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宋诗钞》是清代一部很有影响的宋诗选本,其版本现存尚可考知的共有七种。其中清康熙十年三余堂藏版的《宋诗钞选》目前学界尚无人提及,更令人十分疑惑的是:它竟与《宋四名家诗》有着完全一样的《柴望叙》,我们以为这极有可能是书商在编刊时的误孱所致。拙文在考叙《宋诗钞》版本的过程中兼及论此,以期引起学界的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2.
《宋诗钞》是清代一部很有影响的宋诗选本,其版本现存尚可考知的共有七种。其中清康熙十年三余堂藏版的《宋诗钞选》目前学界尚无人提及,更令人十分疑惑的是它竞与《宋四名家诗》有着完全一样的“柴望叙”,这极有可能是书商在编刊时的误孱所致。  相似文献   

3.
《宋诗删》主要根据《宋诗钞》删订而成,并继承和发扬了后者的遗民宋诗学思想,选诗突出宋诗的伦理价值,追求"以诗存史",偏尚悲慨刚健的风格,部分收录诗歌反映了清初遗民的复杂心理。《宋诗删》对《宋诗钞》"宗宋"过甚的倾向提出批评,选诗一定程度上存在"以唐选宋"的倾向,这也是对清初诗坛宗宋流弊的一种批判。  相似文献   

4.
《宋诗删》主要根据《宋诗钞》删订而成,并继承和发扬了后者的遗民宋诗学思想,选诗突出宋诗的伦理价值,追求以诗存史,偏尚悲慨刚健的风格,部分收录诗歌反映了清初遗民的复杂心理。《宋诗删》对《宋诗钞》宗宋过甚的倾向提出批评,选诗一定程度上存在以唐选宋的倾向,这也是对清初诗坛宗宋流弊的一种批判。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文献学的视角,探讨了《宋诗钞》、《宋百家诗存》及《宋诗纪事》的编纂目的、体例以及各自的成就、局限与版本。量化分析与史料比勘是文章立论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6.
司马迁的《太史公书》在完成之后的处置情况在《太史公自序》和《报任安书》中均有交待。《自序》曰:“凡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为《太史公书》……藏之名山,副在京师,俟后世圣人君子。”《报任安书》曰:“仆诚已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自序》所言“藏之名山,副在京师”两名互文见义。前者称“藏”,即藏本,后者则应是传本。《报任安书》谓“传之其人通邑大都”(案:“通邑大都”指京师),正与《自序》“副在京师”相互发明。又,“在京师”者既称“副”本,“藏名山”者则应是正本。可见《太史公书》原有正、副两本,正本…  相似文献   

7.
黄初三年 ,曹植被封为鄄城王 ,由邺返洛 ,向有司自陈己过。在奉诏返归封国鄄城的途中 ,他作了《洛神赋》。此时文帝曹丕不在京师洛阳 ,曹植“朝京师”不可能为着“会节气”。同时 ,《洛神赋》与作于黄初四年返国途中的《赠白马王彪》 ,两文所描述的经过路线、情感、环境氛围的差异 ,也是判断《洛神赋》不可能作于黄初四年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孟浩然年四十游京师一事,王土源《孟浩然集序》不载,唯《旧唐书》卷一九○下《文苑(下)·孟浩然传》云:“孟浩然,隐鹿门山,以诗自适。年四十游京师,应进士,不第。”《新唐书》卷二○三《文艺(下)·孟浩然传》亦云:“年四十,乃游京师”。此说一向无人提出疑问,陈贻掀先生在《孟浩然事迹考辨》(载《文史》第四辑)  相似文献   

9.
况周颐为“晚清四大家”词人之一。早年在京师。与词学大家王鹏运交往密切,离开京师之后,为了生计,多在武汉、扬州等地奔波。这首《角招》词,便是况周颐离开京师流寓扬州之时,回忆王鹏运及京师生活而作。  相似文献   

10.
针对我的《<野草·雪>主题探索》一文(见一九七九年第二期《南京师院学报》),李采章同志发表了《<《野草·雪》主题探索>的探索》(载于一九八一年第一期《南京师院学报》),提出了不同看法。李文和我分歧的主要之点,在于对鲁迅先生对“江南的雪”的态度的理解;对  相似文献   

11.
宋琬,明末清初著名诗人,国朝六大家之一,诗作代表了清前期诗作的繁荣与风格的转向:前期以明七子为尚,诗作质实典雅;后期因人生遭际与当时诗坛风格变化的影响,诗作凄清激宕,有宋诗风味。  相似文献   

12.
《宋诗别裁集》是清代一部很有影响的宋诗选本,该书“唐宋兼采”的批评宗旨在其选目上有着鲜明地体现,不仅选取了众多具有典型宋调风格的代表诗人及其优秀作品,亦选录了不少颇近唐音风貌的诗人诗作。这一方面是编者的诗学观在实践中的体现,同时也是乾隆朝唐宋之争相对调和的背景下出现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钱钟书是集学者、才人于一身,融古今中外为一体而又兼善各类著述体裁的一代宗师。钱先生师友中交游最密、酬唱最多的学者皆学宋,濡染相熏,使他偏嗜宋诗。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谈艺录》,就有相当篇幅论述宋代诗人及作品,提出许多超越前贤的创见。而《槐聚诗存》的特色和风格更是与宋诗一脉相承。在此基础上,钱先生以其诗学思想为理论依据,从艺术价值与艺术创新的角度,对宋诗进行了精细的梳理和筛选,编辑成《宋诗选注》,使钱学的思想精髓呈现给读者。由此可见,钱先生对于宋诗的掌握与喜爱以及对于宋诗独特风格和价值的肯定。  相似文献   

14.
宋歌妓词浅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存的二十多首宋歌妓词 ,大多抒写了当时歌妓们的不幸人生境遇和深深失落的情感体验 ,抒情浓烈奔放 ,语言浅白直率 ,风格别具一格 ,是宋代歌妓词作繁荣的缩影。  相似文献   

15.
宋代是我国绘画史上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绘画作品大多是反映现实生活的题材,而这一时期出现的宋人小品画就是社会现实生活的写照。其风格特征有:独特的构图方式;丰富而精微的笔墨形式;写实性的艺术手法;情景交融,充满诗意。  相似文献   

16.
杨蟠是宋代临海籍著名诗人,在担任杭州、温州、高邮等地地方官时,做过许多有益之事。其诗文大多已散佚,但仍然可见出清新、自然、高逸的风格,是对当时文坛绮靡风气的一个巨大冲击和革新。王安石对其文“愿造请所闻”,杨为王安石编的《唐百家诗选》(20卷)作“序”。欧阳修“称其诗”,愿“卧读杨蟠一千首”。苏轼与之“倡酬居多”,仅梅花和诗就20首。契嵩评其为“儒者才俊”、“诗赡”。因此,杨蟠完全称得上是北宋中期诗坛的杰出人物。  相似文献   

17.
宋诗的理趣特征是我国诗歌艺术的继承、丰富和发展,宋诗的理趣内涵包括:(一)浓郁的哲理色彩;(二)寓理于想象;(三)情理相融.  相似文献   

18.
赵宋一代,共有包括理学诗派在内的11个诗派。由于北宋与南宋表现在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性,而使致这两个时期诗派诞生与形成的原因也就各有所别。北宋立国之初,由于其典章制度、文化学术等方面均与李唐关系密切,因而"宗唐"的文学史现实,即催生了活跃于这一时期的诸诗派。而南宋诸诗派,因"靖康耻"等时局的重要变化而形成。介入两宋之间的理学诗派,则是因传统儒学一变而为"道家"的结果所致。  相似文献   

19.
金诗和宋诗的关系呈一种流动变化:金初期“借才异代”,以宋诗歌为根基;金中期,“国朝文派”崛起,金诗初具清劲有骨面目;金后期,诗坛主流,借宗唐以变宋;金亡前后,作为金诗顶峰的元好问又熔铸百家而自成一体。  相似文献   

20.
宋代边塞词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正意义上的宋代边塞词数量不多,但是词中却多用烟、霜等清冷的意象和冷色调,营造出不同于唐代边塞诗词的凄清衰飒的情感氛围和美学风格特征。在对其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反观边塞词美学风格以及词体观念的演变。宋人"诗庄词媚"词体观和孱弱的人格心理素质是形成宋代边塞词风格的原因,也是其数量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