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方文献具有重要的文化收藏价值,收集、整理、保管地方文献是图书馆文化保护功能的具体表现.建立地方文献捐赠激励机制可以提高地方文化保护意识,激励地方文化保护工作,它是推进地方文化发展的一种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2.
杨霞 《云南档案》2007,(5):32-33
1概述 旅游是一种文化象征,它体现了时代特色和社会发展的历程。而地方文献是指在内容上涉及某一地区自然及社会状况、具有地方研究性质的文字、符号、图画等资料,是地情“百科全书”,它包括地方史料、地方人士、出版物三个组成部分。地方文献具有以下的几个作用:(1)能为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决策、  相似文献   

3.
张晔 《青年记者》2016,(13):45-46
我有两个“本报”. 自从毕业入职人民日报社后,每当跟熟悉的朋友笑谈我的“从业经历”,我总是这样“唬人”的. 是的,我有两个“本报”.一个是几乎人尽皆知的中国第一大报,巍峨大楼拔地而起,点点灯火彻夜长明,编辑记者日夜奔忙,每天都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气象.人民日报,它是我的现在,我的未来. 而另一个,是清华大学宏盟楼里那一排长满爬山虎的窗子;是一张长条桌、一块白板、几台电脑,和经常罢工的打印机;是一代代来来往往忙忙碌碌写稿、编辑、排版的青春面孔……清新时报,清华大学颇具影响力的学生媒体,它是我的曾经,是我的理想生根发芽的地方.  相似文献   

4.
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方言与中国文化》第五章“语言化石与栽培植物发展史”第六节“茶、辣椒及其他”写道: “中餐的另一普遍使用的辛辣佐料是辣椒。它原产南美洲热带地方,16世纪传到欧洲,17世纪的明末传到中国(据A.De.德康道尔《农艺植物考源》)。”(第131页) 诚然,辣椒又称海椒、番椒,是“舶来品”,但说它迟至“十七世纪的明末传到  相似文献   

5.
地方特色档案是一个地区乃至国家全部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在某一地区形成或反映某一地区活动的具有鲜明、独特的地方色彩和风格的档案。其概念在外延上受到两方面条件的限制:一是地域或地区范围。就是说它是某一特定地区范围内,集中反映该地区有关的人和事物的。二是鲜明的个性特征。必须是当地特有的,别的地方没有或者少有的。“物以稀为贵”,地方特色档案由于其地域和数量等方面的独特性和稀缺性,冉加上它作为档案家庭之一员,其本身具有的价值属性,使其成为档案开发工作的“宠儿”。  相似文献   

6.
一、要弄清专业志书的特点和要求一部完整的地方志,大体分概述、大事记、专志、人物、附录等部分。它从不同方面记载一个地区的社会历史和现状,可称得上是“一地之百科全书”。然而,其中绝大部分篇幅是各个专业志。例如,我们编写的粮食志就是其中的一种。要想编好专业志,首先要了解它的三个特点。1.地方特点;2.行业特点;3.时代特点。其次,还要了解专业志编写的要求:1.要体现“三新”(即新的观点、新的方法、新的材料),要做到“三性”(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的统一。“三新”的核心是观点新,就是要以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相似文献   

7.
2011年8月,中央五部委召开会议,提出在全国新闻行业召开“走、转、改”活动.所谓“走、转、改”就是要求新闻工作者“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各地记者纷纷响应,主动深入基层,贴近群众,受到广大群众和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好评.地方记者与群众贴的最近,几乎天天要与百姓打交道,所以其工作作风、工作态度直接影响着新闻行业的形象.随着“走、转、改”活动的深入开展,它已经从一种活动上升为一种指导性思想,对于地方记者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方志平议     
在图书馆的社科参考谘询工作中,经常碰到查阅有关地方资料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图书,首屈一指的是地方志书,因为地方志书是保存地方资料的专书。一向大家都认为它品种繁多、卷帙浩繁、记述详尽、内容丰富,是我国特有的文化典笈和史料宝库,举凡一地的疆域沿革、山川形胜、政治制度、人物传记、武备兵防、经济盛衰、文化发展,以及户口、赋役、风俗、宗教等,莫不有所记载。有的人甚至说它“包罗万象、应有尽有”。地方志既是保存地方资料的专书,在它里面究竟有那些地方资料?它究竟是一种以什么内容为主的图书?  相似文献   

9.
中国票房年年走高,电影作为娱乐产业中的热门,门槛也渐低.“暴利”行业中总是充满了投机者和摇摆的理想主义者,得病的是中国电影的行业生态.“冯小刚骂”不过借助其名人效应暴露了行业一直存在的乱象.影评人的圈子更是一片江湖.何谓江湖?江湖是指掌握了一种技能或者骗术,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用它来获取经济利益的一种社会生存形态.  相似文献   

10.
地方报纸是区域性的报纸。它的特色,是指它具有报纸的“共性”又具有“个性”。作为“共性”,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作为“个性”,就是要从当地实际出发,采取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形式当好党的喉舌。地方报纸  相似文献   

11.
浅谈地方文献的征、管、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文献是一个特定地域的文献,它是地方档案馆优化馆藏和优质服务中最富有特色和生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征集、管理和利用好地方文献,对于全面了解本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有针对性地制定规划和政策措施,推进两个文明建设和档案事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档案馆重视做好地方文献征、管、用是一件功在当代,泽及子孙的大事.  相似文献   

12.
开发地方文献资源 为“四化”建设服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方文献是当地人民智慧的结晶,它反映了当地各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发展水平和潜力。是一种重要的文献资源。把它开发出来,就成为地方“四化”建设的物质力量。马克思指出:“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资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只有这项工作完成以后,现实运动才能适当地叙述出来”。(见《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版跋)开发地方文献资源的目的,就在于占有资料,从中分析各方面的发展形式及规律,使之转化为“四化”建设的生产力。近年,中央一再强调发挥地方优势和作用,各地在进行区域性的规划治理和建设时,纷纷到图书馆利  相似文献   

13.
张殿元 《青年记者》2002,(10):46-47
所谓地方,是个地理概念,这一概念的具体内涵要视参照物而定,如果把全球作为参照物,地球上任一国家、地区都可以成为“地方”。如果以国家为参照物,那该国的不同区域就可以称为“地方”。我们这里所说的“地方”就是取这种相对的意义。与“地方”这一概念的地理属性不同,按地域划分的“地方亚文化”具有文化属性,它表明的是不同地方所特有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伦理道德、生  相似文献   

14.
談邸报     
“邸报”是中阔古代的宫廷官报。在歷史文献中,它有时被称为:“邸鈔”、“閣鈔”、“朝报”、“雜报”、“条报”、或“除日”。因为这种官报大多在首都出版,所以又通称为“京报”。远在公元前二世紀汉武帝初年,中国就出現了这种被称为“邸报”的宫廷报紙,它們是一种由地方藩鎮派駐在首都的“邸吏”,用竹簡把朝廷的命令傳报給地方的官报。  相似文献   

15.
地球上还有干净的地方吗?回答只能是否定的.这里所说的干净,系指没有受到人类生活与生产污染的地方,它完全处于一种纯净的自然状态.  相似文献   

16.
地方时政类新闻栏目是地方电视台的立台根本,它侧重地方党政机关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方面的报道,涉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大事,与地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它承担着宣传大政方针、时政活动、国计民生的重要任务.电视观众向来对时政类栏目的关注度很高,这也正是时政新闻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7.
一份报纸必须有自己的定位,有无适当的独特的定位决定了一张报纸能否生存、能否发展。 《人民日报·华东版》(以下简称《华东版》)是《人民日报》于1995年1月在华东创办的第一个地方版,它是中央机关报的地方版,既区别于中央机关报,也不同于省市地方报纸。江泽民同志曾对它作过“宣传党的政策,把握舆论导向,体现地方特色”的指示、《人民日报》也定下了“三结合”的内部方针,即“中央精神与华东实际相结合”、《人民日报》传统风格与地方特色相结合,指导性和可读性、接近性相结合”。同时,华东地区报业发达,各报之间竞争激烈,《华东版》要在地方报之外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并不容易。这就需要有自己的特色和定位。  相似文献   

18.
武文婷 《大观周刊》2010,(43):18-19
姚安,安静。因为,这里有古刹、古府、古君祠;姚安,闹腾。因为.这里有花灯、梅葛、坝子腔;姚安是一个“白天烤太阳,晚上冻月亮”的地方,似乎和它配合的颜色就是“蓝色”和“红色”.  相似文献   

19.
许琳 《青年记者》2012,(17):7-8
“草根”一说,始于19世纪的美国,彼时美国正处于淘金热狂潮,当时盛传,山脉土壤表层草根生长茂盛的地方,下面就蕴藏着黄金.后来“草根“一说引入社会学领域,就被赋予了“基层民众”的内涵.因此,草根文化,是相对于主流文化、精英文化而言的,它生于民间,长于民间,没有经过主流意识的疏导和规范,没有经过文化精英的加工改造,充满着乡土气息,蕴涵着丰富的生活共识,充满鲜活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20.
要闻版,即第一版,是一张报纸的门面,它的特色,往往是同这张报纸总的特点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为市县地方基层小报(下简称“小报”),要办得有鲜明地方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