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恩格斯在《致玛·哈克奈斯》一封信中,阐述了对现实主义典型观的精辟见解,即“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它作为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一个世纪以来,一直指导着艺术家的艺术创作,起着方法论的指导意义。 随着当代小说艺术创作观念的变化,当代世界文坛上,有人说:典型化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正如法国新小说派作家纳塔丽·萨罗特所说的:就现在看来,重要的不是继续不断地增加文学作品的典型人物,而是表现矛盾感情的同时存在,并尽可能刻划出心理活动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而当前中国文坛上,也随着中国商品经济大潮的到来,文学呈现多元的变更;特别是西方现代主义思潮的侵入,典型观深受拒斥,认为文学应“向内转”,表现非理性的个体经验。那么,中国当前小说创作到底要不要进行典型创作,要不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我认为,在中国当前这个特定的变革时代,很需要一批真正伟大的作家为变革中的人民创作,创造一批生动的艺术形象去弘扬时代主旋律。作家有责任努力地遵循“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为时代树立文学的丰碑。因此,今日重提恩格斯关于典型观的阐述,有着它极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恩格斯文论中的“典型”、“典型人物”、“典型环境”、“历史观点”的概念,以及“典型环境”与“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关系。认为,在恩格斯的文论中,“典型人物”有两种,一种是“非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一种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他的“现实主义”文艺观的内涵是要有细节的真实、要有标示出一时代(或社会)区别于另一时代(或社会)并标示出“历史发展趋势”的社会现实生活关系特点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来展示“典型环境”。  相似文献   

3.
<正>在中国现代的文人墨客中,丰子恺先生无疑是别具一格的一道景语,他多彩的人生道途上,处处开满着文学与艺术的奇葩。这位被称为"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以其光华的  相似文献   

4.
“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是恩格斯提出的一项现实主义文学的著名原则。这项原则的提出,不仅为现实主义文学解决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即如何创造真实反映社会阶级斗争本质、体现时代精神的典型人物,同时也给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工作者提出了一个评价典型人物的重要依据。正确理解这一原则,不论对文学创作或是文艺批评,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歌德的文学典型观具有较完满的现实主义辩证法的因素。首先,他依据自己的创作经验认为,文学典型的创造是从特殊显示一般,而不是相反;其次,他认为,文学典型应是显出特征的优美的生气灌注的整体性形象。  相似文献   

6.
小灵:我作文总写不好。一提笔,心空荡荡的,不知写什么,怎么写。你能帮助我吗?云南沐云琪 二、学会选用典型事例作为文章主体的支撑,这是把话说得充分、写得丰满的关键。文艺理论中,有一个概念叫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由此推及,典型人物也一定要有典型的事例去说明表现。有的同学可能对典型事例不太理解。所谓典型,就是很有代表性的东西,这种情况最能反映在写人记叙文中。你说某某人助人为乐,那么,你就应该把最能反映他助人为乐的事例写进去。这样的事例,对于短文有一两个就够了,长一点的文章也不应该超过三四个。这些最能反映其…  相似文献   

7.
当代杰出的艺术大师巴金在谈到他的创作道路和创作经验时,总是一再强调:“我不是文学家”。是在一九三二年九月写的《我的自剖》中,巴金就说过:“我不是一个艺术家,同时也不想做一个艺术家”。在同年十月写的《<电椅>代序》中,他又说:“我不是一个文学家,也不想把小说当作名山盛业。”一直到一九八○年四月在日本东京朝日讲堂讲演会上的讲话《文学生活五十年》中,他仍然说:“我不是文学家”。这决不是巴金的自谦和他对艺术的否定,而是反映了他的卓越的艺术追求。这种艺术追求既回响着“五四”开辟的我国新文学运动的主旋律,又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主席博览群书,一生极为推崇《红楼梦》.他从文学角度解读《红楼梦》,对我们的文学创作是有借鉴意义的.毛泽东的文学观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文学是现实的反映,是否真实地反映现实是衡量文学作品好坏的标准;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发愤之作,文学创作应让读者看到希望;典型人物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刻画典型人物可以适当地夸张或忽略某些方面;评价文学作品应一分为二,从不同角度进行评价,根据现实的政治需要评价人物.  相似文献   

9.
“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是典型论的重要命题。考察文学形象的典型性,不应简单地把形象和时代特征相对应,不应该仅在这样的关系中考察个性与共性的统一,而应该把文学形象和现实中的人联系起来。在更大范围、更深的层次去创造典型,去认识形象的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典型人物是离不开典型环境的,不注重典型环境的设计、构置、创造,则典型人物的典型性也必定很有限。恩格斯的著名论述“据我看来,现实主意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您的人物,就他们本身而言,是够典型的,但是环绕着这些人物并促使他们行动的环境,也许就不是那么典型了。”就正是指出了,哈克奈斯《城市姑娘》的最大失败,乃在于其没有写出典型环境,以致使其人物的典型性仅仅只限  相似文献   

11.
“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是恩格斯提出的现实主义文学的著名原则。长期以来,对这一原则的含义有种种不同的理解,什么是典型环境?典型环境和时代背景有什么不同?它和典型人物又是什么关系?对这些问题的看法都存在着较大的分歧。这里,想谈一些自己的看法。一一个时期以来,对什么是典型环境有过不少的讨论,归纳起来有这样两种看法:一  相似文献   

12.
典型是体现人类审美理想的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通过鲜明、独特的个性,集中地概括一定社会生活中某种人或事物的共性,深刻反映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规律并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是生活现象的结晶,是创作的基本法则之一,没有典型就没有创作,所以典型的存在必然具有一定的审美特征,否则典型人物就不具有存在的必要了。拟就张爱玲《金锁记》中曹七巧这一典型人物,从特征性和艺术魅力两个方面论述典型人物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艺术典型?目前比较流行的看法是:艺术典型主要指典型人物或曰典型性格,而且主要是对叙事性作品而言。艺术典型应该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或普遍性与个别性的统一,一般简称为“统说一”。例如蔡仪主编的《文学概论》,以群主编的《文学的基本原理》,以及北师大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编著的《文学概论》在论述艺术典型时,大体都遵循着这种“统一说” 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英国伟大的戏剧家威廉·莎士比亚一生创作了36个剧本,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学遗产,他所塑造的一系列不朽的典型人物:奥瑟罗、哈姆雷特、李尔王、麦克佩斯等都成为世界文学长廊里最光辉灿烂的人物。  相似文献   

15.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工农兵文学,在塑造工农兵典型形象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成就,而塑造这些典型形象的方法,也值得我们重视。像《红旗谱》、《创业史》、《林海雪原》、《红岩》等作品,远远突破了一般写作理论和文艺理论关于人物描写方法的范围,创造了自己的一套典型形象的塑造方法:在塑造融合型典型人物时,注意以个性为基础的共性选择,注意以性格为起点的多种意识融入;在塑造类型性典型人物时,注意以阶级性为基础的类型性选择,注意以类型性为色调的人民性显现。从创作思想的角度看,工农兵文学在采用这些塑造方法时,都是受创作者"理想化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所支配的。  相似文献   

16.
李洁非从“人”出发,爬梳了文坛上一系列典型人物的人生轨迹,通过一个个貌似没有任何逻辑关联的人物,串联起那段特定时期全景式的当代文学号观。同时.他在客观记录人物、事件的前提下,又将个体情感渗透在字里行间,表达出对文学和当代历史的独到理解。《典型文坛》显然打破了文学研究的体制化规范,以中国传统文学理论来搭建自己的研究框架,完成了一次穿越历史时空的文学回访。  相似文献   

17.
以典型人物形象作为评价文学人物形象层级的尺度,并以之为核心建立起前典型人物、次典型人物、典型人物和超典型人物的文学人物形象层级系统,可以为当今过于宽泛的文学人物形象认知注入鲜活的层级分析思想,并进一步打开认识文学人物形象的大门,为准确揭示和判定文学人物形象的内涵和价值提供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18.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列宁称他是伟大的艺术家,在半世纪以上的文学活动中创作了许多杰出的作品。深刻思想和卓越的艺术成就。使托尔斯泰成为俄罗斯文学乃至世界文学中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王新年 《语文天地》2013,(15):24-25
小说"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而这个典型人物怎么出场,却很有讲究。一代文学大师鲁迅的小说作品不多,但是其中人物的出场却别具一格,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值得我们认真揣摩。《祝福》是鲁迅先生小说的精品之一,这篇  相似文献   

20.
1 名词解释题 审美意象 摹仿说 游戏说 魔法说 心灵表现说 审美思维 审美感受 艺术构思 灵感 艺术真实 艺术典型 典型人物 典型环境 典型化 现代派文学 象征主义意识流 超现实主义 荒诞派 黑色幽默 素材 题材 主题 情节 结构 文学风格 文学流派 文学鉴赏 文学批评 文学批评的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