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北档案》2006,(10):28-28
先给你说位小战士吧.他是长征到湖北宣恩时来参军的,16岁,瘦弱矮小,饿一天了."红军待人和气,有饭吃".可尖兵突然发现敌人,我们前卫排首当其冲,山路狭窄短兵相接,打得十分激烈.那个新战士还没学会放枪,紧张地站着,老战士一跃而起把他按倒.敌人一次次冲锋,火力很猛.我们坚守抵抗掩护大部队转移.等撤出战斗时,发现这个参加红军不到半天的新战士已经牺牲了.他连红军的一顿饭都没吃上,我们还来不及搞清他是哪里人、叫什么名字.  相似文献   

2.
先当合格的军人 1987年5月24日,高艾苏在老山1175.4高地前沿采访遭敌军伏击。手榴弹落在他脚下,被战士扔出去爆炸在空中,夺回一条命。冲锋枪弹打在他头顶的岩石上,一时间,战场枪弹横飞,潜伏在草丛的敌特工就要抓他。高艾苏拧开“光荣弹”,套上弹弦准备与敌人同归于尽!所幸敌人被打退,他得以生还。战评时,扔手榴弹的战士立二等功,高艾苏立三等功。此次遭遇战的特写《当敌人袭来的时候》一发表,前线抢着收藏《解放军报》。  相似文献   

3.
罗学蓬 《湖北档案》2016,(10):28-31
原红四方面军干部何福圣回忆往事时,说了句掏心窝子的话:我同四方面军的官兵一样,对陈昌浩一直怀有复杂的感情.虽然他在回到延安时政治生命基本结束了,可是,我必须说,他是我们老战士心中永远的军神! 在“列宁号”飞机上向敌人扔手榴弹的总政委  相似文献   

4.
女人的坚贞     
《出版经济》2006,(2):35
1141年,康纳德国王率大军出征,经过激战,将沃尔夫公爵围困在温斯城堡之中.沃尔夫公爵严防死守数十天之后,深深感到敌强我弱、相差悬殊,城堡危在旦夕,再坚守下去只会造成更多的无谓牺牲.为了多保住一些士兵和百姓的生命,他理智地做出了痛苦的决定:向敌人缴械投降.  相似文献   

5.
广西军区某边防团21连新战士杨朝芬,在对越南侵略者进行自卫还击的战斗中,三次把爆破筒推进敌人暗堡,出色完成了任务,同志们称赞他是“活着的黄继光”。 2月17日,杨朝芬和战友们向越南侵略军发起自卫还击时,遇到暗堡里敌人机枪的疯狂扫射,部队运动受阻。在这紧急关头,小杨手拿爆破筒,迅速跃起,一会儿侧身跃进,一会儿匍匐前进,很快接近了敌堡,将爆破筒塞了进去。当他正要拉火时,敌人把爆破筒推了出来。小杨以大无畏的勇敢精神,立即又把爆破筒推了进去,敌人又猛然把它推了出来。眼看部队向敌占山头发起冲击的时间就要到了,小杨怀着对侵略者的高度仇恨,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迅速拣起爆破筒先拉了火,然后把这个嗤嗤冒烟的爆破筒使劲地第三次塞进了暗堡。在爆炸的瞬间,他闪电般地往下一滚,只听一声巨响,地堡飞上了天。杨朝芬为夺取战斗的胜利创造了条件,部队党委给他记了功,并批准他火线入党。  相似文献   

6.
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里记述了一个杉骨峰阻击战中端着刺刀连风带火扑向敌人而英勇牺牲的志愿军战士李玉安。时过40年,老作家万没想到,这位“烈士”居然出现在他面前。作家的“误笔”是怎样造成的呢?原来,李玉安扑向敌人后,从敌人的尸堆中找到一支卡宾  相似文献   

7.
恰克笔下,举凡人、事、物、情,莫不关于我是我最糟糕的敌人、你是你最糟糕的敌人、他是他最糟糕的敌人。有了这把钥匙,恰克的文学府库等着你洞开,那里不总是光明,就像不总是晦暗,包罗了美国社会活色生香的一切。  相似文献   

8.
吴先生还在雪茄烟雾里闭目养神,吴太太轻手轻脚地走过去,替他脱下白天见客人的礼服,扶他坐在床边上。 吴先生忽然开口道:“爱莲,你为什么要给我娶姨太太?” 吴太太手里拿着一条白毛巾,轻柔地帮他洗手洗脸、低声道:“我今天四十岁了,老了,伺侯不动  相似文献   

9.
南京失守     
唐生智任南京卫戌司令长官后,以罗卓英、刘兴为副司令长官,周斓为参谋长.从他坚持固守南京的一切姿态来看,确有与南京共存亡的决心的.唐就职后于11月27日向新闻记者谈话,表示:"本人奉命保卫南京至少有两件事有把握.第一,即本人所属部队誓与南京共存亡,不惜牺牲于南京保卫战中;第二,此种牺牲定将使敌人付出莫大之代价."  相似文献   

10.
忆田雨同志     
这是十一年前的事情.日子记不起来了,大约是1947年3月间.解放战争正在激烈地进行,田雨同志在平汉前线牺牲了.1945年秋天,为了粉碎蒋介石的进攻,我们晋察冀和晋西北的部队,反击敌人,围攻大同.晋祭冀日报社长邓拓同志率领我们到大同前线采访.当时田雨同志表示非常羡慕,也想到前线去采访.可是,工作忙,腾不出手,他就没有去成.集宁战役,未歼灭归绥倾巢出犯的敌人.大同前线我军腹背受敌,主动撤退.举国注目的张家口处于东西夹击的形势下.我军为了保卫晋察冀边区首府张家口,集中主力于平绥路东段怀来地区,另一部分则转到平汉线北段发动攻势,牵制进犯张  相似文献   

11.
汪文忠 《湖北档案》2016,(11):19-21
方志敏是中共早期革命主要领导成员之一,1935年1月29日,方志敏在北上抗日的路上遭遇国民党军的包围而被俘,同年8月6日英勇就义.方志敏在监狱里受尽折磨,实现了“努力到死,奋斗到死”的革命誓言.新中国成立后,许多为革命牺牲的英雄都被追认烈士,他们的英魂有了归处.可是,方志敏是被敌人秘密杀害的,他的遗骨何在?为了让英雄能够早日安息,党和政府以及方志敏的家属,开始了漫长的寻找英雄遗骨之路……  相似文献   

12.
在日本人中流传着的故事是:中国士兵即使在敌人的飞机、坦克、大炮的攻击之下也不临阵脱逃,仅仅是因为蒋介石在他们背后安置了督战队,如果他们企图退却,就要遭到蒋的机枪扫射.真正的原因--尽管这些解释也许有些悲伤--是中国士兵们的背后都站着他们被蹂躏过的姐妹们、母亲们、妻子们和被杀害的婴孩们的幽灵,是这个在激励着他们去继续战斗.  相似文献   

13.
刘希 《档案天地》2015,(10):1-1
你从嘉兴南湖的船上飘来,你从井冈山的炮声里飘来,你从二万里五千里长征的征途中飘来,你从全民抗战的烽火中飘来.历经血雨腥风,你终于用信念和智慧战胜敌人,五星红旗,你是中国的魂,永远地飘在人民的心中.  相似文献   

14.
抗战时期,吴瑞林将军率部转战鲁中,身体多次负伤,以致双腿致残,只能以拐杖代步。但他以残疾之身,英勇作战,威震沂蒙,人称“双拐”司令。1939年的中秋夜,时任泰山特委(后改为地委)军事部长的吴瑞林,在驻地庙子村遭到敌人突然袭击。他和机关人员被数百名敌人紧紧地包围在村里,一时难以突围。他带着警卫员等几个人退守在一家农户的地窖里,顽强抵抗。最后,恼羞成怒的敌人向地窖里施放了毒气。吴瑞林中毒晕倒,而且腿部、腹部都  相似文献   

15.
1922年,中国共产党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二年,就有一个南通人坚定地跨进了中共党员的行列。他就是南通地区第一个其产党员,"平江惨案"中牺牲的烈士吴亚鲁。吴亚鲁,乳名肃官,名肃,字亚鲁;又名渊、渊之;笔名耐苦生。因革命需要,曾化名李汉民、陈俊卿、吴野鹭、吴雅鲁、吴野鲁等。他1898年12月8日生于如皋县潮桥镇(今属如东县),从小就受到身  相似文献   

16.
正父亲陶家齐烈士牺牲时我还不满一周岁。那是1943年9月4日(农历八月初五)的夜晚,上弦月忽明忽暗。父亲与母亲,以及哥哥等人正沉睡在梦乡,几处狗叫声把我大哥陶和庆惊醒。他心里十分烦躁,睡不多久便起来看一次,半小时后感觉还是不对劲,即起床叫醒警卫员许海清,和他一起到外面察看。刚到门外,走在前面的许海清看到了日本兵,他回头对大哥说,有日本鬼子。大哥转身回家,想叫家人快走,但已被鬼子堵在门口。随即回跑并边跑边大声喊‘快跑’,他想喊醒家人,但已经迟了。敌人从水面围了过来,不习水性的大哥凭着天黑路熟,从陆地绕道脱险了。许海清会游泳,一头奔向河边准备从水路脱身,被伏在河边的敌人抓住了。  相似文献   

17.
在抗日战争初期的南京保卫战中,曾有一个团的国民党官兵在南京东南郊30余里外的青龙山山区神秘失踪,从此再无消息。1937年12月初,近25万国民党军队云集南京城内外,参加首都保卫战。守城军司令为唐生智,他临危受命,虽缺乏指挥才干,勇气可嘉,发出“誓与国都共存亡”的悲壮誓语。当时,72军、74军、93军等5个军部队却从淞沪战场且战且退,来到南京城外布防。还有几个师、旅是以蒋介石为首的最高统帅部从四川、安徽、湖北、江西等省紧急抽调来的。这些部队大多原先是地方保安团队。虽然同仇敌忾,士气高昂,但装备太差,只有步枪、机枪、手榴弹和少量…  相似文献   

18.
去年春末的一个晚上,每周例行的读书会刚好由我带读卢梭,正当我侃侃而谈时,冷不丁地被一位同学质问住了:“在著名的法国先贤祠,你知道与卢梭的塑像打对面的是谁吗?”“伏尔泰,是伏尔泰。”他慢条斯理地说。我当然知道大名鼎鼎的伏尔泰——卢梭一生最大的敌人.他二人同  相似文献   

19.
建国初期,在山东省济南市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事件:山东军区政治部副主任黄祖炎遇刺.这名身经百战的高级将领,没有牺牲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却倒在暗藏内部的敌人之手.毛主席对此事高度重视,在一个月内连续三次作出批示,并亲往墓地吊唁,这在我党我军的历史上是极少见的.  相似文献   

20.
吴:我曾经和一位大学图书馆的馆长聊天,就印刷型出版物是否会被电子出版物取代,无纸化社会到底离我们多远等问题交换了看法。我记得他说了一句给我印象很深的话,他说,“图书馆员最大的困惑,是在这个印刷品和电子品抗衡、信息技术瞬息万变的时代如何有效地去管理和配置各种信息资源”。韦伯博士,你的几篇大作,在这方面有不少独到的见解,能不能请你给我们谈一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