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期刊影响因子的意义及其影响因素和应用原则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讨论了影响因子的本质意义(文献统计指标)、衍生意义(期刊影响力、期刊质量和论文质量),分析了影响期刊影响因子的四大因素(引用问题、计算方法、专业学科差异、范式转变与创新性),并提出了影响因子用于期刊评价和论文评价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
期刊累积影响因子与年度影响因子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期刊累积影响因子(cumulative impact factor,CIF)与年度影响因子(annual impact factor,AIF)应用于期刊评价的效果。【方法】 选择符合条件的14种眼科学SCI来源期刊,分别计算各期刊不同时间窗口的CIF。以期刊问卷调查评分(SQJ)作为期刊真实影响力的近似标准,比较CIF与AIF的期刊评价效果。【结果】 AIF与SQJ呈高度正相关(r=0.811,P=0.000),CIF与SQJ的相关度除了9年累积影响因子(9CIF)和10CIF低于影响因子外,其他时间窗口的CIF与SQJ的相关度均高于AIF,4CIF、3CIF与SQJ的相关度最高(r=0.930和0.916,P=0.000)。【结论】 在期刊评价中CIF优于AIF。对眼科学期刊来讲,4CIF和3CIF是最佳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3.
统计计算了JCR数据库中六个学科八十种期刊两年影响因子、五年影响因子和中值影响因子,并定量分析了每种学科三种影响因子的期刊排序变化,说明了两年影响因子具有科学性和存在的价值,指出了科学运用评价指标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浅析影响因子的局限性及其一种修正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马廷灿  黄可  陈永波 《情报杂志》2007,26(4):149-150,F0003
近年来,期刊影响因子成为期刊评价中一个越来越重要的指标。以SCI期刊影响因子为例,在分析期刊影响因子局限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影响因子的一种修正方法,给出了期刊综合影响力指数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并进行了一定的实例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5.
期刊评价与影响因子、被引频次   总被引:40,自引:11,他引:29  
论述了期刊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的基本概念和统计方法;探讨了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在期刊评价中的不同作用;指出了在应用引文指标评价期刊时需注意的几个问题以及引文行为和参考文献著录的准确性对引文指标客观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论期刊影响因子与论文学术质量的关系   总被引:106,自引:30,他引:76  
论述了期刊影响因子的本质意义及其与其刊质量和与论文质量的关系,认为期刊影响因子与期刊整体学术 水平有直接的关系,而与论文质量的关系是通过同行评议实现正相关关系。指出庆具体的评价工作中,影响因子是评价期刊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论文的引文频次指标是评价论文质量的一种更直接的定量指标。  相似文献   

7.
郝若扬 《现代情报》2009,39(12):81-87
[目的/意义] Citescore是Elsevier发布的一个新的学术期刊评价指标,研究Citescore指标的主要特点和它在学术期刊评价中发挥的效力,对于发展和完善学术期刊评价是至关重要的。[方法/过程] 本文以自然科学和社会学科领域的期刊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期刊的Citescore指标与其对应的影响因子、特征因子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并讨论Citescore指标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与影响因子、特征因子的关联和差异。[结果/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影响因子和特征因子,Citescore指标在源引数据库、引证时间、文献类型、计算透明度以及免费获取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同时,研究结果也表明,期刊的Citescore指标与其影响因子的相关性高于Citescore指标与其特征因子的相关性,而且期刊的Citescore指标与其影响因子、特征因子的相关性依赖于学科领域。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部分农业期刊为样本,根据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2002年公布的期刊影响因子为参考数据,对比分析了农业期刊的JIF和WIF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农业期刊的JIF和WIF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并从多个角度分析了影响结果的可能因素,并且提出了一定的解决方案。结果表明,目前用网络影响因子来评价农业期刊显然不可行,但作为衡量学科信息化程度的手段,对期刊的JIF和WIF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王岩  刘雅娟 《科研管理》2001,22(1):133-138
本介绍了期刊影响因子的概念,尝试了在引分析中引入期刊影响因子进行量化分析,并分析了论评价中的存在问题,认为引分析可作为论评价的一个重要方法之一,期刊影响因子也是目前一个可用的重要指标,任何一种方法都有利有弊,在具体的评价过程中应该尝试多种评价方法和手段,以期评价结果更加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0.
相对影响因子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化学、材料科学和机械工程三个典型学科期刊影响因子的比较分析,提出了可用于不同学科期刊间比较的相对影响因子的新概念,并用2002年JCR数据进行了具体分析.认为期刊的相对影响因子具有普适性和可比性,能较客观地反映不同学科科学期刊的相对水平.  相似文献   

11.
论文计数影响因子(ACIF):期刊评价的新指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对期刊质量的评价主要依赖于流行的ISI期刊影响因子,包括期刊影响因子(JIF)、及时指数(IIx)、H指数等.其中JIF应用最为广泛,但JIF主要针对期刊整体引用情况,对具体论文的引用率关注不多,这就造成了某些作者本身的论文被引用率虽很低,但却能从高影响因子的刊物中获得荣誉的不公平现象."论文计数影响因子(ACIF)"用于根据论文被引用情况而对期刊质量进行评价,这种新的ACIF指数定义为本年度被引用的论文数与该期刊在前两年间所出版的所有源项之比.分析比较发现,ACIF值越高,论文被引用的次数就越多.ACIF指数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评估期刊质量的工具,尤其对于那些有相同或类似期刊影响因子(JIF)值的期刊,ACIF更显示了它的优越性.同时,利用ACIF可以合理、公平地评价研究者的论文水平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2.
影响因子在被应用于对期刊和科研活动的评价时,已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为克服影响因子只能反映期刊近期影响力问题,引入累计影响因子概念,同时对影响因子和累计影响因子进行标准化转换,以克服影响因子及累计影响因子的学科限制。对标准化影响因子和标准化累计影响因子进行综合,从而给出期刊的近期影响力和中期影响力。这样得出的综合指标对于各种科技期刊具有相同内涵,因此可以用来进行直接比较。  相似文献   

13.
传统影响因子(JIF)只考虑期刊短期内(2年)的数据、可靠性影响因子(即R-影响因子)未考虑相邻年份期刊JIF数据以及基于贝叶斯理论的后验影响因子(IFPI)没有考虑较长时间内期刊的数据。针对以上各因子都易受到人为因素控制这一现象,提出一种结合IFPI和R-影响因子两者优点的新影响因子,即R-后验影响因子(RIFPI)。RIFPI是在IFPI基础上引入期刊的被引半衰期,考虑较长期的数据,从而有效削弱人为因素所带来的影响,进而有利于提高对期刊的评价度。此外,还利用此新因子对JCR中物理学领域34种JIF3.0的期刊进行实证分析,发现RIFPI与IFPI和JIF相比,其不但能描述期刊被引寿命,而且还能描述期刊中被发表的论文的被引率。  相似文献   

14.
盛丽娜 《现代情报》2018,38(6):40-45
对比分析Scopus数据库新推出的期刊评价指标CiteScore及其相关指标CiteScore Percentile、CiteScore Percentile Quartile,与Web of Science常用期刊评价指标影响因子及其相关指标Journal Impact Factor Percentile(影响因子百分位)、影响因子分区的异同,并选取学科规模及影响力均有差异的4个学科进行实证研究,以深入了解CiteScore的文献计量学特征,为指标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进一步完善期刊影响因子计算方法的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美国科学家最近提出的期刊影响因子新评价系统计算方法的学习,发现期刊影响因子在准确反映期刊影响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笔者以往研究结果提出进一步完善期刊影响因子计算方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SJR指数研究及其与影响因子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先分析了影响因子的不足之处,然后介绍了SJR指数的原理和特征,将其与期刊影响因子各方面的特征进行了比较.通过2007年的实际数据对这两项指标的实际效果进行了比对分析,总结了两者在期刊评价中的优势以及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7.
通过研究影响因子在不同数据库、不同学科领域、不同语言、不同时间窗口的不可比因素,厘清科研评价中影响因子的局限性。得出如下结论:“高影响因子-优质学术期刊-单篇学术文献质量-科研工作者学术水平”这个推演链中的环节,具有相关性,但不具备必然性,影响因子难以用来进行学术期刊以外的科研评价;即使是用于对学术期刊的评价,影响因子也不是一个孤立的指标,而是一个不断完善的指标体系中的一个,这个体系中的指标应当具有相互制约和相互印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对1998—2033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不同类别的医药卫生类期刊的总被引频次与影响因子进行比较分析.旨在了解这两项指标在医药卫生类期刊中的分布情况,进一步分析了其原因,并提出提高医科大学学报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的措施。本文作者认为,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目前仍然是评价医药卫生类期刊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医药卫生类期刊学术水平的高低。  相似文献   

19.
目前期刊的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是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一些评价机构对科研人员发表论文水平高低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评价指标。本文根据2011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列出的计算机科学类核心期刊中的10种,分别从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这两个方面进行数据的分析和统计,给出综合排名。  相似文献   

20.
载文量影响期刊的影响因子吗?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研究影响因子与载文量的关系,本文使用偏相关分析技术对SCI JCR中生命科学19个领域的期刊进行了分析,分析时使用了刊期作为控制因子。结果发现,综述性期刊的影响因子不受载文量的影响。在研究性期刊中,当影响因子小于1的时候,所有领域期刊的影响因子与载文量无关;在影响因子大于1的情况下,8/19(42%)领域的期刊的影响因子与载文量正相关,58%领域期刊的影响因子与载文量无关。影响因子受载文量影响的期刊,其影响因子【3.16±2.86(1019)】明显高于影响因子不受载文量影响的期刊,且刊期明显较短【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