新时代教研体系的定位与定性具有重要功能。教师、教研员以及教研机构,需要以新的角色和功能,参与教研体系的构建。市、县级教研机构要重心下移成为“上下联动”的结合部。进入新时代,要推动教研工作的转型。“基于证据”“社会情境”“本土知识”“议题设置”与“议程推进”,是教研工作转型的“DNA”。优化作业设计、提升作业质量,作为教研工作的“关键环节”,对校本教研与教研工作的理念转变和实践转向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  相似文献   

7.
随着“双减”政策的出台,提升学校教育质量的任务变得紧急而迫切,需要更快速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江苏省常州市博爱小学顺势而为,紧抓校本教研主阵地,通过转变教研生态、转变教研主题、转变教研形式、转变教研主体的“四个转变”,实现教研生态从失衡走向共融,教研主题从散点走向精准,教研形式从单一走向多元,教研主体从自由生长走向乘势生长,从而促进教师立体生长,在守正创新中续写博爱教研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8.
“微课教研”要关注要实践要评价,就是说“微课教研”是在乐意关注、快乐实践、积极评价的环境中创造了“微课程”。因其现象小、策略小、故事小,容易适应教育发展对我们的教学工作提出的一系列新挑战、新要求,因此,有关注、有实践、有评价的“微课教研”符合时代需要的教学转变,符合以人为本的教学需求。新课程教学理念下,“微课教研”引来了“微课程”,如何  相似文献   

9.
新高考改革和新课程实施以及新育人方式的变革对校本教研的开展提出了新要求.适应选课走班教学下的校本教研更需要在教研理念转变、教研方式创新、教研成果提炼分享等方面深化探索,为教育教学改革积累经验、拓展认识.  相似文献   

10.
随着教育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入,区县教研机构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在2014年全国教研工作会上,教育部刘利民副部长指出:面对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新形势,教研工作战线必须结合实际,实现教研工作指导思想转型、工作任务转型和工作机制与方式转型。以此为基本遵循,我区教研工作着眼于加快“三个转变”,着重于打造“四个品牌”,着力于实现“五个作为”,构建“三四五”教研新模式,全力推动区域教研工作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1.
江敏 《湖南教育》2005,(19):20-21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顺利开展需要教师成为研究者,这就要求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研模式,全面开展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在新课程理念下,校本教研的方式主要有:课题领衔式教研、课堂案例式教研、沙龙式教研“、工作坊”式教研、论坛式教研等,其中课题领衔式教研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角色转变的重要途径。教师如何开展课题领衔式校本教研活动?这是广大教师目前感到困惑的问题。笔者认为教师进行课题领衔式校本教研必须把握好如下六个环节。一、发掘问题,确定研究对象校本教研研什么?这是每一个教师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校本教研强调其研…  相似文献   

12.
刘大春  叶剑  黎波 《四川教育》2014,(12):22-23
“一校一周”深度调研活动是指县区教研部门基于一定的主题,采用调研视导工具,在一周时间内对一所学校各学科教学教研、教育科研、教师培训等教学业务工作进行全面集中调研与指导.自2009年11月起尝试实施的“一校一周”深度调研活动,针对新时期区域教学改革与发展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切实转变了区域的教研工作方式.这种活动是截取学校一周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为分析样本,全面深入地综合分析学校教学管理、教学常规、校本研究等方面现状与问题,提出针对性改革建议并加以实施.  相似文献   

13.
校本管理中对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对象是教师,这就要求学校管理者的管理思想要从以前单纯的“以校为本”转变为“以教师为本”,进而实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校本教研作为学校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途径,在一些地方却出现了“好花难开”的尴尬的局面!缘何至此,笔者以为,形式化的校本教研败坏了老师们的胃口。如何使校本教研真正成为有效教研,关键在于轻负,只有轻负才能自由,自由方能增加教研内容的深度和宽度。  相似文献   

14.
谈到教研活动,人们自然会想到听课、说课、评课、磨课、辨课等组织形式。确实,这些是当前的教研活动的主要形式。相对而言,关于命题的研究,或许因其所需的专业技术要求较高,又或多或少地可能会带上些“应试”的嫌疑,所以在一线的教研活动中很少作为一种教研组织形式而被明确提出。事实上,命题研究着重聚焦“考什么”和“怎么考”,与“教什么”和“怎么教”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它不仅是充实教研活动内涵、提升教研工作效能的需要,也是提高学科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绍兴市上虞区教学研究室开展的“基于命题研究的区域性教研方式创新”的课题研究,明确了基于命题研究的区域性教研的思想内核、内容指向,并形成了内外兼具的“多向互启式教研”、点面结合的“多环融合式教研”、前后贯通的“多维全景式教研”等多种实践形式,无论是在教研理论还是在教研实践上,都体现出了较好的创新性。  相似文献   

15.
当前学校教研工作出现了“教而疏研、研而不实”的倾向。而从教育发展的需求上考虑,教研是需要我们着力的重点;特别是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课改的思想理念要转化为学生发展的效应,教研是一个关键的环节;从学习化社会的建立上看。教研应该是学校走向“学习化组织”一种基本的活动方式,从教师队伍专业化的需要看,教研也是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因此,学校教研工作十分重要,与时俱进,加强学校教研工作已是学校工作的突出问题。那么,当前学校教研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及如何改进呢?  相似文献   

16.
策划人:一篇来自眉山一小的《努力构建学校高效教研场》的文章引起了我们的兴趣,因为关于教研的问题愈来愈引起了教育同仁的关注和思考。一项关于学校教研现状的调查表明:当前学校教研工作出现了“教而疏研,研而不实”的倾向。而从教育发展的需求上考虑,教研是需要我们着力的重点;特别是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课改的思想理念要转化为学生发展的效应,教研是一个关键的环节;从学习化社会的建立上看,教研应该是学校走向“学习化组织”一种基本的活动方式;从教师队伍专业化的需要看,教研亦不失为有效的方式之一……基于这样一些基本的看法,于是我们采写了眉山一小关于教研机制建立的通讯,刊发了一组关于教研的文稿,在教研的本义、功能、现状、重构等方面做了一些讨论,从不同侧面提供教研之“研”,目的是能引发大家的重视和思考。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进修院校教研员的教研指导方式面临新的挑战,逐渐从“我(教研员)看你(教师)做”、“我说你听”、“我评你改”的单向传统教研方式,向“你说我听”、“我质疑你反思”、“你回答我追问”、“我建议你选择”的双向对话为主的新教研方式转变。并从深入基层听课、兼课,聚集课堂运用“实作指导”,倡导教研员与教师之间合作学习,强调开展教研活动的技巧等方面改进教研指导方式,提高工作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谈到教研活动,人们自然会想到听课、说课、评课、磨课、辨课等组织形式。确实,这些是当前的教研活动的主要形式。相对而言,关于命题的研究,或许因其所需的专业技术要求较高,又或多或少地可能会带上些“应试”的嫌疑,所以在一线的教研活动中很少作为一种教研组织形式而被明确提出。事实上,命题研究着重聚焦“考什么”和“怎么考”,与“教什么”和“怎么教”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它不仅是充实教研活动内涵、提升教研工作效能的需要,也是提高学科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绍兴市上虞区教学研究室开展的“基于命题研究的区域性教研方式创新”的课题研究,明确了基于命题研究的区域性教研的思想内核、内容指向,并形成了内外兼具的“多向互启式教研”、点面结合的“多环融合式教研”、前后贯通的“多维全景式教研”等多种实践形式,无论是在教研理论还是在教研实践上,都体现出了较好的创新性。  相似文献   

19.
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拿面椎进,教研工作步入了新的时期,面临着新的任务、新的问题与困惑,要求我们要积极调整教研工作的思路。坚持教学研究、教学指导、教学服务“三结合”的教研工作宗旨,转变工作职能,改进教研方式,实现教研工作重心下移,提高教研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努力为一线教师提供有力的专业引领和支持  相似文献   

20.
“线上线下混合式研修活动”是面对面教研活动与在线教研活动的结合,它是混合学习模式在教研活动中的应用。“线上线下混合式主题化系列化研修活动”主要由三个阶段、八项基本任务构成,“三个阶段”指的是研修准备阶段、研修实施阶段和研修反思阶段,“八项基本任务”包括诊断教学问题、制定研修方案、研发案例资源、布置研修任务、线下组内研修、线上集体研修、研修效果反思和研修资料整理。“线上线下混合式主题化系列化研修活动”较好地满足“互联网+”与疫情防控背景下学前教育实践研究的需要,是持续促进教师的教学行为改进和专业发展的有效教研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