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从“一大”至“三大”,统一战线政策经历了由反对同国民党联合、同意同国民党实行党外联合、到最后决定同国民党实行党内合作的演变。促成这一转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共产国际及其代表马林的活动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二五减阻”是国民党早期重要的土地政策之一。大革命失败前后,曾以法令形式颁行于南方数省,但后来多未实行。十年内战时期,国民党“二五减租”政策唯一见诸行动且断续维持了七八年之久的惟浙江一省,不仅“其办法较称完密,历史最久”,且“所引起之纠纷,亦以浙江为最烈”。从浙江的实施过程可以窥见国民党减租政策的特点与大貌。本文拟对相关问题作一初步探讨。一浙江是一个农业经济较为发达但又土地狭小、盛行集约经营的省份。1932年有人估计,浙江全省农户数为316.5万户,农业人口数为1402万人,而耕地面积则为4120.9万  相似文献   

3.
一、读示意图,分析示意图的历史特征。1.秋收起义的历史背景:①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形成了新、旧军阀对立的局面,打着国民党旗号的新军阀以“革命”为幌子,不断扩展自己的势力范围,中国社会新、旧军阀间的矛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②国民党新军阀为了争夺国民党的最高领导权,内部派系斗争十分激烈,新的派系斗争给革命的再酝酿赢得了一定的时间。③国民党军阀充分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对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实行了严厉的镇压政策,许多共产党员、青年团员、工农群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下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进行的。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由于存在着巨大的阶级差别,以蒋介石为首的英美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始终实行两面政策,即一面坚持抗日,一面又实行“溶共”、“防并”和反共的政策,国民党政策的这种两面性是抗战时期影响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主要原因.我党根据抗日战争的长期性,从抗战一开始,就制定了与国民党长期合作的方针,即由合作抗日发展到合作建国,并且规定了两党长期合作的基本政策是“互助互让”。在八年抗战中,我党始终贯彻执行了这一方针,…  相似文献   

5.
许多关于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文章,大都侧重论述共产党为什么与国民党实行第二次合作,而对国民党为何与共产党实行第二次合作,尚欠实事求是的深入分析。本文试图从这方面作一下探讨。以蒋介石集团占主导地位的国民党,1927年“清党”反共、破坏国共合作、叛变革命后,就成为勾结帝国主义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党。它对共产党和红军进行了将近十年的反革命“围剿”。到1937年,蒋介石国民党居然与誓不两立的中国共产党实现了  相似文献   

6.
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沈阳发动突然袭击.国民党反动派采取“绝对不抵抗”政策,使日军迅速占领了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而丧权辱国,蒋介石不仅不以为耻,反而去哀求“国联”主持“公道”,实行卖国投降主义.九、十月间,北京、上海、南京爱国学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两次到南京政府请愿,要求改变不抵抗政策,出兵抗日.但蒋介石却要学生“忍辱含愤”,“安心读书”,极力扼杀抗日爱国救亡运动.十二月,学生举行第三次请愿,蒋介石更变本加厉,发表反动电文,大造卖国舆论,对请愿学生实行残酷镇压.为了揭露“党国”的  相似文献   

7.
说明:1941年和1942年,日本帝国主义为准备对英美作战,对国民党进一步推行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政策;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根据地则集中主力进行大规模的“扫荡”,实行残酷的“三光”政策。与此同时,国民党反动派加紧推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反动政策,于1941年1月发动了第二次反共高潮。根据地面积缩小了,人口从一亿下降到五千万以下,八路军由四十万减到三十万。抗日民主根据地处于极端困难时期。但是,抗日根据地  相似文献   

8.
苗体君 《天中学刊》1998,13(1):82-84
共产党和国民党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诞生的两大政党,两党先后进行过两次合作,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叶剑英又直接参与了两次合作,并为合作做出了重大贡献。一、一生致力于两党合作,“建议举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对等谈判,实行第三次合作”。第一次国共合作是在中国共产党首先倡导下,在共产国际帮助的情况下实现的。孙中山和一部分进步的国民党党员接受了中共提出的政纲,改组了国民党,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建立了由中国共产党人参加的革命武装。从而为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当时的叶剑…  相似文献   

9.
一去年10月,台湾当局决定开放民众大陆探亲,被认为是国民党在这一年中实行的两大变革之一(另一变革是解除戒严,开放党禁)。这一变革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它标志着国民党大陆政策的一种转变。当时宣布开放探亲,曾使人们感到有些突然;因为直到这年的8月19日,国民党“行政院”还在声称:“审度当前时势及中共阴谋”,仍不宜开放探亲。难道时隔一个多月,情况就突变了吗?其实事出有因。作为国民党大陆政策一种转变的产物,并不是偶然的,而是蒋经国生前在台湾推行所谓革新路线的一项酝酿已久的内容,只不过其“出台”的方式使人感到有些突然罢了。蒋经国去世后,今年7月国民  相似文献   

10.
1931年“9·18”事变到1937年的“8·13”1海抗战,中国经历厂由局部抗日到全民族抗战局面逐步形成的过程。蒋介石国民党政府,也由妥协退让、犹豫动摇、准备抗战到决心抗战的曲折转变过程,放弃实行多年的“捷外必先安内”的错误政策,转而实行“对内和平统一”、“对外抗日御侮”的正确方针,最终走上抗日道路。全民族抗战局面才得以实现。在此,国民党所起作用何在?本又将对此作一分析。一、国民党决,0抗战,对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9·18”后,蒋介石对日奉行不抵抗政策,不顾国土沦丧,继续对红军发动军事“围剿”…  相似文献   

11.
十七、为什么说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是中国革命新的直接目标?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后,于4月18日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开始了国民党新军阀的统治。 国民党新军阀的对外政策:背弃孙中山的反帝、联俄主张,代之以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反对苏联的外交政策。对内政策:在政治上实行法西斯独裁统治,残酷地镇压人民,屠杀共产党人、国民党左派和革命人民;在军事上扩建常备武装,镇压苤命力量,并建立密布全国的特务组织,实行白色恐怖;为强化专制统治,制订多项反动法规,用法律手段扼杀革命和人民民主;推行保甲制,连坐法;对进步文化运动进行“围  相似文献   

12.
1937年抗战爆发后,国民党军队承担正面战场的对敌作战.但由于实行片面抗战路线,到1938年10月仅一年零三个月的时间,国民党丧师失地,中国半壁河山沦于日本之手.抗战中后期,国民党政府改变了联共抗日的主张,实行法西斯独裁统治.政治上,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制定了“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政策,积极发动三次反共高潮和数起军事摩擦,妄图消灭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军事上,把军队撤到西南和西北,消极抗战,避战观战.在1944年的豫湘桂战役中,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使日军仅用八九个月的时间,就打通了从东北——北平——郑州——武汉——长沙——南宁——越南的陆上交通线;经济上,四大家族掠夺  相似文献   

13.
1938年3月29日至4月1日,国民党在武昌召开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在政治、军事、组织各方面实行某些改革,以适应战时需要,表明国民党自南京败退武汉后的近一年时间里,在共产党人的推动和抗战形势的促进下,取得了一定的进步.这集中地反映在临全大会提出的《抗战建国纲领》的基本精神及其实行之中.早在1935年日本加紧侵略发动“华北事变”之后,国民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蒋介石就谈到了“和平绝望”之时,只有“听命党国,下最后之决心”的问题.此后,国民党对日谈判的态度渐趋强硬,并开始以亲英美派官员大量取代汪精卫亲日派主持行政院及各部,在  相似文献   

14.
一、岛内外“台独”势力的猖獗发展直接激发“两个前途两种命运”的大抉择大较量  从台湾光复一直到本世纪 70年代末80年代初 ,由于国民党对“台独”活动采取了严厉打击政策 ,致使“台独”在岛内无法藏身 ,活动处于地下、隐蔽状态 ,且都在海外。1986年 9月 2 8日 ,民进党成立 ,“台独”分子从隐蔽走向公开 ,他们以“台社自由、言论自由”为幌子 ,公开拉帮结伙和参加各种选举。随着以李登辉为代表的国民党“主流派”主政台湾 ,经过六次实政改革 ,国民党彻底背弃国父遗志 ,日趋“台独”化。李登辉纵容“台独” ,拒绝和谈 ,限制两岸交往 ,在…  相似文献   

15.
地方     
《教育》2014,(11):15-12
河南:实行普惠性中等职业教育政策河南省政府近日表示,从2015年秋季学期起,实行普惠性的中等职业教育政策,对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在校学生全部免除学费.据悉,河南省近日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意见》,将进一步健全公平公正、多元投入、规范高效的职业教育国家资助政策.逐步建立职业院校助学金覆盖面和补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加大对农、林、水、地矿、油、核等专业学生的助学力度.同时,对公办职业院校实行“以补促改”,对民办及企业办职业院校实行“以奖代补”.财政拨款重点支持专业设置符合市场需求、教学质量高、就业率高、在校生规模大的职业院校.  相似文献   

16.
“攘外必先安内”是“9·18”事变以后南京国民政府,蒋介石内政外交的基本政策.从“9·18”至西安事变,这一“基本国策”被贯彻执行达5年之久,对中国的政局发生了重大影响.研究这一政策,探讨南京政府确立这一政策的主客观原因,进而剖析、评述这一政策的内容、性质和作用,对于正确认识和估价国民党该段时期的历史地位与作用无疑是有意义的.本文拟对此作一初  相似文献   

17.
1937年7月,日本法西斯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严重关头,国民党终于放弃了“剿共”政策,实现了与中共的抗日合作。但抗战时期国民党的联共抗日政策却随着抗战形势的变化而不断发生演变。一 1936年12月,西安发生了国民党东北军、西北军对蒋介石的兵谏——“西安事变”。该  相似文献   

18.
共产党对国民党的政策是根据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而相应改变的。当1935年日本发动华北事变,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后.中国共产党发表了“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尽管这时共产党对国民党的政策还是“反蒋”.但共产党对国民党的政策有了明显转变.共产党要停止内战。瓦窑堡会议后,共产党的政策又发生了重  相似文献   

19.
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左派的认识及其实行的政策是马列主义统一战线理论在中国的初步实践,是推动大革命向前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综观中共对国民党左派政策的演变过程,可以发现,廖仲恺遇刺以前,中共对国民党左派的认识虽然肤浅,但其政策基本上是可行的,这使得国共合作不断巩固,工农运动蓬勃开展。1925年10月中共中央二次扩大会议之后,中共在国共合作中的妥协思想逐渐占了上风,实行的政策逐渐偏离了正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1937年至1945年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结束了国共两党的十年分裂.出现了两党团结抗日的新局面.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主要原因是中国共产党实施了正确的统一战线政策.然而.“七七”事变前后国民党政策的转变,应该说也是第二次国共合作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 “九一八”事变、尤其是华北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不断扩大,日益严重地威胁到国民党的统治地位,致使民族资产阶级的反蒋抗日倾向发展起来,国民党内部要求抗日的势力也逐渐兴起.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制定和执行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停止内战,团结抗日的正确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