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一、第一把金钥匙:"画字成图"巧记汉字汉字有六种造字方法,即象形、指示、会意转注、假借和形声。文字学家唐兰先生曾指出:"文字本于图画,最初的文字是可以读出来的图画。"三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在绳结记事的劳动过程中发明了用图画记事的方法,当时的图画就是汉字的雏形,并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象形字。由于刀刻的需要,图画演变成了横平竖直、整体呈方块形状的汉字。如:人教版小语第一册识字"日耳目"一课:"口""耳""目""日""月""火"等,  相似文献   

2.
中国汉字的基本构造单位是由图画抽象而成的象形单位。汉字源于图画,由原始的图画演变而成。原始的“实物记事”、“结绳记事”和“契刻记事”只是文字产生以前的孕育方式,不能演变成文字。从岩画到示意图到象形文字,表意较清晰的文字慢慢出现。中国的三种文字形式:象形文字、象意文字和形声文字,受到图画巨大且根本的影响。中国汉字的四个演变阶段:古文、篆书、隶书、楷书,也与图画有着十分密切而直接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中国汉字的基本构造单位是由图画抽象而成的象形单位。汉字源于图画,由原始的图画演变而成。原始的“实物记事”、“结绳记事”和“契刻记事”只是文字产生以前的孕育方式,不能演变成文字。从岩画到示意图到象形文字,表意较清晰的文字慢慢出现。中国的三种文字形式:象形文字、象意文字和形声文字,受到图画巨大且根本的影响。中国汉字的四个演变阶段:古文、篆书、隶书、楷书,也与图画有着十分密切而直接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汉字有四种造字方法。汉字起源于图画 ,三千多年前 ,我们的祖先在结绳记事的劳动实践中就发明了用图画记录事物的方法 ,当时的图画就是汉字的雏形 ,那时的图画经演变就成了现在的象形字 ,由于刀刻的需要 ,笔画变成了横平竖直、整体呈方块形状的汉字。如 :“日”、“月”、“水”、“火”、“山”、“石”、“天”、“土”、“鸟”、“贝”、“虫”、“鱼”等等 ,现使用的独体字多数是这一类字 ,这些字的笔画 ,现在有的仍然保留着图画的痕迹。在图画上添加笔画 ,或者图画与图画组合起来 ,这样又组成了新一类字 ,这类字的字意是两部分意思的组…  相似文献   

5.
远古巫史为了记言记事的客观需要,将图像化之后的岩画或简化、转变成象形符号,或抽象化成线性符号,显示出了他们天才的想象和高超的职业本能.象形符号与线性符号都在远古巫史的施术图画中产生,同时也在远古巫史的分化中分道扬镳,随之,象形符号演变成了"王政之始"的记言记事符号--文字;线性符号则演变成了"巫教统治"的占卜预测符号--八卦.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了两个观点:其一,汉字起源应是多元的,除“图画“外,“八卦““刻契“与汉字的缘起都有一定的联系;其二,“结绳“等前文字阶段的记事手段所记内容事实上多为“某事物的数量“,其符号对应于语言中表示限定与被限定关系的偏正短语.  相似文献   

7.
趣谈汉字     
中国的汉字,并不像《荀子》、《吕氏春秋》等古书中说的那样,是由黄帝的史官仓颌受到鸟兽脚印的启发而创造的。中国汉字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据《易·系辞》记载,最初人们是靠结绳来记事的。后来人们采用画图记事。再后来,记事所画的图画逐渐简化,演变成为符号,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甲骨文就产生了。第一个发现甲骨文的是清代的金石学家王懿荣,他被誉为“甲骨文之父”。《老残游记》的作者刘锷(铁云),整理印出的《铁云藏龟》,是我国第一部甲骨文书籍。中国的汉字究竟有多少?据有关资料统计;商朝的甲骨文约有35O0-4…  相似文献   

8.
纳西东巴文字性质研究进展和新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纳西东巴文字性质研究主要经历了3个阶段:早期研究将东巴文字定位为象形文字;20世纪80、90年代重视东巴文“形声字”与汉字形声字的异同,分化出3种不同的观点;近年来倾向于多学科的细化研究,方法更加科学。运用心理语言学方法对东巴文字性质进行探讨,可以考查东巴文字类别符号是否具有汉字义符的特点,东巴文字的注音符号是否具有汉字音符的特点。系统考查东巴文字认知的特点,比较其与图画认知及汉字认知的异同,有助于确定东巴文字性质。  相似文献   

9.
古时候,我们的祖先还没有创造文字,于是就模仿(mófǎnɡ)事物的形状画画来记录事情,表达意思。后来,聪明的祖先们把图画简化,把形式固定下来,渐渐地演变成了最最古老的文字——象形文字。汉字的来源就是象形文字。直到今天,我们还能从许多汉字里看出事物的形象呢。下面,捺捺姐姐就以几组字为例,带大家认识“象形字”吧。  相似文献   

10.
文字是记录和传达语言的书写符号,是人类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人类都曾经过一段无文字时代,口耳相传。到后来有了传说中的结绳、契刻或图画符号来帮助记忆,被认为是早期的图像文字。各种文字的开始,都可溯源于图画,即从“象形”开始,但大多数国家的文字走向表音文字的道路,虽然古代埃及、苏美尔、克里特等文字也是表词文字,但早已不复存在,而中国的汉字却沿着“表词”的道路发展下来,全世界也就只有汉字一种了。  相似文献   

11.
世界上绝大多数文字都源于记事的图画。记事图画经过简化、拆散而成为表示单个事物的图形或符号,当这些表示单个事物的图形或符号和诏言中的词(词素)形成一种比较固定的对应关系而为全社会的人所遵守的时候,真正的文字便产生了。文字标志语词的功能,决定了原始文字必然向两个方向演进:一种偏重于标记词的读音,即用简单  相似文献   

12.
教材分析这一单元,教材安排了17幅图画,以及与图画相关的生字,形象地再现了图画与汉字之间的联系。教学理念教师应采取多种手段让每一个学生都喜欢汉字,主动学习汉字,进而视识字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教学过程一、复习1.开火车认读“日、月、水、火、山、石、田、土”8个字。2.把“日、月、水、火、山、石、田、土”的图画贴在黑板上,把汉字发给8个小朋友,做汉字与图画交朋友游戏。二、观察图画认识生字1.(多媒体出示教材第2页上的九幅图及汉字)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下面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图上画的是什么,猜猜图旁边是什么字。看哪个小组猜…  相似文献   

13.
民俗是人类活动的活着的考古资料。从民俗角度观察文字的起源, 是文字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而且日益为人们所重视。先民的原始记事方式大致可分为三类:物件记事、符号记事和图画记事。本文以民俗的角度, 从这三个方面考察文字产生的契机问题  相似文献   

14.
小篆演变成隶书,标志着汉字由古文字进入了今文字阶段。这时有些偏旁混同了起来,下面提到的“水”“氺”“■”的发展变化就是明显的例证。  相似文献   

15.
电脑写话是在大量识字的基础上进行的。第一阶段,学生通过利用实验光盘学习上机操作,认识了不少汉字。第二阶段,学生通过日常观察,或根据教材看图练习说话,然后上机,使用全拼输入法或智能ABC输入法,在word文档内输入文字,最后配上图画;或是先在画板上描绘出想像中的事物,再编写输入简短的文字内容。训练中,学生虽不动笔墨,但是通过老师的指导,先对范文仿说仿写,然后再发挥自己的想像自编自画,绘出了一幅幅充满童趣的图画,“写”出了一句句充满个性的语言。现在,学生已经把电脑写话当作是一种乐趣。电脑写话对巩固汉语拼音和积累字词,培养…  相似文献   

16.
人类经过漫长的历程,跨入文明的门槛,这不得不使我们把目光投向文字的发明和书籍的产生,而现代高科技的发展,计算机的广泛使用,使得图书领域开展了一场深刻的革命:在九三年法兰克福第四十五届图书展上,电子图书在醒目的“电子出版物”的标题下,在一个四千平方米的展馆里大放光彩,从而挤身“书”的行列,纵观历史,让我们来看一看电子图书在图书史上的意义。 人类通过用结绳记事,刻木记事,器物上刻划标记,图画记事等原始记事法,从中积累经  相似文献   

17.
六书是前人对汉字进行形音义分析而总结出来的汉字造字法和用字法系统。六书包括象形(如“日”“鹿”)、指事(如“上”、“下”)、会意(如“信”、“吠”)、形声(如“江”、“钢”)、转注(如“考”与“老”)、假借(如“境”假借“竟”、“早”假借“蚤”)。前四项是造字之法,后四项是用字之法。在语文教学,特别是文言文教学中,掌握并运用一些六书的知识,对于教与学双方都是很有好处的。一、可以帮助理解字义。人们对图画往往比对文字敏感,图画留下的印象往往比文字的深刻。“豆”是象形字,篆文作“(?)”,象一盛着食物的器皿。“豆”的本义就是用以盛食物的器皿,“大豆”的“豆”是它的假借义。象“毋宁毙于  相似文献   

18.
<正>学习任务一:我来读给你听师:同学们,一个汉字就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大家还认得这些字吗?(出示“日”“月”“水”“火”及相应事物的图片,生读)师:你们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生:“日”字像太阳,“月”字像月亮,这些字的样子跟它们所表示的事物很像。师:是的,我们聪慧的祖先根据事物的样子,造出了很多汉字,这样的字叫象形字。一起读这几个字。生:日、月、水、火。师:可是,有很多意思是画不出来的,  相似文献   

19.
汉字是“复脑文字”、“智能型”文字,有开发大脑潜能的功能,是一个人文化素质提高的第一步。日本汉字教育专家石井勋博士经14年研究得出结论:“在记忆汉字的能力上,一年级比六年级学生为优。”戴汝潜也指出:“低年级识字少,就错过了培养兴趣、掌握阅读方法,养成阅读习惯的最佳期,以至于大多数孩子进入了初中仍然没有独立的阅读能力。”因此,在低年级加大识字量,为学生过好识字关就显得尤为重要,它为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那如何开发学生的识字潜能,让学生快快乐乐地识得汉字,感受到识字也是妙趣横生的呢?笔者以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材第一册为凭借,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20.
汉字是世界上流传至今唯一表意体系的文字。到现在它依然魅力无穷,显示出强大的生命活力,是因为它包蕴着深刻的文化内涵,以影缩的方式传载着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 “一”字是汉字中的重要一员,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把它排在第一部第一字。从“一”字及与“一”字相关的“天”、“元”等字的含义上,我们可以透析出汉字不单单是一种书写符号,它更多展示的是中国古代传统的文化意识,更多地传达着中华文化的感性与理性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